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长是一辈子都绕不开的话题 | 越早知道越好

张祖庆 祖庆说 2024-01-09

成长是一辈子都绕不开的话题

文/王盛青

 

前段时间,收到张祖庆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迫不及待地翻了一遍,非常过瘾,很是受益。得知好朋友的女儿在天津教书,刚刚入职不久。于是,马上在网上拍了一本,直接快递给她。

 

祖庆老师的上一本书《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就是我工作室的共读书目。


为什么爱读祖庆老师的书呢?为什么愿意推荐祖庆老师的书给周围的教师朋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祖庆老师是一位从小小小小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线老师成长起来的名师,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坎坷、挫折,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迷茫、倦怠、瓶颈,他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进步、收获、启迪,都是普通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缩影。因此,老师们读起来,会更有共鸣,更有指导性。

 

手中的这本《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是张老师总结了30年的职业经验,聚焦职初教师的困惑、自我精进、教学技能、写作提升、终身成长五个方面,用丰富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实践,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给出切实可行的贴心建议。


一、心灵之书


做每一行都不容易,做老师真的很累!但是,倘若你能从中找到幸福,体悟成长的幸福,日子便明媚了!

 

三毛说:“人活着,还真是一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就是他们的小太阳啊!在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帮教中,在职业生涯的流转中,在教育故事的书写中,就会发现,我们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在温暖自己。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环境。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点燃自己也带给别人光亮的人。哪怕是一星烛光,也足以照耀自我,以及你身边的人。什么都不做,光是潜心读书,读一些精神明亮的书,和智者对话,也许你可以暂时从逼仄的环境中抽离出来,你的精神世界,也会慢慢地明亮起来。眼睛盯着黑暗,世界便到处黑暗;多看看明亮的东西,也许,世界也就明亮起来。正如稻盛和夫说,人分为三种:不燃,可燃,自燃。作为教师,我们燃烧自己,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点亮自己。燃灯者不会迷路。”

燃灯者不会迷路。

 

很多老师都会有“迷路”的时候。学生遇到问题时候你的彻夜难眠,在班级里进行的研究得不到盖章认可,熬夜奋战后的公开课被点评得千疮百孔……似乎,那个叫作努力的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我经常会迷路,或者说,每天忙得不看路,忘记了看路,也有走错路的时候。然而,就如张老师所说:“每一次疼痛,都是生长的希望”。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所以,做自己吧,做那个温和而坚定的、让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



二、方法之书


1.读书

 

读书,被祖庆老师称为“开发自己的精神宇宙”。

 

韩国法顶禅师说过:“生命就是不断地遇见。遇见他人,遇见好书,遇见精神,于是,生命的枝干拔地而起。”

 

语文老师,本质上是一个书生。

 

读语文书。在语文书中读出作者的深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学生应该掌握的关键要素。

 

读专业书。在专业书中丰厚专业背景,锻造专业眼光,提升专业本领。

 

读喜欢的闲书。在闲书中坐看云起时,任花飞花谢,对影成三人。

 

从我自己的读书经历来看,我觉得读书需要“引子”。自己也只是近几年才“嗜书如命”的,基本能达到年读书百本。

 

刚上班的那几年,每天忙着带班,好像根本没时间读书,也读不进去书。直到单位组织了“读书存折”活动,直到自己遇到了喜欢的导师,直到那位我敬重的领导对我说“盛青多读书啊!”直到看到榜样读书的样子,直到在几个读书群里泡出了书香气……

 

读着读着,就对文字有了亲近感,对文字很敏感。这种感觉很重要,当你对文字有了感觉的时候,你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才会有设计思路,你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有感而发!所以,我常常对学生说,要与书共眠,还没爱上读书之前,可以先培养和书之间的感情。渐渐地,就对文字有感觉了。

 

一个人对文字有感觉了,就不会觉得语文难学,阅读题难做,作文难写了!

 

前一段时间,准备一个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讲座,我问祖庆老师,“如果您讲这个题儿,有啥思路?”他建议我去找一本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于是,马上买来如饥似渴地读。

 

因此,读书,有时候是“往上读”,有时候是基于需要读,基于问题读,往四面八方读开去!

 

2.读课

 

课堂,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书中引用了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的话:

“语文教师当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言说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言语的个人感受,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走进言语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颖悟力,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

很多名师活跃在公开课堂上,为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教学盛宴。比如,最近正在进行的“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奖教师优质课展示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线上培训会。他们鲜活的语言、卓越的设计以及折射出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于静谧之处反复琢磨、学习。

 

当然,更多的是作为普通一线教师的我们,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课堂。

 

张文质老师在《让学习发生——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中,深刻地指出:“我们既有的课堂往往是比较低效的……课堂形态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学也还总是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那么,我们能否换一个视角,从高到低来教学呢……实际上,在学生读和说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

 

以往,我们均在进行有梯度的教学,拾级而上,步步深入。而这里张文质老师的观点,让我们一惊,倘若可以,我们将教学时间集中在教学重难点上,“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也是不错的。只是要看我们教室是否有学困生,教学还是要照顾全体的。

 

也喜欢李政涛教授的一段话:“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而不是喧嚣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定是安静而且朴素的,而不是招摇和华丽的。”因此,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评说,专注于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是应该提倡的。

 

3.读人

 

祖庆老师在书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讲“青年教师如何缩短学徒期”和“怎样尽快学到师父的真本领”。

 

职业生涯之中,能够有师父的指导,那真是幸事。

 

我刚上班时,校长给我安排了一位师傅,她是王桂荣老师。现在已经是教学主任了。王老师的课堂条分缕析,重难点突破鲜明。王老师的班级非常民主,高度自治,尤其是班级干部作用的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我特别留心她的语言,很想弄明白为什么王老师话不多,却掷地有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的语言素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修炼语言,就是修炼教学风格。

 

还记得第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上公开课,讲的是《难忘的一课》,是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王老师给我导课,反复试讲,那几天,甚至把我领回家里备课。还有组里的其他老师也是特别关心,常常研讨。最后临上场时,王老师对我说:“一会儿上课,什么也别想,就看学生。”结果,那次公开课异常成功。

 

那是21年前的事情了,王老师的这句话,我记忆犹新。

 

跟着师父,能够学到很多,也能够加速我们的成长,缩短成长周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现在的网络便捷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我们的老师不仅在身边,在远方,也在网上的时空里。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只要是自己认可敬佩的,都可以向其学习。学他的一招一式,学他的大海深处。



三、成长之书


每个人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成长,追求自己心目中所谓的意义。也有年轻人过于上进,想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立竿见影的成长,所以总是生活在焦虑之中。我们都知道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还隔着一段时间,我们叫他“坚持”。

 

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个小标题:“专注力:教师自我精进的全部秘密”!

 

祖庆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女士对牧师说:“我今后再也不会去教会了。” 牧师问她:“请问为什么?” 女士说:“在服事期间,我看到有些人在用手机,有些人在说闲话,这些人都是伪善者。” 牧师认真地想了想,说:“在你做出最后决定之前,我可以请求你为我做点什么吗?” 女士说:“做什么事呢?” 牧师说:“倒一杯水,在教堂周围走两圈,不要让水滴下来。” 女士觉得难度太低了,就接受了牧师的请求。女士很专注地走一圈回来,牧师问了她三个问题:“你有没有看到有人在用电话?有没有看到有人说闲话?有人犯错了吗?” 女士回答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因为我专注于这个玻璃杯,以避免水滴出来。” 

牧师告诉她:“你来到教会,应该专注于上帝,这样你就不会被人们绊倒。”

专注于某事时,成长就在不知不觉间。

 

专注于给学生写故事。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和一群孩子共度生命,共享成长。每一个工作日,每一间教室里,都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人生。那是旭日花开的声音,那是枝干拔节的声音,那是生命蓬勃的笑响。福建的微友曹秋英老师将班级学生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从憨憨到敢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样的成长多幸福!

 

专注于打造一间阅读教室。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得到空前关注与重视。语文统编教材的“快乐读书吧”也推出了一本又一本整书。于是,教室里,树荫下,大课间,读书会,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学生捧起书,就为他定格最美瞬间。或凝眉,或欢喜,或几人共读,共说共话,那真是读起书来,自成一道风景!这样的阅读教室,你有吗?


扫码 遇见成长~

 

专注于课堂教学。窦桂梅老师说:“把课上好是老师最崇高的师德。”三尺讲台是我们的主阵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我们教书育人的航船。一次会议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维涛教授问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追求“深语文”。于教授听了之后,帮我完善了“重阅读、重生活、重潜移、重习惯、重情趣”的五重教学法。等我实践-完善-再实践之后,我会再次向于教授汇报自己的教学追求。

 

专注于课题研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走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我们迎来十四五,老师们也许参加过许多科研课题,也许只是简单接触,并未深涉。顺着学校已经立项的科研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认真记录,总结提炼,特别容易出成果。我曾经参加了学校的《关于小学生团体心理游戏内容与实践的研究》,这是个国家级的课题,我把自己上过的团体心理游戏课,认认真真写成了详案,如《团队风采》《校园交易节》《球的魅力》《解手链》……把在上这类课型过程中的想法写成了心得,如《团体心理游戏课应该注意的……》《浅谈教师在上团体心理游戏课中的感悟》……把进行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写成了科研小结,如《万能数青蛙实验小结》《在我的科研工作中还缺少什么》……后来,课题组大量征集课例、案例、小结,我便把自己平时随手记录的点滴交给学校,学校统一上交总课题组。那时上交这些,还没有数量的限制,不像现在每人只能交一篇。所以,我的很多研究随笔,都成了科研课题成果。无心插柳,却,绿树成荫。

 

专注,迎来迷人的成长!

 

合上书页,走向那个焕然的自己!


—END—
作者 | 王盛青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致入职新教师:一份班级管理小贴士,请查收! 如何评课、说课、备课、磨课、仿课、公开课、写教案?全在这本书里! 那节公开课,把我打入“冷宫”十几年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