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废墟、寒潮、枪声与希望,记者眼中的土耳其强震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3-25
2022年6月25日,公众号“看客inSight”的推送《女式内衣流水线上,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引发网友关注。有人感叹“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也有人说“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标题是《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地震波扫过三十三座城市、两个国家。

这个以猫、软糖和古帝国闻名的国度,以一种无比惨烈的形式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里。天气寒冷,交通阻塞和当地复杂的政治情况让接下来的整个地震救援经历重重困难。

回望十五年前8.0级地震降临汶川,如今十五年后土耳其所经历的一切唤醒了我们的灾难记忆。

深度训练营搜集了由十几家媒体产出,总数达三十篇以上的土耳其地震报道。从上往下,我们可以看到记者们是如何在现场奔波,地震不仅撕裂大地也撕裂人心,这篇汇总供任何想要了解本次土耳其地震概况的人们参考。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雨夜土耳其》

作者:徐雪飞

2月7日

当强震遇上恶劣的雨雪天气,无家可归的人们何去何从?废墟下的幸存者又如何熬过这样一个夜晚?这次地震波及地区究竟有多少?不在震中的受灾者如何自救?

这篇《雨夜土耳其》以地震发生后的恶劣天气为背景,不仅对两个中心震区加济安泰普和卡赫拉曼马拉什的受灾者进行采访,了解地震时的情况与感受,还关注了不在中心震区、但同样经历地震灾害的幸存者在救援资源紧缺的情况如何尽力自救,在土耳其的华人又是如何守望相助……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土耳其地震的大致情况以及受灾者面临的困境,也表现出新闻作品的人文关怀。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震后48小时》
作者:熊丽欣 慕宏举 彭镜陶 吴梦真

2月8日

正如标题所示的那样,本篇报道聚焦土耳其震后48小时内发生的情况。主要分为幸存者安置情况和国际救援两方面。

报道介绍了先后两次的高震级地震后,幸存者是如何被安置的,如何寻找安全的避难所,以及许多在土耳其的华人自发展开救援的过程:有想跟随救援队做翻译向导的,也有组织捐献生活用品送往震中地区的,几乎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
同时,报道也关注了地震后国际上对土耳其的支援情况。其中,着重报道了中国提供的救助资源,还采访了救援专家,获悉了此次救援的困难与阻碍。
最后,通过采访专业的研究人员,向读者科普了此次地震的类型、成因、特点以及对死亡人数的预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土耳其卡拉曼马拉斯省,地震摧毁的建筑,在这些地区搜救工作仍在继续。图/IC photo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逃离震区安塔基亚》
作者:徐雪飞
2月11日
这是一篇非常具有生活化色彩的报道,报道中的主要人物林洁一家在地震前夜就像无数普通的家庭一样,在为第二天开学的儿子庆祝。这晚,兴奋的林洁喝了好多饮料,很晚都没有睡着,也正因如此,地震来临时,她第一时间叫醒了沉睡了丈夫和儿子。在联系并救出其他家人后,他们决定逃离安塔基亚。
在看报道时,你会忍不住为林洁一家的惊险遭遇紧张痛心,为他们艰难地搜集物资捏一把汗。但在千千万万土耳其受害者中,他们一家人还能安全地在一起,已经是幸运的极少数了。报道中有非常多他们逃难的细节描写,通过对林洁这一家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土耳其受难的千万家。
地震后,林洁一家救出了奶奶。受访者供图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一名土耳其人眼中的中国救援队》
作者:周思雅

2月15日

2月8日下午1时30分,中国救援队抵达地震重灾区安塔基亚,开始了昼夜不分的救援。

本篇报道以协助中国救援队的土耳其人法陆克的视角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与时间赛跑、昼夜不分、等待新生活的重建。随着法陆克充满细节的描述,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次救援的不易:高等级的地震将原本美丽多元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严寒的天气给被困者带来巨大的生存挑战,中断的供电系统,不间断不停歇的工作,幸存者紧缺的物资……

报道视角新颖,用真实可感的细节让报道深入人心。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9日,法陆克在中国救援队的营地。受访者供图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中国救援队土耳其九日》

作者:汪   畅

2月19日

本篇报道讲述了中国救援队支援土耳其地震的过程,从队伍组建到光荣归国,内容结构以时间顺序推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去离灾区最近的地方”,主要介绍了中国救援队的基本情况和和他们在得知地震后五小时内组建队伍,整装待发。第二部分则主要报道了救援的细节,着重报道了第一个营救任务“救出被困孕妇”。第三部分将时间跳到震后的“黄金72小时”之后。描述救援队如何在土耳其行动的文章很多,但是描述黄金救援时间过后又是什么情况的文章不多,这一篇值得一看。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地震11日:
灾祸、伤痛及被忽视的预警》
作者:翁   洹 毛淑杰

2月16日

生命面对天灾或许无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人为因素是值得反思的。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发生后,民众曾对劣质建筑及政府的应急能力提出了质疑。24年后,另一场致命的地震再次发生。

在这篇报道中,南方周末记者对待灾祸和伤痛使用了极其克制的写法,除了准确地描述现场废墟的轮廓,并没有过多的文字渲染灾难的场景,或许是有意为讲述震前的预测和危机的种子做铺垫,从“天灾“的背后挖掘出”人祸“。

灾难背后值得深究的教训是:预测、质疑、批评,如果这些被忽视的预警信号受到“认真对待”,现在的状况会不会不至如此?

李海鹏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后北川残酷一面》记者手记中写到:当其他报道都在突出“悲悯”、“弘扬”、“感人”等元素,我们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被关注,被放大。在《土耳其地震11日:灾祸、伤痛及被忽视的预警》,《南方周末》的记者们也挖掘到了刻板元素以外的新成分,“预测不幸言中”部分用数年内的地震惨痛教训和学术研究的预警,对土耳其应对灾祸的态度质疑,接着又在“定时炸弹”部分对防震的实际措施分析,对以上的质疑列举了证据。

灾难报道或许有一套可以复刻的操作:描摹生者、废墟、援手。但是废土之上,始终需要另一种理性克制的声音:应急是一个关乎存亡的课题。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安塔基亚:

“告诉世界,我们无家可归”》

作者:杨   楠 聂阳欣

2月17日

“我很难展开采访,多数时候在做翻译。”记者杨楠的话,让人联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新闻社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而这篇文章也恰好试图唤起一些汶川的集体记忆:在一个全世界的灾难里,任何一支经验丰富的救援队都没有理由不施以援手。

关于灾难报道,一直存在新闻界的“电车问题”:灾难面前,是去拯救,还是要记得身为记者的使命?很多成熟记者的经历告诉我们:记者在灾难面前的观察、体验、参与,甚至参与到了救援当中,也都是新闻的一部分。

安塔基亚的夜晚有多冷?记者写道:“我睡在防潮垫上的睡袋里,贴着四个暖宝宝,却依然冻得一刻都无法入睡。”废墟上的安塔基亚什么样?小女孩挖起一勺土,放在玩具翻斗车上,挖机在她的身后轰隆作业……

结构上,记者把安塔基亚的地震整体化为了三个切面:“挖机”是寻找寻找幸存者或遗体的工具,是希望和悲痛的持续交织;“气味”是人体腐败,抑或是废墟上的取暖;“遗迹”是这座城市曾经的记忆,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知道这里如何建立文明、又是如何一次次被地震毁灭,才能感受到生命主题之外更大的一层悲哀。在报道里,安塔基亚不再是远方的哭声,它的画面、气味、声音、温度都一应传达到手机这端。

安塔基亚透过记者文字告诉世界:这片土地对地震并不陌生,文化遗迹成为了历史看不见的部分,俯瞰仍然有完整的屋顶,人们却无家可归了。

更多推荐
《废墟中求生,他们面对的不只强震与枪声》

《大地震中,叙利亚苦盼救援能穿越制裁》


《南方都市报》、N视频开设了“直击土耳其叙利亚强震”专题,分“现场”(快讯)、“特稿”、“进展”(快讯)、“视频”、“直播”板块,由三位记者与后方联动合力完成采编。深度训练营主要针对专题中从现场发回的深度报道分享推荐。

图源:南方都市报

https://m.mp.oeeee.com/show.php?m=FriendsSpecial&a=show&id=2553&sign=6a86a0ac6c2113819e5e317fb321f40e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飞往伊斯坦布尔:赴土航班上回国的寻亲者
与八方涌来的救援队》
采写/摄影:郑璇真 刘   威 赵   牧 
后方联动:翁安琪 杨苓妍 
梁令菲 何嘉慧 实习生 梁家铭
2月10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210763388.html
从决定出差的那一刻,记者的工作就开始了。在候机大厅、登机口、飞机上,记者敏锐地发现了同行者的故事,没有过度渲染和展开,恰好能够体现情势的危急。报道可作为一众震区深度报道的“前菜”,展现不同身份、不同职责的人赶往震中开展救援,通过特派记者与后方联动的协作保证了内容信息的丰富。

图源:南方都市报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地震救援中的广东身影:

面对无力感也很拼,只想多救人》

采写/摄影:郑璇真 刘   威 赵   牧

后方联动:杨苓妍 梁令菲 实习生 谭楚筠
2月16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216765113.html

报道里有很多现场观察独有的细节,比如救援队年轻成员的无力感、经验丰富的老队员的开导、全场静默、救援队员画支撑方案等。救援队伍也是地震故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典型的积极、有力量,与自然对抗的故事。此外,该报道的报纸版面也做了特别设计。

图源:南方都市报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安塔基亚去与留:土耳其震后破碎的城市

和等待重建的生活秩序》

采写/摄影:郑璇真 刘   威 赵   牧

2月18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217765432.html

当救援接近尾声,城市处于一种崩坏的静态,记者将镜头和目光对准废墟里的一片新秩序。“安置点的帐篷外,小女孩俯在桌上画画。”“在废墟中找到玩具”这样的细节让故事有了延续性,成为“重建”这个大命题中的一个缩影。“她把手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嘴里发出‘喀’的声音,表示这些朋友和老师永远离开了她”、“坚持把一支睫毛膏送给记者”......记者的观察和参与让静态的片段延展出一种特别的讲述力。讲述灾难的文字已经铺天盖地,而灾难中心的人们何去何从是地震留给城市的终极一问。
图源:南方都市报
更多推荐
《唐小强的非正式告别》
南方日报时事版持续关注强震灾情和救援力量,也刊登了记者的震区手,其中提到诸多亲历细节,对读者了解前方的真实状况起到帮助,如:

“记者抵达震区的路并不顺利:语言问题、对接困难、交通不畅等,前往当地的救援队也往往会遇到这些问题。所幸的是,人们在土耳其感受到了一种互助氛围。”

“记者需要驱车从开塞利赶往阿达纳,为了能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用车,记者只好联系前两天在社交平台上刚认识的当地华人。”而在南方+客户端,高质量的灾难新闻视频与摄影与文字内容形成了互补,影像叙事极具视觉冲击和故事性,记者捕捉到了废墟中的照片、玩具等城市生活的残影,让灾难也成为历史记载的一部分。

在图片报道中,摄影记者主要使用以下方式来呈现这场地震:第一,遗物特写,破碎的相框、相册、车牌、玩具、钥匙这些物件比断壁残垣更能体现地震对平凡生活的破坏力;第二,光影对比,夜景中的火光、挖机的灯光、远处文明建筑的光都成为废墟中的视觉中心,也代表了“坚守”或“希望”;第三,地震中的人,受灾的人并不是被相机记录下泪痕,而是在某个状态里:裹着被子在等待救援消息,爸爸给孩子喂食,寻找旧物转移物资。
图源:南方+客户端
https://m.nfapp.southcn.com/specialPage/39823/7357782/index.html
推荐文章类型:图片新闻报道
《民众返回震后家园,在废墟中清理出相册和钥匙|一线直击土耳其强震》
作者:吴   明 董天健等

2月14日


推荐文章类型:图片新闻报道

《在哈塔伊,看见废墟上的余光|震后余生》
作者:董天健 吴   明等

2月15日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鲜为人知的村落在等待救援》

作者:郭玉洁 裴思童

2月10日

当地时间2月9日下午,邓鸣随行的救援队救出一名女性,中国的救援队和土耳其志愿者在合作。受访者供图

本文以“鲜为人知的村落”为切入点,在结构层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两位灾难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再现了灾难发生瞬间的场景以及当事人得到救援后持续艰难的情形;第二、三部分则从救援队的视角出发,展现出救援活动进展的困难以及灾民们所遭受的身心双重苦难。在叙述过程中,报道中还很自然地提到了持续不断的余震、残酷的海啸和暴风雪、建筑倒塌造成的堵塞、物资和救援人力缺乏以及古建筑损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冰点周刊的记者巧妙地把当事人的视角和地震整体情况结合在一起,从土耳其地震中被忽视的角落,由局部到整体,表现出整个土耳其地震的严峻形势,揭露出政府在救援时所存在的问题。本篇报道全程靠采访对象视角的切换来推进叙述,没有一个字直接表达了写作者的情感倾向,更多地是通过对文字细致的编排、对写作节奏的把握以及对相关细节的正确取舍,向我们展示了震区中人们痛苦、迷茫、充满遗憾又怀揣希望与爱的精神世界,读来情感冲击力强,展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推荐文章类型:消息类
《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4000人遇难,
“相当于130颗原子弹爆炸”》
整理:LIFEWEEK

2月7日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马拉蒂亚,7.7级地震袭击后,搜救行动仍在继续。图/视觉中国
这是一篇综合各大权威媒体网站的新闻消息的整理,系统阐述了本次地震的大致情况,让读者对震区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土耳其地震不久后就发的一篇,让读者明确了情况,为后面一系列报道做铺垫。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灾难降临土耳其》

作者:李秀莉 张宇琦

2月8日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发生7.8级地震后的次日,一名男子走过倒塌建筑的废墟。图/视觉中国
这篇报道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了灾难发生后亲历者逃生的过程上,细节非常丰富,对受灾人的描写具体又生动,读来身临其境;接着第二部分又借专家之口,阐述了本次地震发生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余震情况;第三部分关注到土耳其灾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几个省份,结合土耳其前几次地震,揭露出本次土耳其伤亡如此惨重一个的社会原因——“建筑质量不过关”;第四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借个例系统阐述了等待救援和去救援的人的情况,展现出救援活动进行的艰难。整篇报道从一个较为全面、客观以及系统的角度,对土耳其地震的情况进行了概括叙述,内容丰富,信息性强。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三联派出记者的第一篇推文,涉及到土耳其的灾区、救援情况,从较为专业以及客观的角度对本次地震的成因以及土耳其的建筑问题进行了阐述,是对整个地震情况的一个初步的总述。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楼龄二三十年,塌成“千层面“,
土耳其建筑为何如此脆弱》
作者:齐   然

2月13日

齐然 摄
记者第一视角展开叙述:一方面,报道针对土耳其地区多震,建筑却脆弱得异常的冲突情况,结合建筑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惨重后果,点明民间对此的怨言,以及土耳其政府对此所采取的行动;另一方面,建筑问题其实是政治问题的缩影,阐述恰好发生在大选年的本次土耳其地震高度政治化的特点,展现不同言论背后民众的政治分歧。最后回归历史层面,分析以上情况发生的原因,提及“土耳其现代化”模式,涉及到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学知识,厚实耐读,引人思考。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可以看作是土耳其震区报道系列的第一条支线:寻根巨大损失的原因——脆弱的建筑以及其背后的政治问题。


推荐文章类型:图片新闻报道

《土耳其现场:幸存者还在等待家人》

作者:李秀莉 

2月16日

受灾最严重的安塔基亚市。于楚众 摄
记者第一视角展开叙述,这篇报道聚焦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安塔基亚市,图文结合,用丰富的图片内容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灾区现场。仅仅使用文字,似乎很难具体描述那股弥漫在土耳其大地上的绝望,难以准确衡量灾难对于个体、城市和文明那股近乎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仍未泯灭的人性光辉。在这篇报道里,我们随着记者的视角,在遥远的震区之外,看到一幅幅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感受到一次次救援中留下的希望与遗憾,地震后的惨烈和人们的焦灼仿佛也在逼近作为读者的我们,不断牵动着大家的情绪。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现场手记之一,图文并茂,随着记者视角有序深入安塔基亚市,牵动读者心绪,为前面的报道做了现场场景的补充。

推荐文章类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地震,

摧毁了一座千年的古城和文明》

作者:黄子懿

2月17日

于楚众  摄

灾难面前,文明似乎轻得像一片羽毛。在土耳其的哈塔伊省,一座千年古城被相当于两次汶川级别的地震完全摧毁,无数大楼垮塌,废墟成片地黏连,在黄金救援时间早已过去的现在,越发显得寂寥可怖。在当地居民口中,世界上第一条点燃蜡烛的街道就在脚下,却已面目全非,文明的痕迹遭受重创,人们甚至还来不及遗憾,生活和历史就随着城市一起坍塌了。这篇报道把叙述重点放在进入了清理期的灾区现场,不乏对周围环境的详细描述以及氛围渲染,再联系到古城昔日辉煌的文明传统,展现出震后人们无力迷茫和归属感缺失的状态,意味深长,引发读者思考。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可看做土耳其震区系列报道支线之二,延伸到地震的影响层面——从历史文明和日常生活重建两个角度,表现地震对人们物质和精神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


推荐文章类型:记者手记
《灾难现场|紧急救援结束后,
一些无法忘却的碎片》
作者:齐   然

2月17日

从加济安泰普去阿德亚曼图中的小镇,损毁的居民住宅楼。齐然 摄
同样是以记者第一视角对灾难现场展开叙述,与上一篇带逻辑性的有序叙述不同,这篇手记是碎片化的,情绪性的:这是写作者第一次进行灾难现场采访,一路上所见超出人的想象,用手机镜头捕捉到的一张张照片,沉重,哀痛,充满遗憾,没有什么特定的故事,却比故事本身更能讲述——这座城市在灰色调下沉默凝固,沉默背后汹涌的情绪随着城市坍塌的焦糊味喷薄而出。随着记忆碎片奔涌而来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飞扬的思绪,是一串串未解的疑问,仍存的顾虑,温热的挂念,以及对于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最深切的祝愿。
系列推文串联线索:现场手记之二,与手记之一不同,它更为碎片化、情绪化,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许多个人的心路历程与思考,使系列推文层次更加丰富。

推荐文章类型:舆论监督型深度报道

《土耳其大地震:在悼念与忘却的怪圈中》

作者:喻晓璇 汪伦宇 南博一

02月25日
“生活在地震恐慌之下的土耳其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寄望改变的发生,但似乎陷入“今天悼念,明天忘却”的怪圈中。”澎湃的这篇文章很难得地发挥了媒体“守望”与“监督”的功能,不仅仅关注地震发生时的阶段,更多把笔墨聚焦到地震发生前和地震发生后的阶段。

文章检索土耳其的种种制度漏洞而发出警告,毫不留情地点明“人们也无法精确评估这些无良建筑商的唯利与监管部门的草率究竟多带走了多少无辜生命。”文章也进一步指出“除了腐败和对安全隐患的漠视之外,政府的行动力缓慢更加致命。”,并从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土耳其震后的阶段,反应缓慢的救援行动带有政治色彩,忠于反对党的地区受到了严重不平衡的救援对待,政府可能借宣布紧急状态打压对手并进行严密舆论控制,并以此推测土耳其政坛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实真是土耳其总统反复强调的“‘地震’是造成破坏的唯一原因”吗?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将天灾掩护之下的人祸揭露出来。


推荐文章类型:特稿

《特稿|地震下的“土耳其世纪”,
埃尔多“安”?》
作者:喻晓璇 汪伦宇

3月6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55624?from=HOTQRCODE&hotContIds=

安塔基亚老城区,搜救任务结束后的建筑物残骸。喻晓璇 图

当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强的灾难袭击了土耳其南部,成片成片的临时墓碑触目惊心,作者试图剖开国难级别的大地震背后的土耳其:潘多拉魔盒般危险无序的分区特赦政策,违背了科学规律的发展病态,政府以光鲜的项目收取忠诚、支持、利益与无上政治权力的“政治灾难”,摆在国家与人民面前迷茫、动荡又艰难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与抉择

对于被诟病和怀疑已久的非法建筑物问题,政府部门在建筑质量监管环节玩忽职守,验收勘探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行检查时一笔带过、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监管部门间利益勾结,出了事无人回应;执政党政府利用国家社会住房机构调节房地产市场,追逐金融投机和资本积累,问责时推诿责任;问题建筑只需向政府缴纳费用,即可通过分区特赦变得合法,违章建房问题长期存在......土耳其在转型中过于追求经济目标,无序发展、一路“狂飙”,粗放式城市化进程致使各省各城人满为患,移民劳工栖身的“盖奇康都”隐患加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
政府消极、迟缓、不科学的政策与城市发展计划,正在酝酿更大的危险与灾难......领导人埃尔多安热衷于以不科学的规划、不可持续的大项目改造出光鲜的城市,一边吸引异乡移民落脚,一边破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的是谋求和维护其和执政党的政治权力......建国百年,源起凯末尔的土耳其百年现代化叙事与新政党政治背道而驰。
从高等学府自由的被破坏、新旧建筑的观念与利益冲突,我们看到的是共和国百年的良性发展在被搅乱,新政党埃尔多安与其政党从这个国家捞取利益;土耳其人,或被动逃离现状,或主动怀念其过去——那是一个“好像更自在”的时代。

灾难背后,暴露出土耳其一直以来的破洞与缺口:百年来经济粗放发展、城市化畸形扩张、城市暴露出建筑行业的黑洞、政党的投机与孵化、国家的衰退与离奇发展的经济...现代化进程道阻且长,叩问百年后的未来:土耳其,向东还是向西?

推荐文章类型:救援类深度报道

《运往叙利亚震中的物资正经历“层层过关”》

作者:颜星悦 黄思韵 林珂莹 何欣欣 高冀蒙

2月15日
文章直面叙利亚西北部人民受灾后面对的困难,与土耳其人民和生活在土耳其的叙利亚移民不同,生活在叙利亚这个国家的受灾人民因为国家很多固有的问题而面临更多困难。
北青的这篇文章通过物资运送需“层层过关”等视角,以点带面向读者展现灾民面临的困境。文章呈现的最大困境是——很多外部救援力量无法顺利到达震区。联合国的救援物资很少能“穿越前线”运送到反对派控制的地区,外部救援人员签证困难,叙利亚省和省之间有非常多检查关口,一旦被拦下就需要打很多电话来疏通;近80% 的房屋倒塌,当地落后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给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当地人民受到战争重创长年生活拮据,存活下来的灾民面临霍乱的严峻考验,而外部救援设备、基本药品、食品、暖气和其他救济物品却迟迟无法运到。这篇文章是国内人民深入了解叙利亚灾民困境的一个窗口,也让大家认识了与现实困境“不相称”的乐观、善良、脸上挂满笑容的叙利亚人民。

推荐文章类型:记者手记形式下的救援类报道

《目击哈塔伊救援:

一次次“疑似生命迹象”落空之后 | 震区手记》

作者:李晶晶

2月16日
记者手记中记者“我”的呈现,使记者成为读者在此次平澜公益基金会救援行动中的眼睛。“当对‘疑似生命迹象’的搜索一次次落空之后,一位救援队员平静地对我说:‘救援大多数时候都是失败’,但他依然会努力在挖掘时保以遗体的完整,在一次次失败后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专业。我开始重新思考一场浩大救援行动的意义,那不只关乎拯救生命,也关乎保有努力和尊严。”手记中,记者由感觉带来对救援行动意义的思考,记者个性化感受和情感波动直接传达给了读者。救援队驻地和救援现场白描式的描写,也让读者对震区有了更贴切的感受。

推荐文章类型:
记者手记形式下的灾民安置类报道
《告别破碎之城安塔基亚 | 震区手记》
作者:李晶晶 黄叶文
2月22日 
在土耳其地震后安塔基亚幸存的人民将如何应对生活?这也许是记者在这篇稿件中想表达的主题。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连接外界的D825公路上,救援力量一度从这里涌入震中,而现在,则是出城的车流把这里堵得满满当当。”一条公路的前后路况对比引出大多数灾民离开安塔基亚的现状,“当安塔基亚80%的建筑被摧毁后,人们必须前往其他城市投靠亲友,才能解决温饱之外的生计。”文章通过三个幸存者的故事为这一现状找到了小切口:一家叙利亚人轮不到安置帐篷只能睡在搜救现场旁的自建帐篷,每天要忍受尸臭味、灰尘和轰鸣声;同样是叙利亚难民的Muhammed Abbude一家选择投奔外市的舅舅家,Muhammed和35个亲戚睡在同一个屋子,因为这场地震他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再次一无所有;土耳其本地人ismail在哥姐遇难后要同时养活三个孩子、母亲、妻子和弟弟, 可工作地点的坍塌使他没了工作,等不及寻找姐姐遗体就带着一家人离开安塔基亚投奔亲友。文章停在第三个家庭故事的结尾,地震后14天仍在发生余震,这一次这一家人离开了这座城市.....

推荐文章类型:消息类

《卫星影像现土耳其强震惨烈现场》

作者:熊思浩 武思宇 汪   健 董博婷

2月9日

采用卫星俯瞰技术,展现震区现场报道震后救援和灾民安置方面的问题。同时有震前震后对比图,能更直观表明救援难度之大。


推荐文章类型:消息类

《已超3000人遇难!土耳其地震最新进展→》

2月7日

这篇报道是央视网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海客新闻、杭州日报、中国青年网共同完成的报道,其中梳理了地震发生后的一天内的全部灾情和救援情况,信息全面及时。


推荐文章类型:震区救援解困式报道

《封面独家对话|中国救援队总教练详解土耳其救援:深层掩埋与严寒失温成两大难点》  

作者:刘秋凤

2月10日

土耳其地震,中国救援队营地。陈羽啸 摄
此次土耳其一天之内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震群,规模大、史上罕见。在中国救援队到达土耳其前,封面新闻记者预先考虑到救援难度大的问题,并采访了救援队专家曲国胜,尝试以专家视角分析,并让公众了解中国救援队的筹备与计划。分为三部分,逐步解答如何科学施救、救援实力如何、救援难点在哪的问题,通过土耳其地震与过往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施救能力,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解困式的意识,值得一看。

推荐文章类型:人物报道+视频摄影

《“我想尽快站起来,
早点看到我女儿”|土耳其震区实录》
作者:陈羽啸 杨   峰

2月14日

赵咪朋友的女儿在医院照顾她。陈羽啸 摄
这篇是土耳其报道中为数不多的个体人物报道,以一位担心孩子的母亲赵咪为主要采访对象,在废墟下她靠喝泥巴水为生,为了儿子和女儿坚持了25小时。记者关注到在土耳其的中国人,以小见大刻画了震中人民得救前的苦苦坚持和对生活的巨大影响。报道结尾被告知医院在全力抢救她的女儿时,这位还未恢复的母亲“注视着窗外,点了点头”,这是她的反应,也是留心观察、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当自然的巨石落下,普通人带来的公众关注度和公共影响力更为具象。


推荐文章类型:摄影类报道

《现场|荒芜的城市里,
土耳其居民敞开衣襟为救援队员捂手》
作者:张盼港 王   卓 裘   星 杨冰钰

2月11日

土耳其居民敞开衣襟,为蓝天女队员捂手。受访者供图

震后灾区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人与人间的关系是否会因天灾变化?报道发布在中国救援力量进入震区开展救援工作之时,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了土耳其人民与蓝天救援队队员间的互动,在大量图片基础上,选取灾后八个动容场景进行报道。从荒芜中两国人民的情谊切入,进行场景特写,充满了生动感人的细节,挖掘了灾难下人的情感联结。记者深入震区的人民,点出“尽管语言不通,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跨越国籍、超越生死”的报道核心。

推荐文章类型:短新闻

《在土耳其,

我们亲历了一场“不放弃”的救援》

作者:王   卓

2月13日

王卓 摄

九派新闻记者跟随蓝天救援队解救一名已经去世的被困男孩,巧妙地利用时间节点做出前后分割,给人以电影镜头的节奏起伏感。不同于救出幸存者的寻常新闻报道角度,封面新闻着重凸显了中国救援队的人道主义精神。蓝天救援队在得知男孩遇难后仍再次进入将其救出,从发现到救出、回到营地,他们尽最大努力救助每位震区土耳其人民,拓宽了地震报道的角度。


推荐文章类型:记者手记
《我在土耳其重灾区:发现生命迹象的瞬间,整个街区都安静了》
作者:陈   龙

2月12日

凤凰weekly的报道主要由记者手记和短新闻组成,其中摄影作品也在报道中占较大一部分比重。这一篇《我在土耳其重灾区》属于记者手记类型,为记者对震区经历的自述。

其中人文故事和救援活动一起描述,是较为常见的震区记录报道。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从抵达土耳其再到跟随中国救援队一起前往灾难现场,内含丰富敏感的细节。第四部分写整条街瞬间安静,主观体感为山一样的废墟下救援队在热火朝天的行动,但即使是“饱和式救援”,人在废墟前还是渺小的。
里面的情节非常迷人,整条街在面对“生命迹象”这个象征着希望的信号时鸦雀无声,好像能够听到其他人的心跳,这样的信号还是常常熄灭了。这些细节能够将读者代入到当时的救援氛围里,如果想要更加详细了解震区人们的情绪和具体环境,这篇是值得一看的记者手记。
同时,由于这一篇报道篇幅不算长,注重于描述具体救援活动和人物故事,便不把其归于深度报道类型。

推荐文章类型:人物群像报道

《土耳其地震后,

打向叙利亚的炮火却没有停止》

作者:王   动 高乐高

2月15日

关注土耳其地震的人们可以发现,国内相关报道多集中于安塔基亚地区。究其原因是我国媒体多跟随中国救援队行动,而安塔基亚驻扎着中国救援队大本营;以及因为土耳其地区政治环境复杂,地震后交通条件恶劣,报道的集中性就尤其明显。这是一篇少有的目光投向叙利亚的人物群像报道,其中文章形容“叙利亚是一座孤岛”很够很好的概况本次救援力量的分布。

叙利亚北部地区被反对派掌控,一些北部山区甚至从未等到救援队。国际上视线多注视着土耳其,叙利亚成为少有媒体接触的那部分。

想要了解同样遭受灾难的叙利亚,可以观看这篇文章来获得叙利亚目前地震现状的大致了解,文章中第二段有详细解说叙利亚是如何成为孤岛,救援力量和媒体关注是如何缺失的。第三部分还补充了叙利亚目前仍面对的战乱分裂问题,为读者短暂地展现出一个罕为人知的混乱地区,其中的人民或许面临着更为残酷的现实。

*封面图片来源于Unsplash

-END-

统筹 | 刘淑欣作者 | 陈思宇 陈宇龙 程丹妮 刘淑欣 吕宜函 屠杭莹 杨欣雨 张天爱值班编辑 | 屠杭莹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报道?| 记者在震区

[2]2月,这些故事正在发生|天天泛读

[3]这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篇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