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三:第五阶段的战事何时拉开?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俄乌战争的乌克兰女兵。


按照我之前对俄乌战争的分段:


从2月24日战争爆发至2月28日,为战争第一阶段:


俄军突然袭击乌克兰,发起花式繁杂的现代化立体大纵深闪电战,对乌克兰发起全面进攻。


然而,俄军因为战略布局及战役方向紊乱导致行动失措,攻击乏力,使得战争不能实现速战决胜目标,很快渐趋持久战、消耗战态势。


从3月1日至3月9日,为战争第二阶段:


俄军首轮闪电攻击失败,出现惨重伤亡和较大战损;北约和欧美国家公开支持且支援乌克兰作战,俄国声称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乌军进行更活跃、主动的分散式作战,对俄军进行广泛战术出击。


俄乌战争转入高科技总体战态势。


同时,随着更多的政治、外交、金融、AI、网络、电磁等非武装斗争元素融入战场,俄乌战争从武装斗争的立体现实战场,向更多维度扩展,继而广延、出现了抽象战场和虚拟战场。


在乌军顽强抵抗、北约及欧美国家全方位支援及在抽象战场、虚拟战场实际介入战争情况下,俄军在现实战场、抽象战场和虚拟战场全面陷入被动态势。


从3月9日至3月17日,为战争第三阶段:


俄军为逆转在俄乌战争的被动态势,快速、大幅调整战略,放弃全面出击的闪电战和速战决胜的作战,将主要攻击方向从基辅及北线战场,转向突击、占领赫尔松、扎波罗热核电厂等敏感目标,以及围攻马里乌波尔。


这时,俄军在启动战略核威慑以后,继续围绕夺得扎波罗热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战略目标,加大核威慑力度,制定了北线围攻基辅,南线攻略马里乌波尔的战略。


就此,俄乌战争转入战略核威慑情况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受核政治、核外交影响,北约和欧美国家没有援助乌克兰最急需的包括飞机、导弹、火炮等重武器,同时也妥协俄国警告,没有在乌克兰设置禁飞区。


于是,在无法以高科技立体化大纵深闪电作战击败乌克兰的情况下,俄军唯有背靠俄国“堡垒经济”、重工及自产能源,凭借其兵力、火力的数量与体量的优势,以低成本的、廉价的、落后的机械化战争,将俄乌战争推向了消耗战、持久战态势。


3月31日基辅战场态势与3月29日几乎没有变化。俄军依然对基辅西、西北形成威胁。同时,俄军对切尔尼科夫也形成合围态势。如果俄军再次发起进攻,可能企图从切尔尼科夫打通往基辅以东的通道,对基辅形成东西合围。


从3月18日至3月30日,为战争第四阶段:


俄乌战争出现两个核心战场:


即北线基辅战场,南线马里乌波尔战场。


俄军为打通俄国本土、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地区的陆上通联,不惜付出惨重伤亡、沉重战损,强攻阿里乌波尔。


同时,俄军为配合南线战场攻略,抢占外交和政治高地以夺得谈判主动和更多谈判筹码,开始重点布局以包围态势逼压基辅,以远程火力威胁基辅的战略。


俄乌战争的消耗战、持久战不仅使得俄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样也导致乌克兰军民出现空前规模的伤亡。


俄乌双方都不堪战争消耗,面临空前严峻局势。


为此,世界各国及俄乌双方对第五次俄乌谈判都是抱以极大的希望。


3月29日,第五轮俄乌谈判结束后,世界舆论争相报道、炒作俄乌战争和平曙光出现,同时,相关“俄国防部也决定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面的军事行动”的新闻,似乎看到基辅上空战云正在消散。


然而,我在上篇文章《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认为:


“在俄乌战争全局并没有(那一方)夺得了(明显)战略优势,俄乌双方谈判思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前提下,俄军对基辅形成包围态势,将是关系俄乌谈判走向的基础战场保障。”


因此,我认为俄军在充分补充、调整部署后,大概率会再次进攻基辅。


晚间,国内新闻报道了美国五角大楼发表了类似的对俄乌谈判与战局看法:


“我们认为这是重新定位,而不是真正的撤军,我们都应该准备好关注对乌克兰其它地区的重大攻势。这并不意味着对基辅的威胁已经结束。”


3月30日以后,战争则进入了第五阶段。


鉴于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战果直接关联俄国及克里姆林宫的政治走向,甚至关联重塑世界格局;同时,鉴于乌克兰在俄乌战争也需要得到清晰、笃定的主权及国土安全的保障。以及两国在乌东二州和克里米亚地区的领土分歧必然横亘其间。因此,俄乌谈判的看似祥和的外交辞令的后面,和平希望实则非常渺茫。


3月29日,俄乌代表在土耳其总统府伊斯坦布尔办公区多尔玛巴赫切宫举行第五次谈判。


因此,判读战争态势,即可认为:


在俄乌双方相互消耗极为惨痛,俄乌战争没有出现明确的胜败态势的前提下;


在更多国家、企业、组织、势力等在实际上已经深度介入俄乌战争,相互关系、利益尚未厘清的情况下;


在俄乌战争实际上已经在广延至虚拟战场、抽象战场等多维战场,并且实际上已经扩散、影响全球的态势下,俄乌双方势同骑虎,难以脱身,战争必然难以在短期停战告终。


我维持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判断,俄军在完成充分补充、部署以后,将在俄国对欧美、亚洲的政治与外交攻势的协同下,对乌克兰继续进行“混合战争”。


俄军将会以其成熟的“混合战争”,去对抗俄乌战争出现虚拟战争和抽象战争等等全新的战争形态。


可以预见,俄乌战争将大概率以消耗战和持久战的态势,继续进行。


假设成立,那么俄军大概率将在北线进军,以炮火围城模式,在基辅外围形成阵地,继续围攻基辅。


同时,鉴于俄国经济窘困,兵力紧张等现状,鉴于乌军在马里乌波尔顽强抵抗,牵制并重创俄军南线兵团等情况,俄军即便在近期夺得马里乌波尔,如无足够兵力和物资补充,不会对乌军防御较强的尼古拉耶夫方向形成威胁。


于是,俄军只能继续以低成本的机械化战争消耗乌克兰。


如果假设成立,俄军为追求机械化战争的效率,在南线战场主攻方向大概率会转向顿巴斯地区进入第聂伯河沿岸及乌克兰腹地的门户城市扎波罗热。


总而言之,我对俄乌战争的第一、二、三、四个阶段的分析、综述,有发表时间注明,大部分观点和推测领先或同步国内外的媒体同类发布。


(读友可以选择、扩展阅读、参考以前文章,全面了解我的俄乌战争综述)。


这里,涉及我对俄乌战争的第五阶段战事的分析、推测,尚需观察最近几天战况,尤其观察马里乌波尔得失,才可能继续完善论述。


不过,可以推测的是,俄乌战争的第五阶段战事可能正在徐徐拉开……


显然,乌克兰人不可能靠着情怀和英勇去赢得胜利。


乌克兰赢得最后的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北约和欧美国家的不离不弃的支持下,继续咬牙坚持,走完后一段同样艰难的路程。


3月30日马里乌波尔态势。


3月31日马里乌波尔态势,可见俄军基本完成了对乌军南北分隔、包围。就态势而言,马里乌波尔危在旦夕。


说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俄乌战争恍如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大片。


对于热衷战史和军事的研究者、作者、读者而言,能够亲眼目睹且近距离研究一场全新模式的正在进行的战争,确属非常稀奇和难得的事情。


然而,再当我们目睹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以无名无姓的方式,无声无息凋零在2022年的这个近乎绝望的春天,心感悲凉、失望、无奈、愤然,终究无以言表。


无疑,俄乌双方的军民是演员,卷入战争的更多国家、企业、组织、势力等等的所有名人与凡人是演员。


同样,我们简中媒体与自媒体的作者与读者远离战场,远离欧洲,“远离”政治,却比他们更像演员。


在俄乌战争的宏大叙事的背后,折射的确属我等草根凡人的卑微的灵魂。


有的灵魂,卑微而自好。


有的灵魂,满地爬行,贪吃如蛇,恍如无骨。


在简中媒体与自媒体文章里面,从最早的“基辅攻陷,泽连斯基求和,普京无视;绍伊古一战封神,堪比朱可夫”、“俄军大踏步进军;顿巴斯大合围”等,再到“乌军大反攻,俄军大溃败”,“俄军靠隆鑫摩托上战场”等等文章,从形式到内容,完全都在生活常识、基本逻辑、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的外面,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简中媒体与自媒体文章的无聊与下限。


恰好,简中媒体与自媒体文章的这些无聊与下限,都有一个“正义”和“立场”的托辞。


“正义”在手,“立场”站稳,无论挺俄,或者挺乌,都可适用。


然而,相比“正义”和“立场”这样的虚词而言,事实与逻辑,或者尽量靠近事实与逻辑,也就显得并非必要。


那么,失去了事实与逻辑的支撑,所谓“正义”和“立场”,又该谁来定义?


最近,我看过很多网络“大V”写作俄乌战争,他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基于挺俄、挺乌的立场不同,分别收罗各种俄军冲锋,各种乌克兰军民尤其女兵的抗俄英姿等等照片,然后汇集成文,添加若干“传销”口号,鸡血文字,顺手就收割了极大的流量和赞赏。


也有朋友建议我这样去写。


然而,冷静一想,如果远离了事实与逻辑,完全为“正义”和“立场”去评述战争,难道这不是一种将自己的自尊和读者的自尊踩在地上的投机行为?


何况,仅靠写手的嘴皮去定义的“正义”和“立场”,本身又有什么价值呢?


一声叹息。


3月30日,俄军调往俄乌战场的军列。


俄乌战争为人类战争史上第一场高科技总体战,交战双方及多方在抽象战场侧重进行“混合战争”,使得战争信息得到爆炸性全球传播。同时,这也是战争首次深度、广泛走进社交平台,使得我们目睹这场战争眼花缭乱。


信息无法垄断,于是,档次局限在20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时期水平的新闻稿,如“绍伊古一战封神”等纯粹新闻造假的文章,很快遭到无情打脸。


而后,就是基于真实事件的“造假”。


通常,人们非常喜欢、好奇看到乌克兰农民在战场上居然驾驶拖拉机,轻轻松松将俄军坦克、装甲车拖走。甚至还拖走了M2地对空导弹等等。


或者乌克兰平民轻轻松松点点手机,就帮助了乌军赢得了一场大捷。


有图片,有视频,有议论。


于是,很多读者坚决相信,俄军果然被乌军反击,正在溃不成军……


反之,挺俄的朋友也是八方收集图片、视频,借此证明俄军挥戈挺进,大杀四方……


这些远离真实战争的表象,正在折射简中平台的基本人性。


须知,战争分析与时政分析、财经分析、情感分析、娱乐分析等等可以用虚词、套话、情感、口号完成写作,截然不同。


乌克兰战场和乌克兰的山山水水、大大小小的城市、村庄等等,一直都实实在在放在那里,谁也无法将其锁紧保险柜。


每天,全球诸多专业军事网站都会发布纯粹的、中性的战况。


借助这些战况和地图,我们的视角即可观察、涵盖每天俄军进攻与乌军反击,双方战损、进展得失等等细节性内容。


有些专业网站可将某个十多秒的作战视频,定位到那个具体战场。


这些战况和地图都可相互推论、侧证。


收集这些资料对职业作者,其实不难,如在国外,更容易收集。


因此,无论是否懂得军事专业,如果愿意花费时间去收集、汇总这类资料,只需认真、逻辑、思考,非常容易大致判读战场态势。


但是,俄乌战争驱动的流量和赞赏, 不允许他们这样去做。


他们都是网络最聪明的作者。


他们热情参与任何一件流量事件,比读者更懂得读者的阅读口味。


无论挺俄,或者挺乌,又或者撕裂了两边都挺,这样的作者会针对读者口味,精挑细选相关新闻、图片、视频,然后堆叠套路化鸡血热辞,反复逗弄读者情绪,使得读者情绪处于全天候的兴奋、喜悦、愤怒状态,继而完成收割流量和金钱。


乌军发布的俄军深陷泥潭的坦克。这是真实场景,但对俄乌战争仅限于战术性影响。


他们比早先写“绍伊古封神”被打脸的作者聪明。


他们精选都是真实的战术性战例。


只是,他们仅针对口味读者精选真实的战术性战例。


这些文章读久了,甚至可以影响较高学历、较丰经验的朋友们的思维,继而相信俄军就是纯粹的机械化的“丐帮部队”,表现蹩脚,战力甚至“不敌”乌克兰的农民……


那么,我们目睹的现实呢?


是俄军在乌克兰作战,或者是乌军在俄罗斯作战?


难道,横店抗战神剧的“日本鬼子真可怜,在横店被整整折磨了八年”的娱乐传奇,放在俄乌战争,就会变成现实?


是以,观察俄乌战争,需要生活常识,逻辑,相关军事知识,以及独立的思考。


顺延别人思考的“正义”和“立场”,其实不过玩意。


我是橡树,请与我继续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3月31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多谢读完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