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菊现象学(杜课561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19-04-29


目录

1、师生对话:谈王菊现象

2、事件背景

3、相关评论



师生对话:谈王菊现象


     本期提问者:张杰鑫、江珊


Q1

您怎么看待王菊一夜之间刷爆网络的现象?在这场网民自娱自乐的狂欢中,您认为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杜骏飞:


没有什么显在的受益者,除了《创造101》。王菊现象的本质,是边缘对主流的反抗;然而,问题在于:边缘是大多数,中心却是极少数。


因此,这种反抗也就带有了长尾抗争头部、草根抗争庙堂、受众抗争媒体、泛民抗争建制的复杂象征意味。


Q2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粉丝经济盛行,王菊一夜之间刷屏看似是一次偶然事件,背后却有着诸多必然因素。有人将她与十三年前的李宇春类比,认为她们都是大众审美的转折,那么大众审美会不会因为这一次对王菊的追捧而产生新的定义?


杜骏飞:


大众的审美,不会因为一次事件而轻易改变,王菊也未必能为社会建立新的审美范式。


看上去,对王菊的追逐,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审美,而是因为思想的出位。作为娱乐边缘人的王菊,表现出出人意表的睿智头脑,展现了对梦想的不懈坚持,这切合了观众的观念需求,也是王菊事件得以“现象化”的内因。


但事件发展为如此炽烈、如此规模的话语狂欢,其本质更像是一种借题发挥式的社会宣言,而非聚焦在形式本身的美学事件。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王菊奇迹般的刷屏,可能会鼓舞更多被排斥在媒体框架、演艺生态之外的“普通人”,努力去建立对平凡的自信、彰显执着的个性,以及只被自我所认同的美。


Q3

王菊认为女孩最重要的就是独立,这一观点被女权主义者和LGBT群体大力支持。此次王菊爆红显示了大众的包容性,多元文化碰撞,这种势头如火山喷发,奔涌而出。您认为这是一时之兴还是经久之势?您如何评价这样的形势呢?


杜骏飞:


不是王菊声张了少数群体,而是少数群体在王菊身上建立了感同身受的对象化情境。


在这个去中心、反主流的时代,即使没有王菊,少数群体也会继续崛起;但王菊事件,无疑是给了女权主义者和LGBT群体写作借势文案的机会。


Q4

王菊从一开始受到LGBT人群追捧到逐渐进入大众媒体视野,“陶渊明”们所自发创作的“菊式”流行语和“菊式”表情包起到了很大作用,而这些属于少数群体的“亚文化”也正在进一步发酵,这是否是亚文化的一场胜利呢?


杜骏飞:


表面上看,是无数种亚文化在王菊事件中竞相自我催化,但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真正主流的却正是形形色色的亚文化。


作为一个总体,亚文化族群早已共同不满于媒体、艺术、娱乐的建制化,譬如千篇一律的艺人,标准设计的面孔,如出一辙的选秀,不言而喻的规则,高高在上的圈子,自命不凡的明星,这一切都早已在各类人群中积怨深重。


然后,终于有一个事件让这些分众凝结为话题型的“大众”,这就是王菊事件中大众话语井喷的原因。


异口同声的“菊式”文化的背后,不是菊花爱好者的同气相求,而是万千野花的默契应和。


“陶渊明”们的攻城夺寨,与其说是亚文化的胜利,不如说是非主流的多数,对伪主流的少数,发起了一次心照不宣的文化报复。


Q5

王菊从一开始被黑被嘲讽到如今变成“新时代独立女性”的icon,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样画风急转的改变?这样的转变是否说明绝大多数网友只是跟风者?


杜骏飞:


与我们的直觉不同,大众既是强选择性的人群,又是在不确定性之中相互建构的整体。


一般来说,在这类群体动力事件的发生、发展历程中,一定有基本的利益群体的驱动,也一定有丰富多元的力量参与博弈,它们交相呼应,互为表里,几经动摇,最终得以形成自我主流化的结局。


至于在这人群中,有多少意见领袖,有多少跟从,有多少吠形吠言,有多少吠声吠影,有多少理性判断,有多少借题发挥,又有多少情绪因素,那就要靠精确的调查分析了。


按照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可能性是高于现实性的。他曾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们对“原因”的理解远比今日丰富,除了“效力因”之外,更包括“质料因”、“形式因”和“终极因”,它们共同为事物的出场“负责”。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清晰地反观王菊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许我们会发现,不仅王菊事件的过程,而且王菊本人,甚至人们对王菊现象的分析,都间杂着光怪陆离的因果。


Q6

 当媒体和民众都争先恐后的参与王菊的舆论热点时,我们似乎参与的不是事件而是参与本身,关心的并非王菊而是自身不想做“菊外人”。面对网络狂欢,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选择继续做“菊外人”还是选择踏上这辆“乐队花车”?


杜骏飞:


乐队花车(bandwagon),是指在花车大游行中,参加者只要跳上了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但是,乐队花车效应,却又会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即“诉诸大众的谬误”或“从众谬误”,其特点是将许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视为真实。这里,群体的思考模式是:“大家都这么说,一定不会错”!


于是,所有人都会窥测“意见气候”,一部分人会遵从本心,寻求社会心理的共鸣,另一部分人则会顺从他所感知的“意见气候”,以寻求环境认同——或成功地避免心理孤独。


所以,面对网络狂欢,你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你可以选择继续做“菊外人”,也可以加入“陶渊明”,但我不赞赏你踏上过于喧闹的“乐队花车”。

 

话说回来,如果你立志成为一个纯正的知识分子,那么,我不建议你踏上任何一辆“乐队花车”——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最可宝贵的,永远是遵从内心。


Q7

当网友的围观逐渐成为一种庞大力量,这种力量前一秒还沉浸于年轻生命的消逝,后一秒便对着王菊恶搞表情包与菊式段子哈哈大笑,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这样的力量?围观的力量是不可控的吗?


杜骏飞:


这个问题脱离了王菊事件,但显然,是个更为深刻的学术议题。

 

在信息急剧爆炸、话语密集、事件过载的时代,一切严肃的事情不再那么严肃,一切不严肃的事情则必然导向浅显的娱乐——其目的,都是为了自适应于受众思想带宽的日趋变窄。


人们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时,记忆时间变短,思考力被麻醉,情感力被离散,因此,也就被迫处于一个注意力廉价、价值观衰减的心理状态。


今天的王菊,是笑料还是icon?今天的王菊事件,是沉默的螺旋还是历史的校正?是一场季节兴替还是一次阅后即焚?我们尚未得知。


我只担心:当喧嚣过去,尘埃落定之后,王菊本人的未来将显得微不足道,历史中将只留下喧嚣后的娱乐回音,以及围观者残存的社会记忆。



事件背景


随着《创造101》的热播,偶像女团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的热点,正因如此,王菊的突然蹿红就显得有些意外。1992年出生的她今年已26岁,先后做过模特经纪人,互联网猎头等工作。因为长相魁梧,皮肤黝黑,被部分网友认为是“最不适合做偶像女团的练习生”。

 

一开始,由于王菊和女团形象的格格不入,大量恶搞王菊的表情包在网上传播,由于这些表情包表情动作浮夸,语言和梗又极其符合互联网文化的特色,因此很快便蔓延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此时涉及王菊的热门微博,仍旧是以攻击、批评王菊为主的。

 

但从5月26日第六期节目播出以来,王菊不仅自己在节目中调侃了被网友嘲笑的“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而且通过大师课与马东的对谈展示了与众不同的谈吐。她对女性独立精神的推崇,开始让不少网友“路转粉”,很多嘲笑过她的网友发现,外形欠佳的王菊却有着睿智的头脑,对梦想的坚持与追求也特别打动人心。“黑粉”们瞬间转粉,开始自发成立粉丝团为其拉票。

 

网络粉丝们开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他们称自己为“陶渊明”,语出“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典故;“菊外人”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听说或者不了解王菊的路人;“菊菊可危”指的是王菊在《创造101》中的排名有危险,可能会被淘汰。

 

“陶渊明”们每天要干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菊式”段子和表情包,让更多人了解她,从而Pick她(为她投票)。

 

不仅如此,随着王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普通观众也开始加入到“菊内人”的队伍当中来。对此,媒体人李霁琛表示 “她的态度,完美地贴合了如今主流媒体所倡导的‘独立女性精神’,Pick王菊,就是Pick你自己。”

 

尽管王菊能否火到最后尚未可知,但粉丝的应援活动已从“陶渊明”圈层扩散开来——许多不知道王菊的人因为这次应援活动,知道了她的名字,也知道了《创造101》这档节目。


资料来源于 壹娱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 界面新闻



相关评论


1、“影视独舌”主编杨文山指出,王菊的火很大程度上和王菊无关,“是大家通过一种方式在刷存在感,为王菊投票像是一种类似接头暗号的传递游戏,节目中通过投票决定选手成败的设置,也为粉丝们提供了一种扭转乾坤的自我赋权的享受。”

       

——北京日报《从被嘲笑逆袭成网红 "王菊现象"迎合反偶像审美观》

 

2、即使从娱乐圈“造星”的逻辑来看,王菊也的确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一方面,网上出现了大量追捧和鼓励王菊的粉丝,还有一些“黑粉”在调侃和批评之后,竟然逐渐也变成了王菊的粉丝。这其实符合娱乐文化和网络消费文化的逻辑——很多人接受了王菊,未必是真的认为这种偶像可以取代传统的精致甜美路线的女明星风格,而是在消费王菊所提供的审美范式,甚至在其中找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可能在于,王菊表现出了普通人追求上进、永不气馁的积极乐观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钱江晚报《突然偶像:王菊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3、我们所处的时代,跌宕起伏,如果熟悉公共领域的话题日更,实际上是能够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之间无时不刻地磨合。王菊,就是生逢其时。如果把王菊作为流行文化新起的坐标,她是有“历史”渊源的。她就像一个多棱镜,锻造所需的材料并不新鲜,真的不至于大惊小怪。

……

所有异于传统、主流标准的变型,从阶段性看都是速朽的。但是,她们的出现就像长河的波浪,是必要的。惟有此,你才能感受到世界好像真的在发生变化,最怕的就是麻木地接受日常。做不做“陶渊明”一点都不重要,是个“菊外人”也并不真的OUT。我知道你,你们对于被时代淘汰这件事真的好焦虑,焦虑是很好的东西,能够促人反省进步,但它要有的放矢。我觉得,真正应该焦虑的是王菊背后所代表的可能性,请问你有没有勇气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闻晨报《王菊能火,不值得大吃一惊》

 

4、《创造101》的有意思在于,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在媒体人和普通观众中引起对女性价值的广泛探讨。这并不是节目组的初衷——对于“女团”的探讨。女性价值,在如今这个媒体环境,似乎特别容易被探讨,也特别容易引起共鸣。然而,如今这样一边倒地对王菊予以赞誉的舆论趋势,究竟是否理智客观?还是这种盛况之下,其实又一次暴露了某种精神空虚。

……

我对于王菊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但眼下这种狂欢的一边倒式的评价,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可悲。毛姆曾说,惯爱表同情的人,会让受难者非常困窘。他说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满泪水,他就不忍再将他的洒上。同样,在某些盛宴式的舆论传播背后,人应该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联生活周刊《一瞬间,所有人都在谈论她》

 

5、《创造101》和并排坐展示的一众真人秀,对于寻求精神饱腹的网民来说,效果类似。一样的人设,一样的整容医生,一样的皮肤,一样的装备,背后溢出僵直、塑料、泛出油腻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国产真人秀和花样众多但本质上的选美,就是互联网场域中的“时尚简餐”,光鲜亮丽,口感为零。

 

在这种情况下,出奇兵制胜,敢想敢做、去类型化又有丰富立体人性光辉加身的王菊,就成了唯一一道“硬菜”。所以无怪乎王菊会脱颖而出,也无怪乎人人都争相迷入。

 

但迷入之外更加重要的,是王菊崛起的表征背后,“陶渊明”们在自造的“菊姐”符号中,寻求颠覆大众传统审美和主流板结价值观的可能。

               

——格林威治嬉皮研究公社《纯粹王菊批判》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  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怀高华夜谈王国维读伏尔泰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狗年,我要祝你什么呢?


文字: 十八愿|夜航记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如何得证清净?从何处启航,向何处驶去?元宵节中学的《1984》|童心说一个没有作家的中国


关注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教材、历史与记忆看那些“灵魂的丧尸”!耿直的招聘谈“迷信”谈官威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戴画雨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