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高价购进1%股权取得股东资格,后低价购进大量股权,股权转让协议因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无效

2018-01-26 唐青林李舒张德荣 公司法权威解读


本文由作者赐稿并授权公司法权威解读公众号重新编辑整理,转载须在文首醒目注明作者和来源(侵权必究)


江苏高级人民法院

恶意串通先高价象征性购进1%股权,取得股东资格后低价购进剩余大部分股权,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合同无效


👉作者:唐青林 李舒  张德荣 (北京律师)


阅读提示: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公司法》赋予有限公司股东的重要权利,目的在于保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在转让股权时不征询其他股东的同意,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侵犯优先购买权的手段,这种常见手段很容易被识破。因此在常规手段外,又不断涌现出了新玩法、新招数,这些新玩法、新招数相对来说不易被发现,比常规的手段看起来高明了一些。


本文介绍的是新招数之一——投石问路。该招数是指:股东先以极高单价出让小部分股权(比如1%),迫使其他股东因高价而放弃优先购买权。股权受让人顺利购进该小部分股权后,再以正常价格购进剩余股权(此时因为该受让人已成为公司股东,再次受让股权属于股东内部股权转让、不需再征询其他股东的意见)。


裁判要旨


“股东先以高价转让少部分份额(如1%)的股权,排除其他股东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后,第二次再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完成剩余股权转让”的操作方式剥夺了原股东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属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合同当属无效。


案情简介


一、泰伯公司于2003年设立,股东分别为吴嵚崎(占股35%),吴汉民(占股60%),吴瑶媛(占股5%)。


二、2012年2月1日,吴汉民向吴嵚崎发出《股权转让通知书》,载明:本人自愿以15万元价格转让1%股权,你是否同意购买或者同意向他人转让,请在接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本人,商定转让事宜。逾期将视为同意向他人转让。


三、2012年2月27日,吴嵚崎表示愿意购买1%的股权,但认为1%股权作价15万元,价格太高。


四、2012年3月10日,吴汉民与吴嵚磊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一》,以15万元价格出让1%的股权。2012年10月24日,股权变更工商登记完成。


五、2012年10月29日,吴汉民与吴嵚磊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二》,以69.62万元出让给吴嵚磊59%的股权。2012年11月27日,第二次股权变更工商登记完成。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为1.18万元/1%,远远低于第一次股权转让的15万/1%


六、吴嵚崎以吴汉民与吴嵚磊侵犯其股东优先购买权为由,请求法院确认吴汉民与吴嵚磊签订的两份股权转让协议均无效。吴汉民与吴嵚磊则辩称吴嵚崎已放弃了优先购买权,两协议有效。


七、该案经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一审确认两份协议无效,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确认两份协议有效,最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确认两份协议无效。


裁判要点


两份股权转让协议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属于无效协议。吴汉民和吴嵚磊在7个月的时间内以极其悬殊的价格前后两次转让股权,严重损害吴嵚崎的利益。两人第一次转让1%的股权价格为15万元,第二次转让59%的股权实际价格为62万元,在公司资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形下,价格差距悬殊,实际上是首次转让抬高价格,为其他股东行使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设置障碍,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后,第二次完成剩余股权转让,其目的在于规避公司法关于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从而导致吴嵚崎无法实际享有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如果认可上述行为的合法性,公司法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目的将会落空,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封闭性也无法维系。


实务经验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避免未来发生类似败诉,提出如下建议:


一、若出让方不想原股东取得股权,采用本案中分批出让股权的方式时,首期出让股权时不要像本案这样以极高的价格只出让1%的股权,可以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先出让少部分股权,对于剩余股权签订完全独立的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与首次出让价格不要过于悬殊,剩余股权转让与首期股权转让设定一段相对较长的过渡期。


二、对于出让方来讲,其在向外转让股权时务必尊重原股东的优先购买权。首先,转让通知在内容上需具体、明确、全面,应包含股权转让款的支付形式、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税费承担等内容;其次,同等条件需已确定,应包括价款数额、付款时间、付款方式等在内的完整交易条件。


三、对于原股东来讲,若发现出让方采取“投石问路”的方式侵害自己的优先购买权,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关键必须证明存在恶意串通,否则难以获得最终胜诉。


四、对于公司股权的外部受让方来讲,其在购买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之前,务必需要审查目标公司其他股东是否明确已放弃优先购买权,要求转让方出具其他股东已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函,并在股权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如因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而不能取得股权的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法释〔2017〕16号

第二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未就其股权转让事项征求其他股东意见,或者以欺诈、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其他股东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主张,或者自股权变更登记之日起超过一年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其他股东仅提出确认股权转让合同及股权变动效力等请求,未同时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他股东非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行使优先购买权,请求损害赔偿的除外。

股东以外的股权受让人,因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依法请求转让股东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以下为该案在法院审理阶段,法院判决书中“本院认为”就该问题的论述:


吴汉民与吴嵚磊之间的涉案两份股权转让协议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属于无效协议。吴汉民和吴嵚磊在7个月的时间内以极其悬殊的价格前后两次转让股权,严重损害吴嵚崎的利益。吴汉民和吴嵚磊第一次转让1%的股权价格为15万元,第二次转让59%的股权实际价格62万元(以此测算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约为每1%价格1.05万元),在公司资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形下,价格相差达14倍以上,其目的在于规避公司法关于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从而导致吴嵚崎无法实际享有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即首次转让抬高价格,排除法律赋予其他股东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后,第二次完成剩余股权转让。吴汉民在一审庭审中亦明确表示;第一次股权转让吴嵚磊不是公司股东,吴汉民必须考虑同等条件的优先权;(第一次)比后面的要价要高,目的是为了取得股东身份。这表明吴汉民对其与吴嵚磊串通损害吴嵚崎利益的意图是认可的。如果认可上述行为的合法性,公司法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目的将会落空。综上,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民事主体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恶意规避法律,侵犯第三人利益。吴汉民与吴嵚磊之间的两份股权转让协议,目的在于规避公司法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规定,剥夺吴嵚崎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当属无效。吴嵚崎要求确认该两份股权转让协议无效,于法有据,应予支持。


案件来源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吴嵚崎与吴汉民确认合同无效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2015)苏商再提字第00068号]



延伸阅读

👉多数股东决定公司不按实缴出资比例分红的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变相分红的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

👉最高法院:一人公司的股东必须承担连带责任吗|“夫妻档”公司的法律风险在哪里?

👉挂名法定代表人私自对外进行担保,是否对公司产生效力?

👉最高法院:公司减资悄悄的进行,不通知已知债权人?减资股东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最高法院公报案例: 对增资不知情的股东可要求确认其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另附蹊径:亦可诉请确认增资股东会决议无效)

👉最高法院:公司决议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如实质上可拆分,应分别判断效力(附5个典型案例)

👉最高法院:股东应在合理期限内行使增资优先认缴权,否则不予支持

👉股东抽逃出资后将股权转让、公司注销,就不必再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了吗?

👉大股东通过关联关系“黑”小股东怎么办?小股东可确认决议无效

👉老板让你当法定代表人,当还是不当?小心迷迷糊糊中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大股东设立全资子公司"黑"小股东怎么办?母公司小股东可为子公司提股东代表诉讼!

主编简介

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北京资深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十余年,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领衔的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最低学位为硕士学位,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并购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公司保卫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欢迎就文章所讨论的法律问题与我们联系

深度探讨或咨询个案问题


手机:18601900636(唐青林律师)18501328341(李舒律师)

电话:010-59449968

邮箱:18601900636@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泰康金融大厦35层(来访请提前预约,否则恐无时间安排接待)

↓长按二维码1.08秒获取更多精华内容↓

案件委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