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慈孝文化节 | 专家谈老龄社会转型——“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应才是”

灵隐寺 2024-03-19


中新网杭州9月5日电(记者 施紫楠) 慈与孝,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5日,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主活动——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


论坛以“后疫情时代的慈孝与养老”为主题,聚焦“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展开讨论,探讨如何积极、科学、有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慈孝文化。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阿里巴巴商学院学术委员梁春晓


论坛上,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阿里巴巴商学院学术委员梁春晓就《老龄社会转型、文化与生命关怀》做主旨演讲。


在梁春晓看来,四十多年来,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已经从制度、技术扩展到“人”。


“中国的老龄化可能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强悍,我们将其称之为‘超级老龄化’: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超稳结构。”演讲中,梁春晓直言,中国一直到21世纪末都将处于一个很高的老龄化水平。



梁春晓所言不虚。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20年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报告称,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亿老年人。


“当前,我们正面临在‘超级老龄化’驱动下,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大转型。”在梁春晓看来,老龄社会转型,是现代性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老龄化本身并不是问题,不适应才是问题。


“整个社会延续了成千上万年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形态,都是跟年轻社会相适应的。如何解决民生、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与老龄化的不相适应,才是我们面临的最重大挑战。”梁春晓说。




据梁春晓所言,老龄社会转型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是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全局性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挑战,如不能从全局角度看待整个社会转型,就不可能很好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文化建设和生命关怀的基本背景。”梁春晓说,针对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宗教养老特别是佛教养老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选择。


梁春晓表示,佛教安养院的养老方式超越了血缘家庭,提供了一种其他养老机构缺乏的精神生活秩序,也提供了另一种审视养老伦理的思路。




线上随喜

农历七月十八至廿九(9月5日至16日)启建庚子年地藏法会,法会期间僧众恭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邀请善信居士参加)。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登记!


往期回顾


☀慈孝文化节

光泉法师:积极发挥名寺“慈孝窗口”引领作用

2020第六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举行

新闻 | “2020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新闻 | 灵隐寺庚子兰盆胜会传供圆满

新闻 | 农历七月十五 杭州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新闻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灵隐道场佛事殊胜

方丈言教 | 孝为戒本 孝道无尽

2020中华慈孝文化节聚焦后疫情时代慈孝与养老

慈孝公交穿行杭州 让座有礼 慈孝并行

祖师孝亲:奉养哀祭篇

祖师孝亲:诗偈忆念篇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二

2020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三


☀云林学处

学处 | 释迦牟尼佛为何如此赞叹地藏菩萨?读《地藏十轮经》(上)

学处 | 释迦牟尼佛为何如此赞叹地藏菩萨?读《地藏十轮经》(下)

学处 | 蕅益大师誓皈地藏菩萨 发愿回向偈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学处 | 盂兰盆会比一般世间孝行殊胜在哪里?

学处 | 盂兰盆节的由来和意义

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

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

学处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注音版 附音频)

学处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 (注音版 附音频)



记者 | 紫楠编辑 | 海涛摄影 | 众等责编 | 耀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