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廉·布莱克《老虎》

威廉·布莱克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老虎》这首诗短小精悍、铿锵有力。该诗采用三步抑扬格外加一个重读音节的韵律,为全诗奠定了威严有力的基调。全诗共有六节,塑造了一只拥有着“火焰般的眼睛”和“惊人的匀称”的猛虎:第一节开头连续的“老虎!老虎!”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整篇作品大量运用头韵,如“burning bright”,“distant deeps”,“frame thy fearful”,“began to beat”,“dare its deadly”等,以及尾韵“bright、night、art、heart、beat、feet”等,使得诗歌充满音乐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除了韵律节奏方面的特点,该诗采用大量问句:“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烧出了你眼睛的火焰?”···层层叠问,显示出作者对老虎创造过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老虎及其创造者的赞美之情,同时,大量问句也为诗歌增加了气势。读完整首诗,很容易看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一个词不同:第一节的“could”到最后一节变成了“dare”。一词之差,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感情:“could”表达了作者的疑问,经过了一系列的疑问铺垫之后,作者最后用“dare”一词来表现作者对创造老虎这件事情的难以置信、甚至是否定,突出体现了造物主的伟大和老虎的威猛。



THE TYGER 

By William Blak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What the hand dare sieze the fire? 


And what shoulder, & what art.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What dread hand? & what dread feet?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 

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 

What t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 


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And watere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Dare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卞 之 琳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

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

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


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

烧出了做你眼睛的火焰?

跨什么翅膀胆敢去凌空?

凭什么铁掌抓一把火种?


什么样工夫,什么样胳膊,

拗得成你五脏六腑的筋络?

等到你的心一开始蹦跳,

什么样惊心动魄的手脚?


什么样铁链?什么样铁锤?

什么样熔炉里炼你的脑髓?

什么样铁砧?什么样猛劲

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


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

千万滴眼泪洒遍了穹苍,

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

不就是造羊的把你也造了?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

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

敢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郭 沫 若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


又是怎样的膂力,怎样的技巧,

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

当你的心脏开始搏动时,

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


是怎样的槌?怎样的链子?

在怎样的熔炉中炼成你的脑筋?

是怎样的铁砧?怎样的铁臂

敢于捉着这可怖的凶神?


群星投下了他们的投枪。

用它们的眼泪润湿了穹苍,

他是否微笑着欣赏他的作品?

他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徐 志 摩


猛虎,猛虎,火焰似的烧红

在深夜的莽丛

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

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

在何等遥远的海底还是天顶

 

烧着你眼火的纯晶?

跨什么翅膀他胆敢飞腾?

凭什么手敢擒住那威棱?

是何等肩腕,是何等神通,

能雕镂你的藏府的系统?

等到你的心开始了活跳,

何等震惊的手,何等震惊的脚?

椎的是什么锤?使的是什么练?

在什么洪炉里熬炼你的脑液?

什么砧座?什么骇异的拿把

胆敢它的凶恶的惊怕擒抓?

当群星放射它们的金芒,

满天上泛滥着它们的泪光,

见到他的工程,他露不露笑容?

造你的不就是那造小羊的神工?

猛虎,猛虎,火焰似的烧红

在深夜的莽丛,

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

胆敢擘画你的惊人的雄厚?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张 炽 恒


虎,虎,光焰灼灼

燃烧在黑夜之林,

怎样的神手和神眼

构造出你可畏的美健?

在海与天多深的地方,

燃着造你眼睛的火?

凭什么翅膀他敢追它,

凭什么手他敢捕捉?

凭什么肩膀,什么技艺,

才能拧成你的心肌?

何等可怖的手与脚才能

让你的心开始搏击?

用什么锤子,什么铁链?

在什么炉中将你的脑冶炼?

用什么砧子?何等铁手

敢抓那令凡人致命的物件?

当天上的群星投下长矛,

用泪水浸湿了天空,

他在看着他的成果微笑?

是造耶稣的他将你创造?

虎,虎,光焰灼灼

燃烧在黑夜之林,

怎样的神手和神眼

构造出你可畏的美健?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江 冰 华


老虎,你灿灿发光,

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

什么样超凡的手和眼睛

塑成了你这可怕、匀称的体形?

在什么样的海洋或天空

炼出了你的火眼金睛?

那敢于翱翔的是什么样的翅膀?

那敢于攫火的是什么样的手掌?

什么样的臂力,什么样的技,

拧成了你心脏的筋肌?

当你的心脏开始跳动,

什么样的手足将你操纵?

什么样的铁锤?什么样的铁链?

什么样的铁炉将你的头颅锻炼?

什么样的铁砧?什么样的手臂

敢于掌握这样厉害的东西?

当繁星的光芒似银矛射下,

并将夜空缀成一片泪花,

造物主看到自己的作品可曾微笑?

难道不是创造羔羊的他把你创造?

老虎,老虎,你灿灿发光,

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

什么样超凡的手和眼睛

塑成了你这可怕、匀称的体形?




老虎

诗|威 廉 • 布 莱 克

译|伊 沙、老 G


老虎!老虎!燃烧!燃烧!

在夜晚的森林里,

什么样不朽的手或眼

敢于创造你那可怕的匀称?


什么样冷漠的天空或深渊

点燃你眼中的火焰?

什么样的翅膀他敢于追求?

什么样的手敢去抓住火焰?


什么样的肩膀,什么样的艺术,

能够拧成心灵的肌肉?

当心儿开始跳动,

又怎会畏手畏脚?


什么样的铁锤?什么样的铁链?

在什么样的熔炉中炼就你的头脑?

什么样的铁砧?什么样的恐惧

敢于抓住那致命的恐怖的钩子?


当繁星投下了他们的长矛,

用他们的眼泪打湿了天空,

他是否微笑着欣赏他的作品?

他创造了羔羊也创造了你?


老虎!老虎!燃烧!燃烧!

在夜晚的森林里,

什么样不朽的手或眼

敢于创造你那可怕的匀称?




《老虎》是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诗集中象征性很强的革命抒情诗。它热情赞扬了老虎的形象,尤其对于创造老虎这一形体的劳动过程作了高度的评价和尽情的讴歌。
全诗共六个诗节。 
开头的第一节,诗人用简洁、明快的两行诗,热情赞扬“老虎,你灿灿发光,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接着用疑问词“什么样”转入到对创造“老虎”灿灿发光的形体的“手”和“眼睛”的热情赞扬。
第二节诗以三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恢弘、渺远的画面:海洋或天空炼出了“火眼金睛”和敢于翱翔的翅膀及敢于攫火的手掌。
第三节,由对老虎外部形体塑造的赞扬,转入到对老虎内脏的创造力的歌颂。又是以三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雄浑的劳动画面:巨大的臂力和精妙的技艺“拧成了你心脏的筋肌”(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非凡的手足操纵着心脏的跳动。
第四节,由对老虎内在的创造力的歌颂转入到对老虎头颅的炼铸和对雷霆万钧般的创造力的讴歌。以五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的一连串的反问句,又以“铁锤”、“铁链”、“铁炉”、“铁砧”等坚硬的铁器显示老虎头颅的锻炼非同小可。还以“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这样的反诘句表现创造者的非凡的创造力。
第五节,由前面对雷霆万钧的创造力的热情讴歌转入到对柔和、明净的星空的描写,从而联想到“造物主”的创造。造物主创造了阴柔的羊羔,却也能造出具有阳刚气质的老虎。整个铁匠打铁的比喻实则讴歌了上帝造物的过程和超乎常人的胆量。
最后一个诗节,它不是第一节诗的简单重复(注:最末一句首词由“could”转变成了“dare”),而是概括全诗,前后呼应,强化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塑成老虎体形的劳动工匠的歌颂。
这首诗是1794年发表的,正值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老虎象征法国革命的力量,当时法国的革命人民将“黑夜的森林”(the forests of the night)所象征的封建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赶了出去,广大的革命人民就是塑成老虎形体的“工匠”。诗里所洋溢的对老虎和塑成老虎的手和眼的赞美,也就是诗人对法国革命势力和革命人民的赞美,这首诗含蓄有力,意蕴深远,是诗人的力作。



相关阅读:

威廉·布莱克诗13首

D.H.劳伦斯《钢琴》

普希金《青铜骑士》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歌德《漫游者的夜歌》

希尼《阳光》

勒韦迪《一切都是黑暗》

彭斯《友谊地久天长》

兰波《感觉》

兰波《黄昏》

兰波《醉舟》

策兰《死亡赋格》

策兰《花冠》

兰波《奥菲莉娅》

荷尔德林《海德堡》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沃什《礼物》

米沃什《第二空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