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3)》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长津湖系列参考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突围前夜……》

《寒战:长津湖战役,第26军,向南突击……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激战下碣隅里》

《寒战:长津湖战役的战略得失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全景战事综述》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下】》点击可阅。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两军必争下碣隅里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1)

全景漫谈朝鲜战争的爆发、升级、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连载2)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山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那个时代,记忆可真是一座好《桥》
与八十年代告别:佐罗,我们的佐罗
南京大屠杀到底有多少中国人遇难?
最新:
许昌战役与吕公良将军殉国记(上中下)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柳潭里突围战
与八十年代告别:《迟到》的故事

漫说重庆的陪都时代

你好,张之洞!


俄乌战争,废墟上的士兵。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点击可见)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个别读者因为观点分歧,对我的理性、中立视角的文章留言颇为不恭,我通常予以回避。


理由如下:


这里,我说说我对交友的看法。


有三类人,我是绝对要远走避开的。


一类是身上有钱而粗鲁妄为,伦常乖舛而盛气凌人;二类是浑身蛮力而嚣张跋扈,惟我独尊而惹是生非;三类是稍有学识而戛釜撞瓮,钻营取巧且自以为是。


反之,如是遇到有钱而温润、知礼;有力而克制、含蓄;有识而自省、平和等类别的朋友,我便会由衷去喜爱、去敬重。


这是我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是以,恳请各位熟悉与陌生的朋友能够理解,和则类聚,不和则笑而远之。


我本来侧重写战史、军史写作,自然非常关注俄乌战争态势、进程。


因而,在俄乌战争爆发的这些时间,我相继完成: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在这些文章及相应回复、消息的对话里,我尽可能抽出时间对这场战争态势和进程予以阐述。不过,碍于中乌六小时的时差,我每每为下一次写作搜集素材,都必须熬更守夜,确实非常辛苦。


感谢网络、微信和现实的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勉力以后的写作并祝愿俄乌早日和平。


这两天讯息极多,极为零星、碎片,同时又极为两极分化,增加了综合分析的难度。因此,本文对关键节点的阐述均以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为依据,避免相关政治、外交方面的深度探讨,以及为回避情绪,全文一律以一二三四列序阐述。


战争爆发,谷歌在网站公布根据俄军攻势为乌克兰民众指导避难处。


其一,俄乌战争为战争史上第一场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总体战,为专业的、业余的军事研究者可以即时、全景观察、解读的现代战争的样板战争。


这里,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参考: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这是战争史上首次通过网络,以“第一视角”方式向全球直播而展开的战争。


俄军首先向乌克兰北线、东线、南线三个战场实施机械化大纵深闪击攻势,次日,乌军扛住了俄军攻势,随即战争就已经开始从现实战场广延、发展至虚拟战场、抽象战场。


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出现,增加了战争的变数。


俄乌战争也由俄乌交战双方,广延、发展了更多国家、集团、组织等等,以清晰的、模糊的、隐蔽的、隐晦的多种模式,或深或浅地介入了这场战争。


其中,包括反复声明不介入战争的美国、英国、北约、欧盟等,事实上已经组织了高科技战争力量,通过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对俄乌战争几乎形成了控制性的影响。


就此,俄乌战争的高科技总体战的战争形态显现非常清晰。


可以预断,人类未来战争已经进入了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总体战时代,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忽视虚拟战场、抽象战场的对抗与较量,那必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科技总体战时代,科技的高地成为战争的绝对制高点。


而芯片、卫星和想象力,则可能是现代国防最重要的军事资源。


其二,在四维和多维度上去认知高科技总体战。


传统总体战为依靠统一的战争指挥体制,整合、运作国家一切力量、资源进行战争。


高科技总体战既有着传统总体战的定义,同时,高科技总体战还为现实战场、虚拟战场、抽象战场的交战的多方,整合、运作各方相应政治、军事、外交、网络、舆论、心理、金融、文化等等现实、虚拟的战争资源,在现实战场、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同时进行战争。


俄乌战争,战火洗劫后的城市废墟。


高科技总体战的虚拟战争和抽象战争包括但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外交战、政治战、金融战及虚拟币金融战、暗网对抗、黑客攻击等。


俄乌战争爆发,俄军网军即率先向乌克兰军政目标发起攻击。同时,乌克兰也在社交软件电报上,号召全球网民加入乌军信息部队IT army。


乌军公开提供一份长达14页的英文指引文件,内容包括可隐藏身分和地点的软件下载连结,每日贴出网攻俄国相关机关、电信、银行等目标。


两军网战之激烈,对战事影响之大,目前却颇少报道出来,因而少人关注。


3月7日,一艘俄军舰被乌军以地面火箭炮击沉。


据乌方发布战报称,被击沉的为俄军最先进22160型巡逻舰“瓦西里·贝科夫”号,为乌军以虚拟信号将俄舰诱向近岸,继而发起反击成功。同步,网络坊传,俄军指挥系统在此作战前后数小时遭到黑客攻击,可知俄舰作战可能受虚拟信号困惑,于梦游状态遭到致命打击。


这一战例如果真如传媒报道,即为可视化的虚拟战争的典范战例。


在虚拟战场,电子战、网络战等虚拟作战占据智能化、信息化高地,完全突破时空框架,在四维空间形成打击力量,具有作战灵活、攻击隐蔽、形态模糊及打击纵深宽等特点,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形成全面压制。


事实上,虽然美国、北约在战前、战时多次强调不介入俄乌战争,实则是在传统战争框架内,保证不介入俄乌战争的现实战场而已。


等到战端开启,美国、北约即可凭借北约设在波兰的东欧指挥部、设在罗马利亚的东南欧指挥部,迅速指挥运营相关现实、虚拟战争资源,在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对俄军予以反制。


此后,美军E-3预警机、E-8C空地监视飞机在罗马利亚及波兰上空巡航,不仅可以对乌克兰全境实时监控,同时,只要美军愿意,还可对乌克兰境内交战军队实施全普段网络、信息、电子干扰、压制。


同时,美军网络司令部的“网络任务小组”也对俄军针对性展开。


美军网络司令部隶属美军空军,为美军为备战网络战争、融合网络、空中和太空联合作战及争夺“制网权”的主要单位。


这些隐形、模糊、虚拟、抽象的作战,实际上对俄乌战争现实战场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与此对应,俄军在多次宣布夺得制空权后,不仅不能精准打击乌军目标,同时,俄军包括苏35这类先进的第四代半战斗机进入战场,却频遭意外打击,损失惨重,让人瞠目。


可见,在没有夺得制电磁权、制网络权和制信息权之前,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制空权的军事价值必然大幅跌落。

曾经有从乌克兰回国朋友认为俄乌战争是冲突,不是战争。其理由就是没有看到电影里面那种两军对垒,阵线分明的攻防战。


实则,俄乌战争因为从早期机械化大纵深闪击战转化为高科技总体战,使得俄乌战争受此影响,必然不再沿袭传统战争形态。


虚拟战场、抽象战场正在逐步替代现实战场成为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不仅使得俄乌战争状态变得更为模糊,同时,随着多国、多方的各类军事资源投入战场,目前的俄乌交战双方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正在逐步失去对战争态势和进程的控制。


无疑,对发起战争的俄国而言,承受来自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的不明力量的打击,以及逐步失去对战争态势和进程的控制,确属极不乐观的事实。


因此,如非四维,甚至更多维度的视角,可能很难看清俄乌战争的形态和进程。


其三,俄军在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处于被动,在“特别军事行动”很可能“烂尾”情况下,可能会以传统战略模式,利用数量、体量上的优势,借助有弹性军事压迫和谈判的两手,以寻求尽快善后俄乌战争僵局。


我认为俄乌双方可能前所未有地希望和谈。但是,在战局尚未完全出现一个清晰的结果之前,和谈全无可能实现。


俄军方面在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遭到乌军及不明力量压制,既无法明确对手,又无法实施对等反制,如此态势尴尬,唯有声称将俄国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将“把任何国家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的企图视为对俄开战”等等,希望以俄军的传统战略模式,抵冲在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的被动。


比较戏剧性的是,尽管乌军不断呼吁,北约、美国、英国等反应顺应俄国声明,表现均是轻描淡写。


显然,北约、美国、英国更侧重在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得失,以及俄乌战争的现实战场可否继续维持胶着、相持的态势。


站在北约、美国、英国的角度,胶着和僵持的战争态势,对俄军就已经形成战略打击。


因此,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为乌军提供飞机等反击力量,或者设立禁飞区加大与俄军发生热战的风险,导致战争升级。


这是一种应对的策略问题,而非简单的谁怕谁,谁不怕谁的问题。


如此,俄军方面必然清楚,如果俄军短期之内无法以军事行动夺得先机,促使俄乌达成和谈,那么,俄乌战争继续在现实战场、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同步进行,将会对俄乌两国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可能诱发俄国的政治地震,甚至可能会波及、改变世界格局。


因此,俄国在稳定后院的基础上,势必要在短期之内,利用数量、体量上的优势,在现实战场选择主要目标予以强攻,而后借助有弹性军事压迫和谈判的两手,寻求尽快谈判善后俄乌战争僵局。


远程炮火袭击后的基辅。


其四,俄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高科技机械化装甲集群。对乌军存在体量和数量上的优势,为俄军扳平战略局势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俄军对原来大兵团机械化装甲集群予以改革,在合成旅基础上继续分散、改制、建成了营级战术群。


俄军的营级战术群,即以摩步营、坦克营为基础,根据作战任务而综合加强包括工兵、火炮、防空、情报、数据、后勤、特战、航空兵等多军种、多兵种的,可以在战役、战术方向快速投放、独立作战的作战群。


这是目前世界军事改革的主流之一。


不过,鉴于俄乌战争的态势,俄军的军事改革显然不尽人意。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科技战争时代到来,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武器予以精准、快速、远程的打击,对任意机械化装甲集群而言,都是形成了降维式、压倒性优势。


文明演进规律使然,理念与科技的落后者只能挨打。


是以,我们通过视频、图片、以及国内主流媒体转发的俄乌战况、俄乌战场形态、俄军进攻明显迟钝等等资料,即可综合分析认为,俄军确实遭到乌军顽强抵抗,战损极为惨重,在多个战场呈现极为被动态势。


这是意图速战决胜的俄军在发起战争始料未及的事情。


无需判别俄军、乌军谁强随弱,就双方势在必得的主要政略、战略目标城市基辅,以及哈尔科夫、苏梅等其他主要城市的得失判断,俄军数次发起攻势,战事延绵至今十六天,并没有取得突破性战果。


同时,继前三次俄乌谈判落空以后,在俄军取得占领赫尔松、扎波罗热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且双方断续停火静默维持人道主义通道、切尔诺贝利断电存在核泄漏风险的态势下,俄乌第四次谈判继续搁浅,即为事实对俄军前期攻势、战绩、战略方向的一次否定。


俄军必须要在政略上进取与军事上的胶着之间,重新寻找最佳方案。


如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阐述,也如3月11日新闻报道俄外长第四次谈判后解释,“虽然这次谈判未达成共识,但也会和乌方磋商新一轮谈判,而且俄军也会加大对基辅的攻势,以打促谈”。


显然,俄军进攻乌克兰的战略,已经放弃了之前的诉求,正在转向“以打促谈”。


可以说,第四次谈判搁浅,即意味俄乌双方在关键问题继续高度分歧,因此,前期战绩再次清零,俄乌战争开始转往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战争、静默、谈判将为战争常态。


那么,俄军在第三阶段的方向,又会转向那里?


其五,乌军尚无反击战力,俄乌战争转入第三阶段作战,基辅成为俄乌战争第三阶段的风暴眼。激战将在哈尔科夫、苏梅等展开。马里乌波尔可能成为这场俄乌战争最为残酷的战场。


3月8日,基辅以东正在行军的俄军装甲集群截图。


开战以来,乌军士气高昂,又得到了包括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武器在内的先进武器外援,战力明显增强。


但是,乌军缺乏飞机及其他重装备,尚未具备规模化反击战力。


此外,汇总乌军在第一、二阶段打击俄军地面部队及后勤单位的战况图像、影像,几乎都是规模较有限的战术性胜利,尚无对俄军1个营级战斗群形成毁灭性的打击的战果。


是以,目前俄军凭借其体量和数量的优势,尚有在现实战场主动出击,以战促谈的机会。


战至3月11日,俄军战损惨重,目前依然是一支建制健全的高科技机械化军队。


目前,俄军多次向边境区域及乌克兰北线、东线和南线战场补充兵力,至少已经部署、投入了130个营级战术群,约15万作战部队,以及约近10万的空天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国家近卫军及后勤单位等。


显而易见,俄军在数量和体量上继续对乌军形成压倒性优势。


然而,俄军在数量和体量上的优势与俄军传统的威力和能量的优势同理,都是静态的优势。


在现代战争,俄军这种静态的优势缺乏远程、快速、精准的打击能力,既受乌克兰广袤战场稀释,又被乌军有限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优势压制,在后续军事行动可能较难占领基辅,打破目前困局。


——也有谙熟军事的朋友推演,俄军可能以兵力优势,重点攻击乌克兰境内铁路枢纽,以铁路线保障俄军后勤,凭借大国人口及能源体量,压迫对手和谈。


虽然现代化高科技总体战对后勤保障有着全新的定义,不排除俄军本来以机械化集群为主,可能会沿袭二战模式,依托铁路线向乌克兰纵深进攻,继而合围基辅,切断基辅与乌东地区的联系。


因此,俄军在第三阶段的早点攻击目标可能会包括乌克兰东部的苏梅州及科诺托普、哈尔科夫等城市。


至于俄军在南线攻势,则在占领赫尔松、扎波罗热核电站等目标以后,转向位于俄军控制的东线顿涅茨克、南线梅利托波尔之间,处在俄军水陆合围位置的马里乌波尔。


俄军夺得马里乌波尔,即打通顿涅茨克、克里米亚通联,便于俄军未来对乌东地区及克里米亚地区的控制。


在这个方向,俄军投入装备600门榴弹炮、260门加农炮、130门火箭炮的顿涅茨克武装"新俄罗斯武装力量"第1军,似乎可能开启二战时代的攻城模式,使得马里乌波尔可能成为这场俄乌战争最为残酷的战场。


俄乌战争第三阶段俄军重点攻击目标示意图。红圈叠篮圈即为目标。


其六、俄国虽然遭到欧盟、北约、英、美等多国制裁,但是,俄国本身为能源大国,资金入口尚未完全截断,因而,制裁不会对俄国的战争力形成决定性影响。


人们习惯对错、成败去观察事件的走向、走势。


于是,人们再用这样的眼光去看俄乌战争,可能就会认为俄国遭到制裁,可能会在短期之内因为缺钱而失去继续战争的能力。


然而,虽然持久战、胶着战确实不利俄国,但是,俄国本身为世界大国,也是能源大国,同时俄国的资金入口尚未完全截断,因而,多国制裁在短期不会对俄国的战争力形成决定性影响。


这里,再次强调,俄乌战争有着高科技总体战的诸多属性,我们必须要在多维视觉,在现实战场、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去观察战争。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并且相信,这场战争实则充满变数。


3月11日,《环球网》报道“俄国防部对外公布了一份在军事冲突下获取的机密文件,该文件在乌克兰境内的一处秘密生物实验室中被发现,里面的内容披露了五角大楼这些年是如何联合其盟友在乌克兰境内开战不为人知的生物实验,这些实验有极高的风险性,其中包括了以候鸟、蝙蝠为病原体展开的生物实验,美国的行为再次引发热议”……


显然,这可能是俄军自开战以来,在现实战场之外进行的一次最强势、最劲爆的反击。


浑水不一定就可以摸鱼。


但是,等浑水变得清澈需要时间,因此,浑水必然可以增加战争的变数。


无论这个新闻是否属实,交战双方及介入俄乌战争的更多国家、集团、组织等等,无论情愿与否,都必然要一起拉手趟过这道浑水。


于是,俄军便在第三阶段战事开启之时,夺得了宝贵的时间。


我是橡树,祝好周末,感谢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3月11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多谢读完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