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共学实验室 | 每个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

跨界共学实验室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专业分享/


🕐 2021年5月28日


📚 主题:每个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


✍🏻 整理:刘艺琳


分享人:蔡雪纯


来自浙江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目前博士三年级在读,本科修读新闻专业


我之前认真思考了一下,我能和大家分享什么。因为我是8年学制,前4年学的是新闻,后4年学的是基础医学,所以作为一个认真读医才三年多、临床实习一年不到的学生,能和大家分享点什么?群里的大家都有新闻背景,在新闻传播方面,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应该都没有大家程度高,唯一有的就是我读医的背景,所以想了想,如果我想分享给我不读医的朋友们一个观念,或者说想分享最重要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今天的主题:每个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


因为我自己经历了从学新闻转到学医的过程,知道从不懂医到懂医这样一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个观念是我这次特别想分享给大家的。当然,每个人都上一次真正的医学院不太现实,但是大家可以借助一些软件上医学通识课。我在疫情期间还和我的妈妈一起听了薄世宁老师的《医学通识课50讲》,妈妈听完就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这样的知识,“每个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也是薄世宁老师在他的发刊词里说的。


因为对于医学,大家其实是既熟悉又陌生,大家平时都会有感冒、发烧、头疼就会跑去医院,所以其实大家对它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一个病它是怎么做出诊断,然后怎么做出治疗的等过程很多人是不了解的。这有点像“黑箱”,你住进去做检查,医生告诉你做什么治疗好,那做完治疗到底好不好,需要你自己再评估。如果这是知识上的一个“黑洞”,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比较懵懂,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通过上医学通识课来了解医学背后的一些原理,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和家人。



你怎么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这是我想问大家的第一个问题。


一份体检报告,一般在最前面会指出你身体有问题的几个指标,后面会列出每一项详细的指标,你拿到了这份报告会做什么处理吗?或者说看了一遍之后有指标异常,你会怎么办?你下面会采取什么行动吗?


我看到大家有回答看医生的,也有说自己上网搜索的。如果你有认识的医生,问医生还挺好的,如果上网查,你会通过什么渠道查询呢?


我举个例子,我的高中同学发微信给我,询问她的体检报告。她拿了一个指标给我,说甲状腺提示有一个多发结节,然后甲状腺指标这里有两个指标是有箭头的。



假设我们会去浏览器里搜,比如说这两个箭头指标是什么意思,提示了什么病,符不符合超声所见,有了这个病之后我接下来要怎么办,对吧?有人可能就要去医院挂号,看某某科室。


其实在这整个过程里,我的同学很慌,所以她来给我看体检报告。我不读医的朋友一般来找我聊天,基本就是这个模式—“亲爱的,麻烦你看一下体检报告,体检报告里有这个问题,我有没有需要注意的点”,这个朋友发的就是典型的模板。


但是如果你没有可以求助的医生朋友,你自己拿到这份提示有阳性指标的体检报告,可能就会去医院看。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你去医院挂哪个科呢?可能先挂一个大内科看一看,其实自己还是有点模糊的,但如果网络搜索以后显示这两个指标提示一个甲状腺的毛病,应该去看内分泌科,你可能就会有针对性地去看病了。


但如果是以一个身处在医学体系培养体系里的人的视角来评估体检报告,我会先问她,除了指标以外,你有没有阳性的体征,比如脖子附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甲状腺分泌的那些激素会让你得甲亢也好,甲减也好,你的那些体征符不符合这些疾病可能出现的体征?大家可以通过百度或者微信搜索,比如说刚刚这个毛病查出来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者是桥本甲状腺炎的话,你去微信搜索上搜索一下,然后点击文章,然后那里面会有算是比较专业的关于这个疾病的文章,然后核对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症状。


所以希望大家拿到一份体检报告,不要一看到指标就慌,先去看一下有没有症状,如果你有了症状,然后去做了甲状腺检查,然后医生让你查了这个报告有了这个指标,你要去问自己的医生的。这样的话你也要定位到相应的科室,比如这个病例是定位到内分泌科,因为你找错了科其实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可能会耽误病情。


我现在在肾内科实习,一个23岁的糖尿病患者前来就诊,出现了蛋白尿的症状,其实这样既要去内分泌科又要去肾内科,他现在内分泌科诊治了一周之后,再来我们科室,治疗进展就很快,所以如何精准定位到哪个科室,如何理解自己的指标含义很重要


如果你上了一次医学通识课,就能大概知道看什么科。你不需要对这些指标有理解,你只需要知道这个毛病大概是内分泌系统的毛病,OK,我就叫内分泌的医生,然后内分泌里面还有分亚专科的不同,因为医学越来越复杂,分的科室越来越细,所以你的这个毛病如果是桥本甲状腺炎,那你可以去找相应方向的医生。


一般医院的官网上会罗列出主治主任医生他擅长的方向,你需要找到对口的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学会信息的搜索渠道,以及背后的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因为这样会帮你省非常多的时间。


因为你挂一个号到主任面前看病的时间可能只有5~10分钟,甚至5分钟可能都不到。如果你能准确的跟医生说我现在腹痛了三天,腹痛是什么样的症状,腹痛在哪个位置,他就可以精准的定位到你的问题,然后还可以跟你聊其他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有了这个背景之后,同样面对面三分钟,你利用医疗资源的效率可能是别人的数倍。



你的身体健康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身边好像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自己身体健康,有人说我脖子有毛病,有人说我好像会突然心慌心悸,有人说我好像容易偏头痛,反正会有各种毛病。


我之前在澎湃里看到一篇新闻说一个词叫“散装身体”,这个词的大概是说:我今年20岁,我的肩膀40岁,我的膝盖51岁,我的背60岁,我的腰快90岁,我的头发已经入土为安了。我觉得这样一段调侃还挺有意思的。


但我自己还看到一篇文章说,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敢去体检的。这是真实存在的,就像那个23岁小伙子,他是提前发现血糖高,然后有蛋白尿,过来检查就说“我不该体检的,不查就没问题”,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逻辑是错的。



刚刚大家也说了,那些指标自己会去上网查,但其实理解那些指标的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医生沟通,让医生来告诉你那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它提示了什么。


之前我看过《医学的真相》这本书,这是一个叫悉达多·穆克吉的印度裔美国医学家写的,他是世界级的癌症专家,还是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书里,他回忆起自己在2001年的实习期快结束时遇到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的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然后经常感到浑身乏力。从这些症状来说,我自己作为医学生,需要考虑是不是贫血,是不是消化不良,从局部的器官症状到考虑到全身的病症,或者有没有可能是感冒持续时间长导致这样的症状。


但是,写这本书的作者,他有一个敏锐的直觉,他说这个人可能患有艾滋——这听起来真的莫名其妙,连我看到也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艾滋的患者会有体重下降加浑身乏力的症状,但是由同时具有这两个症状推导到患艾滋病的概率非常低,而且艾滋至少是要医学系统里面检查才能检测出来的,那他是怎么得知的呢?


一个是他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患者情绪很善变且易怒,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然后他前额的一些肌肉已经有一点点萎缩,在医学上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患者,在4个月内瘦了24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体重降低量了,所以它肯定不是简单的贫血或感冒。在4个月内这个患者其实陆陆续续去看了好几次病,然后医院的常规检查都没有检查出来任何重要的毛病,因为普通的门诊的常规检查里不包括艾滋的排查,其他医生也没有往艾滋想,为什么当时作为实习医生的作者能想到?


另一个线索是他下班路过咖啡厅时发现了这个病人,那个咖啡厅是在美国波士顿的南部,这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区,一般住着大量的吸毒者和贩毒者。这个患者其实有体面的工作,算是中产阶级,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的咖啡厅?然后作者又看到,这个患者好像在跟别人做一个交易,匆匆忙忙取向取款机,因此这个作者就怀疑患者是不是在购买毒品。这个线索其实很重要,吸毒者一开始原来是用嘴吸,感染风险非常小,但吸毒成瘾之后会改用静脉注射,这是感染艾滋的一个高危行为,因为吸毒者一般会把自己的血回抽到针管里,冲洗里面残余的毒品,如果其他人不提前消毒的话,重复使用这个注射器的过程就相当于血液感染了,而血液传播是感染艾滋感染的途径之一,所以作者的思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一个好的临床医生,他对一个患者的病情的判断绝对不仅有平面的实验室指标,而是出于立体的整个生活维度的情境。


我发现主任查房跟我们这些实习生查房,关注患者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像我们这些小医学生,跟主任汇报病史的时候,最关注就是这个人指标怎么样,会不会这么多?主任会说:“停,我不需要听你的指标,你先告诉我这个患者什么症状,然后体格检查发现他有什么毛病,你就站在他的面前,就看着这个病人告诉我。”所以其实我们跟主任比,其实我们对病情的判断是平面的、单一的,但主任其实是立体的,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碰到了复杂的病,真的很推荐去大主任那里看,这个想法是真的没有什么问题的。结合第一个问题,如果拿到自己的体检指标,然后有症状的话,一定要去医院看,你最好是跟你的医生结成一个合作的盟友,那么这样的话一串串那些医学的指标你觉得看着很冷酷,但其实是你战胜疾病的一个路径。



你觉得你能活到100岁吗?




大家看看这两张图里的人。


左边大家应该都知道,是钟南山。他36年生,我算了算今年是85岁。五年前,我听过他的现场讲座,当时我猜这个人可能也就是四五十岁的样子,结果我一听,八十岁,了不得,现场看他状态真的非常好。


右边这个人是1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阿什金,他在96岁的时候获奖,所以他这张照片是他96岁的照片,他是诺奖历史上获奖年龄最大的一个科学家。


其实能不能活到百岁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人类的极限寿命


现在有研究表明,人类的极限寿命是可以达到120多岁的。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有三个证据支持了这个说法。


一个是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的最长寿的人士是一名法国女性,活到了122岁。


第二个证据来自一个博物学家。他得到一个结论:物种的寿命是它生长期的5~7倍左右,人类的生长期一般在18岁之前,也就是青春期结束,基本上就默认生长期结束,然后18×7的话,126基本也与120岁接近。


第三个证据是有科学家认为,从细胞学的角度理解,人的一生细胞平均分裂为50次,每一次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平均存活2.4年,然后50×2.4差不多等于120岁。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遇到灾难和意外,理论上是可以活到120岁的,这是人类的寿命极限。


但是很多人都会觉得如果衰老了,我们就活得没有质量了。我身边很多朋友说,我活到70岁甚至60岁就够了,到后面我的生命就没有质量了。


其实不是的。在我目前的临床经历中,从省内的患者来看,一般都是高龄的患者,一般都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即使是七八十岁的患者,也有看起来非常年轻、非常精神抖擞的。因此,年龄可以提示你的衰老程度,但“衰”和“老”的对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绝对不是等于的。


“老”是一个年龄的概念,“衰”的话其实是描述人类身体的状况,是一个生理学的概念。但“老”就一定“衰”吗?其实不一定的。


刚刚也提到,我在临床上真的碰到非常多老而不衰的患者。我最近遇到了一个70岁的老太太,她也是肾脏出了问题,和之前提到的那个23岁出现蛋白尿的青年,病症严重程度差不多。住院之后,我们给他们俩治疗,从恢复情况来看,其实老太太恢复得很好,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跟23岁的青年相当。那这个案例你就不能说她衰老,她是老而不衰。



确实,多数时候,年龄的大小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衰老的程度的,但衰老的本质绝对不是年龄大。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衰老的本质是什么?


可能大家没有了解过什么是真正的衰老。在医学里面是有专门研究衰老的,我简单概括了一下。


衰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基因层面的损伤和突变。大家现在为什么涂防晒霜?就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引起皮肤细胞基因层面的突变,因为会有自由基,有些女生可能也知道服用抗氧化剂防止自由基的损伤,因为它会导致基因损伤,随着年龄增长的话,这种损伤就会逐步累积和叠加,一旦这些基因损伤发生在关键位点上,就会发生基因突变,成为一个癌症的基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癌症其实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形式,寿命越长,基因损伤累积就越多。现在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大家寿命的延长是有一定关系的。


衰老的第二个层面就是细胞功能异常。比如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脑子里会沉积很多淀粉样蛋白和衰老细胞,然后这些物质在你脑子里“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地方不干活),接着,它还会慢慢引起慢性炎症,加速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这样就会导致细胞功能的下降。但其实人对此不是完全无能为力,我们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比如说运动后肌肉里产生的乳酸堆积,乳酸是代谢废物,它堆积在那里其实相当于一种毒素了,怎么办?人是可以新陈代谢排掉它的。



如果人得了病却能够很快痊愈,一方面得益于使用的治疗方案正确,另一方面是你的自我修复能力良好,所以衰老第三个层面就是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了,那就是真的衰老了。正常的人衰老,皮肤出现皱纹,行动能力会下降,得了病比较难痊愈,记忆力会下降,这个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目前衰老领域最难的问题,是衰老带来的认知能力的下降。


 我之前在精神科的时候收过一个病人。老太太80岁了,6个子女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妈妈,一起把她送来医院。当时,其中一个把我拉到旁边说,“我妈妈曾经是杭州七院精神科的主任”,杭州七院是一个精神科的专科医院,它应该算是杭州这边顶级的了一个精神科医院。这个老太太非常了不起,是她一点一点把精神科创立起来,专门创建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区,其实她的学习能力、业务能力非常好,但是现在她自己好像出现了一点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俗话说就是有点老年痴呆了,但她不愿意承认,然后也不愿意去自己的医院看病,因为她觉得那个地方是她辉煌一生或者说工作能力得到肯定的地方,所以家人才带他来了邵逸夫医院。提到这个故事,是想说这种衰老带来的认知能力下降其实是很难修复的。


目前我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可能有1000万左右(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发病过程中,患病者的脑子就像被慢慢蚕食,一路走向衰老、走向死亡。对于这个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学界也没有研究透彻,有人认为是细胞里面蛋白沉积,然后引发慢性炎症,再逐步发展,其实说得很笼统,机制还没有研究得很确切,也没有任何的特效药,也许以后医学会有攻克它的一天吧。


其实从生理基础上来说,我们是有可能延缓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的。


因为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我们后天获得的认知能力,比如说我现在可以用中文说话,就是我学会了技能,然后我们说到的新闻传媒方面,那种写作能力、判断力等等就是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不会随着年龄下降的。


但流体智力就是先天的能力,比如说记忆力、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等,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下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旦有生理基础的话,我们其实就可以有方法减慢,比如说确实有研究证明节食是有利于清除大脑里的衰老细胞的,运动可以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和代偿能力,戒烟、戒酒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而且目前FDA是批准了抗衰老的药物进行人体实验的,可能再过几年会有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医学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的进化和疾病的关系,并且善加利用的话,那么百岁人生就是有机会去享受的,而不是必然走向衰老,然后走向死亡,走向失去尊严的终点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大家都去了解一下医学通识课,因为了解之后,你可以更好的做自己的健康守护神,也可以帮助朋友及家人,做他们的健康守护神。


这个是我亲身体验到的。之前我妈妈得了子宫肌瘤,当时要做手术,她非常慌乱。我自己去了解之后,发现手术风险很低,我也能把那些指标的含义跟我妈妈一个一个地解释,到后来她真正做手术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平静的,身体上会有不可避免的疼痛,但心理上是没有起初那么慌了。所以我觉得了解医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医学报道里的误区



之前显玲老师在群里说,想听一听我作为一个专业医学生,大众媒体的医学报道里常犯的错误。这方面我并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只能从我之前跑了几个月医疗线的实习经历出发简单谈一谈。


我发现常犯的几个错误有这些:第一个最常见的可能就是医学专业知识的错误,我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大家后面有做医学报道方面的工作的话,推荐一个方法,就是如果有机会可以去找医生审核一下,但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可以推荐一些专业的医学网站给大家,大家可以靠自己的自学能力去领悟一下有没有错误。其实我觉得这类错误是比较好避免的,只要你有医生资源,只要他本人审核,我觉得是可以避免出错的。


第二个对疾病的认识或全或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可能现在我接触到的医学报道的信息来源基本上是我们医院自己发的公众号,里面的文章专业性很强的,同时是尽量把它科普化的。但是文章写出来以后,我发现写文章的人也好,看文章的人也好,会觉得疾病跟健康是完全割裂的。



无论是写医学报道的人以及读医学报道的人或不懂医学的人,大家好像认为疾病和健康就是二元对立的,人要么是健康状态,要么是疾病状态。但其实不是的,健康不等于没病,患病也不等于不健康。


我们想一想,如果健康是没病的话,世界上就不存在健康的人了。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得冠心病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来说,冠心病就是给心脏供应的动脉血管它变得狭窄了,导致血流量不够,心脏它需要搏动,需要养料,但是养料是从血管来的,但血管狭窄了甚至堵住了,就没有养料了,所以冠心病出现了。


随着年龄渐长,血管在逐渐老化。血管一开始在胎儿时期慢慢发育,然后从出生就开始老化,到了成年,如果你有高血脂,你的血管内壁其实就可能开始出现了脂肪斑块,脂肪斑块沉积之后,血管会变硬化变窄,如果你没有高血脂,你血液里的脂肪斑块其实也会沉积,但是沉积的速度会很慢。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的症状,血管还是通畅的,哪怕它硬化变窄。


你这个时候是健康的吗?是健康的。

你算有病吗?也算。


我有一个25岁的朋友,现在就有高脂血症,这种状态算病了吗?其实也算,它已经是一个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了。这就是一个健康和疾病共存的状态。


当血管再继续狭窄到出现心绞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很危险了,必须要去心内科看医生。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健康和疾病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两者是可以共存的。把疾病的认识是全或无,是我认为大众媒体的医学报道里反映出来的一个价值观误区,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对此有所警惕或者说有所改观。


还有一个概念的误区在于大家会把病和感觉连在一起。大部分人都会从感觉我好像不舒服了出发,然后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告诉你生病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可以没有症状,但你可能有病。


科学杂志(science杂志)之前发表一篇文章说,肺癌它可以在体内潜伏20多年,但没有任何症状,然后突然转变为癌症,最后肿瘤全部爆发,攻击你的身体,你的病情就会迅速恶化。


多数的癌症患者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症状的过程。我之前在血液科,接触到一个40岁的女性,她得了急性的淋巴瘤,急性淋巴瘤是比较恶性的、具有侵袭性的。她觉得自己就是有点不舒服来看病,结果验了血说我不正常让她住血液内科,住了一次院之后化疗弄完了,头发也掉光了。回家以后,她觉得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但是“一回来见医生,又说我有病,又说我得用各种化疗药。我没觉得我有病。”


所以我很推荐大家真的长期、定期去体检,感觉良好不等于没病。


第三个误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是非好即坏的。其实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在新冠发生之前,医患关系的报道大部分是偏负面的,然后正面的新闻基本上也是歌颂医生医德高、医术好,然后患者比较配合,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宣传模式。


新冠发生之后,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正面的偏多。


想要达成和谐的一些医患关系。


但这个和谐是什么意思?是如亲人般的和谐,还是如朋友般的和谐,抑或是有一定法律关系、类似合同伙伴的和谐。


我很喜欢薄世宁老师对医患关系的一个描述。现在患者就像要过一个大河,河深不深、里面的石子多不多,对患者来说都是未知数,这个时候是医生驮着患者过河的,但这个过河的过程中需要患者跟医生一起配合,哪怕突然绊倒了都没关系,可以一起再站起来。


这也是我们人文医学课里面所学习的医患关系,它其实是一个联盟关系,这其中患者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既拥有非常大的决策权,配合度也会对治疗有很大影响。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在心内科遇到一个患者,主治医生给患者制定了三种治疗方案,然后早上查房的时候,患者的家属想向医生了解一下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比较好。医生回答说,“根据你的病情,我们制定了ABC三个方案,你选哪个?”患者家属说:“当然听你们的,我不知道的,你不要让我们选。”医生有点着急,“我们把方案告诉你,选择是要你自己来选择的。”


然后家属就越来越生气,认为医生只是给了他们三个治疗方案,但是没有告诉他们到底A好还是B好还是C好,第一顺位到底是哪个?但从主治医生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已经和家属说清楚了三个方案都各有优劣,哪一个选项会更好,需要患者和家属你自己去评估哪个优点是你想要的,哪个缺点是你不能承受的,最终选择权是在患者和家属自己手中的。结果两个人还是没办法协调,针锋相对的感觉越来越浓,整个氛围非常尴尬。结束之后,医生也在抱怨患者,患者家属也在抱怨医生,没有达成和解,最后方案应该还是医生定的。


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这个过程,我觉得医生可以做得更好的一点在于,他可以换位思考,他可以跟患者家属说一下,如果这个患者是我的亲人,我现在已经知道了ABC这三个选项,我会选哪个医生,我给他选哪个选项,我觉得这样去对话,可能后面进展会更好一点。


总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希望医患关系是联盟性的。像我刚刚说的一样,我背着你过河,如果我的家人换了你这样的毛病,我给你做什么治疗方案,我按照这样的方案来问心无愧地告诉你我的决定,然后如果你相信,我也相信你,那我们就一起过河。


其实我自己也在逐步深化对医患关系的理解,我之前觉得医患关系做朋友也可以,然后亲情关系好像也行,但最后发现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写一个医学报道,要怎么避免专业的错误。


首先是找专业医生审核,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使用默沙东诊疗手册。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医学基础,可以上丁香园的网站或者APP;如果你需要了解关于某个疾病比较专业的数据,可以去Pubmed、uptodate搜索。




Q & A



Q:为什么每当大家有了一些症状,上网查了之后,会倾向于相信自己是得了一些重大疾病,然后就会慌,这是不是跟心理学有关系?


A:这个现象可能跟临床上的判断思维比较相关。比如说体重下降这一点,你去百度查,查出来的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疾病,比如说肿瘤、艾滋、消化道问题,比如营养不良。但是体重下降也可能只是节食导致的,可能只是一些感冒影响你的胃口,没吃好,然后体重下降了,其实这些是相比于刚刚我说的那几件是小毛病。


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逻辑在于,医学里面临床判断是先排他的,百度里面呈现的也是这样的逻辑,为什么搜索出来的重大疾病的概率会比小的毛病的概率高?因为小毛病不呈现给你没关系,因为你可能可以自愈,但大毛病不呈现给你就是非常危急的。在医学里面有一个 “red flag”,就是“红旗征”概念,一个体重下降的病人来看病,如果最后我没有给你肯定的诊断也没关系,但我一定要帮你排除掉肿瘤、艾滋,排除掉刚刚我说的一些“red flag”,所以我觉得有症状上网查发现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这可能信息的重要程度问题,这是一个现实逻辑链。心理学方面我也没有研究过,如果大家倾向于认为自己得了重大的疾病,这可能和大家对自己的身体担心有关,但临床思维上说,是先排除重要的紧急的毛病,然后小毛病我们就慢慢的不着急。


资料参考自得到-薄世宁《医学通识课50讲》



- END -


运营总监|谢 婵

统筹编辑|陈星萌

值班编辑|许   愿


特别推荐阅读


跨界共学实验室热点讨论 | 某公司员工猝死之殇的背后
跨界实验室一期组队丨16个不同学科,创造1个共同体
跨界共学实验室|假如可以一下学11个专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