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月,这些故事正在发生|天天泛读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3-21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

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

大家好,这里是「深度训练营」「天天泛读」栏目的第一期。

在刚刚过去的2月里,新春的烟花与早春的花苞温暖绽放,凛冬里沉寂的枯黑枝条呼呼冒出嫩芽,冰封的湖面下潜伏着随时可能咯吱作响的崩裂声——充满“正在发生”的律动,拥抱“正在发生”的回温,听见“正在发生”的心跳。

我们关心一个鲜活、蓬勃、有迹可循的初春的来临,关注相隔咫尺的人与无穷远方的事。十一期营员投下一颗颗温热石子,激起的涟漪从一个月的开始,一直荡到了月末。

读解困新闻,听见角落里彼此共通的无声呐喊;读经济杂志,在瞬息万变的汹涌浪潮中划桨泛舟;读医疗报道,抓住「同呼吸、共命运」的实感。我们让视野拓宽在科技、教育、影视等各个领域,努力窥见无数普通人丝线般缠绕连接的内心世界,抚摸“正在发生”的温热感。以下,是来自十一期营员的温热的2月泛读——


                                                                                                深度营

@全体成员

泛读博览,方能有角度、知温度、挖深度。深度营的成员们,二月天天泛读开始啦!优秀的文章值得大家一起学习,看到好文记得在此分享哦!

               宋佳旻

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

AI 性别歧视,是训练不好的“蠢”,还是人类教的“坏”?

               宋佳旻

AI的性别歧视情况已经广泛存在,这来自喂养它的数据库本身存在数据偏差,也与数据的质量有关——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的训练材料,是打上了标签的图片,而打标签由人来完成,这一举动本身也会带有偏见。在某些情况下,AI 甚至会放大数据库里已有的偏见,来靠近一个更可能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尽管这一结果在事实并不正确。而AI越来越多的渗入我们的生活,如果不及时纠偏,那么性别偏见可能随着AI的出现更加固化。

               宋佳旻

文中认为单纯地给AI喂养数据并不能成为解决方案,而是要找出偏见的来源,给AI讲“道理”,关注真正要实现的目的,而非暴力堆砌数据,并且加强多学科合作,进行纠偏。

                                                                  苗睿

我也有科技类的内容要分享!

《财新周刊|ChatGPT会颠覆谁

                                                                  苗睿

财新周刊的文章关于ChatGPT的报道,文章的基本结构为:1.梳理其爆红历程 2.书写产品背后微软和谷歌两大巨头的竞争 3.中国AI圈的反应 4.最突出的影响:对教育的冲击 5.精确性、伦理问题和当前法律规范的梳理。

                                                                  苗睿

文章采访多位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资本合伙人、多家国内科技公司AI从业者,至少有13位采访对象,让文章在数据、公告、研究之外还有更新鲜和翔实的业界动态,与同类型稿件相比,有了更多信息增量。

               安然然

这两篇推荐大家放到一起看~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座“衡水二中”‍

衡水中学,一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

               安然然

前一段时间,衡水二中学生抗议事件将衡水模式又拉回人们的关注视野。知识分子这篇文章以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在大的社会环境变化下,衡水模式如何兴起以及如何推广到全国各个地方。在各地超级中学的兴起的同时,县级中学又是如何衰败的。而新周刊则以更微观的角度,通过对学生、老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特写,展现了衡水模式下人们遭受的共同创伤。值得一提的是,两篇文章的评论区展现了不同人对于中国教育问题和衡水模式的不同看法,而其中一些人的看法,也解释了为什么衡水模式有着如此多的拥护者,也有着如此多的反对者。某种程度上,这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教育模式争议,也是对当今社会环境的争论。

                                                                  梁栋

教育类这篇也值得一看:

很遗憾,教书不再是老师最重要的事了

                                                                  梁栋

“尊重他人命运”、“教育只渡有缘人”,教师日渐冷漠以求自保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正面连接的这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当下教师的困境,教师就像是“上下两方压力的夹板”。他们幸福感的唯一来源,是和学生建立的情感联结,这也是很多老师还愿意留在这个行业里唯一的心理动力。

               杨欣雨

二月,有一位女孩的逝去值得我们深思,以下三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纪念那位粉红色头发的女孩》

《染了粉色头发的她,被网暴致死》

《思想争鸣|吴诗雨:猎巫——父权社会从未消逝的魅影 》

               杨欣雨

几天前,郑灵华因抑郁症离世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出。这个保研到985院校的优秀女孩因发布了一张给病床上的爷爷看录取通知书而被网络暴力,原因是她的粉红色头发。

               杨欣雨

她积极维权抗争,但巨石落下她还是不幸患上了抑郁症,但网络暴力并未因她主动维权、向平台投诉、亮明律师函、通过媒体呼吁、提起诉讼而终止,有些施暴者反而变本加厉,持续对她攻击。

               杨欣雨

心痛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类似杭州女士取快递被造谣和网络暴力的事件,在嫉妒与狭隘之外更是一场当代猎「巫」行动,是对不符合既成社会规范的女性进行道德审判。某些网民自诩卫道士对无辜人士进行污名化的“slut-shaming”,实则是在维护传统权力架构,对偏离传统定义的女性进行性别规训。在拒绝参与网络暴力时也警惕网络暗含的传播文化信息,我也找到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

               杨欣雨

还值得注意的是,冰点的记者耿学清在文章中提到,在郑灵华生前维权过程中,曾有媒体未经她本人同意发布报道恶化了事件走向,在网暴等恶性事件中相关报道的尺度和理念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记者是否能一直坚持操守?追求时效和流量而罔顾事实绝不是选择,如果由我们来报道,我们如何保护并对得起这份信任呢?这是一个深思的问题。

                                                              胡明皓

有关女性,我也分享一篇:

《上野千鹤子对谈风波:“女性主义者”该怎么谈婚姻?

                                                              胡明皓

上野千鹤子和全嘻嘻的对谈引发网友热议。在网络交流语境中,网友常把婚姻放在女性主义的对立面。网友们在谈到婚姻和家庭时常出现分裂极化的场面。而作为一名独立女性应该怎样看待婚姻呢?女性主义和婚姻的争议,往往是因为大家在女性主义的定义和底线上存在分歧。有分歧不一定是坏事,反而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去探索的话题。

               屠杭莹

医疗也是泛读值得关注的点!

《一位母亲的“制药救女”之路

在人间|与罕见病抗争15年,女儿长到80厘米高

               屠杭莹

“今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愿他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冷杉故事介绍了一位孩子患有Dravet综合征(一种罕见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的母亲伍思嘉深入了解这个疾病的病因、用药、研发的经历。从创办公益组织、办相关项目、举办专家研讨会、启动罕见病相关研究到准备读博,她试图找到能治愈这种疾病的药物。「同样作为罕见病患儿家长,相比此前引发舆论关注的在家制药救子的一位父亲,学医出身的伍思嘉选择了另一种“制药救子”:她想更为扎实地把疾病研究清楚,做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愈性药物...他们选择这种“制药”,是基于面对的状况不一样,对风险会更谨慎。」

               屠杭莹

在人间以视频记录了与罕见病抗争15年的“玻璃娃娃”玲珑和她骨骼一样的妈妈丁巧巧,靠着闪烁的希望、不断接受现实挺过来的生活。光是“确诊”就花去许多年,在得到成骨不全症的诊断后,一个家庭面临着过于频繁激进的手术治疗、难以做到工作与看病两相平衡、日常照看里存在的巨大风险、来回就医路途漫漫、只能留在农村由母亲全天陪读、随着玲珑年龄渐长显露出的新问题(在升学、就业、医疗自费支出、患者生活自理这些无法停止的漩涡里)……“读六年级的玲珑长大了,新的节点又在眼前了。”

                                                              吕宜函

医疗类这篇也很棒!

《医学院校争相“专升本”,被留下的医专生,会无路可去吗?

                                                              吕宜函

高等教育人才的饱和,让工作门槛层层加码。尤其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似乎不考个硕士就没资格去就业,学校和学生们迫于学历筛选,只得一升再升,一考再考。越来越多的医学专科努力升为本科。不禁让人疑问真正的医学专科生的出路在哪呢?大医院不用想,基层卫所或医院虽然有编制名额,也明令招收大专生,但上级领导或当地政府大部分还是将本科作为基本要求或“隐形门槛”,而本科生却看不上基本条件,两相嫌弃导致本科生留不住,基层缺人手,专科生就不了业。事关教育,择业,基层问题,医学专科培养不出人才了吗?基层卫所的工作专科生不能胜任吗?提出了很多现状问题,个人认为值得思考和重视。

               屠杭莹

我还看到两篇很不错的文章!

《修补肉身的人》

《佩戴“假器官”的人

               屠杭莹

真故篇的描述让人动容:“男人的头微微抬正。苏启超抬手,翻开了男人耷拉着的右眼眼皮。内里,白色的眼球上密布血块、血丝,黑眼珠则泛着异常的灰白色,如同一只悬在深红泥浆中的旧木船…”诸如此类,善讲故事。器官缺陷的人需要身体的安全感、生活的掌握感;“赝复师”修补肉身和心灵,但制作器官的工作透出冷清,在他们能力之外的修补也要依靠着谎言、温情和扶持。

               屠杭莹

南方周末篇从身体受损病人的过往经历出发,介绍了“赝复师”选择这份职业的缘由以及个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义眼、义耳、义肢等的精确要求里藏着病人对基本的生理舒适到消解容貌焦虑的需求;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无论哪一方都会面临困境,都在努力填补遗憾,抚慰情绪。

                                                              陈思宇

作为青年当然要关注青年!

《正午 | 东莞工厂里的心理咨询

                                                              陈思宇

工人的内心世界需要被关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曾去电子厂干过几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八点下班,中午和晚上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吃饭或休息。坐在流水线旁,一天被割裂成以经手零件为数量的细小碎片,人几乎无法进行思考和想象,只能在碎片的缝隙中艰难喘息。我想到已经离开人世的许立志写的那句诗,“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管它叫做螺丝……”

                                                              陈思宇

这篇文章关注到了工人的问题,它以一位台资造鞋厂里的心理咨询师(对于一般工厂来讲,这是一个特殊重要却又极度稀缺的职业)为主要采访对象,在表现其自我成长的同时,联结了许多工人所面临的生活、心理问题,展现了社会对于工人这一群体心理关怀的缺失,呼吁人们关注“工人的再生产”。但个人觉得本文重点过多放在了叙述故事和“关注”本身,在原因和措施方面还存在值得深挖的地方。这篇文章虽然已经是19年的,不过我认为其意义仍未过时,比如就在不久前,媒体就报道过比亚迪员工跳楼的新闻事件。

               幸诗琪

其实,媒体对于青年的关注已悄然迈入新的领域:

《第一批00后已经离婚

               幸诗琪

以往媒体报道中,对00后的关注大多在于教育、就业、青年文化等等,而这篇文章却聚焦在00后的婚恋情况,这也是此篇报道角度的新颖之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真实,它真实地反映了一批00后在还未完成自身心智成长时,便步入婚姻,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以及内心婚姻幻影的破裂。文章的其中一条评论也值得人深思:“我们真的很需要婚姻教育,……(知道)婚姻的责任,来避免更多这样的悲剧。婚姻教育其实应该早点开始,大学,高中,甚至直接放进义务教育都可以。”

               幸诗琪

同时,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也很好奇记者是怎么去进行采访的,怎么引导采访者讲述出自己的心理状况的。

                                                              刘欣余

当代青年也有独属的烦恼:

《211女孩的「废物」计划

                                                              刘欣余

这是一篇很能引起当代年轻人共鸣的人物故事报道。许多在社会化的竞争里浮沉挣扎的年轻人,在她们的“坦白”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渴望从相似性中得到宽慰和释怀。大部分人都难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困境,却少有人能有她们这般选择直面并“和解”的态度和勇气。

                                                              刘欣余

这篇报道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标志性隐喻做结构的串联和推进,巧妙又自然。将现实的白描与文学的比喻结合,严肃又活泼、严谨又生动,更显记者老师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如王焕熔老师之前在分享时提到的,“记者要对事件的理解力很重要,要有判断、观点来引领读者”。

                                                               刘欣余

这篇报道,就有很精要的导语和标题。


“重点是,她们的‘月亮’不再为狭义上的某种东西,也重新理解了‘六便士’”。

               王沐青

给大家分享一篇人物报道~

“无论郝蕾变得有多胖,我依旧那么爱她”

               王沐青

郝蕾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在镜头和舞台前她强烈鲜活,褪去光环后她甚至更加独特。这篇文章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恋爱的犀牛》和《颐和园》为主线串起了她的一生,是我看过的她的采访里最鲜活的一篇。这篇文章的作者后来在采访里说自己下了很多功夫,查看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她的资料,作品、采访、歌曲,甚至是工作人员对于她的评价。想做一篇好的人物特稿,除了时机和采访能力本身之外,前期工作的准备也很重要,这是能取得采访对象信任,打开心门的最佳方式。

                                                               郑钰纯

推荐小伙伴们关注两篇经济类文章:

《广州城中村的30天

《站在初春十字路口的城中村老板

                                                               郑钰纯

康鹭片区是去年广州疫情的风暴中心,作为“服装村”也是“湖北村”,这里聚集了大量做服装的大小企业。去年疫情封控和广州旧改项目让很多湖北工作的老板选择回家。但选择留下的他们在这个大家都充满希望(或者说大家都期望充满希望)的春天,会面临什么?

               蒋一凡

经济类大家也可以关注这篇:

《汪民安 | 家乐福:语法、物品及娱乐的经济学

               蒋一凡

汪民安老师很多年前的作品,中文文化批评的典范。作为记者,不仅需要记录和再现事实,还需要对实在始终抱有批判性的省察。在这篇文章中,汪民安老师以家乐福为对象,分析了看似中立无害的家乐福如何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建制运作,掩饰意识形态和权力的谋划。购物者容易在家乐福的符号迷阵里走失,正如媒体工作者总在信息洪流失去方向。

                                                                  徐岑

这篇喜欢的文章推荐给大家:

雪落乌金——百年井陉矿区的冬日记事

                                                                  徐岑

雪落乌金,是一篇摄影师的文字。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小标的故事。让我想到之前西川老师讲诗,而普通的叙事可能就不能称之为诗歌,需要有一个“转”。个人感觉最后发现纪念馆保安大哥原来是矿工这个情节就是诗的“转”。在总体层面上,文章也像一首诗歌 几段就像诗节一样 可能跳跃但有深层线索串联。不知道是不是标题的缘故,《雪落乌金》又让我想起来《人停鹤岗》。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媒介是社会的延伸,新闻是连接世界和个体的一扇窗。二月已荏苒,但好的故事从不会因时间褪色。三月,我们将依旧以媒介为眼,刻下“正在发生”的印记,为我们关注着的斑斓世界留下妥帖的记录。


-END-

统筹 | 张天爱、屠杭莹、吕宜函值班编辑 | 李欣怡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这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篇推送

[2]忠烈街15号的秘密书橱丨对话另一种生活

[3]邹帅:报道如何深入?把问题拆得再细一点|媒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