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的“自媒体横店闹剧”和秋冬季的走势……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求和、克里米亚大反攻和网络的“横店神剧”……

永远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战略价值论

永远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战略论与东北军被失落的番号……

俄乌战争观察:以“核威慑、核政治”,斡旋对赌美国

俄乌战争观察:克里米亚的“大反攻”和扎波罗热的“核气息”

从8月15日到9月3日解说日本投降:为什么有好几个抗战胜利日……


8月20日,星期六,一位29岁的乌克兰小提琴家、吉他演奏家Roman Barvinok-Skripal为其祖国殉国。俄乌战争爆发,他应招入伍,为乌军一位机枪手。在战壕里,他时而操作机关枪,时而演奏小提琴或吉他,曾经在优雅的琴声里,为躲在战壕里的俄乌交战双方的士兵带来些许平静、平安。最终,他还是带着美丽的琴声离去,仅为战火里与远离战火的平民们,留下一段可有可无的哀念


8月22日,ISW发布的俄乌战争态势简况图


俄军发布的8月22日俄乌战争简况图。


图1,8月22日,敖德萨地区、赫尔松战场及克里米亚地区的双方炮火攻击和地面作战示意图。


在上一篇《漫谈翟山鹰》的杂文里,我与中睿君等朋友的留言交流,有了一个感悟:


受习惯性的阅读和思维影响,如是简单接受别人丢出来的一个结果,一段结论,很容易就使得自己“思考”停留和纠结在好恶与对错的层面。


在这个层面,人们形成的简单化、形式化的“思考”往往忽视、背离基础的事实、常识、知识和逻辑。因而,无论口号再靓,鸡血再艳,这类”思考“都不具有实际上的独立和理性的意义。


这是一种无价值的“思考”。


也是非常容易被各色骗子发现并实施诱拐的“思考”


好了,下文继续最新的俄乌战争分析、推演和综述。

我写俄乌战争以来,对网络所谓自诩“民智”的群体尤其感到失望。


这种失望,与目睹很多网友欢天喜地追崇俄军进攻乌克兰等网络景象纠缠,确实使人左右为难,倍感压抑。


其实,抽象、空洞的好恶与对错的视角,完全无助于我们观察眼前这场复杂的俄乌战争。


唯有以事实、常识、知识和逻辑汇聚为“专属”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那些战争的罪与恶,才可能被悬挂“历史之审判台”,接受到人们真实的良心的审判。


2022年8月23日,星期二,俄乌战争持续第181日。


近日,很多自媒体疑似疯抢流量,在俄乌战争的综述文章方面,内容更显无聊、无趣且魔幻。


8月20日,在莫斯科郊外一处无安保人员看守的公共停车场,俄国民族情绪领袖级人物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达丽亚杜金,在一辆丰田SUV车上被当场炸死。


在简中网络,专注洗稿的无脑写手与爱恨交织的激情读者为此精神一振,纷纷认为达丽亚杜金被炸死,就是乌克兰方面的又一次突破性胜利。


然而,无人愿意思考,达丽亚杜金之死,究竟对战时的乌克兰和战时的俄国那方更为有利?


显然,在俄乌战争几乎转入相持局面,乌克兰方面正在赫尔松南线实施战役反击,战局态势正在趋向稳定的情况下,乌克兰在逻辑上完全无需要在俄国的公共地段,高调搞出这样低端且无厘头的刺杀,用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之死,去激怒俄国的民族情绪,授予俄国“道德与舆论”反击的口实。


——相信将来水落石出,大概率不会是乌克兰政府或者军队、特工机关所为。


反之,在俄军士气低迷,随着战事持久民间情绪与克里姆林宫时有分歧的情况下,倒是擅长特工的克里姆林宫如果实施手段,以假旗行动炸死一个微不足道的民间女子,似乎更可能在短期内,激起军民的仇恨和继续进行“特别军事行动”的决心。


此外,从韦德梅杰夫高调抛出“如果袭击克里米亚将迎来末日审判”等极端民族情绪言论,再到克里姆林宫低调应对乌军实质性袭击克里米亚事实,即可隐约发现二者之间出现分歧几乎明朗化。如此,以假旗行动炸死达丽亚杜金,某个角度似乎也可能是克里姆林宫发出信号,对杜金及其民族情绪全面切割。


从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诸多民族情绪的“夜壶”典故、逻辑来看,这个事件出现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或者,亚历山大杜金父女长期深度搅拌俄国民族情绪,在俄乌战争局面更为复杂的阶段,难免会成为国内各种情绪、势力相互矛盾、碰撞的牺牲品。


又或者,深受俄国民族情绪持续膨胀压迫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乃至车臣等民间势力的浑水摸鱼的报复行动。


总之,各种可能杂陈,唯有许多国产自媒体亢奋陈述的乌克兰派出杀手的可能性最为荒唐。


忽然想问,这些写手和读者们,何苦不愿意用自己宝贵的头脑,多想哪怕三秒?


遗憾。


昨晚今天,俄乌战争在许多的国产自媒体上继续无聊、无趣且魔幻地发展……


就此,我收到多位好友朋友传来的另外多篇公众号相关俄乌战争的综述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神乎其神,大同小异,让人目瞪口呆。


大意如下:


俄乌战争发生惊天逆转,近日,乌军凭空出现了大量的重炮、火箭、飞机、导弹,发起赫尔松大反攻、克里米亚大反攻,炸断第聂伯河若干桥梁,在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包围了10万(也有写成2万、3万不等)俄军。


目前,乌军一边包围第聂伯河右岸俄军主力,一边远程打击克里米亚腹地,俄军局势岌岌可危,一场类似斯大林格勒大捷呼之欲出……


如此看似回肠荡气,实则完全违背常识、事实的哄传,再加上鸡血口号搬上网络,却喜剧般赢得很多朋友坚定相信。


眼见文章后面流量如雨,赞赏如云,我唯有捂住腮帮,嘿嘿无语……


字里行间,我看到了熟悉的手撕鬼子的场面。


牙痛。


大约在8月上旬、中旬,我即在朋友传来的国外多位网络军迷写作的BBS类的多篇网文,看到过多篇类似文章。后来,这些文章变成中文,放在网络,主题词依旧是相关“在赫尔松、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包围1.2万-10万俄军,切断俄军退路,后勤,火力压制俄军”云云……


俄乌战争是一场典型的混合战争。对乌克兰抗战而言,非常需要类似新闻和分析。


但是,在相距6、7千公里的和平环境的网络,能够照搬这些文章,并且继续加量鸡血,把俄乌战争真正写成一场热血洋溢的“横店神剧”,就此畅割韭菜,甚至还可以使得很多自诩民智、精英的朋友们为此痴迷、自嗨、不能自拔,可见,现在有些网络写手,确实厉害得狠。


不过,非常遗憾,俄乌战争的真实态势并非如此。


那么,俄乌战争战至第180天,战况究竟如何呢?


(如下介绍,请参考文前态势图)


我在以前多篇文章(建议有空参考阅读)介绍,乌军要对俄军发起战略大反攻,必然可选在两个主要区域,在完成以北约武器装备整编部队,形成较为完备的远程打击和地面突击能力,得到北约和美国充分的“全球战略系统”和战术系统有力保障以后,才可能予以进行。


目前,乌军没有完成这些条件,尚不具备战略反攻能力。


不过,随着2022年秋季来临,无论俄乌双方都需要调整己方军事战略以配合政治、外交,抢夺部署2023年的战略布局。


显然,2022年的整个秋季,都会是俄乌战争在2022年度最后的活跃窗口期。


乌军不具备战略反攻能力,不代表乌军不具备主动出击抢夺战略主动的能力。


双方都有了主动出击的机会,这是俄乌战争进入真正的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


毫不意外,按照俄乌战争的攻防的底层逻辑,乌军如要以反击施压俄军,唯有将主要攻击方向调整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地区。


其一,是哈尔科夫地区。


尔哥罗德是俄军支援顿巴斯战场的最主要基地,不是之一。


显而易见,乌军从哈尔科夫向东北出击,如是截断俄军别尔哥罗德南下伊久姆的补给线,俄军顿巴斯集群将不战而退,乌军即可收复顿巴斯大部分地区。


这是乌军寻求在军事战略上完胜俄军的首选反攻地区。


然而,目前乌军在哈尔科夫战场并不占有优势,同时,俄军兵力主要部署顿巴斯战场和南调赫尔松战场,在哈尔科夫地区基本为防御态势。因而,乌军仅能以外援远程武器对俄军浅纵深区域主要目标予以精确打击。


8月以来,乌军多次成功袭击别尔哥罗德等多处弹药库和储运等军事目标。


最为具体的是,近日,乌军以远程火力精确打击俄军浅纵深目标的战术不断成熟,发展为以德式PZH自行火炮发射GPS制导炮弹予以精准炮袭,在哈尔科夫、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地区,频繁成功打击俄军部署一线地区的主要雷达,以致俄军被动挨打,几无有效战法应对乌军的远程精确打击。


就此,俄军为保护己方重要基地,为反制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火力,唯有以导弹和地面兵力优势,在哈尔科夫战场、顿巴斯北线战场主动出击,力争夺得一线纵深,驱离乌军的远程打击火力


不过,截止821日、23日军尚无地面攻击动作,而是以无人机引导坦克、火炮及火箭炮,袭击哈尔科夫以北诸多目标,逐步调整地面部署以尽量夺取纵深地区。


没有更明确的开源信息和态势图表示,俄乌双方在这个战区有任何实质性突破。


(参考(图2)ISW机构发布的2022年8月23日俄乌战争全局态势图。)


不过,乌军如果在哈尔科夫至别尔哥罗德方向以远程精确打击,打出类似赫尔松、扎波罗热战场的战果,必将给俄军顿巴斯北线集群数万大军形成极大威胁。


具体战况,还需要继续观察。


(图2)ISW机构发布的2022年8月23日俄乌战争全局态势图。红蓝短箭头标注为近一二天俄乌双方主要攻击地区。放大可参考原图表示。


俄军部署克里米亚的一处雷达站。


8月22日下午,俄军新卡霍夫卡弹药库发生“烟头型”爆炸。


8月23日早晨,顿涅茨克地区的俄军一处弹药库发生“烟头”事件。


8月22日,克里米亚一处俄军弹药库发生“烟头”事件。


其二,是赫尔松地区。


乌军背靠罗马尼亚、摩尔多瓦补给线,以敖德萨、尼古拉耶夫支撑而反攻赫尔松地区,既有其重大的政治价值,在军事上也可以牵制俄军,舒缓顿巴斯战场的紧张局势。


这也是乌军最适合战略反攻俄军的方向之一。


在7月失去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等顿巴斯战略要点以后,乌军在赫尔松地区频繁反击得手,在战役面上极大挽回了全局颓势。


乌军反击进入8月,俄军无能应对乌军远程精确打击,处处被动,而乌军也就顺势延伸火力,打到了2、300公里以外克里米亚腹地。


采信俄方最新统计,截止8月23日,乌军袭击了新费多罗夫卡空军基地、詹科伊发电厂及铁路轨道、 俄军萨基机场、贝尔贝克机场、黑海舰队总部等数十个重要军事目标,对俄军克里米亚防御形成极大威胁。


此消彼长之下,8月23日,曾为战争中断的摩尔多瓦和乌克兰Basarabeasca-Berezine铁路段开始恢复


这是北约从罗马利亚支援乌克兰的主要陆上通道。


显然,凭借军事上的远程打击和政治上的粮食出口,乌军在向赫尔松和克里米亚发起远程精确打击的同时,已经将南方重镇敖德萨及摩尔多瓦地区变成了己方真正的大后方。可以预见,进入2023年春季,乌克兰凭借相比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卢茨克等更具地理优势的敖德萨,可以更高效、及时地得到外援。


可见,机会成熟,乌军战略反击从赫尔松展开,确属情理之中。


不过,现实毕竟是现实,以乌军目前装备和兵力,在现在,以及可能在2022年之内,都不具备对俄军实施战略反攻的实力。


事实上,很多自媒体炒作的“乌军大反攻”,不过仅是人云亦云的想象。


在8月乌军以远程火力打击赫尔松及克里米亚地区腹地期间,在赫尔松地区,论乌军,或者俄军,并没有出动营、连级别的军队进行地面作战,战场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双方都以远程火力相互攻击。


在这样的远火互相攻击期间,乌军得到美军及北约远程高精度打击武器、弹药及情报支持,炮火相对俄军高效,重创了俄军数十个军事目标,同时瘫痪了俄军控制的第聂伯河下游的安托尼夫斯基桥等三座桥梁。


——其中,乌军袭击安托尼夫斯基桥之时,正逢俄军9辆装有弹药的重型卡车过桥,因而发生巨大爆炸。仅此可见,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确实让人吃惊。


于是,俄军仅能抢建浮桥,以保障第聂伯河下游右岸地区的作战部队后勤。


2022年8月23日,最新赫尔松态势图1。


2022年8月23日,赫尔松态势图2。从这两幅态势图可见,赫尔松战场成为俄乌战争目前的一个热点战场,处在一个相持态势。


2022年8月,赫尔松战场的乌军侦察分队。


直至8月21日、22日、23日,开源信息显示,俄军大约以3个营战斗群兵力,在俄军空天军战机、火炮、坦克、火箭炮等火力配合下,分路从赫尔松向尼古拉耶夫方向的特鲁多柳比夫卡、波蒂奥姆金和安德列夫卡等地区,发起地面进攻。


俄军其作战目的,可能是希望尽量夺得一线纵深,驱离乌军的HIMARS火箭系统远火精确打击。


战至23日,得到多方确认,俄军反击猛烈,已经夺得了尼古拉耶夫以东约30公里的布拉霍达特内地区的数个乌军据点,有效压缩了乌军战线。


不过,稍微后退的乌军依然占据远程精确打击的优势,不断且频繁地袭击一线俄军补给线、路基、建筑等其他军事目标。


目前,就第聂伯河下游右岸地区战事而言,既没有任何开源资料报道俄军后勤是否能够保障该地区部队作战需要;也没有相关乌军是否可能对这一地区俄军发起地面突击的可采信的信息。


显然,双方部队在尼古拉耶夫和赫尔松地区及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再次形成相持态势。


观察在第聂伯河下游右岸区域的俄乌双方兵力部署,俄军作战部队可能约为20个营级战斗群,乌军兵力稍微占优,约30个营级作战单位,但是相比俄军基本为机械化及坦克部队而言,乌军机械化部队较少,多为轻步兵,缺乏地面突击能力。


可见,就上述这些新闻、战场态势和开源战报等资料分析来看,简中自媒体网传乌军在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合围俄军10万军队(也有写成2万、3万不等),纯属毫无基本政治、军事常识的自媒体作者的无厘头的想当然,或者撒谎。


综上所述,可见乌军虽然向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地区发起攻击,实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反攻,而是作战意图极为复杂的混杂相当政治、外交诉求的试探性反击。


曾经,多位与乌克兰渊源颇深的朋友及一位乌克兰朋友经常问起一个问题,就是乌军何时才可能夺得最后的胜利?


我仅能从战况、态势和相应的外交、政治信息,推演有限的战争进程、趋势,对此,我既感无力,也感到茫然。


不过,就整个秋季而言,俄乌战争走向似乎也有明显的痕迹。


我在上篇俄乌战争观察:克里米亚的“大反攻”和扎波罗热的“核气息”》里面,专门分析乌军延伸远程精确打击至克里米亚地区的作战目的为


一是战役牵制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发起攻势。


二是报复俄军在赫尔松等地抓紧推动分离运动和“公投”。


三是以延伸打击克里米亚地区试探俄国的核战略底线。


于是,鉴于俄军目前尚无应对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的有效战法,俄乌双方在短期之内尚无大规模出动空中打击、地面突击作战可能,以及顿巴斯战场处于相对均衡态势的情况,我们可以假设乌军短期占据全局优势,因而,以此为前提,推论俄乌战争走向可能会被乌军反击作战带动,形成三个较为清晰的可能走向:


其一,顿巴斯战场受俄乌战争全局影响,可能在秋冬季转入相持阶段。


顿巴斯战场为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从俄军占领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以及乌军以远程精确打击发起赫尔松反击至今,俄军在顿巴斯战场持续作战,兵力物资耗损极大,且在没有进行有效补充,即被南线战场牵制,因而几乎暂停攻势。


如此一来,俄军虽然频繁进攻,但是攻势极度乏力,数周之间,不过推进三五公里、占领几个定居点……


显然,就顿巴斯战区俄军受到牵制,攻势迟缓,正在消耗己方之前的战略优势的战场态势而言,乌军基本实现了其战役牵制顿巴斯俄军的战役目标。


如果俄军无法在2022年冬季以前重新整顿兵力,从北、西、南三面进攻、合围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及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发起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那么,到了2023年春季,在北约、欧美多国继续援助乌克兰、封锁制裁俄国的大势下,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可能会失去之前夺得的战略优势。


顿巴斯战场转入真正的相持态势,似乎正在变成可能。


顿巴斯战场8月22日态势图。对比下面8月18日态势图、8月8日态势图,基本没有变化。


顿巴斯战场8月18日态势图。对比参考顿巴斯战场8月8日态势图,基本没有变化。


顿巴斯战场8月8日态势图。


8月22日,顿巴斯战场双方炮火攻击和地面作战示意图。


其二,乌军反制俄军在赫尔松等地的分离运动和“公投”活动,为乌军短期和中期的重要的军事、政治目标。


8月24日,为乌克兰国庆日。


这是俄军明显可以借以实施分离运动的标志性时间。同时,在这个特殊日子,俄军还可能在俄乌北方边境、白俄与乌克兰边境,实施电子战干扰、破坏乌克兰国庆日。


不过,俄军在赫尔松等地的分离运动和“公投”活动将是一个持续行为。


为此,乌军能否在赫尔松、克里米亚地区及别尔哥罗德等多地持续发起远程火力精确打击,最终以军事行动配合外交、政治,完全破坏俄军在该地区的分离运动和“公投”活动,尚需继续观察。


其三,乌军以延伸打击克里米亚地区,甚至延伸打击别尔哥罗德地区,试探俄国的核战略底线,是乌军备战、调整2023年战略的重要准备。


战事持续到了8月下旬,俄乌战争在2022年应该不会再有更大动静。整个秋季即为俄乌战争在2022年最后的活跃的季节。


观察之前,在韦德梅杰夫高调抛出“如果袭击克里米亚将迎来末日审判”等极端民族情绪言论前提下,乌军多次打击克里米亚地区,甚至延伸打击别尔哥罗德地区的俄军军事目标,俄国均以低调回应,那么,乌军如是抓准战机,在整个秋季持续不断以远程打击试探俄国核战略底线,后果又将如何?


结论一,乌军在美军等方面帮助下,精准测试出俄军的核战略底线。


那么,当俄乌战争进入2023年,乌军可能得到类比HIMARS火箭系统更优的远程武器,得到美军情报与信息的支持,对俄军部署参战俄乌战争的更重要军事目标实施更远程、更精准的打击。


结论二,俄军找到应对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的战法,最终克制乌军的反击,使得俄乌战争再回到顿巴斯战场这个中心战场,继续没完没了的混合战争。


但是,即便战争中心再次转向顿巴斯战场,在2022年之内,俄军可能也无法组织进行对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的进攻。战争在顿巴斯战场形成相持、相耗的均衡态势。


结论三,俄军无法找到应对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的战法。


于是,如果战争延续至2023年春夏,扎波罗热核电站大概率可能出现微小的、可控的核泄漏事件。


这是默认俄乌战争转入实质性相持阶段,同时,乌军通过对赫尔松地区、克里米亚及别尔哥罗德等地区的远程精确打击,夺得短期的全局主动,以及俄军继续占据战机、导弹、地面突击力量等绝对优势的态势下的分析。


那么,战争后续究竟如何呢?


请让我们相伴同行,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观察尽量真实的俄乌战争。


三点一转,其实不难,感谢支持。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8月23日18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