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在冬季作战的政略与战略的分歧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舟山群岛战事:血战登步岛

舟山群岛战事:从夺岛大榭岛、桃花岛到登步岛之战

(图1-1)2022年11月1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乌军防空;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图1-2)2022年11月2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图释如上。

本文上继《俄乌战争观察:俄乌双方的“指挥与控制”比较谈》

2022年11月2日,俄乌战争持续252天。

从上面两张态势图可以看到,俄军最近的主要攻击方向为顿巴斯战场的南线阿夫迪夫卡和巴赫摩特战场。

俄军何故要将主要攻击方向放在顿巴斯南线战场?

原因有三。

其一、俄军在9月、10月连续失败之后,兵力物资消耗极大,也就相继在顿巴斯北线战场、赫尔松战场及扎波罗热战场大幅调整战略,收拢兵力、缩小战线,全线转入防御态势。

然而,综合分析近日俄军以南部军区第8联合武器集团军司令安德烈·莫德维切夫中将取代拉平上将就任中央军区司令新闻,以及早间更多媒体相继八卦“俄军中部军区司令拉平被批评、休假、撤职等等新闻,完全可以认为,在克里姆林宫及俄军内部,似乎对俄军转向防御为主的战略调整没有达成共识。

在哈尔科夫反击战至今,经过连续失败,俄军高层已经较为清醒判读俄乌双方常规战差距,趋向持重、保守的防御战略。

但是,俄军实际作战受克里姆林宫影响,目前尚未完全转移到防御作战态势。

相比俄军而言,在俄乌战场的非俄国国防体系的武装力量拉姆赞·卡德罗夫车臣军队、叶夫根尼·普里戈津瓦格纳佣军,他们更靠近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思路,同时还是与俄军防御战略背道而驰的激进的攻势战略的推动者。

其二、在顿巴斯战场的南线战场,主要兵力正是车臣军队和瓦格纳佣军。他们没有参战乌军在9月、10月的战略反击,因而部队建制相对完整,物资相对充裕,因而有发起攻势作战的能力。

其三、相比俄军而言,在俄国国防体系之外的拉姆赞·卡德罗夫、叶夫根尼·普里戈津与克里姆林宫关系更为微妙,同时,他们倾向政治人物,均无正规军事阅历,不受战争逻辑和规则约束,又有极大的战场独断权,因而他们在实战中没有战略顾忌,在无知无畏的任意进退间,更能够以体现克里姆林宫真正的战略思路。

因此,通过分析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作战,对比俄军全面调整相对保守的防御战略,即可发现,俄乌战争战至现在,在俄军疲惫不堪、减员严重、物资匮缺的情况下,克里姆林宫与俄军高层对战场态势判读全然不同,而是依然更倾向继续进行、维持攻势作战。

如上综述可见,进攻与防御,坚守与放弃,大致就是克里姆林宫的政略与俄军战略在现阶段的最大分歧。

或者,克里姆林宫还在热切期待靠着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的攻势,复制俄军在6月、7月攻略卢甘斯克的胜利。

在俄乌战争冬季作战已经开始的关键时刻,这确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现代战争与政治如此密切相连,相比政治隐身“桌面下”,显得模糊、抽象、无法准确判断。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和极端表达方式,因战场态势、兵力部署、攻守得失等等重要参考要素都置放在“桌面上”,因而容易让平民们更清楚、真实地观察、认知政治的实质。

从9月底、10月初至今,俄军多次在顿巴斯北线战场、赫尔松战场及扎波罗热战场频繁进行防御作战的战略调动。这时,战场就会出现稀奇古怪场面,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总会适时反向动作,选择在顿巴斯南线的卢甘斯克州的马基耶夫卡、涅夫斯克和比洛霍里夫卡;顿涅茨克州的巴赫穆特、迈奥尔斯克、新米哈利夫卡、沃迪亚内、帕夫利夫卡等等方向,发起颇具声势的攻势作战(点击放大,参考上面图1-2的红色步枪圆形符号方向)。

10月31日,瓦格纳佣兵直升机团指挥官驾驶Mi-8直升机参战被击落。

在战役、战术范畴,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攻势作战,显得颇为吊诡。

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均以特种作战见长,几无大型战事经验,装备精良也仅限于传统机械化装备,因而,他们在最近1个月的攻势作战,看似打得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最终战果却颇为尴尬。

10月30日,拉姆赞·卡德罗夫指挥的车臣军队约数百人进驻沃尔诺瓦卡附近阿赫塔马尔酒店,即因其中有官兵在网络平台发布作秀消息,旋即暴露目标,当即遭到乌克兰军队远程精确打击。

未上战场,却在作秀之间惨遭重创,伤亡数百人,确属难以理解。

与车臣军队一样,瓦格纳佣军同样也是一支缺乏现代高科技作战的军队。

瓦格纳佣军为保障巴赫摩特方向攻势,在赖西昌斯克附近构筑了延绵了数十公里的反坦克龙牙、反坦克堑壕及防御阵地构建“瓦格纳防线”。

目前,乌军没有在赖西昌斯克外围发起攻势,实因乌军需要现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打开局面,因而徒有其表的“瓦格纳防线”短期无虞。可是,乌军如是得到战机,真在这个方向发起“烟头攻势”和地面突击,如“瓦格纳防线”这类二战货色防线,又岂能抵挡乌军的现代战争攻势?

就此可见,以传媒交相赞誉的擅长特种作战的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投入顿巴斯战场,用“网红”款攻势来对战已经高速北约化的乌军,效果无疑以卵击石。

从2月24日战争爆发至11月2日,俄军伤亡官兵已经达到73270人。就在最近两天,俄军伤亡超过1450人,其中俄军伤亡大半,都是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

乌军为此发布战报,称为顿巴斯南线战场作战的“美好的一天”。

如此攻势,不仅与俄军全局战略冲突,同时背离战场态势,攻击虚耗兵力难见成效,那么,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还能够在顿巴斯南线阿夫迪夫卡和巴赫穆特维持多久的攻势作战呢?

相比俄军在赫尔松方向较为持重的战略调整,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如是继续发起攻势作战,既可能更快耗尽战力,使得顿巴斯南线战场也成为俄乌战争冬季战争的又一个泥潭。

11月2日斯瓦托夫战场态势图。

可能受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攻势作战影响,也可能克里姆林宫的政略与俄军战略在现阶段确实存在极大的分歧,俄军在对乌克兰实施全域无差别战略打击以掩护全面转向防御的战略调整的同时,最近几天,也在顿巴斯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赫尔松战场,投入增援部队及战役预备队针对乌军的战役反攻,发起反击作战。

在俄国“公投入俄”战略里,卢甘斯克州是俄国吞并占领四州里面最为完整的一州。因而,克里姆林宫在政治上为拔高“特别军事行动”形象和价值,急欲稳定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甚至夺回库皮扬斯克,以保证保卢甘斯克州的完整。

然而,这确实是克里姆林宫的“魄力”超过了现在的俄军的“体重”的计划。

11月1日、2日,俄军向斯瓦托夫以西、西北方向的乌军发起突然反击。

其中,俄军在斯瓦托夫西北方向,趁乌军渡过热列贝茨河立足未稳,重创并击退了乌军第92机步旅以1个营战斗群发起的攻势。

(最近网传视频乌军伤亡惨重,应该就在这个方向)。

然而,从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全局来看,乌军在西北方向渡过了热列贝茨河,在西方向突击推进,临近了克雷米纳和斯瓦托夫之间的高速公路。如此一来,乌军已然对斯瓦托夫俄军形成钳击威胁。

显然,俄军反击仅是暂时稳定了斯瓦托夫向库皮扬斯克方向的防御,并没有化解这个态势。

如此一来,俄军在全然无法稳定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态势下,也就绝无可能在2022年剩余时间,发起攻势夺回库皮扬斯克了。

于是,俄军不能扳回态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必然还是乌军在2022年冬季作战的主战场。

如我在10月16日《解说顿巴斯战场的两条战线》分析,2022年冬季作战,时间短促,“俄乌双方的主要作战方向必然首选顿巴斯战场,而绝非会是选在其他战场”。

而在顿巴斯战场,可以确认,俄军以车臣军队、瓦格纳佣军发起“网红攻势”,应该难以在南线阿夫迪夫卡和巴赫穆特战场取得实质性突破。


那么,俄乌战争在2022年最后时间上演的大戏,唯有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及其背后的俄军后勤线。


克里姆林宫的政略与俄军的战略存在的极大分歧,还表现在赫尔松战场。

在10月中下旬,俄军退守赫尔松-新卡霍夫卡战线,既沿第聂伯河两岸排兵布阵,摆出长期作战态势。

然而,俄军在赫尔松地区后勤保障本就乏力,此后又遇俄军不断增兵,使得赫尔松战区俄军从2万余人,增加到4、5万人。如此兵力翻倍,后勤保障跨海跨河更是非常艰难。

在赫尔松的冬季战争,双方对博的是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俄军既无法反制乌军的“烟头攻势”,又不能确保战区后勤,或守或弃赫尔松,当然也就成为俄国军政高层患得患失的问题。

守,太过危险。

弃,太损形象。

最终,俄军想起来了战场之外的盘外招。

俄军陆续撤退赫尔松地区的7万多平民,以及俄军部分重型设备、后勤单位等等,而后再抛出了乌军可能会导弹袭击“新卡霍夫卡水库大坝”及“克列门丘格水库大坝”的舆论,借以“梭哈震慑”乌克兰军队的战略反攻。

既然有撤退,无论真撤退或者佯动,俄军高层必然有决策者动了撤退的心思。

然而,赫尔松得失直接关系“特别军事行动”的政治形象,同时更为克里米亚的战略纵深,因此,就算俄军高层有了想法,克里姆林宫从政治考虑也绝不会同意放弃赫尔松战场。

于是,赫尔松战场还得继续鏖战下去。

——说到这里,很多翻墙洗稿自媒体从7月份开始,就每天构思横店剧情,讲述乌军在赫尔松战场发起大反攻,已经炸断了安东尼夫斯基桥、新卡霍夫卡水坝桥梁,包围俄军数万,数日之内即可全歼俄军……

3个月过去,个别自媒体就着这个牛皮,鼓起腮帮子,吹到现在,吹得两眼发红、印堂发春……

然而,俄军恍如膏药,贴在寒风凛冽,潮湿阴冷,雾霾深沉的赫尔松战区,晃晃荡荡,如今还是几乎掉落的迹象。

显然,如果能够理解俄国的政治环境,能够理解克里姆林宫明确了赫尔松战场政治价值高于军事价值,当然也就有能够清楚,俄军除非后勤崩溃,否则在2022年年底,应该不会轻易放弃赫尔松战场。

于是,赫尔松战场还是呈现两军对峙、消耗的持久战态势。

这时,虽然俄军在军事上存在着高科技作战和后勤保障两个致命短板,但是,俄军还有两个绝对的军事优势,即远程战役、战略级导弹,以及敢于背负政治、外交压力实施的无差别打击。

(图2)德涅斯特罗夫斯卡水电站。

(图2)袭击德涅斯特罗夫斯卡水电站的导弹被拦截。

(图2)第聂伯罗夫斯卡水电站

(图2)克列缅丘茨卡水电站。

11月1日,俄军对扎波罗热的第聂伯罗夫斯卡水电站、斯维特洛沃茨克的克列缅丘茨卡水电站,德涅斯特罗夫斯卡水电站等3个大型水电站发起了“试射”性质的导弹袭击(参考图2系列)。

从上图可见,俄军这次导弹袭击3个大型水电站里面虽然没有包括卡霍夫卡水电站,看似影响不大,但是,俄军的“梭哈”用意却是非常明显:

其一、俄军远程战役、战略级导弹对固定的大型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精度的打击能力。

其二、俄军既然可以“试射”这3个大型水电站,当然也就可能在失守赫尔松战场的关键时刻,对准新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来一波急袭。

现在,谁也无法确定俄军是否真的“梭哈”。

但是,以乌军在俄乌战争稳步推进,夺得战略主动的态势下,当然也就全无必要应和俄军“梭哈”。

据开源资料,从7月中旬以来,乌军以重炮、火箭炮系统、战机等远程火力,向赫尔松战场俄军桥梁、仓储、集结地、雷达站、指挥部等重要目标实施了180多次“烟头攻势”,使得赫尔松战场陡然成为了乌军以远程火力消耗、消磨俄军的最大的“磨盘战场”。

如今,俄军既无能力发起攻势,也不愿退出,显然为乌军在赫尔松战场以“烟头攻势”实施“磨盘战争”,继续提供着绝佳的战机。

政略与战略的分歧,似乎正在演变为赫尔松战场的俄军的冬季战争的梦魇。

何苦呢。

综合资料分析、推演的写作较辛苦,还望朋友阅后能够三点一转。背后推我。

私人微信,请简单说明,然后添加。

2022年11月2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