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以“核威慑、核政治”,斡旋对赌美国……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转型和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千年成精的土耳其或成俄乌战争最大受益者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

俄乌战争观察:战场之外的战略对抗

俄乌战争观察: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

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七月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这场无聊、单调和漫无目的战争,还要继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

俄乌战争谈:从“1981-西方81演习”可见,俄军与苏军完全没有可比性

俄乌战争观察:从赫尔松战场到顿巴斯战场

推荐最新:理性和人本的胜利--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俄乌战争观察: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求和、克里米亚大反攻和网络的“横店神剧”……


俄军国防部发布俄乌战争态势图。


ISW机构发布8月16日俄乌战争态势图。


2022年8月1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174天。


俄乌战争进入了开战以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相持态势。


从态势图清晰可见,俄军虽然继续占据攻势,占据整体主动。但是,俄军在7月攻占赖西昌斯克以来历经6周时间,却始终无法从伊久姆、红利曼、赖西昌斯克、波帕斯纳及巴赫摩特等多个方向完成推进,以实现战略合围乌军的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防区。


事实上,战事如此僵持,似乎使得俄乌战争在8月中旬正在趋向真正意义上的相持态势。


当然,最终要确定俄乌战争是否真正形成相持态势,尚需观察至9月上旬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就短期战略态势来看,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防区既是顿巴斯战场的重要战略目标,其得失更是整个俄乌战争走势的风向标。


——我在以前文章将这个攻防战称为“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


显然,在夺得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以后,俄军如要在俄乌战场取得战略性的进展,无论从政治、外交、军事等层面去看,打赢这场“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必然为俄军近期最企图得到的战果。


因而可以认为,俄军之所以迟迟无法完成合围、进攻,显然不是俄军不想,实为俄军确实不能。


顿巴斯战场8月16日态势图(请对比下图)。


顿巴斯战场8月8日态势图。


影响俄军不能的主要原因,即为乌军在失去赖西昌斯克以后,向俄乌战争南线战场发起的系列反击。


7月至8月中旬,在赫尔松及扎波罗热等南部战场,受乌军以HIMAR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影响,以及受乌军游击队在俄军控制区实施游击战等影响,俄军浅纵深区域被摧毁数以百计的重要目标。


就此,俄军在8月以来开始向南线增兵。


这样一来,俄军当然也就放松了顿巴斯战场的兵力、物资及军火储备。


8月初,俄军在增兵以后一度控制赫尔松地区局势,乌军方面也逐渐减弱在赫尔松方面的攻势。


然而,在8月9日乌军以美援AGM-88高速导弹击毁俄军部署赫尔松战区的一部三坐标雷达,以游击战袭击俄军萨基机场(这一袭击事件参考美军公开相关资料),击毁约10架战机、重创俄军机场及警备部队以后,乌军发起又一轮袭击,重创俄军在赫尔松往克里米亚地区多个军事目标。


为此,克里米亚地区俄国军民均感乌军远袭和游击战的威胁,开源资料也多有克里米亚俄国平民向俄国本土撤退消息。


直至现在,8月16日,俄国防部证实,最近一周,乌军继续出击,在赫尔松、梅利托波尔、甚至克里米亚詹科伊区等多个地点的“弹药临时储存地点”、主要铁路公路、桥梁等等,相继发生了多次火灾、爆炸。


这类来历不清,后果严重的“烟头事故“正在不断被核实为“乌军袭击”的系列爆炸事件使得俄方在战争、舆论和地方形象上更显被动。


如此一来,俄军又只得放缓顿巴斯战场攻势,转身全力应付赫尔松战场变局。


俄乌双方主要兵力用在顿巴斯战场和南线战场,因而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以守备哈尔科夫,俄军以别尔哥罗德往顿巴斯补给线以西形成防御。双方形成相持态势。


俄军以“特别军事行动”进行俄乌战争,兵力一向紧张。


这时,俄军既担忧顿巴斯战场失衡,无法从顿巴斯战场抽调太多兵力支援赫尔松,又受乌军向赫尔松等俄战区反击压力,如是从军事战略上考虑,俄军唯有二个选择:


其一,在稳定顿巴斯战局和保持攻势兵力的情况下,尽量抽调兵力援助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南方战场。


为此,8月16日,俄军调集大量战机、坦克、火炮和地面部队,沿赫尔松战区乌军攻击路线,进行了空前级别的狂轰滥炸和地面突击。


截止现在,俄军地面突击进展极为不顺。但是俄军火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两军激战并没有明显的结果。


因而,最近这两天简中媒体频繁传出的乌军在赫尔松地区大反攻,以及俄军二万人遭到乌军包围等等,可能仅是作者旨在洗脑的鸡血想象。


其二,在进行军事反击的同时,俄军在扎波罗热核电厂区域频繁炮制各类小规模“假旗”异动,对北约和美国、乌克兰等营造多种模式的隐性核威慑,借以吓阻北约和美国方面对乌军远程攻击的保障、支援。


于是,俄军的战略选择就在8月中旬使得俄乌战争逐渐形成了两个风暴眼。


一个,在赫尔松及黑海沿岸地区。


一个,就在扎波罗热核电厂。


这里,专门解说扎波罗热核电厂问题。


早在3月5日,即在俄军闪击占领扎波罗热核电厂以后,我即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分析,认为俄军夺得核电厂即为:


一、在俄军声称“将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攻占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等两张王炸以后,俄军占领扎波罗热核电厂,事实上不仅对乌克兰形成核战略压制,同时,也对整个欧洲形成了战略反制、震慑。


二、扎波罗热核电厂成为战场,整个地球都在为之颤抖。


尤其历来自认安全的欧洲,居然前所未有地靠近了核战争的最前线。


8月16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第十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上向媒体表示,俄军没有必要也不会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


然而,核武器真正的威力是什么?


发射?爆炸?实战?


都不是。


鉴于核武器确对人类文明有着生存级别的重大威胁,因而核武器实际上的最大威力,并非发射,爆炸,实战,而是在于引而不发的核威慑、核政治。


俄国美国都是非常清楚其中利害。


现代高科技战争绝非双方比拼勇敢、正义、善良和爱国就可以决定胜负,而是需要对拼科技、武器、物资和经济等等。


随着俄乌战争延续至今已经174天,我们可以更容易观察和理解,在乌军顽强抵抗并且取得不俗战绩的背后,确实高度依赖北约及美国,以及G7国家和约50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若干国际组织和企业的物资援助、技术保障。


其中,美国的援助和保障堪为决定性的部分。这是乌克兰抗的主要依


因而,俄国既迫切需要在军事上找到反制乌军远程精准打击的战法;也需要找到机会以外交施压和谈判,尽量阻止北约和美国方面对乌克兰抗战的援助与保障。


然而,继战争爆发至今,美国始终在外交层面远离俄乌战争,全然没有下场参战可能,纵然美俄因俄乌战争搭建“军事热线”,俄国外交更是尝试各种“碰瓷”欲求与美国搭线,寻求组织美国军援乌克兰,但是效果极微。


因而,假设俄国在俄乌战争尽量炮制“核氛围”,同时借助近期即将进行的新一轮延续至2026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谈判,似乎就可能在“核政治”层面,找到影响美国对乌克兰抗战的援助的“谈判机会”。


美国与俄国同属世界最大核武器国家和“五常拥核国家”。


如论相关震慑、核政治的国家利益,两国无疑高度一致。


可见,俄国频繁在扎波罗热核电厂区域炮制各类小规模“假旗”异动,营造多款隐性核威慑,其动机无非就是为了以“核震慑、核政治”碰瓷美国,寻找对话可能。


在扎波罗热核电厂问题上,俄国防部声称乌军在8月5日下午,曾经三次炮击,总共发射了20发152毫米炮弹,袭击了扎波罗热核电厂,造成部分电力和供水中断,核电站3号机组部分设备断电,1号机组发电故障等等威胁局面。


同期,综合开源信息可知,如今的扎波罗热核电厂的守备及指挥权已经从陆军体系的阿列克谢·东布罗夫斯基少将手里,移交给俄军负责相关辐射、生化部队瓦列里·瓦西里耶夫少将手里。


俄军加强核电厂区域的兵力部署,并且在厂区内外埋设了大量地雷,疑似在核电厂动力装置机房已经部署了大量的危险爆炸物品,在靠近动力装置机房的立交桥下,储存地雷和弹药……


扎波罗热核电厂地域并不辽阔,以严厉和完全警戒在短期内封锁消息,其实不难。然而,俄军方面毫不掩饰且非常坦率地、及时地向世界展现了扎波罗热核电厂地域因为俄、乌双方交战而出现、存在的各种有着“争议”的“核危机”事件……


俄军如此主动,实则就是抛出震慑、核政治”碰瓷美国。


如前文分析,乌军目前依然极度缺乏地面突击火力,以及相应的空中打击能力。因而目前乌军对俄军的反击,主要是对俄军浅纵深主要军事目标实施远程精准打击。


而乌军这类打击,必须要在得到美军提供武器、弹药及信息、指挥等条件的前提下,方能予以完成。


俄军对此心知肚明。


其实,俄军之所以默认乌军反击与美军无关,实则是己方相比美军处于弱势,在俄乌战争进展不顺的态势下,俄军企图专注解决“顿巴斯战事”,而只得迫不得已默认这个既成事实的问题。


在俄军基辅攻势结束以后,我在多篇文章综述分析,认为俄乌战争爆发突然,但是俄美等国基于震慑、核政治”层面,似乎很快在桌面下达成了某种默契,即“约束”俄乌战争尽量在“顿巴斯战场”解决。


此后实战,乌军在顿巴斯战场确实较少得到北约和美国的军援,以及在战场的“高科技灰色地带”也较少得到北约和美国的援助,以至于接连沦陷伊久姆、波帕斯纳、红利曼、北顿涅茨克及赖西昌斯克等顿巴斯地区重要城市,乃至于俄军猛然在7月,将锋芒对准了“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战场”……


后果如此严重,以致乌军几乎再无退路。


也就这样的情况下,北约及美军这才诚心伸手,襄助乌军实施了“七月攻势”,在顿巴斯战场之外,大幅扳回了战场局势。


如今,俄国始料未及地在顿巴斯战场之外遇到了影响顿巴斯战场的大问题。


眼看乌军在顿巴斯战场之外的反击渐在战略面上奏效,俄乌战争正在趋向真正意义上的相持态势,俄国遂在以“震慑、核政治”碰瓷美国,无非期待以此博弈、寻求美国有限援助和保障乌克兰,不至于使得乌军能够在顿巴斯战场之外,为顿巴斯决战带来极大的压力。


当然,这是俄军的单方面想象。


而俄军的单方面想象是否可能影响俄乌战争在8月至9月期间形成相持态势,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不得不感叹:


似乎,俄乌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正按照美国五角大楼规划的轨道上运行。


那么,俄军是否能够完成“越轨”?


请与橡树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支持三点一转。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8月16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