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更好地融入与推进采访 | 作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8-04
这次很高兴能采访到《中国企业家》记者赵东山老师,和赵老师的对谈让我学习到非常多报道公司、企业家的方法论。作为主要对话人之一,我发现自己这次采访中存在不少失误,踩了很多坑,因此写下这篇复盘,希望在提醒自己的同时,也让其他小伙伴今后注意。

我将其大概分为四个部分:

依照案头资料与自我理解,列出采访提纲。

我们这次采访的主题为“复盘企业家报道”,采访形式为线上采访,预留的采访时长为1-2个小时。依照“复盘企业家报道”的主题,我们对赵老师近乎所有文章进行了整理与阅读,我们发现赵老师对雷军的关注与报道较多,因此我们的采访提纲主要分为雷军的报道与其他企业家的报道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具体企业家报道的询问,第二部分是对大部分企业家的询问。在阅读老师的作品后,我们列出相关问题,比如说在阅读完《雷军2万字演讲刷屏,背后有5大底层逻辑》后,我们提出“结合对雷军演讲的整理。企业家的演讲内容能够从哪些方面体现企业家的品质?”这一问题;在阅读完老师的有关周鸿祎的多篇文章后,我们提出“对于已经接受过多次媒体报道的企业家,比如周鸿祎,您如何找到新落点呢?有没有相关的途径呢?”这一问题。我们的提纲与我们的阅读是紧密结合的,但是在这次采访后我发现,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仅要形成采访的问题,更要形成自我对老师文章的理解,只有这样采访的点才不会是生硬的问题,而是真实的自我理解。我认为在以后做采访准备时,我们可以先整理出自己的整体理解,在这个理解上列出采访提纲。

要脱离采访提纲,将采访思维导图记入心中。

在曾经的采访中我都会根据采访提纲来一条条进行询问,非常依赖采访提纲,认为采访提纲是有逻辑性的、要去贴合的主体。在这次采访的前期,我根据采访提纲提问后,老师给予了很多回应。但在后来,我继续依照采访提纲询问老师时,发现老师其实已经回复过不少后面的问题,这个时候采访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雷同。

主要问题在于我没有认真听老师前面的回复,我总是想着这个问题问完之后,下一个问题该问什么,没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到这个采访中,导致难以引起老师详细的回答。比如说在一开始我询问老师“一般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哪里”时,老师已经讲出自己对于得知小米发展信息的一些渠道,而依照采访提纲,我在后面又询问了老师“如何从多方面得知小米发展造车相关的内容的?”这一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说“这个问题其实就跟我前面说的一样。”这样的采访明显是重复的。

在后续和显玲姐进行复盘时,她说在她第一次做采访时,采访对象甚至不让她带任何纸质的笔记,也不允许录音。其实就是将要采访的主要问题记在脑子里,再基于老师的回答进行提问和追问,一步步深入。采访对象回复的每个点都像树杈一样,我们要不断进行深入询问,将这些树杈的树枝补全。此外,显玲姐还提到,在采访前,要非常了解采访提纲,可能有时采访对象已经回答了你后面想问的问题,这个情况下就需要打乱问题的顺序,当然也要记得哪些采访问题没提问,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提问。所以在下一次列采访提纲时,我认为可以以思维导图模式排列采访的问题,并且在心中牢记思维导图的主要节点,不完全依赖采访提纲提问。

时刻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与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节奏。

关于“采访节奏”的调整,我主要总结了两部分内容。

首先是有关问题的提出。在采访初期,老师回答了许多内容,涉及方面也很广,同时也为我们举了许多例子。但到了后面,老师回答的内容就大多数为:“这个我刚刚也提到了……”“这个其实和我刚刚提到的差不多……”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很明显知道,采访对象已经疲惫部分问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节奏,换一个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说在采访前期我一直在询问有关雷军采访的内容,在询问完四五个问题之后,老师有关小米与雷军能够讲述的内容已经分享得很完整了,这个时候就不再适宜询问相关的采访问题,应该换一个采访的内容,比如说他与编辑之间的对接等内容。这种问题内容的转化可以让采访对象有新鲜感、有更多想要表达的欲望。

其次是有关采访中表达的习惯。在之前每次采访时,采访对象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我就会回复一句“明白了”“嗯嗯”。但在这次采访中,显玲姐告诉我,这样的回复很有可能打乱采访对象的回答思路,因为他在思考的时候,我突然回复一下,也许他原本在思考的内容就被打断了,这对回答的完整性有很大影响。今后在采访时,记者可以在每隔采访对象回复完一、两个内容之后,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回应与推进。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说的话记者是在认真听的,是被肯定的,同时也给对方一个喘息的机会,这样对方能够在很舒适的状态下进行回答。在这种舒服的状态下去推进整个采访的进行。

以对话的方式进行采访,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轻松氛围。

在之前的采访中,我都会和对方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是……”类似的话,但其实采访和人们日常对话一样,我们要把采访问题的关键点记在脑子,以对话的状态和对方进行沟通,而非提问。就像平常和朋友聊天一样对采访对象抛出问题,这样对方会感受到比较舒适,回答的内容也更加完整、自然,不会因为这是一场采访而感到严肃、不自然和尴尬。

对比我自己的采访与编辑叙瑾姐对老师的采访,我就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之间轻松的氛围。比如,叙瑾姐会跟对方说出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感受,提及自己在写作时与编辑之间的相处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再询问老师的想法是怎样的。同时叙瑾姐也会讲一些自己在阅读完报道的感想,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再询问对方的想法。这样子能够渲染出一种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在采访时,我认为可以用对话的方式不断生发对方所给出的回答,这样对方能够感受到采访的连贯性,回答时也能够联想到更多的细节与关联事件,将我们的树枝上的树杈不断地完善。

-END-
作者丨连钰媛

编辑丨李叙瑾

值班编辑 | 安圣琦

运营统筹丨周智珊 陈子桐

运营总监 |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7小时采访,49个做题文件,4个月我们收获了什么?| 作者手记

[2]四次碰壁、改提纲、修稿,我们做了什么|作者手记

[3]第一次独立操作稿件,修改20版,新新记者的成长经历|作者手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度训练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