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神通可以随意显现吗?

灵隐寺 2024-03-19


我们经常能看到有关神通问题的争议,有人认为有神通表明一个人有修行;有人认为有神通就应该出来显现,乃至于抱怨诸佛菩萨和有神通的修行人,为什么不广现神通;有人认为无论任何情况,显现神通就是破戒,从而得出一些示现神通度化众生的高僧大德是外道的结论。


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佛法中的经文和戒律自有对神通问题有相关的论述和规定,开遮持犯皆次第鲜明,真正明白后就不至于产生上面那些偏见了,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根据“依法不依人”的原则作出中道的结论。故在此列出一些相关的经论并参考部分大德或学者的文章,整理出一些佛法对神通的观点,供参考。


(神通的具体内容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有兴趣的同修可自己查阅《大智度论》卷五及卷二十八、新译《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长阿含经》卷13的阿摩昼经、《瑜珈师地论》卷四十三等相关经论的内容。)




神通可以随意显现吗?


不可以!!!

因为——




1、神通不是佛法的目的,也不作为有修行的判据,既不可恃,也不可执。

神通确实不是佛法的目的,佛法是为了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出离三界,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而许多鬼神诸天乃至魔王也有漏尽通之外的五种神通。如果一味宣扬神通,而不最终导入戒定慧的修学,必令魔王得其便利而大行其道。


佛陀为防弟子一味沉于五神通中,乃告诫弟子智慧成就才是第一义,在《杂阿含经》中记载:“世尊告曰:戒德具足,心游道法,意在四谛,欲至涅槃,此是比丘之所求也。”“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没有证得漏尽通的神通,不是了生死的究竟之法,唯有戒律和真实的智慧才是值得我们究竟依靠的,是迈向佛道的必经之路。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九》记载,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用神足通飞到佛所,反而不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迅捷,佛对疑惑的目犍连尊者解释说“汝不於神足有退,但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汝所不解。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无有量,心得自在,不如舍利弗从心也;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若舍利弗比丘心所念法,即得自在。”大目犍连听后默然了。这段公案清楚的表明了智慧超越神通,才是学佛究竟之法。


大正藏集部的《佛说黑氏梵志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印度有一位修得五种神通的梵志叫迦罗,他很善于说法,常常感动天龙八部及阎罗王也来听法。有一天阎罗王听法后告诉他因为嗔心尚未断,虽然具足四禅五通,几天之后,就会因嗔恚堕到地狱道来,他非常烦恼,一些善神指点他去请教释迦牟尼佛,于是梵志拿了两棵梧桐合欢好色华树飞来供佛,佛陀看见他一进来,便说:“放下!”于是他放下右手拿的花,佛陀又说:“梵志,放下!”他又放下左手的花,佛陀再次说:“梵志,放下!”梵志不解地说:“我已两手空空了,为什么您还叫我放下呢?”佛陀说:“我并不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要你将你的六根、六尘、六识,全都放下。”五通梵志终于听懂了佛陀的话,立刻身心放下,顿证不退转地。——五通梵志尚不能了脱生死,需要进一步的修行,足以说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出离三界相对于神通更具有重要性。



2、神通不可随意妄显。

妄显神通不但不能增进道德、脱离烦恼,有时反而成为进趋解脱之道的障碍。不论是在家、出家乃至证果的圣人,除了度人,是都不能妄显神通的。


如果一个出家人有神通而随意显现神通会招来大众更多的供养,对于有戒行、有道德还没有神通的出家人却常会被一般大众误认为没有修行反而不易得到供养,所以佛门中有相关的戒律,这里不便细谈,但那些不是为了度人而妄显神通、贪图利养、破坏戒律的出家人自然会受到僧团的惩戒和摈除。


证果的圣人也不可随意妄显神通。宾头卢为十六大阿罗汉之首,据《杂阿含经》卷二三、《十诵律》卷三七等述,因其为了一个钵而对未受戒人现神通力,被释迦佛所呵责,驱摈于西瞿耶尼洲,并命不许入涅槃,常住此世界,为众生福田。


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册《诸经要集》也记载了此事,抄录如下:


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栴檀钵。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内外道。知欲现神通。皆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问目犍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犍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禅定。便于坐上。伸手取钵。依四分律。当时坐于方石。纵广极大。逐身飞空。得钵已还去。佛闻呵云。比丘为外道钵而于未受戒人前现神通力。从今尽形摈汝。不得住阎浮提。于是宾头卢。如佛教敕。往西瞿耶尼。教化四众。广宣佛法。阎浮提四部弟子。思见宾头卢。白佛。佛听还座。现神足故。不听涅槃。敕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有请悉赴。


另外,莲花色比丘尼曾为了早一点见佛而用神通现作转轮王身,也遭到了佛陀的呵责。


即使是度人,也不是都能适宜以神通来吸引大众,教理和智慧才是永恒的,如:《长阿含经》卷十六中记载,有一名叫坚固的长者子,请求佛陀每当有不信佛的婆罗门、居士、长者子来到僧团,希望佛陀都能命令出家比丘们展现神通给对方看,以彰显佛陀教法的伟大来折服对方。但是佛陀回拒他,并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如果比丘现各种神通,被相信的人看见了,去向不相信的人宣传佛弟子有神通;那些不相信的人,就会露出怀疑的神情,讥嫌毁谤地说:那还不是施用咒术的结果,那有什么真正的神通呢?坚固!我何必因为叫比丘现神通,而让一些人心生不快说出毁谤的恶语呢?所以我教导弟子们专心修行,有德莫彰,有恶莫隐。……并且我的神通法中,最重要的是教诫神通,就是依我的教诫努力修行,而终至四大永灭,烦恼永断,得漏尽通而解脱入涅槃。



3、神通本身改变不了因果,也敌不过定业。

业力是由十二因缘的相续所形成的,要解除消除业力,是要靠自身以智慧破除无明烦恼的缠缚,并非可以依靠神通的力量,投机取巧规避自己应负的行为后果。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不理解佛陀所说定业难转的话,在琉璃王攻打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城时,以神通飞入被军队围得水泄不通的城内,用神通把五百位释迦族盛放在钵内,认为能够保护这些释迦族,可是过后看钵,五百位释迦族已变成了一滩血水。


虽然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也无法扭转自己母亲的业报,在《盂兰盆经》中,当自己的母亲生前多造恶业,落入饿鬼道,他用神通送去的食物到了母亲口中化成了黑炭,急得这位大神通者大哭,佛嘱其于七月十五,僧解夏自恣之日,设盂兰盆供,仗十方僧宝的修行功德回向方才解脱了母亲的苦难。


最后,这位具足大神通力的证果圣人被外道用石头击毙(当然,需要提醒大众的是,这种死法并不能障碍这位证果圣人的解脱),示现了神通敌不过业力的道理。(此事参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18)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中,记述有四个修得五神通的外道梵志;四人知道自己寿命将尽,伺命使者将来抓他们,于是他们一人躲在空中,一人入海,一人躲在山腹,一人钻入地底,但都同时死了。佛陀谈及此事告诉诸比丘欲得免死,唯有修行四法: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槃。


近代有一位具有大神通的智者示现神通,化导了无量有情信受佛法后,也是自己示现了病象离开了人间。这再次警醒世人,要正确地看待神通和因果业力的关系。



4、通有五种,当仔细辨别


中观部的论典《宝藏论》及《宗镜录》将神通分为五种,现引用《宝藏论》的原文:



通有五种。何为五通。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报通。五曰妖通。


何谓妖通。

狐狸老变木石之精。附傍人身聪慧奇特。此为妖通。


何谓报通。

鬼神逆知诸天变化。中阴了生神龙变化。此为报通。


何谓依通。

约法而知缘身而用。乘符往来药饵灵变。此为依通。


何谓神通。

静心照物宿命既持。种种分别皆随定力。此为神通。


何谓道通。

无心应物缘化万有。水月空华影象无主。此为道通。




上面五种虽然皆名为通,却只有道通是究竟的,不究竟的通可以退转,若深执其中,颠狂成魔,造作恶业,命终必堕生死苦海。


在《杂譬喻经》曾有这么一段故事,说明了显现奇功异能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神通,也不能代表有道德有修行,我们还应该仔细观察其是否戒律清净。


从前有一比丘,因破戒而被排斥、摈弃,正当其懊恼、悲叹哭泣行走之时,适逢一鬼,此鬼犯法,也为毘沙门天王所摈弃。


鬼问比丘:“你有何事哭泣而行?”

比丘答说:“我破戒违犯戒律,被众僧所排斥;一切檀越所供养的全部失去。而且恶名到处被传播,因此愁叹、哭泣啊!”


鬼告诉该比丘说:“我能令你恶名声消失,并且得到很大供养,你可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让你在空中行走。人们只能看见你,而看不到我,唯你若因此得到大供养,应当先供养我。”


该鬼就扛此比丘,于其先被摈弃的聚落上空行走。此时聚落人们见此景象都感惊奇,而认为该比丘确是行道圣人;辗转传言:“众僧不应冤枉摈弃得道圣人。”


于是村人皆异口同声呵责该寺众僧,并且恭迎此比丘住于寺内,因此得到大供养。


此比丘则不违其誓约,将所得衣食诸物先供养该鬼。


另有一天该鬼又担此比丘游行空中之时,正值毘沙门天王官属巡游,鬼见司官大感惊怖,马上捐弃比丘,奋力逃走,此比丘因此堕地而死,身首碎烂。


这个故事中,鬼之腾空即为报通,破戒比丘之腾空即为依靠鬼魅他力之依通,统属惑乱众生的妖通,皆非神通。



5、神通有大小,惟佛乃究竟。


一些有神通的人以及罗汉、菩萨、佛虽然皆有神通,但大小深浅是有不同的,只有佛的神通才是真正圆满无碍的。后秦释僧肇选的《注维摩诘经卷第九》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佛陀时代,曾有一人到舍利弗处求出家。舍利弗观其宿命。八万大劫不种善根。弃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尽皆不受。于是到祇洹门下。悲泣懊恼。


佛从外还见而问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种种责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见人根妄轻贱人耶。


佛即受其人。赞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即得阿罗汉。


舍利弗问佛。此人何时种泥洹善根。


佛言乃往昔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人可。时有一人。入林取薪虎从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树虎在树下。其人极大恐怖。时佛从空中飞过。其人见已称南无佛。心生信乐极厌生死。深心誓愿愿离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脱。


时舍利弗。向佛悔过举身投地深自悲叹。


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弃而不取。金师见之知其中有金。即以两囊鼓而出之。众生无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弃而弗度。如来深见根本。以禅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连证得圣果、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都有局限性。这个故事很说明问题,被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等高僧大德多次引用。(可见于《印光大师文钞 复张觉明女居士书九》)



即使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使用神通时也会有不准确的时候。


《摩诃僧祗律》卷二十九中记载,有一次阿阇世王要攻伐毗舍离这地方,毗舍离城的师子将军就去请问目犍连,请目犍连用神通预测究竟是谁会得胜?目犍连告诉将军是阿阇世王会得胜。於是师子将军回国召募勇士,抱著必死决心应战,而阿阇世王听到目犍连的预言,心里很放松没有戒惧,就被师子将军乘其不备的打败,阿阇世王和毗舍离的师子将军都对目犍连有意见。当时诸比丘听到这些批评讥嫌语,就告诉了佛陀,佛陀明辨此事,说目犍连的确没看清楚,并告诫目犍连应审慎看清楚明白些。



6、不持戒律、不断烦恼,开发神通有害无益。神通也可因为贪、嗔、痴等烦恼及破戒而失去。


如果修行人不持戒律、不断烦恼,用硬压六识的制伏法开发五神通,贪嗔痴之根未除,一遇外境就或喜或悲,魔即可乘虚而入。


如开天眼通,能见恼怨自己之事;嗔心未断,极易发怒而致堕落,或见到男女情爱之事,生起贪色之心,而招情移入胎之祸。


若贪求神通,本身即是贪根,常有人藉此以图名利恭敬,可谓背道而驰。惟有证了法空或能严持戒律的修行人,开五通后随缘度众,可以抛开美恶亲疏情爱喜怒之别,能平等自在、顺逆一如,否则根本未得,反容易为神通所误。


曾有一位有天眼、宿命二通的修行人,因为贪心未除,把持不住自己,为财色所惑,反而造下了无间地狱之业,令人惋惜不已。试想一下,如果自己在烦恼未断的当下拥有了五种神通,你一定能如法的应用到弘法利生上吗?


《诸经要集》卷第十二曾记载,释迦佛的前身一角仙人“通十八种大经。又学坐禅。行四无量心。得五神通”,却因为对淫女产生了淫心、淫行而失去了神通。(待续)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华严智慧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 当净其意如虚空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 信为道元功德母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不可缺福德资粮

清净一切善业力

亲近善知识 具足弟子相

平等饶益 一切众生

中道了义之法与行为

普遍供养诸如来

诸供养中 法供养最


通启

 杭州灵隐寺文宣部招聘启事

 怎么当好一名新媒体小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