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底萌物靠可爱火上热搜,网友:吃我别吃它!

小肥良 厨房人类 2023-04-11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自然界中可爱的生物有很多,但如果票选最可爱的是谁,我必定会提名这位:



明亮的小眼睛、柔软的触角、浑身长满绿色叶片,这个小家伙的照片一出现在互联网,旋即惊艳了不少网友。




有网友已经准备养一只了:


不出意外,我也能在评论区看到熟悉的提问:



更有宝可梦玩家惊呼:


“卧槽这不是谢米吗?!”



宝可梦的设计一直都有借鉴现实生物的习惯。


难道谢米是借鉴了叶羊吗?



那么这个小可爱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这种可爱的生物叫藻类海蛞蝓,它有一个同样可爱的简称,叫「叶羊」。


英文简称:Leaf Sheep,国内也称海兔。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为什么它的名字带羊(sheep)呢?


因为叶羊拥有明亮的眼睛和黑黑的触角,而这个触角让它看起来很像卡通小绵羊,因此得名。



何况确实有的叶羊看起来真的很像羊!


不信看看这只,是不是很像小羊肖恩



叶羊动起来时,身体上的“叶片”也会随之抖动,看起来可爱极了:




叶羊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


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在幼年时期,刚刚从卵里孵化出来时,它们是个小透明,长得和父母并不像。



一旦它们吞食过海藻后,它们就会变成带着珍珠光泽的亮绿色


因为海藻中的叶绿体,会留在它们体内,与体细胞共存。


而这些叶绿体,也让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像植物一样获取养分生存下来。



因此如果你要养一只叶羊,只需每天让它晒晒太阳就能存活下来了。


叶羊也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第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


它们通过盗食质体,吸收了食物中的叶绿体,让这种本应只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变为自己所用。



虽然有这项黑科技帮忙,但叶羊并不是吃了一次就可以享用终身的。


叶绿体在叶羊体内是会不断消耗的,所以叶羊要隔三差五的去吃海藻补充新的。



叶羊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


如一种吃红藻的叶羊身体呈玫瑰红色,吃墨角藻的叶羊身体就呈棕绿色。



叶羊体表还长有绒毛状树枝状的突起。


从而使得自己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似,这样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因为其绚丽多彩,叶羊一直以来都是水下摄影师喜欢的有趣拍摄对象。


其他种类的叶羊


话说回来,咱毕竟是个美食公众号,有的小伙伴可能要问了:


叶羊尝起来的味道怎么样?


事实上,别看照片里的叶羊蛮大的,事实上叶羊只要几毫米大小,5mm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叶羊了。



因此不要说味道了,我们甚至都很难留意到叶羊们的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办法一尝叶羊哦。



叶羊的卵索带被捞起晾干之后,被沿海居民称为“海粉丝”,又有“海粉”和“海挂面”之称。


海粉丝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


不但可以食用,还能入药,具有消炎退热、润肺、滋阴的功效。



另一方面,日本名古屋大学山田静之教授等人,从叶羊(海兔)体内提取了一种名为「阿普里罗灵」的化合物。


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可作为抗癌剂


这种制剂只对癌细胞起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海兔抗癌制剂的出现,使叶羊声名远扬。



然而由于很多原因,现在野生的叶羊是越来越少了。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叶羊后代存活率很低


卵索带脱离叶羊之后,就开始随波逐流,在海中漂浮,很容易就会被其他动物吞食掉。



另一方面,因为叶羊形象可爱,体型娇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将其作为宠物养在水族箱里。


这也导致野生的叶羊被大量捕捉,极大地影响了叶羊的生存。



最后的原因,则是老生常谈的环境问题。


叶羊对海水水质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海水被污染,就会严重影响叶羊的生存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大,叶羊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现在很多海域的叶羊都已经因为污染而绝迹了。



对我来说,我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如此可爱的生物,渐渐在地球上消失的。


它的存在,也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地球还有多少有意思的生物,在等着我们发现呢?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