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佛陀的殊胜功德 —— 十八不共法

灵隐寺 2024-03-19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佛的“自觉”简别于人天,“觉他”简别于二乘人,“觉行圆满”简别于菩萨,此最上果与“如来藏”、“智慧德相”等同。如来已成就有为无为等无量清净功果法,智慧广遍无穷际,非是二乘、菩萨所能及得,故称觉行圆满。


确切地说,佛的觉行圆满功果法,就是佛不共通于余乘的智慧功德——佛陀十八不共法。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都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而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八种功德单用“不共”命名,是强调这些功德仅限于佛,声闻、缘觉是完全不具备的。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二乘圣者或能部分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这十八种功德,唯独佛才能具有。下依大乘经论一一诠释十八不共法。


六种无失

佛身口意方面的功德(1—6)

1.身无失不共。

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满足,一切烦恼皆尽,所以在佛陀身上从来不会出现不恰当或无意义的行为。


佛作为三界典范,持戒功德具足,身业得无所失。而二乘人,在造作身时有明显的过失。如桥梵波提吐食后,又用舌头往地面舔食;摩头盘比丘跳上他人的住宅屋顶及树上嘻戏。


2.口无失不共。

佛具有无量的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都能适应所化众生,使他们都得到证悟,口无失是随身无失而具有的一个自然功德。佛陀在因地所历经的三大阿僧祇劫中,严持清净戒行,常住甚深禅定,得诸种微妙智慧,身口自然寂静无失。


佛所说教法随众机宜,辨才无碍,口业无失。而二乘人于口业有失。如舍利弗率大众回归住所时高声谈话。如此能知佛与声闻等有别。


3.念无失不共。

佛善修甚深禅定,因禅定而善于摄持各种心念。由于长时间修习四念处等禅定,佛的一切意业都已完全随顺智慧,对已过去久远的善法都能记忆不忘,所以称为念无失。


佛因持戒功德,能意念清净,无有散乱。而二乘人有此过失。如难陀有贪习而欢喜接近女众,是为念失。


4.无异想不共。

佛对一切众生都平等怜愍、予以济度,毫无亲疏远近之别,犹如日光普照大地,为一切众生无偏依怙,无有异想。


佛与声闻等于无异想有差别。佛从旷远世以来,视一切众生平等一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无怨亲想,普渡群迷;声闻等断佛法身慧命,视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利,不利他人,一视同仁,普利大众更谈不上了。


5.无不定心不共。

佛的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禅定,没有不定心。定就是一心不乱,若要如实现见万法本性,必须心如澄水般寂静一如,清澈透底;如果心浮气躁,就像风中的灯烛摇摆不定,纵然见到诸法也不能明了其本性,犹如波动的水面无法显现清晰的影像。


佛恒常安住在真如法性之中,行住坐卧无不在定中,所谓“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是对佛威仪的最好写照。《天问经》云:“何人无过失,何人不失念,何人常一心,应作者能作,正知一切法,一切障得脱,诸功德成就,唯有佛一人。”


佛与声闻等,对此之别是:佛于行住坐卧中,常不离甚深禅定,摄心一切善法中。若从定起,能一心不乱深入欲界定;而声闻等从定起,或入无记心,善心或退入后心,散乱无章无有定律。佛在定中能说法时,化主、化人同时在说。声闻法化人、化主不能兼说于一时;佛一切智满,心力均匀,无烦恼法,对一切法坚定不疑。声闻等对一切法处处怀有疑问,烦恼习气生起时,退法心散。


6.无不知已舍不共。

对于众生来说,有苦、乐、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相互之间没有混杂,乐时无苦,苦时无乐,相互清晰明了,不互相错乱。众生由于无明,多数只能察觉苦和乐的感受,对于不苦不乐的无记感受,常常不知不觉而有舍心。而佛对这些不互相错乱的感受都能认知它们生时、住时、灭时的本性,所以说佛没有“不知已舍”心。


佛对一切法能照知方舍,没有不了知而放弃,自行门说每一念都能悉知其粗细深浅,知后便舍;声闻等无有是力,有时错摄心,掉心时亦不会行舍心想,未平等就舍弃。从利生论,佛终究不舍有情事;而声闻等沉空滞寂,中止化城。


佛的每种不共法都有多种含义,“不知已舍”也称为“不择舍”。佛陀善知度化众生的种种因缘,所以没有“不以智慧简择便舍弃利益众生之事”的问题,无“不择舍”。


以上六种“无失”是指佛在身口意方面的功德。


六种无减

佛证知方面的功德(7—12)

7.欲无减不共。

欲无减是指佛的善法欲不减。佛深知善法欲的重要性,不仅从来不会破坏,而且努力培养善法欲,在因地勇猛精进地修集善法,毫无厌足之心。即使是成就佛果,具足一切功德,遍知一切诸法,但佛度脱众生的悲愿和善法欲从来没有厌倦。


佛的福德虽满,世世欲度众生,恒行精进。不知厌倦;声闻等悲智不足,少有善法,知难而退,没有恒常精进之力。如舍利弗过去世曾发大心行布施波罗密,天有欲知其道心(坚固的程度)浅深,化作婆罗门前来试探,向他讨取双目,舍利弗欲满足布施成就,忍痛挖出恭敬献上。不期乞者将目摔置地上,嫌臭踩踢、佛袖而去。舍利弗由此感慨:“大心难发啊!”就此退灭初发之心,不求增进。又如,释迦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力。超越九劫,疾速成佛。弥勒菩萨却略逊一筹。所以在欲无减与精进无减中,二乘菩萨与佛有差别。


8.精进无减不共。

佛的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进,成佛后依然精进不息,度脱一切众生。精进无减与上面的善法欲有紧密联系,对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进。


9.念无减不共。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对众生八万四千种烦恼。佛对于众生显现的不同烦恼,用不同法门予以教化、度脱,对这么多的教法从来不会忘失。这是因为佛智慧圆满,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通达无碍,自然也对此八万四千教法保持忆念不忘。念无失与念无减不同,“失”是错误,比如在行住坐卧时失念;“减”是不及,比如阿罗汉的神通智慧最多观察到八万劫前,这就是有所减损,念无减也是唯佛独具的功德。


佛与声闻等。于此之间的差别在于:佛持念具足,念念中都能分别三相,无有一法徒然错过不念;声闻等因修四念处,念力虽牢却减少,念宿命最多也不过八万劫,并且于见谛道,不能念念分别。况且,佛于宿命智力随念知有力;声闻等却于此无力。由此看出,念无减不共。


10.慧无减不共。

佛在因地中为累积诸大智慧而努力修行,及至证悟真如法性,了知诸法性空,不生不灭,得一切智慧,三世无碍。因此佛的智慧稳固,无有减损。


诸佛如来是具一切智智,于一切法智慧圆融无碍。声闻等虽然亦具足能达普遍法性的总相智,但缺少菩萨的道种种智,更无如来的最微妙智。


11.解脱无减不共。

二乘圣者虽然得到真实解脱,但并不究竟,唯独佛陀已获得圆满了义的解脱,丝毫无缺,所以称为解脱无减。


佛远离一切执着,智慧最上乘,无有烦恼染习,得六通及解脱,已尽诸漏而解脱无减;声闻等智慧不如佛,烦恼习气未尽解脱有减。故佛与声闻等于解脱无减不共。


12.解脱知见无减不共。

此知见即是智慧,佛具有无量无边的清净智慧,此智明知一切解脱相。诸如应时解脱、非时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坏解脱、不坏解脱、八解脱、不可思议解脱、无碍解脱、固解脱、不固解脱等互不混杂而了了分明,所以称为解脱知见无减。


佛上下根智慧成就,了知诸法念念别相生灭,解脱知见无减;声闻等不得一切智慧,上上根智慧不成就,诸法念念生灭,不知别相分别,故于解脱知见有减,因而有别。


以上六种“无减”指佛证知方面的功德。


智慧观照

身口意业随慧行不共(13—15)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不共。

佛彻底脱离了有为业缘在世间的业果之身,一切身业都能圆满地随顺智慧,以此功德化现各种殊胜之相调伏众生,使众生各自证悟解脱之道。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不共。

佛以无上的智慧引导口业,用微妙清净的语言化导利益一切众生。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不共。

佛以清净意业随顺智慧,转入众生心,为众生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


佛每时每刻无不在利益众生。在行身口意三业时,以智慧观照,随智而转。诸天及厌恶众生,只要是一闻到佛的气息香味,便能舍弃五欲,发心修善,信力清净;声闻等无有此智为先导,作善时,三业便善。意业有时无记等,如大迦叶闻歌起舞,为身业不随慧行。阿那律师随口骂人,为口业不随慧行。舍利弗闻佛言其不净食而不复受请赴食,为意业不随慧行。


佛的一切身、口、意业都是“先知”,然后“随智慧行”(因此这三种也可看作是前面身、口、念无失之因,随智慧故无失),三门行业无不为利益有情,乃至举手、投足、出言、微笑等等都有利于众生。


《中观四百颂》云:“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众生,如果闻到佛陀呼吸间的香气,便能信心清净,对佛生起欢喜;天人闻到佛气息香,便会舍弃五欲享乐而发心修善。佛的呼吸都能利益众生,更何况身口意三业的功德?


三世无碍智

智慧照知去来现在(16—18)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不共。

“了知前世”的范围会随烦恼的断除而扩大,而完全清净地彻知一切过去世的功德,只有佛才能具备。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遍知无碍。


17.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不共。

佛能真实无碍地了知现在世的所有一切。


18.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不共。

佛对未来世的一切都能了知无碍。


以上三者,指佛的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之事。能通达无碍地知晓三世,并且过去、现在、未来的纷繁形相毫不相杂乱,清清明明,所以称为三世无碍智。


佛与声闻等差别在于:佛是一切智人,以甚深智慧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悉知无碍。除佛之外,其他人于三世中智慧皆是有碍,于三世中智慧不能尽情舒展,通达无碍,故为不共。



佛陀彻证了法界的真理,智慧横穷十方、竖尽三世。从横面来说,佛拥有“尽所有智”,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纵深来说,佛拥有“如所有智”,对于万法的认识深度,超越了一切世间智者与出世间圣者的境界,到达了最为究竟的地步。因此在经典中,佛常常被称为“一切智人”。


前念迷而即佛是凡夫,

后念悟而即凡夫是佛。

前念取境即烦恼,

后念离境即菩提。



我们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无一不是真如体性般若妙用的显露,一切视听言动,无一而非殊胜的佛行。只要深深通达这一真相,则一切如来十八不共法的功德,无不现成,不假修学,即得受用。即所谓:


色声浩浩地,佛法祇如是,

拟议及思量,白云千万里。


往期回顾


禅语

禅语 | 阿弥陀佛在心间

禅语 | 不染诸境 闲闲自如

▲禅语 | 谁能向外夸精进

禅语 | 常赞佛胜德

禅语 | 福慧双修


新闻

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哀悼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常识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上)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中)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下)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佛诞节来临 我们感恩佛陀 祈福众生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