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八段锦】孙彩平;赵伟黎:在“过好自己的生活”之后——深化小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2016-04-18 孙彩平;赵伟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当下小学品德课教材在品德课程改革中实现的历史性突破,检视其目前存在的伦理隐忧,在进一步深化品德课程改革的思路上,提出小学品德课教材设计的改进理路。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小学品德课教材中相关内容及以此内容为依据的教学设计思路的深入分析,认为现行教材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事件为主要素材,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为核心目标,取得了品德课程改革的长足进步。但是,当下教材中存在着伦理立场的唯“我”无“他”、生活思路的技术化以及道德逻辑的功利化等伦理隐忧。结合新编教材的相关主题,借鉴解释学与存在主义的理论,论文解释了新教材编写中新的努力与超越:引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与世界相依存的伦理立场,引导儿童深入理解个体与生活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内涵,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维,成为与世界和他者共在、有文化历史感、有实践智慧的人。



2.在早期综合课程观念下,世纪初的教材存在着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理解成多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拼盘化倾向,使得教材的相关内容存在着明显的科学课、生活课、道德课、历史课、地理课的分化思路与痕迹。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也常常在过去拼盘化与知识化的教学思路下,将这些内容理解成传统的生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把“生活事件”当作“科学事件”与“技术事件”处理,使得原本作为意义与道德之源的生活引导,出现了放逐意义引导的离“心”状态。

3.人类中心和功利主义的思维逻辑是当前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逻辑(孙彩平, 2012)。教材在讲“爱护动物、植物”这类主题时,通常的思路是:回顾(观察)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植物,讲述自己与这些动物植物的故事;继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植物对人类美好生活的价值(陪伴、保护、美化、健康等);接下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物、植物对人类这样重要(我们离不开动物植物),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们;最后引导讨论生活中爱护动物、植物的具体做法。这种功利价值的思路,不只体现在动物、植物的话题中,在有关人与人间关系的主题中,也同样存在。

4.在课程改革初期,“回归生活”的教育理想,在教材中具体偏转为“过好自己的生活”,超过了其只是整个意义和精神世界的“支点”的限度。从“我”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与接点理解世界(如课题,有多少人为了我),作为教材常见的意义引导方式,不可避免地助长自我中心的思维,这也是后现代以来伦理学界所批判的“我”的伦理思维的典型特点。



5.以教孩子“学习做人”为核心任务的品德课,不能以学生“是否知道”为教育的目标,而必须以学生是否“把生活当回事儿,认真来过”,“学着追求过好自己的生活”,“能过好”,“过好了”自己的生活为目的的。所以,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还包括了情、意、直觉、想象等方面,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地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insight)”而达至明智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智慧的获得过程。实践智慧“既凝结了相应于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着关于世界与人自身的知识经验,二者融合于人的现实能力” (杨国荣, 2013,P271)。综合、整体、深入地理解生活,需要借助目前为止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为基础。但学习这些知识不是课程的目的,所以不可以站在各学科知识与技术的立场上,而必须是超越知识化与技术化的学习,站在其能够加深对生活、对人、对社会和世界理解的立场上,站在把知识学习作为人文事业的立场上,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内涵,使知识成为人的实践智慧的生长因子,发挥知识学习对文化与价值引导的意义,回到人本身,这是此课程必须明确的知识论前提

6.新教材特别突出对儿童“在-历史-中”的存在意识的引导。首先,新教材着重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的教育,选择性的采用民间传说作为教材的资源。这一方面因为节日、习俗是儿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生活事件,因而节日、习俗教育在于引导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与自己所在生活世界的深层意义上的“合一”;另一方面,节日与习俗,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现象,节日是记载群体意义体系的重要时刻节点,决定着生活世界的节奏,习俗保留着群体意义的历史性内涵,因而,引导儿童的心灵深入节日与习俗,即意味着引导儿童一步步实现“在-历史-中”存在。

7.在新教材中,编写者特别注意避免给出确定的程式,强调教材所给出的事件、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范例,强调要回到教室中儿童自己的生活中去,面对生活的现实问题,探索相应的最佳问题解决方式。这一方面是要使教育与儿童的真实生活相联系,另一方,是避免所教内容的机械化和确定性,避免走回知识化教学的误区。如在讲到冬天里的保健的内容,提出了开窗通风、加厚衣服保暖和使用护肤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问题,而不是给出结论。这一方面是考虑中国广袤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是引导儿童去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相关习俗和惯常做法是否包含着某种意义,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会更好。而且,特别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学会书上范例中包含的(如果有)操作性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什么是适合自己情况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8.引导学生认识交通标识,固然可以帮助孩子会过马路,防止交通意外,熟悉上学路线以防止迷路,但这只是生活的知识与技术层面的会,这是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但不是核心目标。品德课的关键,是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上学路上”的人与人间的关系,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爱有所领悟。新教材在这里做了突破:除了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还侧重让孩子了解不同的上学方式,不同的上学路上的情境,知道所有的同龄小朋友都应该上学,不管克服什么样的困难,从而触发孩子爱上学的情感;然后引导孩子体会上学路上家人的呵护,十字路口交警指挥交通秩序,放学的时候,家人早早地在门口等待,兄弟姐妹结伴同行,感受到上学路是一条充满着关怀、保护、期盼和陪伴的行程,从而感受到自己上学的路上的温暖。这样,通过引导孩子品味生活,懂得生活中平常事件的意味、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孙彩平,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伦理,德育原理,德育课程与教材研究。

赵伟黎,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


“学术八段锦”均系原文摘录。原文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24-30页。


【学术八段锦-延伸阅读】

【学术八段锦】邵志芳、庞维国: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学术八段锦】高德胜:论竞争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扩张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微信ID:ECNU_xbjk


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