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聚书圈 |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分享

田艳敏 绿色中原
2024-09-08

点击上方「绿色中原」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是2023年8月4日绿聚@读书圈线上好书分享的内容,当晚的分享嘉宾是田艳敏老师,她分享的好书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田老师的分享包括书的简介、推荐理由和精彩篇章这三个部分。作者是位心理医生,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人的精神机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指导。这是一本帮助人们心智走向成熟,从而有能力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得自在的好书。


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书圈宗旨:以兴趣为起点,以快乐为动力,以成长为目标。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加入书圈,共读好书,共同成长!

添加绿使者:huan_151





各位书友、绿友好!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的名字是《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作者是美国的M.Scoff Peck,汉译为M.斯科特·派克。写这本书时,他已经是一个从业多年的心理医生。之所以给大家分享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它对我影响非常大,非常受益。


首先,这是一本和我心灵相契合的书,就像林语堂说的,通过读书,你找到了性情、灵魂相似的人,很多方面都和作者有同样的感触和感悟,这是读书的至乐,等于找到了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的知音,带给我许多心灵上的满足;其次,这本书帮助我实现了很多的自我成长,精神上或心智上越来越成熟,突破了很多精神上的枷锁,(虽然现在觉得读庄子似乎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解决了制约我生活、工作质量的一些心理问题。



再者,这本书我认为不仅会促进个人心智的成熟、精神的健康和生命的丰盈,还帮助我较好地处理了亲密关系,尤其是与孩子和伴侣的关系,简直是亲密关系的最高指南,道出了亲密关系处理的一些核心原则。最后,我在这本书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西方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是相通的,即所谓的中国的“道”与西方的真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值得我们学习,不应厚此薄彼。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都应该学习、应用、发扬和传承。


正如其封背上的介绍:“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量就超过700万册;被翻译成23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单上,它停驻了近20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本书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的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会我们成为更称职、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读完数遍后,以上话更是深有同感,而非仅仅觉得是其商业宣传。所以,仔细想后,还是从原本想分享的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吴晓波的《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三本书中,决定选择这本书来分享。前两本书当然也非常值得推荐,但《干校六记》更多是个人的体悟和对作者的崇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些专业,但能极大改变我们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认知,喜欢的书友可以自己阅读。


还有,随着这些年接触我国传统典籍《道德经》、《庄子》、《论语》、《大学》、《素书》、《菜根谭》,以及南怀瑾老师的书,觉得这本书的许多智慧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都有蕴含,我现在更偏向阅读传统经典,觉得传统经典几乎完全化解了我的心理问题,现代很少看这种心理学自助的书了。但传统经典由于时代和文字的限制,最主要还是自己古文功底不行,传统典籍太博大精深,自己也只是体悟一点皮毛,一知半解,不敢给大家分享。最终还是决定重读这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给大家谈一下感受,分享一下我从中体悟到的智慧和带给我的成长。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律;第二部分是爱;第三部分是成长和宗教;第四部分是神奇的力量。


我主要给大家分享前两部分,我认为这两部分是个人成长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的盛典。后面的是作者进一步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关系的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索,第三部分是对个人成长与宗教之间关系的探讨,我觉得我们很少人有宗教背景,自己也缺少,感触不深;第四部分讲神奇的力量,我尽管觉得有些见解已经触及人类最高智慧和认知的边缘,与老子等东方智慧不谋而合,但对我似乎还是有些高深和玄妙,非常认同但缺乏对人的心理、人性乃至宇宙奥秘的深切的实践、体认和研究,所以不敢随便发表意见。所以,主要给大家分享前两部分。前面两部分则是与我个人成长和亲子关系处理的实践紧密结合,看后有了很深的认同,才敢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也许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和认知,很难克服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所以,分享的同时,也烦请各位帮我发现和提出问题、指出和分析我的局限,帮助我更好地实现精神上的成长。



我给大家分享的主要是一些对我非常有触动和启发的原文,围绕原文谈我的感受,可能缺乏条理性,我尽量总结为一个方便大家理解的逻辑体系,还请大家见谅。


先看中文版序言中这一句话: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王德峰:中国人已经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


其实不光中国,在当今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社会关系、心理上、精神上日渐复杂),国外也是如此,作者作为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或者说是心理医生,也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规避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只有勇敢地直面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以爱为基础,做到自律,超越传统观念的限制,你才会逐步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活出一个健康、丰盈的生命状态。



第一部分:自律


作者在第一部分首先指出:人生苦难重重。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中国古语: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不是聪明者,遇到问题,要么拖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麻醉自己试图忘记。



最近看清华大学彭凯平老师的一个演讲,他是专门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提问者提到马斯克的一句话让我很受振动:当你为了保护内心,而抗拒一些地狱的时候,其实也掐断了自己通往天堂的路。其实说的是同样的道理。现代社会种种压力下,我们更习惯性的逃避问题和痛苦,生活在舒适区,其实是在拒绝成长。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大多数都想逃避问题,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存在缺陷,真正健康者寥寥无几。有的逃避问题者,宁可躲在头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心理学大师荣格指出:神经官能症,是人生痛苦常见的替代品。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成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永远难以成熟。



正确的做法: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一)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不少青春期的少年,却缺少这种健康的常态。这种问题学生许多从小没有养成“先痛苦后享受”的习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我观察自己初中同学以及现在青春期的问题少年,多数人认为是青春期叛逆不听话,其实从心理层面问题也在于此。


我国小学和初中知识跨度较大,很多孩子到初中阶段学习跟不上,就开始逃避问题,躲到喜欢的游戏里,拒绝成长,如果这个阶段家长或老师适时地提供帮助,帮助其克服困难,建立其推迟满足感的习惯,情况也许会好很多。


缺少自律的孩子,未必是父母管教不严。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但父母的爱心也至关重要,即便家庭生活混乱,倘若有爱存在,照样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




爱,关于心灵的健康成长。


让孩子学会自律,也需要时间。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其需要,就不知道他们在自律方面,还需要哪些条件。聪明的父母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哪怕孩子犯了大错,他们也恰当地运用敦促、鼓励、表扬,或必要的警告和责备。


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当然也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妈妈爸爸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是自律的起点。


那些沐浴着父母爱的孩子,心灵可以健全发展。他们也可能因父母一时的忽视表示不满,然而他们对父母的爱感激不尽。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起点,这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才必有用”,这种自信需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半功倍。


孩子幼年起就享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的强大自信,也会使其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致自暴自弃。




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就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这是走向自立的关键。孩子童年时期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他们就愿意推迟满足感,反之,如果没有安全感,他们就不愿推迟满足感和安全感,更想选择当即透支快乐与满足,得过且过。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养成自律的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这些心灵的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的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假如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获得礼物的过程,必然是一场更为艰辛的奋斗,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二)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它们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不是有神经官能症,就是患有人格失调。他们都是责任感出现的问题所致。但其表现症状却恰恰相反:神经官能症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意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人格失调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治疗神经官能症比人格失调容易得多,前者认为责任在自己,而后者则不愿承担责任。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痛苦,人格失调症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前者把责任揽给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后者却嫁祸于别人,首当其冲就是其子女。


评估责任归属,必然让我们感觉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倾向。从内心出发,做出权衡,当事人必须自我反省,其中的痛苦和折磨,令不少人望而却步。因此,几乎人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官能症或人格失调症,因此,只要及时求诊,对于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患有人格失调症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是反面的榜样。他们的病情,也会影响到婚姻、交友和事业。他们不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导致人生问题重重。他们往往把责任推给配偶、孩子、父母、上司、或单位、时代和社会等等。


一般病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现状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他们力不从心的原因在于他们想逃避,不愿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放弃了自己的力量。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变成一个自由的人。否则就成为了牺牲品。



(三)尊重事实: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是一张地图,凭着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为在人生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需要绘制地图,为此显然要付出努力。我们的努力越大,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相当多的人却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乎已经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够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处于更新和调整中。唯有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内容翔实和准确。但身边每天都有新的资讯,要吸收它们,地图的修订就要不断进行。足够多的资讯堆积成山,这使得修订工作越发艰难,一旦新的资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做大幅度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忽略事实,对新资讯视而不见。甚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捍卫过时而陈腐的观念,却不愿意更新地图。


坚守过时的观念,对现实漠然置之,是构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



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反省内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尊重事实,意味着接受其他制图者---外界的质疑和挑战,由此确定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不然,我们就将生活在封闭的系统里---就像是单间牢房,我们沉迷在个人的幻想里。


固步自封,逃避挑战,可以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接受挑战,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安慰;只有让接受挑战成为习惯,心理治疗才能够真正成功。畏惧挑战带来的正常痛苦,因而不断逃避和撒谎,无异是有意回避痛苦,这就可能产生相应的心理疾病。


长时间的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在诚实的气氛下,病态的心理才能慢慢恢复。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方能使心灵获得成长。与过于封闭者相比,开放的人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美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开诚布公,不必文过饰非,因此少了很多忧愁和烦恼。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四)保持平衡:(思维灵活有弹性)


自律,是艰苦而复杂的工作,你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你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为使人生规范、高效、务实,必须学会推迟满足感,要把眼光放远。还要尽可能过好眼下的生活,需要通过适当的努力,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换句话说,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约束”,我们称之为“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种原则。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比如生气是一种不可少的反击方式。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制其爆发的能力。我们还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要使心智成熟,就必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相当多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放弃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舍得智慧)


放弃某种心爱的事务——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让人痛苦,但适当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去看心理医生,就要放弃“我是正常人”的关键,承认自己有问题这个事实,需要勇气。尤其男人承认自己是脆弱的不成熟的男人,更需要勇气。)


有的人因为放弃产生抑郁的情绪。在意识思维层面上,他们不愿承认昔日的自我和处世模式急需做出调整和变更。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重大改变。他们的潜意识渴望面对事实,而且在潜意识层面上,已开始了放弃与成长的过程。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之前——这是千真万确的。




人生的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只有放弃过去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我们不妨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权且简单地加以归纳:


不需要过多考虑外界要求的婴儿时期

想象中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父亲或母亲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父母的扭曲形象

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青春期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时期性的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错觉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身体健康的独立性

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总体来说,这些危机是我们在迈向成熟的人生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


放弃而后才能有新生。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生与死,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建立更新的观念与理论,旧有的观念和理论就必须死去。


为了减少痛苦,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我们称之为“兼容并包”。这是促进心智成熟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平衡,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宽容的智慧)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会获得成熟的认知。这一过程包含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不惜将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我们经由成长和自律,可以使心灵包容的能力增强,接近尽善尽美。不经过痛苦与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表面化的模仿不行,比如脱离现实的修行等),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第二部分   爱


自律的原动力是爱。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语境下爱的不同涵义。


作者定义的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是长期和渐进的过程,爱需要付出行动,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帮助自己和他人成长。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最起码说是爱的体现。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他们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毋庸置疑,若想避免这种情形,他们就必须学会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需以之为基础。


坠入情网的经历结束,美好时光归于结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灭,而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真正的爱,却可使自我界限扩充,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坠入情网,唯一的好处就是消除寂寞。即便经由婚姻,使这一功用得以延长,也无助于心智的成熟。


只要坠入情网,我们便以为生活在幸福的巅峰,以为人生无与伦比,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彼时彼刻,我们觉得心智成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使当前的满足感。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我们和爱人的心灵其实并不完善,而是需要更多的滋养。


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或者说,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的“陷阱”。性爱的过程是自我释放,是肉体的体验、是精神的探索、情感的宣泄。


浪漫爱情的神话。数不清的人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氛围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奴隶,到头来发现只是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现实生活与浪漫爱情,往往相去十万八千里。




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陶醉在爱的情感里,我们感觉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我们希望对方成长。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种激情状态,称为“精神贯注”。


我们贯注的对象,正是所爱的人或所爱的事物。对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爱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也会越来越模糊,我们与外界世界融为一体。也许它不比坠入情网的激情更加狂热,但它更加稳定和持久,也使我们更为满足和惬意。


这种感觉被心理学家亚伯拉罕•迈斯劳称为“高原体验”,与恋爱为特征的“高峰体验”不同:前者具有高度,极不容易突然显露出来,也不至于一下子消失,但可以长久地停留在上面,而不会轻易摔落下来。虽然性和爱不是一回事,却可能同时发生。真正的爱带来的狂喜,延续时间更为长久,可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这种情形称为“人性和神性的结合”。(与佛教的忘我相似)恋爱本身不是爱,坠入情网不是爱,但它却是爱伟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每天都会碰到这类问题。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活出自己的价值感。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应当有分工:妻子负责下厨、整理房间、出门购物、照顾孩子等等,而丈夫则出外赚钱、坚持储蓄、修剪草坪、修理家具等等。情感健全的配偶,可以适当更换彼此的角色,男人偶尔做饭,陪伴孩子玩耍,打扫房屋等等,这些对妻子而言,不啻为一份美好的礼物。


此外,也可以考虑为对方做“兼职工作”,比如在丈夫生日当天,妻子主动代替他修剪草坪。适当进行角色互换,就像是进行有趣的游戏,可以给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更可以减少对对方的依赖性。它可以训练我们在失去伴侣支持的情况下,仍然正常生活,而不是突然失去主张,不知所措。唯有学会独立,且能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消极性依赖心理的特征之一,是缺乏真正的爱。患者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深深地怀疑,所以长大以后,他们不顾一切地寻求他人的爱,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们尽可能维系同别人的情感关系,宁愿牺牲对方的独立性和自由,这样一来,更容易使彼此的关系出现障碍。(生活中许多女孩即是如此,因为童年缺少爱尤其是父爱,而一旦恋爱她们是非常不理性的,甚至是把病态的依赖当成了爱。)


真正的爱和自律相辅相成。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


爱的惟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成熟,或者推动人类的进步培养某种特殊的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也要为“自我”提供养分,比如,我们必须爱惜身体,好好照顾它;我们要拥有充足的食物,给自己提供温暖的住所;我们也需要休息和运动,张弛有度,而不是永远处在繁忙状态。


合理而健康的嗜好,是培养自尊自爱的必要手段。当然,嗜好或者兴趣本身,若是成为自我完善的全部目标,就会偏离人生本质。(即变成佛学提的“痴”)


以本章对爱的定义为例,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类。只有人类的心灵,才有真正进步的能力。真正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爱”的只是“宠物”。




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爱,同样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接受她们病态的溺爱,她们就会遭受重大打击。孩子的自我意志开始成熟,变得任性和不听话,或更别人更为亲近,甚至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母亲的爱便宣告终止。她们可能很想再次怀孕,拥有另一个新的“宠物”。在这种情形下,孩子长大成人也可能患上消极性依赖人格症。


对婴儿的爱,对宠物的爱,以及对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本能,这和坠入情网的情形极为类似,无需付出过多的努力。


这样的爱,不是意志选择的行为,对于心智的成熟也无助益,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当然,这样的情感,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成为真爱的基础。但是,要拥有健全、完善的婚姻,要养育健康、成熟的子女,要实现整个人类心灵的进步,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哺育心智成熟的过程,与出自生物本能的引导不同。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依据理性的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凡是不可过及,即中庸的智慧)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还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唯命是从,要适当表达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有好处。


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惟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爱,不是感觉。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须以全部的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


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最终走出初恋的幻觉时,当双方愿意各自到别处呆上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彼此之间才能够发现爱是否真的存在。




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把真正的爱和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只能是自欺欺人。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


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让我们进一步体察爱的本质:

要实现真正的爱,必须付出切实的努力。坚持自我完善,是爱的基本前提。扩充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爱可以使我们勇气倍增,爱是我们获得勇气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是为培养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持续努力而表现出的一种勇气。并非所有的努力或勇气都是爱,但真正的爱,一定需要努力和勇气。


爱的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关注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怀的具体表现。大部分人不懂得倾听,是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维持付出努力。不论年龄有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婚姻也是如此,遗憾的是,很多配偶不懂得倾听。


一般而言,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尊重。除倾听这种表达关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外,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钓鱼、打球、阅读、指导他们做功课、看电影、外出野餐、开车兜风、出门旅行、观赏球赛等家庭娱乐都是表达关注的形式。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关注意味着陪伴,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并随时观察和教诲,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满足了孩子对爱的需求。爱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而“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爱是行动,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爱需要勇气




爱,意味着自我完善,即让自我进入陌生的领域,塑造出不同的、崭新的自我。在此过程中,我们接纳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并由此获得改变。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章制度、陌生的人、事物和活动,都可能使我们面对痛苦,并由此产生畏惧。


人人都有对抗恐惧的方式,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勇气,不意味着用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精神贯注是爱的起点,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且迟早会因为贯注的对象的死亡或离去,让自己饱受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的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性爱、晋升、友谊,但惟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生丰富多彩。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痛苦和悲伤,你同样可以收获快乐和幸福。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面对心爱之人或心爱之物的死亡。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脱离现实,去过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生活。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因害怕打击而逃避,只会导致心理疾病。大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观地面对死亡。


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想象它永远与我们并肩同行。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视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的宏大的意义。




心智的成熟,除了爱和自我完善,除了突破自我界限,并将自我延申到新的领域,还需要独立自主、自信和强烈的安全感父母无条件的爱,认为孩子有价值会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会给孩子极大的成长的意愿和力量。做出承诺,可以给一个人安全感。是真正爱的基石之一。具体而深刻的承诺,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如果童年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灵疾病:不敢付出,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聆听子女的心声,满足他们的需要,也有助于家长实现自身完善,而不是盲目坚守权威,颐指气使。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使人格和心灵不断完善,才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职责。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和自我完善过程中,也会跟着一并走向成熟,对于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晚年生活也大有益处。


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乱。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多半使以为自己在见识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但旁观者清,因此,富有爱心的人通常处于两难的境地——既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又渴望给予对方爱的指导。


勤于自省,才能走出这种境地。自我反省的基本前提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总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让自己具备起码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会行使批评权。他们深知肩负的责任。爱,使他们勇气倍增,敢于面对任何考验。相应地,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自渡者渡人)




爱需要自律。爱的感觉,能产生创造性的活力。但是,假如不加约束,任其猖狂肆虐,爱就会变成逃出牢笼的野兽,它不仅不会成为真正的爱,还会造成极为混乱的局面。把爱与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极致。真正的爱,在促进对方心智成熟的同时,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成长,你会体验到莫大的喜悦,幸福感会越发真实和持久。你非但不会成为清教徒,而且会生活得比任何人都快乐。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修剪整齐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车,而后者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足球场;身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这样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痛苦。最终,父母的在教育上功败垂成。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婚姻也是如此道理。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登山,对后方的营地(婚姻)却缺少经营。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式的态度,注定会让男人的婚姻遭遇失败。女人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她把后方营地当成人生巅峰。她要求丈夫把精力完全放在家庭和婚姻上,丈夫感觉到强烈的束缚,只想早日摆脱枷锁,逃之夭夭。


成功的婚姻,能够为心灵提供更好的滋养,并且成就辉煌的人生旅程。夫妻双方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适当做出牺牲,才会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夫妻任何一方登山人生的顶峰,都可以大幅度提供婚姻质量,将情感和家庭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健康发展。当然,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孤独和寂寞常常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纪伯伦谈到婚姻中“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持空隙,

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的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最后作者强调:爱,是力量的来源。真正的爱,是让心理治疗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对而言,爱是抽象的事物,是难以测量、超乎理性的事物,因此不能归入科学治疗之列。不管心理医生受过多么好的训练,没有真正的爱,或者缺少自我完善,心理治疗只会以失败收场。(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我也深深感到师爱为魂的重要性。)




最近看B站上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分享他的人生智慧,爱也是主旨,他创造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不是一味盈利,而是让员工有美好的生活。他提出要爱生活、爱自己的工作,追求以真爱为基础的爱情,要脚踏实地,在纷繁的世界保持定力,创造自己和世界的美好。没有受过正式学历教育的他,能悟到这么高的智慧,很让我震动和感动。也许正如南怀瑾老师所讲的:教育只是木器上的漆而已,真正有智慧的人不需要教育,而是自性的觉醒。的确现实中,受教育程度高而没有智慧的人也比比皆是。



第三部分 成长与宗教


我认为,宗教不仅仅是迷信,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和文学一样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我学习法律,知道许多学者研究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如有学者写的《法律与宗教》(美 伯尔曼著 梁治平译),我也好奇看过,虽看不大懂,但知道宗教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与法律这种正式制度一样,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性向善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在与政治权力的无数次合作和交锋中,它多次被利用呈现出狰狞的面目,甚至至今仍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忽略它在其他层面的价值。真正信仰宗教的人明白它的价值。


本章作者大意似乎是:尽管宗教给我们信仰和力量,但决不能让宗教成为一种禁锢。不仅是要防止被政治家或阴谋家利用,变成他们统治人思想的工具;更是要提防教条僵化地理解其教义,进而禁锢我们的心灵,阻碍我们心智的成长和成熟,甚至带来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首先挣脱它,然后通过个人学习和成长,自觉地让它成为我们走向进步和幸福的助力,而不是阻力。记得林语堂在一篇文章中谈过他的信仰经历:他从小生活在基督教家庭氛围之中(父亲是牧师),但到上海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后却不再信仰宗教,反而相信了科学,等他大概五十多岁的某一天,陪信仰基督教的妻子在美国的一个教堂听一个牧师布道时,又突然虔诚地再次成为了一个基督教徒。这样的信仰经过反复思考,也许就比较成熟和可靠,宗教因此就会变成滋养我们的生命而不是禁锢我们的心灵。


这一章作者也有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因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经历,很多内容不甚理解,不敢发表太多观点。大家感兴趣可以仔细阅读这一章。



第四部分 神奇的力量 


尽管前面分享已经很罗嗦了,但在结束时还是想打破原计划,对第四部分中最精华的内容发几张图片,分享一些我认为精妙的观点。


我们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甚至认为它是属于我们自身的组成部分。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想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该经常自我反思,接近我们的潜意识。简而言之,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我们内心的上帝,我们是上帝的一部分。




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树根,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意识则是地面上矮小的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即潜意识中)。他接着说,“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和佛学的观点何其相似!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与佛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也许就是一回事儿。)


作者在此基础上指出:心理疾病的起因,就是意识背离潜意识即上帝意志的结果。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人神合一,我们应逐步提升人生的格局,适度放下小我,发掘和弘扬自身的神性。但我们的目标不是要牺牲自我,而是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进而发展成神性的自我。上帝也就会经由我们的意识,获得强有力的崭新的生命形式。因此,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代替上帝为人类服务,去撒播爱的雨露,在没有爱的地方创造爱。




在人生茫茫大海中,我们有时会迷路。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找到人生的方向,虽然这通常需要漫长的过程。心智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我们需要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凭借足够的耐心,付出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之路前进,点滴的认知和经验,就会慢慢汇集起来。渐渐地,人生之路就将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能一不小心,进入死胡同,也可能不时经受失望的打击,或者遭到错误信息的干扰。但是,在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中,我们终将了解人生的真谛,必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心灵获得力量,就会感觉舒适而愉快。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难以言喻,感觉自己与上帝的心灵相通,觉得自己成为了人生专家,心明眼亮,能看清周遭的一切,甚至如同上帝一样全知全能,我们心中充满喜悦。与潜意识沟通,自我意识就会大幅度缩小,感觉这不是我的力量,我只是上帝存在的一种途径。这样的放弃自我,会使我们产生莫大的喜悦,这种平和而幸福的状态与恋爱颇为相似,我们的空虚和寂寞,也一扫而光,或许这就是“神交”吧。(佛学中的开悟?)




潜意识,有着无比神奇的属性和力量。作者指出,释迦摩尼、耶稣、老子,以及其他古圣先贤,都以不同方式阐述过类似的观点。“我在行医生涯中,发现人生的观点与先人的教会完全一致,由此促使我饱含激情,撰写了这本《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最后告诫我们: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也没有任何既定的宗教仪式能让你一蹴而就。任何的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最终才能达到人生的新境界。(人生需要修行!)


我的分享完了,谢谢大家!


END


相关阅读

活动招募 | 有料有趣有益 环保生态市集等你来

协会动态|绿色中原2023年7月动态一览

低碳工坊 | 废塑料变身生态砖活动长期招募

【活动回顾】社区自然活动:探访昆虫邻居

供稿|田艳敏编辑|落羽杉图片|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中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