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 | 学做菩萨 行菩萨道 以愿海摄持

灵隐寺 2024-03-19




一富裕的农夫从田埂上走过,看见贫穷的农夫饿倒在路边,奄奄一息,问他:你怎么饿成这样子?


贫穷的农夫说:我天天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南走到村北,一粒粮食也捡不到,怎么不饿成这样子呢?


富裕的农夫看看他的田,都荒废了,长满了杂草。


“我有三十亩薄地,都足以衣食无忧了”,富裕的农夫说,“你有三百亩良田,却都荒了,真是可惜!这么好的田地,为什么不种呢?”


“滚!”贫穷的农夫朝他吼。


富裕的农夫摇摇头,回家拿了粥和馍,又到田埂上,给奄奄一息的农夫吃。


奄奄一息的农夫愤怒地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天天在家喝酒吃肉,却把不要的粥和馍扔给我!”


富裕的农夫又回家,拿来肉,说:“你试试,能不咽下去。”


贫穷的农夫抓起就往嘴里塞。嚼了半天,全吐了。——他连稀粥都咽不下去,更别说肉了。他的嗓子太细了。


富裕的农夫,就是菩萨。

贫穷的农夫,就是众生。



三种福田



人的福报是从种田来的。想有福报,很简单。悲田、恩田、敬田,随便种种,就足以衣食无忧了。


悲田

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悲悯心。愿意去帮助陷溺在苦难中的人,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恩田

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亲友的扶持之恩,乃至一切有情众生,在无量劫里,都曾是自己的父母、师长、亲友,自己今天能有口饭吃,离不开一切众生的辛劳。


敬田

是对有品德的人,他们的道德净化着这个世间,驱散了无边的寒冷和黑暗。


这三种田,种好了,福报自然就来了。想没饭吃、没衣服穿,都很难。


愚痴的众生,放着这三种田,一样也不种,任凭它们荒弃,却成天抱怨: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南走到村北,连一粒粮食也捡不到。


放着父母在家,不想着孝敬,整天想着:我做得已经很不错了!我要发财啊!发财的门路在眼前呢。


身边有种地的好手,从来不想着去请教,跑到另外的饿得奄奄一息的人旁边,头对头交流白捡粮食的心得,指着田地里耕作的人说:看,一群傻货!等庄稼长出来,要到什么时候!随便遇到洪涝、干旱、虫灾,不就颗粒无收了吗?真是傻货呀!


其他种田的人想帮他,说你该种种地了,他马上骂:你懂个屁!


菩萨悯怜众生,希望帮助众生,不舍一位有缘众生。但实际上,各人造业,各人受报,谁也替不了谁。





菩萨愿意将自己田里长出的庄稼让给众生吃。——但是,众生咽不下去。唯有众生自己的汗水灌溉出的庄稼,自己才能下咽。比如,饿鬼道的众生,嗓子比针眼儿还细。渴得喉咙冒火,面对一泓清泉,看见的却是烈焰脓血。


有人穷得吃不上饭,你怜悯他,给他钱,他拿去就赌,就嫖,就吸毒。你给他多少钱,窟窿都填不满。他还是没有饭吃。不瞎搞的人,不用给他钱,他也有饭吃。瞎搞的人,怎么给他钱,他还是没饭吃。有首对联叫:


问菩萨因何倒坐?悲众生不肯回头。


菩萨悲悯众生,却又无可奈何。悲悯众生,是清楚地看见他无始劫来遭受的罪,又清楚地预见他悲惨的未来。但除了心痛,又有什么办法呢?众生自己看不见,不仅看不见,还乐此不疲地去往火坑地跳,菩萨岂能拦得住。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因众生迷惑颠倒,故菩萨现颠倒相,告诫众生转身即是正道。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为恶习所迫反而去造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虽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




菩萨会被世间法所染污吗?

有居士问:

菩萨在世间红尘普度众生,是否会被世间法所染污呢?


法师开示:

其实,这点是不必担心的。世尊在《大宝积经》里面曾经和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有过这样的一番问答:


当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问世尊说:"尊敬的世尊,为何说菩萨在世间度化众生,却不会被世间法所染污呢?"


世尊回答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善男子,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我来打个比方吧。


就像有人善于捕捉野兽,他念动咒语可以护身,因此就算和毒性猛烈的毒蛇一同玩耍,和毒蛇一起做出各种让人惊悚的危险动作,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毒蛇所伤害。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这是因为他有非常善巧的护身方法的缘故。


善男子,对于菩萨来说,他们在世间度化众生,行的却是出世间法,他们有各种善巧的智慧方便之力,所以就算是和烦恼毒蛇一起玩耍,和各种烦恼接近,但是无论怎样都不会被三毒烦恼所伤而退失菩提的。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菩萨成就善巧方便的智慧之力,不是世间之法所能染污的。"正如《华严经》中所说: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这句偈颂说的就是菩萨的清净无染。



菩萨救度众生的手段

一切菩萨救度众生的唯一不变的手段方法就是说法,一切菩萨成长的动力也是为众生说法,只是每位菩萨说法的细节不同而已。


地藏菩萨说法的细节方向是讲因果,如是因则如是果,你如果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好的,就要避免再造作如此的业因,从而洗心革面断恶修善,这是地藏菩萨讲法的惯用的模式。


观世音菩萨说法的模式在《耳根圆通》里面就看得明白,当某某“境界现圆”,也就是当修行某个什么境界快圆满了、快要证悟了、就卡在那个瓶颈了,观世音菩萨显示对应的身相,为他宣讲对应的法义,从而帮助他从当下的境界解脱出来。


为什么菩萨要去救度众生?

因为众生没有解脱、没有开悟、没有明理,一直活在无明当中,无时无刻不在造业!我们做为一个凡夫,没有开悟,感受不到自己在造业,而菩萨能够感受得到,因为我们造业,同样能够影响到菩萨。


譬如说我们现在把大气层给破坏了,你说谁受害、会影响到谁呢?影响到整个人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宇宙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与你、我、他有关,原本就是同一体。菩萨的智慧能感受到世间的痛苦,菩萨根据自己的愿力救度众生!


菩萨一方面彻悟自性本来无生清净,另一方面透视人间诸法,皆是梦幻泡影。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自明白之后,发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就要深涉社会服务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觉悟真理,自益人


我们学菩萨道,要令菩提心增长,以愿海来摄持。从古以来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并及世间伟人,都是由愿力而成就大业的。


菩萨没有众生,就不能成为菩萨;菩萨没有弟子可度,无法增长自己的道业。菩萨所获得的福德智慧,都是在度众生当中出生和增长的。没有众生的磨砺,菩萨的福德智慧无法长进。


就像真妄和合,互相依赖一样,菩萨与众生确实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没此就没彼。很多人学佛不发大心,自私自利,不考虑众生苦,结果自己的道业很难增进,长期都是在原地踏步。


学佛人需时常观察自己的苦,同时也要观察众生苦,见到自己和众生的苦,应该发起慈悯众生的心,发起与众生一起得解脱的心,这就是发菩提心。


有了这个心,诸佛菩萨加持,道业增进,才能勇往直前。



往期回顾


禅语

禅语 | 阿弥陀佛在心间

禅语 | 不染诸境 闲闲自如

▲禅语 | 谁能向外夸精进

禅语 | 常赞佛胜德

禅语 | 福慧双修

禅语 | 养心最难 惟是慎独


佛化生活

生病与探病

饶益众生 从家人做起



新闻

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哀悼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常识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上)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中)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下)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佛诞节来临 我们感恩佛陀 祈福众生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