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撷英」5月热文——国际关系期刊

本期推送论文选自5月国际关系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的微信公众号热文,共18篇 。

✦国际关系来源期刊(含扩展版):30种

✦开设公众号的期刊:28种

✦5月推送本刊论文公众号:19个

(每刊最多入选2篇,以作者姓名音序排列,点击“阅读原文”可直达期刊公号。)


_


目录

国际关系期刊

_


高歌|中东欧政治转轨30年——对转轨进展的观察与思考 

_


姬文刚|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 

_


靳风|中美关系中的“灰色地带”问题:挑战与管控 

_


李晓  等|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策

_


牛新春|从新冠疫情管窥国际政治新旧时代转换

_


强舸  等|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的组织体系和发展趋势 

_


孙吉胜 |当前全球治理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 

_


田文林|英国在中东的“分而治之”政策及其后果

_


王碧珺  等|中国投资是东道国内部冲突的抑制剂还是催化剂 

_


吴慧  等|国家安全视角下南极法律规制的发展与应对 

_


余敏友  等|“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辨析 

_


余南平|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大国博弈——以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变化为分析视角 

_


张健|新冠疫情对欧洲的影响与中欧关系

_


张莉  等|“17+1合作”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涉华舆情研究 

_


张伟玉|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变化趋势

_


张宇燕|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_


赵思洋|反思主义与作为现场的东南亚——庄礼伟教授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研究

_


朱锋|国际秩序与中美战略竞争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阅读原文

中东欧政治转轨30年——对转轨进展的观察与思考

高歌

【摘要】中东欧国家政治转轨指的是国体上向资本主义、政体上向西方民主政体的转轨。国体转轨随东欧剧变结束而完成,政体转轨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不同的评估标准,对政体转轨的进展可作出既大体相似又不尽相同的判断。经济转轨、外交转轨和新独立国家的国家构建与政治转轨同时进行,直接作用于政治转轨进程。经济转轨与政治转轨呈现正相关关系。外交转轨对政治转轨发挥明显的导向和驱动作用。国家构建作为政治转轨的前提条件,影响了转轨进度。实行了40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乃至之前更久远的历史沿革则构成了政治转轨的底色,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当代世界

阅读原文

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

姬文刚

【摘要】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政治系统、政党政府、政治沟通和政党领袖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究其原因,政党与选民关系的易变性,民粹主义、反建制、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等思潮、理念、倾向甚至行为等因素,正在合力塑造着中东欧国家特殊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与发展轨迹。新型政党与边缘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对中东欧未来政治生态产生持续影响。


国际论坛

阅读原文

中美关系中的“灰色地带”问题:挑战与管控

靳风

【摘要】近年来,“灰色地带”相关概念成为了美国学界所热议的话题,其认为在大国竞争回归的背景下,“修正主义”国家正在诉诸具有模糊性、不对称性与渐进主义特征的“灰色地带”手段威胁世界秩序与美国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学术议题,“灰色地带”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外学界对“灰色地带”行为的特征、“灰色地带”冲突升级模式的研究仍不够充分。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与学界将中国的部分对外政策贴上了“灰色地带”手段的标签,鼓吹以更强硬的政策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本文从解析“灰色地带”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中美间当前存在的“灰色地带”冲突,探讨“灰色地带”冲突对中美双方造成的挑战,并对如何管理中美间的“灰色地带”冲突进行简要讨论。


东北亚论坛

阅读原文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策

李晓,陈煜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现代国际关系 

阅读原文

从新冠疫情管窥国际政治新旧时代转换

牛新春

【摘要】金融危机、民粹主义和新冠疫情三次危机暴露自由国际制度的内在缺陷,大国竞争动摇国际权力格局,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旧秩序风雨飘摇,国际新秩序难觅踪影。制度、权力和国家共同影响国际新秩序的走向,三大变量均有多种可能性,前景扑朔迷离。新旧秩序转换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过渡期是最动荡、混乱的,重大事件能加速或测试秩序变化。新冠疫情就是这样的重大事件。


俄罗斯研究

阅读原文

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的组织体系和发展趋势

强舸,叶尔郎·马季耶夫

【摘要】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重要邻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支点国家。“祖国之光”党自2004年至今一直是哈萨克斯坦的执政党。2019年3月,纳扎尔巴耶夫辞任总统,但依然保留着党主席一职,这意味着“祖国之光”党将继续在哈萨克斯坦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在哈萨克斯坦实地考察的一手材料,本文从中央组织、地方和基层组织、党的干部、政党经费等四个方面,阐述“祖国之光”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探讨其发展趋势。现有的文献在观察原苏各国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时,大多将议会式政党预设为比较样板和发展终点。然而,研究发现,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近年来重新采用了诸多列宁主义政党的做法,其政治发展受议会政治和列宁主义的双重影响。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当前全球治理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

孙吉胜

【摘要】当前世界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也深受影响,大国围绕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面临治理困境甚至治理失败。全球治理话语权既体现为参与治理的权利,也体现为贯穿治理过程的权力,具体化为治理主题、治理议程、治理平台、治理制度和治理人才等多个方面,反映治理理念之争、话语之争与制度之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努力创建新机制和新规则,推动现有国际制度改革,提出中国倡议和方案,分享中国治理理念,参与全球治理人才竞争。未来中国需继续加强外交能力,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挖掘和凝练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制度能力建设,提高制度性话语权,培育和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治理人才培养和储备,以真正成为全球治理强国。 

阅读原文: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官方网站


西亚非洲 

阅读原文

英国在中东的“分而治之”政策及其后果

田文林

【摘要】“分而治之”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统治政策,在近现代被西方殖民国家“发扬光大”。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英国作为塑造中东格局的最重要外部力量,在中东殖民统治主要采取“分而治之”政策。这一殖民遗产给中东带来多重负面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支持阿拉伯人发动大起义,借以分裂奥斯曼帝国,中东缺乏“核心国家”导致该地区群龙无首,动荡不定;其次,在中东各国间制造纠纷,同时在各国内部制造分歧,由此导致中东各国矛盾四伏,中东国家治理困难重重;再次,扶植犹太人在中东建国,由此为“世纪冲突”——阿以冲突埋下祸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矛盾愈演愈烈。需要指出的是,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中东新霸主,美国从维护自身霸权统治出发,继续在中东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由此使中东地区至今处在动荡之中。


世界经济与政治

阅读原文

中国投资是东道国内部冲突的抑制剂还是催化剂

王碧珺,杜静玄,李修宇

【摘要】随着国家内部冲突取代了国家间战争成为集体政治暴力的主要形式,对内部冲突中国际维度的关注促使人们思考以国际投资为代表的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影响。从理论上看,国际投资可能会引发冲突,也可能会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OFDI)国,但研究中国OFDI对东道国内部冲突影响的实证文献几乎没有。作者基于2004—2016年中国对115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OFDI对东道国爆发内部冲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显著降低了当地爆发内部冲突的概率,而全球第一大OFDI国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对当地爆发内部冲突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在影响机制上,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显著降低了当地的失业率,有助于增加民众参与武装冲突的机会成本,降低叛乱行为的合法性与成功率,进而减少东道国内部冲突的爆发。以上发现体现出中国投资对东道国内部稳定性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际安全研究

阅读原文

国家安全视角下南极法律规制的发展与应对

吴慧,张欣波

【摘要】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法律层面界定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其中包括维护在南极等新型领域的国家安全。由于中国南极事业的开展须遵循一系列的南极法律规制,因此南极法律规制的发展对中国在南极的国家安全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南极法律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和平利用与非军事化、搁置和冻结主权要求、科学研究自由、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海事安全以及全面保护环境等。近年来,随着人类南极活动的扩展,南极法律规制出现了一些前沿性的问题,如南极主权要求国仍然强化权利主张,南极旅游和非政府活动、航空活动、特别区域保护等规则酝酿发展以及南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面临重新谈判等。这些趋势将对中国在南极的国家安全利益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可通过国内立法、发布政策文件、积极行使享有的国际法权利等途径来维护国家的南极利益。


太平洋学报

阅读原文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辨析

 余敏友,张琪悦

【摘要】“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之争是影响该“准则”现阶段磋商与日后实施的关键问题。各方在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调整立场主张,总体趋势从分歧转向部分共识。本文从“准则”的文件形式与实质内容两个层面展开论证,认为“准则”的文件形式不能作为确定其性质与法律约束力的唯一依据,而判断法律约束力的重要依据在于“准则”是否有为各当事国创设权利义务的明确意图,由此应当结合“准则”的实际条款、制定时的具体情况、嗣后行为等实体与程序因素综合分析。即使“准则”文件整体的法律约束力尚无定论,但仍可以从具体内容角度分析,即“准则”中反映既有国际法规则的条款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不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的条款能够依据诚实信用、有约必守、禁止反言的原则对各国产生事实上的约束。


国际关系研究

阅读原文

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大国博弈——以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变化为分析视角

余南平

【摘要】第三次产业革命与全球化过程瓦解了工业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国内全产业链模式,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国际分工合作增加,同时在国际政治层面首次出现“国家全球价值链能力”问题,进而影响到传统国际权力的结构性演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大国技术竞争,将对现有已经出现拐点变化的全球价值链产生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环境下“主导等级企业”价值链模式的出现将重塑未来的全球价值链。而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间博弈的决定性力量不仅嵌入大国博弈竞争过程,同时还将引发全球价值链重塑风险,其竞争结果可能带来部分国家“超越式”发展而改变当下的国际关系,同时也会对民族国家既有的国际权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代国际关系

阅读原文

新冠疫情对欧洲的影响与中欧关系

张健

【摘要】新冠疫情对欧洲各国及欧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成全方位挑战。欧洲“封城”“封国”“封盟”,应对力度空前。疫情对欧洲的直接冲击非常显著,但欧洲对疫情的反应以及应对措施给欧洲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深远。欧洲经济大幅衰退不可避免,这将埋下未来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一体化危机的隐患,欧盟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将进一步受损。疫情后欧盟及欧洲一体化发展将面临重大抉择,疫情可能刺激各国加快一体化进程,但也可能导致“去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使欧盟再次面临倒退危险。综合看,一体化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欧盟仍只能修修补补,以拖待变,但这种做法不可持续,并潜藏更大风险。后疫情时期,中欧关系面临新挑战,但也有新的合作机遇,中欧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前所未有。


当代世界

阅读原文

“17+1合作”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涉华舆情研究 

张莉,张晓旭

【摘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17+1合作”背景下发展迅速。通过对“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中东欧国家智库报告等研究数据进行考察后发现,近半数中东欧受访民众对中国持有积极印象,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但是,中东欧国家对华舆情存在较大差异,“17+1合作”的知晓度仍然较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媒体上的可见度不高。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当地媒体沟通合作,讲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的故事。


国际政治科学

阅读原文

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变化趋势

张伟玉

【摘要】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首要的战略竞争者。2018年1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国防战略报告》,将美国的国防战略“从反恐转向大国竞争”,并渲染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出台《印太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一个修正主义大国”,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关注定位为国家间的战略竞争,称要 增加美国主导、同盟国和安全伙伴参与的在印太地区的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


世界经济与政治

阅读原文

新冠疫情与世界格局

张宇燕

【摘要】如果我们把此次疫情粗略地假定为一次短期巨型冲击,那么就世界格局问题而言,我们就必须同时思考两件既相互关联但又彼此相异的事:一是疫情对当下世界格局造成了什么样的和多大程度上的冲击;二是未来世界格局因冲击的力度和形式而显露出的最可能的演化路径。总体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启的历史进程,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特定方式在某些方面加速或延缓了这一进程。此次疫情作用于现有历史进程的加速力或迟滞力突出地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世界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上。相对于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主观”上的断裂更值得警惕。主导国家间的博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安全的程度与方向。尽管就目前态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但疫情已经昭示:除了同舟共济并肩前进,人类不存在其他选择。


东南亚研究

阅读原文

反思主义与作为现场的东南亚——庄礼伟教授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研究

赵思洋

【摘要】反思是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使命与责任。面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作为非西方国家的、受到启蒙精神洗礼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熏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始终站在反思主义的立场和视角上,慎思国际关系中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国际关系中人的价值及其消失,以及世界政治中“边缘”视角的意义。面对混合着“传统”与“现代”多重面向的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作为同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危机与困境、传统东方文明和基于西方经验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赋予作为现场的东南亚研究以普遍的理论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阅读原文

国际秩序与中美战略竞争

朱锋

【摘要】当今国际格局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就中美当前的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言,中美战略竞争中短期内还难以决定性地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中国即便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和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军事及安全行动采取斗争的回应方式,也并不意味着两国无法合作、或中美关系已进入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导权之争。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经贸往来和必要的合作仍会发展。中美战略竞争会影响权力、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调整变化,其走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变革。但未来国际秩序的变革并非只取决于中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和战略选择,将决定性地影响中美战略竞争的走势和未来国际秩序的演变进程。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各期刊社和期刊微信公众号、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数据库。

文章发布时间:2020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

数据采集时间:2020年6月9日-2020年6月10日



部分学术期刊未开设公众号或公众号未推送本刊论文,故未列入。欢迎期刊编辑部推荐优秀论文加入每月「撷英」栏目推送,请通过zhpj@nju.edu.cn与我们联系。

 责编:羽青团

审核:闻    青

往期推荐

撷英

综合性期刊的法学热文 

智汇

国家高端智库系列报告出版概览(一)

方圆

四种方法避免投稿陷阱,实现精准投稿

数迹

5月热点文章 - 综合性期刊和高校学报

刊界

《科学》杂志—熟悉的陌生人

书简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历届获奖著作概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