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长津湖系列参考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突围前夜……》

《寒战:长津湖战役,第26军,向南突击……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激战下碣隅里》

《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下】》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必争下碣隅里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1)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2)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山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那个时代,记忆可真是一座好《桥》
与八十年代告别:佐罗,我们的佐罗
南京大屠杀到底有多少中国人遇难?


马里乌波尔,被战火摧毁的城市与孤独的老人。


题记:我写的俄乌战争,可能是您在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有点烧脑,但更会醒脑。


这篇文章全文7700字,将体系化梳理俄乌战争态势和进程,助您看清战争全局。


希望与独立思想者同行。希望看完三点一转。



今天是3月19日,俄乌战争爆发第24天。当然,本文说起这次战争,还是从爆发那天说起……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


晚间,我撰写第一篇文章《俄乌战争第一天:闪击与信息》即在信息碎片、零星、散乱的情况下,综合分析各类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俄国是世界军事大国,但不是世界军事强国。


俄军以战机、导弹发起的精准打击似乎并没有取得较好战果。


俄军的闪击战,机械化大纵深推进的战法看似高效,华丽,实则为80多年的老套路。这种当年不可一世的战法,对付乌克兰虽然有效,但是,如是与信息战、智能战比较,何止落后两步。


既然处在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核武器发射以后要完成对敌人的攻击,需要匹配极端的信息化、智能化条件。


否则,要论传统的核武器对敌人的威胁,也仅限于自己抱在怀里,大喝一声:


你不要过来呀!”


在这篇文章,我即提出俄乌战争可能应该是现代高科技机械化作战与信息化、智能化作战的对抗。


到了2月25日,俄乌战争态势迷茫,网络漫天飞舞都是不靠谱的信息。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讯息,莫过于类似《基辅攻陷,泽连斯基求和,普京无视;绍伊古一战封神,堪比朱可夫》。


这篇文章最早应该某家媒体的一位什么都懂的老书生,在战争爆发早期,于懵懂之间的力作。


随后,这篇文章及类似“绍伊古一战封神”的主题文章迅速风靡网络……


这天,我写了第二篇文章《俄乌战争第二天:用战争常识,去看战争》。


说来,术业有专攻,我平常喜好填词赋诗,书法围棋,吉他摄影,散文小说,栽树耕田,吃肉喝酒……


但是,我平常写得最多的,却是战史、军史等。


常人可能不会如我这样,耗费整日、整月、整年时间,去翻阅、比较海量的战争资料。因此,我长期以往喜欢战史军史,也就对写战争题材有了特殊的创作感悟。此后,我在公众号发表文章,也以战史、军史为主。


如今,很多历史文章被删除了。


但是,相信老朋友们应该阅读过我的关于2017年朝鲜半岛危机走势、2019年中印边境问题走势等等系列文章,应该知道当年那些文章,基本能够较为准确描述事件态势,推演事件进程。


回到眼前俄乌战争。


那天,随着“绍伊古一战封神,堪比朱可夫”这类笑话文章在网络热卖,俄军似乎大胜在即。于是,很多赞赏码上标注着“不为权贵唱赞歌 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文人们或者缄默,或者哀歌……多位熟悉老友也给我打来电话、语音,询问俄乌战争态势。


于是,我在几无间断的零星回答后,最终搁置原计划写作题目,再写分析俄乌战争文章,得出如下结论:


“(随着)科技和军事的飞速发展,战略纵深的军事价值已经开始向政治价值转移。


俄军与乌克兰超市。


在现代战争进入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时代……


从优势俄军进攻受挫即可理解……在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时代,机械化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的老套路必然尤其局限性。


现在,俄军进攻并无突破性进展,再如有美军和北约在乌克兰背后邻国设置综合指挥部,对战争指指点点,远程为乌军作战提供方略、情报、数据、卫星图等,为乌军提供足够战争物资,适时派出多国志愿人员进入战场等等,可能都会为俄军增加极大麻烦和作战变数”。


在这篇文章的回复里,我专门解释了“美军和北约在乌克兰背后邻国设置综合指挥部,对战争指指点点”的诸多问题,以及认为“战争正在往持久战转化”。


这篇文章因为对俄军战略、战力和战果的批评与否定,遭到大批新读者们围堵。


26日,这两篇文章运气不佳,被击毙网络,我心沮丧,也就决定放弃再写俄乌战争。


27日,俄乌战争持久化态势凸显,此情此景,正是国产网络精准投放文稿的大好时光。但是对我而言,我既不想写赞歌,也不想堆砌辞藻、情绪去码爽文,因而我对写作俄乌战争也就保持观望。没有写作。


观望俄乌战争,我在收集资料以后,根据战报,在书房对战争进行地图上的插图推演,预备以后有了环境,再作写作。


这时,我观察的网络对俄乌战争的描述,开始渐趋两个极端。


通常,赞赏码标注有类似“不为权贵唱赞歌 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作者,倾向于发挥无所不写,无所不能写的本事,对俄乌战争诡异态势,开始以神吹乌军战无不胜,嗤笑俄军丢盔弃甲为主题的标准化的精神投喂的战争评论文章。


与此针锋相对,就是网络军迷界的高深人士们。


俄乌战争的俄军步兵装备、后勤颇不理想。


他们通常天然喜欢俄军,因而仰天狂吹俄军慈祥,进军迟缓,纯属“大国大棋”使然的“引而不发”、“围而不打”的“顿巴斯合围”……


这两类文章每天推陈出新,多如牛毛,都是非常有娱乐价值的文章。


从文笔到思路,不难发现,撰写这类文章的朋友对于军事的了解,不会超过受类似国产电影《南征北战》和苏联电影《莫斯科战役》的熏陶的档次。


通常,这些文章谈起俄乌战争,滔滔不绝都是议古论今,争论的都是德军、苏军那些闪电战、大纵深的名将们的“棺材板”按得住与按不住的幽默问题。


确实非常喜剧的事情。


3月1日,我在被删除两篇文稿,搁置写作俄乌战争以后数日,多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些小道消息,鼓励和支持我继续这个主题的写作。


就此,我收拾兴趣,撰写了《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这篇文章分析俄乌战争态势,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军队能否“精准,快速,远程、有效”地投放打击力量,即为军队战力的标志。


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科技与资金是否能够密集投入,成为军队是否具备“精准,快速,远程、有效”打击力量的物理前提。 


……因此,(俄军)传统机械化军队在“精准,快速,远程、有效”方面,必然存在缺陷、局限……


逆推信息,即可发现,俄军装甲集群分路穿插,在基辅以北的乌克兰边境线浅纵深及第聂伯河右岸、捷捷列夫河两岸、切尔诺贝利地区,乌军即予以强大电子、电磁干扰,有效破坏了俄军通讯、定位,迫使俄军不得不借助道路标示指导,向战区进军。 


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在战场上如此迷失自我,确属难遇。 


受邻国境内更高技术的预警支援……电子战压制以外,俄军突破这一地区,还遭到乌军以“标枪”反坦克导弹等单兵便携式高科技武器的密集袭击。“


常人很难看清俄军到处抛锚弃车等等怪相后面的性质。


于是,看完类似视频、图片,挺乌朋友认为这是俄军溃不成军,挺俄朋友认为这是俄军为了“顿巴斯合围”的大踏步前进。


然而,在军事视角去看,这确实为俄军受到不明来历的电磁压制,出现通讯、导航及指挥体系紊乱的结果。


——网络文章精准投喂,其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数字的受众,习惯了不愿意思考却偏要作出思考的模样。


作者如此,读者亦然。


看看,莞尔。


俄乌战争3月19日态势图。


3月2日,我得到多位朋友传来一些比较可信的战事地图,可以在卫星地图进行插图推演。就此,我梳理零星碎片资讯,撰写了《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实体战场向虚拟战场延伸的观点:


“(“特别军事行动”对)俄国人而言,是一场机械化闪电战。


机械化闪电战纵然为刀枪分明,两军对垒,肉眼可见。 


然而,等到乌军扛住了俄军第一波袭击,俄乌战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着乌军背后美国、北约、欧盟各种(政治、外交、金融、科技等)支持延伸战场,使得俄乌战争的主战场在现实、虚拟两大板块快速转换…… 


可以肯定,乌克兰及美国、北约、欧盟对俄国的反制和打击力量,已经非常现实地从现实世界延伸、跨越到了虚拟世界。


俄乌战争实则为综合了信息战、电磁战、心理战、网络战、金融战、外交战、政治战的高科技、高智慧的总体战”。


3月5日,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搜集大量零星、碎片资料,经过数日推演、分析,撰写《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在这篇文章里,我鉴于俄乌战争现况,认为战争从俄军的第一阶段的突袭,转入第二阶段的攻防战。同时,俄乌战争已经从纯粹的传统战争,演变为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科技总体战。


(鉴于这篇文章写作时间较长,有较多全新内容和独家观点,因而为防盗版、剽窃、嫁接观点,设置了付费阅读)。


文章详述俄乌战争从现实战场,广延发展了抽象战场、虚拟战场。既假设战争、虚拟战争将取代现实战争,成为人类与人类的未来战争的趋势和常态。更详细解释了俄乌战争的现实战争、虚拟战争和抽象战争的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等……


同时,文章分析俄乌战争态势认为,乌军在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实战中,作战部队疏散配置,减小作战单位等等,已经出现明显的分散性作战形态。


因此,人们在俄乌战争也就难以看到传统战争的大兵团决战场面。


此后,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多篇文章里,我陆续就俄乌战争存在的现实战场、抽象战场和虚拟战场等,对应战争态势、态势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推演。


战争,绝非简单的政治的延续。


战争为人类最复杂、最缜密、最极端的社会活动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领域最极端的诉求表达形式。


因此,战争必然存在体系化理由。


这是无论观察战争、了解战争、评论战争的基本原则。

3月15日,我就俄乌战争新发展,撰写了《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这篇文章同样因为写作时间较长,有较多全新内容和独家观点,因而为防盗版、剽窃、嫁接观点,设置了付费阅读)。


文章认为,俄乌战争在经过四次谈判搁浅以后,俄军除却补充物资,更在调整战略、政略,战争趋向演变为一场核战略威慑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这时,俄军沿袭2014年俄乌战争模式的规模化攻势全面失利,处于被乌军以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全面压制态势。这也是俄军大量制导导弹失灵,各款先锋战机只能悬挂非指导炸弹进入战场的根本原因。


显然,战场态势利于乌军。


但是,乌军胜利规模有限,却没有撼动俄军在火力、军力的绝对的数量和体量上的优势。


不过,更多朋友出于情绪好恶,可能并不理解乌军与俄军存在的事实上体量和数量的差距,对此严峻形势,似乎视而不见。


随着更多的战场资讯、消息广传,各色媒体、自媒体更是投其所好,每日吹文咔嚓咔嚓茂密生长,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倾向一边,去相信乌军已经赢得战场优势,即将速胜俄军……


(长按添加关注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关注公众号朋友,可以长按加我微信好友。祝好冬安。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希望与关注我的朋友们交流。橡树问好。


俄军对基辅形成三面包围态势,但是,图示可见,目前基辅城防不清,俄军同样在基辅外围形成稀松的三面包围。


然而,如是对2000年至今的世界军改缺乏深度了解,人们决然不会知道,俄军和美军一直引领世界陆军的两个发展方向。


在俄乌两军对抗战场的背后,实则就是美军和俄军的军改、发展的较量。


俄军拥有世界最大的装甲集群和经验、油料、低成本官兵和战略理论等等,因而倾向于以机械化作战为根本的高科技立体化大纵深作战的改革。


这些年来,俄国虽然经济困顿,但是俄军演习频繁,肌肉常秀,每每亮相,千军万马,气势恢宏。


美军大约在2010年开始,非常低调进行改革,改革倾向围绕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这个主题,继续升级、完善其全球战略C(U3)I系统,对传统陆军进行更小型、更分散改革,将作战单位设定为高度自主化的班、组及个人,实施”模式的……


美军在这次军队改革以后没有大型军事行动,因而无从观察美军改革效果。


然而,从北约、美军援建重组的乌军在这次俄乌战争的优秀表现去看,即可认为美军已经将其军改内容复制乌军,并且确实颇具实战威力。


目前,随着更多的信息得到证实,人们以及俄军高层都是能够知晓,乌军正是靠着乌克兰境外北约及美军全球战略C(U3)I系统支持,这才毫无悬疑稳据信息战、智能战、网络战的优势。


然而,更多朋友可能并不理解乌军与俄军存在的事实上体量和数量的差距。


乌军毕竟不是美军。


出于战略核威慑背景下的诸多政治、外交、战争等诸多因素限制,美军并没有为乌军提供全普段电磁压制保障和制空权及远程火力打击的保障。


因此,战至现在,乌军主动出击,百战百胜,但是战力有限,打掉的俄军占其总兵力可能不过10%左右,并没有赢得战役层面的主动和胜利。


俄军在第三阶段作战,以核战略震慑前提下,增调兵力威逼基辅,却继续以重兵在南线战场出击,在占领赫尔松以后,经过连续炮战和地面进攻,俄军对顿巴斯地区重镇马里乌波尔已经基本形成了合围态势。


最为具体的是,俄军在第三阶段作战向基辅战场和马里乌波尔战场增加了各型射程达到数十公里的重炮。


这些武器看似笨重,已经过时。


但是,这些重炮可发射抗电磁干扰的高爆破片弹,增程火箭弹,甚至战术核弹。有着射程、威力不逊战术导弹,作战成本却又极为低廉的优点。


同时,这些火炮投入实战,需要增加足够的无人机进行侦察、校炮,以实现提高射击精度。就此,火炮精度虽然不如战术导弹,但也远比传统火炮有更高的命中率。


最近数日,新闻频繁爆出基辅街头偶尔响起爆炸声、频繁出现无人机等,即俄军可能正在部署火炮、侦察和试射。


马里乌波尔攻防战示意图。


马里乌波尔位置图及与俄国、顿巴斯地区、赫尔松、克里米亚位置图。


同时,面临俄军呈四面合围态势,马里乌波尔相距波兰、罗马尼亚更远,深陷顿巴斯腹地,基本呈孤军态势。


就此,守城乌军在难以得到境外电磁压制和有限物资补给的情况下,靠着多年战略储备和顽强斗志,似乎确实陷入了极为困难、危险的境地。


就此可以预测,鉴于马里乌波尔处于衔接俄国本土、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的枢纽位置,实为俄军势在必得之地。


俄军极有可能在未来一、二周之内,以不惜一切代价之态势,强攻马里乌波尔以求打破战场僵局。


而后,俄军如是占领马里乌波尔,势必再辅以战略核威慑等政治筹码,迫使乌军和谈。


于是,俄军的战略似乎变得清晰起来。


当然,如要清晰了解俄军战略,自然要补足对乌克兰南方的天然气及石油储量的了解。


苏联时代,乌克兰历来为全苏联主要天然气产地,产量占到苏联总产量四分之一。后来,乌克兰境内油气田产能耗尽,加之运作水平极差,天然气产能下滑,表面上看,对俄国和欧洲显得无足轻重。


然而,俄国和欧洲都很清楚,欧洲历来依赖俄国天然气,乌克兰为俄国天然气输送欧洲的过境通道,所以,欧洲对乌克兰稳定历来敏感,这也是德国北溪线管道工程上马的由来。


对此,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普遍反对北溪线管道工程,认为工程既影响本国能源供应,更带来天然气过境费用,因而更倾向在保障天然气供应方面与乌克兰保持一致。


无疑,这些年来,天然气作为俄国抗衡、博弈北约、欧洲的主要战略武器之一,为维持这个优势,俄国曾经长期以超级廉价天然气向乌克兰输出天然气,培养乌克兰对俄国天然气依赖,并且施展手段限制了乌克兰对本土天然气开发。


然而,2014年,随着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逃亡俄国,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在上台以后实施天然气改革,既减少对俄天然气依赖,并在2015年11月宣布在继续允许俄天然气过境输送欧洲的前提下,全面停止进口俄国天然气。


2016年,乌克兰在多次拒绝俄国天然气优惠贿赂,开始制定国产天然气发展计划,既对国内天然气产业结构改革,消除腐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乌克兰还出台相关油气田开采公开招标、减税、放松国家监管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国际资金、技术来推动本土天然气产业发展。


此外,乌克兰本属欧洲天然气储量第3国,近年来更是不断发现黑海沿岸储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同时,乌克兰天然气还有海底气田,开采便宜等优势。


可以想象,假以时日,乌克兰在境内启动石油、天然气项目,不仅可以轻松满足国内需要,还可以在10年左右,完成向欧洲的油、气出口,实现经济腾飞,并且,最终可能取代俄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家,掐断俄国的天然气奶嘴。


可以想象,这个消息,无疑使得莫斯科倍感窒息。


乌克兰天然气和石化沉积层分布图。


俄乌战争的爆发,“去纳粹化、军事化”也好,反对北约东扩也好,争夺乌克兰黑海沿岸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就是一个没有放在桌面的硬核理由。


赘言至此,反复强调乌克兰的天然气资源,也就可以清楚看到,为何俄军在战争第一、二阶段的“去纳粹化、军事化”的特别行动作战处于僵局,却频繁南线出击,继而在第三阶段作战中,对基辅外围布兵,作出合围态势,却并无激战发生,同时,俄军却调集重兵、火力在南线出击,继占领赫尔松,急欲操作赫尔松公投独立以后,稍微攻击尼古拉耶夫,继而转向以近乎车臣战争模式的狂轰滥炸,对马里乌波尔实施无差别攻击。


3月18日,俄军将其战役预备队第810海军步兵旅主力调上前线,急欲近期夺得马里乌波尔的作战意图更是非常清楚。


事实上,考虑目前俄军的战力和后勤,以及国际政治和外交因素,俄军要想争取短期内在战场取得有限的战果,可能真无兵力对基辅发起围城战。


同时,俄军集结重兵围攻苏梅、哈尔科夫等,屡屡进攻皆不得手,战损惨重,在短期之内很难组织兵力予以攻击。因此,由于乌军控制了苏梅、哈尔科夫,俄军对基辅的攻势也必然不成气候。


以俄军目前有限的兵力、拘谨的时间,唯有转向南方。


马里乌波尔,可能为俄军在俄乌战争后期的最大的希望。


其实,俄国民众历来热血沸腾,并非如习惯了选择性视角而在网络里选择性目睹的那种表现。


对此,俄军高层非常清楚,相信俄国民众可能绝大多数和他们一样,对抵抗北约东扩和占领黑海沿岸肥沃国土等问题,都是充满兴趣。


在俄国人的记忆里,上次俄乌冲突结束,欧洲实际上并没有长期维持对俄国的制裁,反而增加了购买俄国的天然气,事实上为俄国再次发起俄乌战争输血。


于是,人们美好想象等到这一次战争结束,俄国控有了更大规模、更低价格的天然气,欧洲自然还会沿袭旧路,重温俄国天然气好梦。


因此,这次战争,只要俄军能够最低限度占领赫尔松和马里乌波尔,打通了顿巴斯地区往黑海沿岸及克里米亚地区的联系,那么,就算俄国战损再大,再遭国际社会制裁,俄军依然可以夺得让足够国土利益以唤醒民族情绪。


于是,获得了民族主义降落伞,莫斯科就算在“特别军事行动”受挫的情况下,也能够完全平稳着陆,为战争划上句号。


可是,万一乌克兰人守住了马里乌波尔呢?


史书将记载这一切。


我是橡树,感谢支持。


鸣谢支持。

2022年3月19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多谢读完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