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随笔 |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4):完善认知(总第51期)

2017-01-07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写给年轻的一代(四)


文/杜骏飞


17、比网络写作更重要的,是网络阅读。惟有一流的阅读,能产生一流的写作。


18、网络写作不止是在线写作。尽管你可以在线写作任何文字,但是,人类真正重要的、杰出的、成熟的作品,都来自离线写作。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仍然是一切写作的真谛。


19、要学会感恩地书写,学会感谢给你启发的人们。要学会诚实写作,杜绝抄袭的最好方法是:诚实地注引他人的资料和观点。



20、网络只是媒介,它是装盛信息和意见的容器。没有内容,网络就什么都不是。不写作有用的内容,网络的写作者也就什么都不是;同理,不使用网络上有用的内容,网络的漫游者也什么都不是。


21、从来就没有什么网络作家——只有使用网络的作家,和使用网络的非作家。作家的名望只基于写作本身。


22、网络是语言和行为的延伸,网络写作由此而可能。


23、最后,我要总结并陈述以上戒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比网络更重要的,是现实;比写作更重要的,是人生。


背景梳理



我国的网络文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涉足网络写作,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同时,抄袭、篡改、脱离现实等问题层出不穷。纵观这20多年的发展,本应能够带动“大众创作”繁荣的网络写作受功利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文学创作的境界也越来越狭隘。


著名网络作家邢育森曾这样比喻网络写作——“是武侠英雄们的狂欢,是警察侦探和凶手们的狂欢,是妖魔鬼怪们的狂欢,是痞子古惑仔们的狂欢,是家庭主妇们的狂欢,是怀春少女们的狂欢,是才子佳人们的狂欢,是鸳鸯蝴蝶们的狂欢,是色情狂和卫道士们的狂欢,是老百姓们的狂欢,是小市民们的狂欢,是高中生的狂欢”。




去浮躁化


网络文学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随着手机的普及,玄幻、修真、穿越类网文迅速蔓延,成为青少年阅读书籍的主导,“浅阅读化”倾向也不容忽视


所以新华社早在几年前就发文称必须要下力气纠正并规范这种网络快餐文学,让写作“去浮躁化”,让阅读“深入化”。各网络写手都要按照一名作家的标准和要求自己,真正耐得住寂寞,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读后感

众声喧哗中需要一间静室

文/刘一醇

如今的网络写作世界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轻阅读重写作的本末倒置思想,浅思考化的写作速成品泛滥,随意引经据典的不严谨态度以及重形式轻内容的浮躁心理······它仿佛一间集市,商品纷乱,人声嘈杂,写手与读者在这其中各自寻找需求的空缺与填补。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众声喧哗、难以沉静的网络写作生态呢?


这首先与我们所处的文化氛围有关。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字泛滥、信息超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吃饱穿暖的人们希望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空气,于是大众化、庸俗化、甚至是“无厘头”的恶搞文化渐渐兴起。雅俗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包容性极强的网络写作平台,便成了各种真话、假话、痴话、狂话的温床。




同时,网络写作主体的年轻化、城市化、小资化也让这个集市格外嘈杂。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让文学写作不再是阳春白雪,也不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人歌功颂德、讨论国事、抒发文人愁苦的工具;它更着力于表现小人物的柴米油盐、悲欢离合。在网络世界中,那种纯文学性的文学写作渐渐边缘化,自由谐谑的风格更为盛行。


当然,供需法则同样适用于这个集市——网络读者的阅读需求促使生产大量“快餐文章”。读者追求新鲜刺激、鲜少推敲思考的阅读品味让网络写手减轻对自身文章内容的要求,免费、快速的下载阅读让写手们对于他人版权的保护缺少金钱支撑、或者根本不以为意。






在喧嚣混乱的环境中,我们该何去何从?最基本的一点,网络写手们应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毕竟“内功最重要”;还要体验创作的痛苦,不能只有宣泄、没有思考;也要增加对文学作品的反刍,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一挥而就的。


我们还应当效法古人,在网络写作环境中,刮起文学批评之风。这里的文学批评绝不是市井百姓之间的口水战、也不是一个低级问题引发的刀光剑影,而是站在一定高度的审美眼光,真诚且中肯。


即使身处嘈杂集市,也要辟出一间静室,用来沉淀与思考。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注:本文背景梳理部分参考中国文明网《克服文艺浮躁 网络创作需先行》一文,作者不详。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1)(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我们谈论什么

【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随笔趣谈:

【讲个严肃的故事,你可别笑啊】

 (一)|(二)|(三)|(四)|(五)|(六)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网络写作

特别关注: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

 科恩的诗、歌和人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一醇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 .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