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吞并“四州”对战争的影响及美军的“导航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前言
本篇文章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全景综述俄国吞并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对俄乌战争影响。本文涉及HIMARS多管火箭系统远程打击及美军“导航战”分析,磨盘战争等新概念,写作辛苦,为免一些自媒体朋友借用,采取付费阅读。原创干货,凭搜集分析素材费力,犹如老农刨地,纯属心血结晶。奢求能够以文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感谢朋友支持。本文设置赠阅,三点一转。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俄乌战争观察:“理想的历史教训”,简述乌军库皮扬斯克突击战(2)
俄乌战争观察:突击、突击,从库皮扬斯克到伊久姆(3)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库皮扬斯克大捷之后的全局战争态势(4)
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相持,赫尔松战场的对抗,扎波罗热战场的异动……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反攻的“政治战机”和罗斯托夫后勤线……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将在什么情况下发起什么形式的“核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论说俄国的“新战略”和“磨盘”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详论俄军“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的战略错误

2022年9月30日俄乌战争态势图。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蓝色圆圈在粉红区域为乌军远火精确袭击;蓝色圆圈在无色区域为俄军导弹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狂轰滥炸。蓝色圆圈为乌军进攻。

10月1日,俄乌战争持续第220天。

(本篇分析,接续上一篇《俄国的退让与桌面下的妥协》,建议参考)

在9月29日凌晨,我在发表的上篇文章《俄国的退让与桌面下的妥协》有个推论:

即核武器的威力,不是发起核战争,而是核威慑和核衡势政治。

因此,俄国发起“核威慑”在无法真正践行核战争的情况下,必然将快速耗尽其“核威慑和核衡势政治”力量。

这时,俄国进退两难,再加上北约、美英等国软硬施压,可能会从9月29日开始,就已经在桌面下低调放弃了其核威慑战略。

当然,俄美各方出于核衡势和政治的考量,会继续在舆论上相互唱和、高调炒作核威慑、核战争等话题。然而,现在观察俄乌战争的政略、战略态势,似乎可以确定俄乌战争的这一波核威慑,应该已经解除了警报。

现在再看9月21日俄国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战略,确属决策匆忙,漏洞太多。

三项战略,尤其以俄国实施“部分动员”最为荒唐,惊闻不断。

网络新闻、视频随处可见,俄国适龄男子为躲避“动员”,往往不惜自残身体,或者奋起反抗,传惨烈的“抗征兵”刑事案。“部分动员”加剧了俄国内部矛盾,以至于在战争史上,首度出现了侵入别国作战,却在本国出现适龄男子大规模外逃的“难民潮”。

据俄国安全局披露,目前已有26万适龄男子逃离俄国。

此外,从军事常识去看,“动员兵”本身在高科技现代战争的作用极为有限,对改变战局几无作用。因此可见,无论克里姆林宫承认与否,部分动”实属俄国新战略最为失策的战略。

于是,在“核威慑”部分动”基本失效以后,俄国新战略之最后一线希望,也就仅剩下“公投入俄”了。

从9月23日至9月27日,俄国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区占领区举行了“公投入俄”运动,取得“圆满”结果。

旋即,克里姆林宫顺势宣布将在9月30日正式宣布吞并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

9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率先一盆冷水,高调讲话明确俄国宣布吞并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属于违反《联合国宪章》的非法决定。

而后,北约、欧盟及英美等国相继高调发声,强硬反对俄国对乌克兰领土“非法吞并……

对克里姆林宫而言,“公投入俄”既是刺激民族情绪的一管鸡血,同时,更是将之前的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特别军事行动”,升华为一场俄国军民抵抗西方扩张的“全民战争”、“民族战争”的前提条件。

因此,9月30日,俄总统最终无视联合国秘书长及世界多国抗议、反对,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关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临时占领领土“进入”俄罗斯联邦的“协议”。

比较戏剧的是,俄国对这些地区的“吞并”并非直接“吞并”,而是特别强调以《联合国宪章》及相关国际法原则为理据,首先承认这些地区为“独立国家”、“独立地区”,而后,再以“独立国家”、“独立地区”身份,加入俄联邦。

这大致相当于拦路打劫,先将财物抢来,抛在地上,继而以无主财物再拱手笑纳的道理。

9月30日,签署了“新领土进入俄国”协议后,克里姆林宫高调发声,声称“将用一切力量和手段保卫我们的土地,将尽一切努力确保我们人民的安全生活。这是我们人民的伟大解放使命。”

同时,克里姆林宫也摇动“橄榄枝”,呼吁“和平”,提出在决不妥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领土问题的前提下,希望能够与乌克兰谈判、停战。

9月30日,签署了“新领土进入俄国”协议后,俄总统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地区“头脑”。

顿巴斯战场,巴赫摩特方向的俄军步兵。

显然,克里姆林宫的想法,宛如童话。

9月3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文件正式申请加入北约。

同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奥列克西·雷兹尼科夫声称,他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劳埃德·奥斯汀通话,在不承认俄国吞并乌克兰被占领土达成共识,乌克兰军队将继续作战,收复失地。

显然,俄乌战争就此翻开新的一页,并且终将继续下去

这也是参战双方和关系俄乌战争的多方国际组织、国家等愿意继续下去的一场战争。

先,对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而言,如果能够在有效压制俄国的“核威慑”的情况下,以既定战略,通过“磨盘战争”继续消耗俄国,无疑就是一个理想结果。

其次,对乌克兰而言,能够继续得到北约及友邦援助、支持,在避免发生核战争威胁的情况下,通过持久战、消耗战逐步夺回失地,并且争取到西方国家“战后援建”,对乌克兰军民而言,这场战争将是无疑是乌克兰的崛起之战。

再次,对克里姆林宫而言,在“部分动员”、“核威慑”等新战略疲沓无效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完成“公投入俄”,也就可以再度刺激了国内民族情绪高涨。

就此,克里姆林宫有民族情绪垫底,可以将30万“动员兵”投入战场,继续通过顿巴斯战场的持久战、消耗战,为将这场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特别军事行动”,升华为一场俄国抵抗西方的“全民战争”、“民族战争”,争取足够的战略时间。

这场战争不会很快结束。

俄军方面大概率要将战争拖延至2023年5月,甚至更久。

期间,俄国将不断收缩战线、收拢兵力,甚至不惜放弃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或者再次抛出“核威慑”,以求将俄乌战争定位在顿巴斯战场继续下去。

无论战争进行多久,俄国国力、兵力终有耗尽之时,最终,在继续遭到欧美多国封锁、制裁的情况下,俄国可能会得到两个结果。

其一、彻底战败,打道回府。

其二、在联合国和多国监督下,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和克里米亚地区,再度举行公投,继而打道回府。

当然,得到这两个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而这个时间,正是克里姆林宫非常需要的战略时间。

本篇文章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全景综述俄国吞并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对俄乌战争影响。

本文涉及俄国新战略失策分析,HIMARS多管火箭系统远程打击及美军“导航战”分析,磨盘战争等新概念,写作辛苦,为免一些自媒体朋友借用,采取付费阅读。原创干货,凭搜集分析素材费力,犹如老农刨地,纯属心血结晶。

奢求能够以文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感谢朋友支持、理解。本文设置赠阅,三点一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