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一本让人精神明亮的书

种豆南山下 祖庆说 2024-01-09
以下内容源自,作者

但开风气不为师:读《现代语文二十家》

文 / 彭燕

 

我国的母语教育经历了由传统文言文教育到白话文教育的转轨,由传统私塾教学到现代学校课堂制的转变。这期间,有许许多多学贯中西的硕学宿儒参与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建设:统一国语运动、设立课程标准、编写国文国语教材、引进教学方法、探讨语文教学要旨……


赵志伟教授在《现代语文二十家》一书中梳理了二十位对我国语文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展现了那一代读书人“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的精神境界。


开创:淑世济世,救国启民


他们在我国的母语教育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梁启超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学法著作;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汉语版首译者,他所著的《修辞学发凡》,让他成为我国修辞学的奠基者;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标志着我国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确立;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是我国早期研究中学国文教学法里程碑式的著作;夏丏尊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最早提出“语感”的人。

 

尽管时光荏苒,但这些语文教育家的著述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有指导意义,比如黎锦熙、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的阅读和写作指导、教材选编经验等。

 

以朱自清为例。他有中小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兼通新旧学,且一直在做具体的建设工作,所以他发表意见不会空泛或者不切实际,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他认为: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的,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教与学也是相互促进的。这是他用自身经验告诉我们的。他编写的多本书大多都是指向阅读的。关于阅读,他与叶圣陶共同编写了《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在这些书中,注重涵盖多种文体、多个年段,对于读本编写有前瞻性思考。

 

关于略读指导,他认为包括这几项:

 

一、读书前指导,包括五个方面:版本指导、序文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

 

二、组织学生阅读——学生应该随时记笔记。

 

三、课内讨论。


四、读书成绩考核。这样的方法指导对于我们现在时兴的“整本书阅读”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注重阅读前的方法指导,注重阅读中的交流互动,注重阅读后的评价促进。


看看这些方法,对于我们现在的整本书阅读同样适用。


开放:兼容并包,为我所用


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这些语文教育家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一隅之地,而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与他人争鸣,并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

 

黎锦熙根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提出了国语教学“三步六段法”,他在自己的书里还引用了杜威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美国一些测量学、心理学的理论等先进的理念。

 

吴研因尽可能利用国外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为自己服务,努力让国文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推进。

 

王森然编著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引用了国外传进的桑代克等人的教育心理学、写作学的理论。

 

艾伟利用国外检测学科最新理论研究“教学评价”的实验,进行初中生学习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不同速率结果的比较,用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检验“文白之争”。

 

穆济波在东南大学附中教国文时,曾经引进过美国的道尔顿制。实验结果虽然不尽人意,但正是因为尝试过实验,所以他提出的国文教学各种理念更切合实际。

 

夏丏尊翻译的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教育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正是在这种兼容并包的思想下,这些大家在实验、研究的路上开启一代新风气,让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能够为我所用。尽管取得不俗的成就,他们却不自为人师,永远在学习的路上进行自我提升,在现代语文教育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以我们熟悉的叶老说起吧。叶老主编了《国文杂志》,这是是叶老一生中做得最多的几件大事之一。1942年开始,他先后在成都、桂林创办《国文杂志》,是全面抗战时期最有影响的两本国文教学杂志之一。

 

战事初起时,炮火把他们的楼房、厂房给烧了,后来迁移到内地。在湘桂战役中,损失尤其惨重几百大包心力的结晶都被烧掉了。但他们并不颓丧,反而还能重整旗鼓,在重庆浇版重印。正是在这样一种“开明精神”的支撑下,他们坚持办了16期,直到抗战胜利。

 

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不禁思考,像叶圣陶这样一位谦谦的儒雅君子,为什么会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担当起家庭、社会赋予他的一份责任?当我们读到欣赏到他那充满书卷气的说法以及循循善诱的话语,我们无法想到他是那么的强大,就是因为它有一种淑世济世的大心肠,才是他以及和他一起的那一群人,为现代文化教育事业开出了一种开明精神。

 

叶圣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为语文教育、文学教育多方设法、竭尽其能的精神,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甚至所有教育者的楷模,他的价值怎么估计的,精神财富永远留给后人。


扫码 遇见好书~

 

除了叶老,其他19位乃至更多的先躯的名字,都应该被我们铭记。这些母语教育的先驱多是具有多重身份的集大成者,他们的责任心以及对事业的热忱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的。古往今来,在高等院校任职却又关注、踏踏实实做童蒙事业的学者少之又少,即使偶然有大学教授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也是居高临下指导的多,能够让一线教师有通透之感的更是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们本身已经才华出众,但他们始终能找到自身的短板,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全才”。那种自强不息、笔耕不辍的精神令人钦佩,“知不足”“知困”促使他们在学术和教学上勇猛精进。

 

前辈的优良精神应当得以延续,吾辈还当不断学习,磨砺自省,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石,才对得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礼赞。


作者:彭燕

个人简介:彭燕,重庆市九龙坡区华梁学校语文教师。教育硕士,区优秀班主任,第二届全国“百千论道”睿师,曾获全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二等奖、区优质课竞赛特等奖、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班级阅读活动曾被《中国教师报》及“重庆小语”公众号宣传报道,多篇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


—END—
作者 | 彭燕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推广合作 | 木子(微信)lixin13551044584
常年法律顾问 |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 灯下读书 | 西南联大的师生情——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有所感 读书摘录 | 刚好遇见张祖庆老师的《刚好遇见》 散文,这样教更有效——跟着王林波老师上语文课
步骤   成为谷里推广员请扫描二维码—进入谷里书生中心推广商品—生成专属海报—长按保存后推广邀请好友(下级推广员)—长按保存发出邀请自动结算,推广无忧
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茫茫人海中,永不失散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点击“设为星标”(或在右下点个“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