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肛人民日报?红星新闻还挺横啊

拆台 拆台 2021-06-17


文/我说的都对
执笔/倚栏听风雨



就在昨晚,闹得沸沸扬扬的“记者被打”一事,水落石出了:


没有记者,也没有被打,从头到尾只是某些媒体掀起的流量战罢了。




虽然乍看上去,媒体的议题被拆解得干干净净,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他们真的输了吗?


我以为还没有。


有关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觉得不需要再多介绍了。


之前接连出过三篇文章,大致把这件事儿的系列问题给捋顺得非常清楚。


相关文章:

追到陵园做报道,新京报记者活该被揍吗?

新京报记者不该打,但真的欠揍

呵呵,记者被打事件出现重要反转!


而且说真的,就这篇文章吧,我本来并没有多少写的意愿。


毕竟,就舆论的传播规律来讲,从最开始的爆点升级到舆论的高潮,这段时期才是最为人关注的。


至于末尾的真实情况,对很多人而言并不重要。


而且,即便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后续的触发记忆也很模糊,往往都是些错误的深刻印象居于主导地位。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真相不被传递,其中的些许规律不抽丝剥缕讲明白。


那么,在这之后,大众势必还会如现在这般,暂时性地充当了“正义”的看客,爽过之后,被打脸了就冲向下一个“正义”的看场。


由此往复,所谓的正义也络绎不绝,“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种媒体是很会挑事的


而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虽然整起事件已经沉入舆论的低谷,该说明白的还是要说明白。


或许有人已经看到了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但我还是想再赘述一遍。


第一,那位叼着香烟采访的男士是记者吗?


很显然不是的,“4月23日,王某强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陪同下,到达原阳县接受公安机关询问。王某强自称是成都商报采编人员,但没有记者证。”


以及,根据小道消息,王某强非但没有记者证,连待审的证件都没有


换言之,虽然红星新闻在其报道中自称“记者被打”,但没有记者证的“记者”,又怎么能谈得上是真正的记者呢?


只能称之为精神记者。


而新闻出版署又有规矩,记者采访的时候应该出示相关证件,没有证件的话只能在有证件的带领下才能采访,试问,红星新闻敢直面这个问题吗?


第二,真的是被单方面殴打吗?


很显然也不是,“4月24日上午,公安机关电话询问另外一名与王某强同行的其他媒体人员。对方证实,双方存在推搡、拉扯行为,‘没有看到有人殴打’。”


虽然还有些许问题颇为诡异,比如,“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中,王某强说,他的右胳膊上留有红印,但不清楚是怎么造成的,拒绝做法医鉴定。”


但显而易见的是,既然双方存在推搡、拉扯行动,理论上说就是互殴。


更别说互殴的起因还是王某强多次言语挑衅,“当时,王某强一手夹香烟、一手持手机,正在对拍摄中的潘某岭进行言语挑衅,并多次重复:‘抢我手机试试’。对此,王某强予以认可。”



而以上两点,再加上另外一个颇为关键的事实——“公安机关询问3家亡故儿童家属和一名亡故儿童亲属,对方均表示没有同意记者前去采访。电话询问到现场的其他媒体人员,对方称到公墓采访经过了家属同意,但表示‘不便透露’家属的姓名”,共同验证了了我先前的判断:“记者”不该打,但确实欠打


所以,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下定论了:


所谓的“记者被打”一事,纯属某些媒体“恶人先告状”。


虽然从绝对理性上讲,但凡互殴,双方就都是过错方,但红星新闻在报道的时候,却有意隐瞒了部分事实。


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这就会让大众先入为主,以为记者才是弱势一方。




而事实上呢?


王某强所在的红星新闻,才是议题的真实发起方。


当然啦,如果只是想澄清部分真相,这篇文章也没有写作的必要了。


毕竟,就这些真相,除了互殴这块我没能料到之外(因为信息量太少了),其他的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而正如标题所示,接下来的内容才是正餐。


据悉,在人民日报的澄清报道发出后,一位自称是@红星新闻 的持证记者王春,在票圈大吐苦水,说人民日报河南频道的报道是单信源不实报道。


他表示,“媒体的责任在于还原真相”,而这篇澄清报道的真实情况,时人民日报记者改写当地宣传部门通稿后的洗地文章,“这样的操作配不上记者两字”,令人不齿。



而我也认认真真地看了下他给的7点理由。


第一条就不说了,已经说过很多遍了。


没有记者证的,就要在有记者证的带领下采访。


从来如此,不一定是对的,而有可能是行业内的积习已久。


第二条的恶意放大习惯问题,我又仔仔细细地看了眼人民日报的报道,完全没有提及,据此推断属于自我加戏。


随后的挑衅工作人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打我试试”还不算挑衅,估计只有真动手了才算挑衅。



第三条的篡改笔录内容,这点我无法确定真假。


但借力打力,借用这位“记者”一句话,这属于单信源爆料,还不能实锤。


第四条请参考第三条,属于利益相关方的自我爆料,没有实锤单靠口述,那么全中国最牛逼的媒体应该是知乎。


第五条扯淡不解释,而第六条的所谓甩锅疫情,相关文件我没有查到,但这种时候密集扎堆不是什么好事,而且采访也确实没有得到全部家属同意。



第七条基本就又回到了记者的身份问题上。


说句实话,你要别人证明身份,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份问题搞清楚了,不能自己屁股上都是屎,就要求别人自证清白,别人没有义务。


最后的最后,再来说说舆论的输赢问题。


我不否认最后的这场翻身仗打得漂亮,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拆解了对方的议题不代表胜利。


要在舆论上取得全面信息覆盖,将之前的“误解”消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我刚刚搜了下涉事媒体的问题,红星新闻就不说了,22号至今,再无被埋孩子的相关消息。



昨晚的事实澄清也没有在平台发布。


而新京报也是如此。



至于第三方媒体嘛,也一改先前的嚣张气焰,除了公布个真相,让大众揣摩意思以外,该做的评论是一个没做。


似乎跟红星新闻等媒体达成某种不可见人的共识,自此偃旗息鼓。


我反复强调过,媒体跟你我掌握的话语权是不对等的,由此引发的舆论自然而然也就大小不一。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每个人的麦克风音量是不相同的。


而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对比,恰巧能体现出我的判断


正因如此,由于诸多媒体达成共识,不再为此事升温,所以就我观测,这事儿也就稍稍上了一会微博热搜,然后迅速降温,没有激起半点水花。


但由此带来的伤害呢?


他们不在乎。


反正该到手的流量都到手了,失去亲妈又如何?


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


甚至连当地的记者协会都是他们的保护伞呢。



四月二十六日。




☑ 质疑了几句方方,就被请去喝茶?什么世道!
☑ 为帮人渣洗地,财新网写了篇特稿
☑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纪念毛泽东?



我用一天的时间思考与写作
请你花一秒的时间点个“在看”
如有启发,欢迎打赏分享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