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 |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报告集锦

导读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划分了八个单元,分别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研究与乡村振兴、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城市设计与竞赛方案、绿色低碳与创新研究、安全韧性与交通研究等,诸多报告精彩纷呈。


本文字数:6371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3月22-24日,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如期召开。行业内外的诸位专家学者展开了一场跨专业领域、涵盖政策、学理、实操等多维度的对话。囿于篇幅,本文只展现了部分报告,读者可点击文末的推荐阅读,查看全部精彩报告内容。


《关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思考》

 

汪光焘 

原国家建设部部长


报告指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是二十大党中央的重要决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是工作的切入点。超大特大城市的转型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引领作用,应重点关注“产业转型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转型与社会服务、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农村问题”三组关系。


在 “产业转型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报告以上海东方枢纽项目、嘉定新城综合交通规划两个案例,展示了超大特大城市工业园区和产业用地提质升效、以新型基础设施带动新城区建设等举措。


在“经济转型与社会服务”方面,报告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要支持城市化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接纳新市民,创造更多适应居民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生活需求的空间,报告以绿色繁荣社区(零碳社区)为例展示了系列规划建设举措。


在“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农村问题”方面,报告提到,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城乡长期共存并存也是客观规律。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改革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报告以舟山定海区净零碳乡村规划为例,指出产业是根基,要以美好生活需求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在建制市的行政区域内首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心城市要带领城市群内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报告最后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系统论思维和方法,统筹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能力,全面推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治理的规划前景》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报告开篇指出,中国城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其“基本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为此提出四个现代性子命题:一是社会系统“脱域”和“再嵌入”;二是权力和知识的再分享;三是反思性地看待传统;四是流动的现代化。


对于规划的未来,报告指出,要从城市现代化思考维度(生活、时空、治理三大维度)以及战略的基本特性(前瞻性、战略性、实践性三大属性)进行思考。当代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一是,着眼于中长期战略的主要使命,立足国家与世界发展的两个大局研判,体现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性应对。二是,着眼于城市整体发展的主动担当,立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慢变量与规律性认知,体现慢变量的结构性变化研判与整体性应对。三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治理语境的主动谋划,立足人民发展观、系统治理观、关键性路径等实践议题导向,体现战略目标、关键问题与可行路径等实践逻辑的系统性应对。报告最后指出,合作是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必然前景,政产学研用的高度融合机制是关键。


《以人为本的站城区/临空区实践与研究》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报告基于长期以来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辨析站城融合的必要性、逻辑性,以及基本规律、核心特征。


报告指出,站城融合研究应从“传统视角”、关注站城空间关系,转向“人的视角”、聚焦人的活动和需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频率、中短途、高时间价值”客流增加;中产阶级的“双城居住”,周/半周通勤客流增加。城际生活工作人群的主要出行诉求是舒适安全、时间可保障、费用可负担、路途时间可利用。这些人群对时间成本高度敏感,对费用成本相对不敏感,使得铁路出行从“长距离、低频次、低时间价值”转向“中短距、高频次、高时间价值”。报告强调,站城融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等同于TOD。高水平站城融合的核心特征体现在:核心节点是高区域及城市可达性的车站,核心人群是中高频目的地型旅客,核心功能是面向区域服务的站城功能,核心空间是与车站便捷联系的活力站城地区。


在机场临空地区/一市两场规划研究中,报告提出洲际航空枢纽应区分“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两种,小国模式重开放做中转,大国模式强国内建链接。对于一市两场的城市,要按照客群需求差异促进机场分工,区分“城市目的地型机场”和“门户枢纽型机场” 两种主要形态。临空地区业态功能要关注三种类型:为人、为货、为业,研究三个功能不同的距离分布规律;区分四类目标人群:参会人群、区域客群、市内消费客群、机场中转及部分到发客群。


报告以杭州西站、嘉兴南站、慈溪高铁站、大兴临空区等鲜活案例佐证了上述分析和判断。


《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与体会》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回顾了3年多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和院技术管理历程。概括本轮规划的主线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用地、用水、碳排放增幅不超过7~15%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总量倍增。以往的规划存在责权不对等、激励不相容所导致的“合成谬误”问题,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管制手段和自下而上的市场激励机制共同解决。其时代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回答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报告从划定底线底边、界定分类分工两个方面梳理总结中规院参与各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收获和推广经验。引用甘肃、青海、四川、河北、兰州、乌鲁木齐、南昌等地的规划实践,提出因地制宜地认识尊重顺应自然条件和规律是做好规划的前提,例如:从历史长周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刻画地域特征,以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态保护机理指导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以短板资源确定发展上限等。报告指出,我国国土空间的巨大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各级行政单元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承担其国家责任,建立一套体现有为政府的统筹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国家赋予的使命并依此建立规划主线,构建“问题—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技术逻辑,按照功能分区实现分类施策。报告引用青海、广东、四川、贵州、江西、天津、南昌、郑州、银川、哈尔滨、长春、合肥、福州、南京、南宁、海口、眉山等地的案例,分别阐述了生态、农业、城镇、海洋等功能空间的差异化策略;引用京津冀、长三角、福建、黑龙江等地的案例,分别阐述了城市群协同和流域协同的主要措施。


报告从规划传导、要素流动两个方面展望未来可继续深化和探讨的方向。规划传导即建立各层级规划之间、规划/管理之间的衔接关系,其目的是强化规划的严肃性。以河北、浙江为案例,采用“要素指标分配、功能分区分类、空间管控边界、开发保护名录”等传导机制。要素流动即推进自然资源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其目的是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使用权边界模糊等问题,通过“创新自然资源权能、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以用途管制分区界定可交易的资源范围和规则、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定价机制、通过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合理价格、完善生态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等步骤,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报告展示了福建、青海等地的实践探索。


报告最后总结道,要深刻理解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有效市场”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利用“有为政府”强化用途管制和执法监管,通过行使“两个统一”,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实现路径尚未充分解答,规划创新探索仍需不断继续。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探索》

 

鞠德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报告首先回顾了自1982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40年来,保护理论、方法和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报告接下来从政策法规、科研课题、规划实践等方面系统梳理中规院过去40年来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报告提到,要开展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实践探索。以历史资源普查为基础,内容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名村及传统村落等。以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各类名城保护规划等实践为例,提出保护规划编制要结合不同名城的特质和核心问题,探索适宜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在保护更新实施方面,以古城保护更新、街区保护及实施工程为例,提出探索“1+N”的保护更新实施方法。在保护实施评估方面,在多个名城实施评估、街区实施评估中创新性开展实施研究及实践。在政策机制研究上,将实践和科研课题、政策法规结合,支撑顶层设计。


报告最后分析展望未来重点探索创新方向和议题。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加强规划、建设、治理等各个环节工作衔接,结合“两办”文件的具体内容,提出在完整性、系统性、统筹性、综合性、全流程等方面需要开拓创新的方向。报告提出区域城乡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非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段的历史保护与传承,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历史建筑的“延寿”与“活化”,数字化、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全生命周期式”的保护管理体系等7项议题。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汤芳菲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历史建筑是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高价值的存量空间资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全国十个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试点工作。广州作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推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实施落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集成了以上工作技术成果,成效显著,荣获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报告从思想基础、体系构建、技术突破、科学决策、多元治理等层面展开,介绍了项目的主要内容。一是思想基础,明晰历史建筑强调“价值优先,以用促保”的核心理念。二是体系构建,建立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全周期流程健全的关键方法。三是技术突破,创新夯实历史建筑底盘底数,促进价值保护与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四是,科学决策,形成难点突破,覆盖城乡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协同管理机制。五是,多元治理,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多种合作机制下的协同实施模式。


报告接下来提出三个创新要点。一是开创性的形成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核心理念-全周期体系-适应性技术-政策协同机制-多元治理模式的整体创新技术。二是首次在文化遗产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广地域、多维度的标准化数据入库。三是出台全国首个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政策办法。在应用成效方面,全国底盘底数的数字化为深入研究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施和优秀案例示范。


报告在最后提出总结思考。研究具有微观尺度的规划-建设-治理协同贯通的特点,其工作思路是面对城市真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发挥智库作用,上下联动,多方统合,转型发展助推器,从“做事”到“谋局”。


《关于流域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的思考》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指出国内外规划演进的逻辑体现在“管控和发展”的螺旋交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外近代规划,起源于管控型规划范式,融入发展引导内容,演变为综合统筹型的规划范式;而新中国规划则起源于发展型规划范式,逐渐转向管控型规划。


报告第二部分重点阐明新时期规划的挑战与方向。报告指出,步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社会两极分化、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等五大特征。城市发展呈现两个趋势:从增量向存量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当前与规划相关的管控方向主要体现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三个方面,与规划相关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等,二者兼顾的规划主要任务包括: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速度和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报告第三部分通过详细介绍湖北省流域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上的探索经验,提出五点思考:一是,规划的核心逻辑是管控与发展的螺旋交织,因时因地而变。规划的本质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规划。二是规划的管控中,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三是规划的发展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在湖北省的探索和主要路径上,规划的管控以流域综合治理为重要抓手,规划的发展以“四化同步”为重要抓手,促进城乡区域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相匹配。五是,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阶段,管控和发展的内容要因时因地而变。


《新形势、新探索、新使命》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总结报告从新形势、新探索、新使命等三个层面展开,报告开篇指出,二十大提出我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消除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复苏是当前工作重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工作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工作举措。要落实中央精神,以“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为路径,“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体策略体现为:着力在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社、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着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实现新进展。


报告接下来概略介绍了2022年中规院在科研课题、标准规范、学术专著、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科研课题方面,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牵头8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23项国家级课题、78项省部级课题,发布12项标准及相关标准化文件,承担18个财政拨款项目和15个横向项目,“智库”建设成效斐然。


在标准规范方面,持续发挥我院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作用,继续支持行业多个标准化技术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推进新的标准编制和标准相关研究工作,开展标准科技创新奖申报工作,推进工程建设标准改革创新。


在学术专著方面,2022年全年我院共出版14部学术专著,另有13部学术专著申请进行出版,数量、质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软著专利产出颇丰,2022年申报软件著作权24项,申报专利18项,开展创新类型技术研究,进行示范应用,出台《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


在规划设计咨询方面,在全国进行了多层次广覆盖的规划设计实践,支撑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共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9项、“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4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表扬奖5项。


报告随后通过介绍本次业务交流会的策划组织情况,回顾了2022年全体中规院人在各个领域做出的新探索。


会议划分的八个单元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国情、民情、市情,覆盖宜居、韧性、智慧、创新、绿色、人文城市,分别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研究与乡村振兴、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城市设计与竞赛方案、绿色低碳与创新研究、安全韧性与交通研究等,共有61位报告人参加。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中规院人需要继续践行国家使命、助力行业发展、加强自我革命。在践行国家使命层面,探索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回应居民诉求,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超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助力行业发展层面,持续发挥好规划作用,解决真问题、回应真需求、保障真落地。在加强自我革命层面,紧扣中央要求、人民需求、地方诉求,转变规划理念、知识体系及工作方式&内容,在社区层面实现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从规划到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创新规划产品,将规划师角色转变为政策建言者、方案制定者、项目协调者。用中规作品解决实际问题,以中规作品回应人民需求,让中规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三天的学术饕餮大餐进入尾声,王院长最后给大家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规划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不能固化和僵化。二是规划是不断实践的事业,也是一门应用型科学,我们要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内容,更多要做实操层面的事情。三是规划是不断迭代的事业,我们要有多专业协同、多部门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共同做大朋友圈,共同做大事业。事业越繁荣,行业越繁荣,中规院才能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规划中国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一天:科学规划 互利共赢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二天:固本清源 笃行致远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三天:锐意进取 砥砺前行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