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BR特稿|那些素食的年轻人

康国卿 CBR传播人 2022-08-07



记者|宋文佳
美工|史易龙
编辑|陆旭

“健康”、“动物福利”、“环境问题”是她们改变饮食习惯的最主要原因。区别于老奶奶们“吃斋念佛”的刻板印象,素食近来发展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具有明显的年轻化特征。

全文共4797个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以下是正文。



羊肉摊前一只被牢牢捆绑的羔羊躺在地上。南昌女孩李盼思忖许久,花2500元买下。她将这只待宰的羔羊养了起来,取名“喜羊羊”。

2016年9月,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毕业生李盼首次来到安义县长埠镇的小动物保护基地,正式成为一名专职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三个月后,李盼放下了手里夹肉的筷子,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

素食是一种饮食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迈克尔·艾伦·福克斯在《深层素食主义》一书中,将素食主义者分为:蛋奶素食者(吃蛋和乳制品,但不吃肉);奶素食者(吃乳制品,但不吃蛋或肉);全素或纯素食者(不吃任何肉、乳制品或蛋,一般也不吃蜂蜜);………

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在2018年8月发布的《全球饮食调查》表明,“健康”、“动物福利”、“环境问题”是他们改变饮食习惯的最主要原因。区别于老奶奶们“吃斋念佛”的刻板印象,素食近年来发展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具有明显的年轻化特征。


也有专家作出提醒:在营养知识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严格素食可能会对健康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较明显的是维生素B12的缺乏和对认知功能的危害。


有媒体在报道中估计,中国目前约有4%-5%的人属于那个“小众化”、“边缘化”的素食人群。选择素食,也意味着她们要直面亲友和社会的不解。而如何不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自然也成为这些年轻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做了动保以后,不忍心”
 
按照父母的规划,李盼大学毕业后,应该找一份“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平稳度过一生。但她选择与狗为伴。对她而言,素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做了动保以后,不忍心。

李盼不仅坚持素食,在她的推动下,素食护生的理念还延续到了基地流浪狗身上。2019年新年伊始,她让基地患有皮肤病的100多只狗改吃素狗粮。“用一个生命去喂另一个生命,你觉得这是动物保护吗?”她说。

  ▲李盼和基地收养的狗狗“旺仔”在一起。

还在学校就读大四的苏嘉(化名)已经吃素八年。八年前,他彻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也是因为狗。看到爸爸拿着梳子给家里的狗狗梳毛,他突然觉得,“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苏嘉希望尝试一下,以不吃肉的方式来尊重这种平等。在外婆家待了一天,他愣是克制着,一块肉也没吃。从那天开始,还在上中学的苏嘉开启了素食人生。

在地球的另一边,年仅14岁的英国女孩Phoebe两年前决定不再吃畜牧业养殖动物的肉,成为了一名鱼素者(只吃鱼和青菜)。


▲Phoebe非常愿意参加保护环境的游行活动。图为Phoebe在伦敦的一次游行中,她举着“每个人都有能力阻止气候变化”的标语。

Phoebe很早就开始践行环保主义,加入家乡的环保组织,致力于推动减少一次性塑料污染。在这个基本由年轻人组成的组织中,Phoebe了解到了更多保护地球的方式,比如吃素。


 “畜牧业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相比食用动物食品,素食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Phoebe还觉得素食改变了自己的心灵,“当我意识到动物为了人类的肉类消耗确实要死亡、要受苦,我总是觉得愧疚。而当我开始吃纯素后,我觉得这个重担从我肩膀上被卸下来了”。

“成为一个素食者,一年能拯救365只动物的生命、1000公顷的森林,减少3320kg的碳排放、节约6607kg的粮食”、“如果按现在的气候变化速度下去,2040年北极就没有冰了”……很多素食者习惯将 “素食”和“环保主义”加入个人标签,并认可自己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素食比吸烟还酷”
 
在南昌大学就读大学四年级的肖奕桐从去年6月开始,没有任何征兆地开启了素食的旅程。此前她也接触过动保组织,阅读了一些有关素食的书籍。在她看来,“吃素就是吃素,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就是在超市付款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少买河鱼海鲜五花肉,更爱买花菜豆腐西红柿了。

像肖奕桐一样,在大学就开始吃素的年轻女孩近年来迅速增加。益普索市场研究集团发表的《全球饮食调查》表明,素食者在女性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在年轻人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人

2018年暑假,肖奕桐曾在江西宜春当地第一家素食店工作了一个半月。她觉得,素食在小城市显得非常另类。“要么是有宗教信仰,要么就是得了糖尿病。有一句话叫‘我不是吃素的’,在很多人眼里,素食就是不入流。

少数派之所以能成为少数派,正是因为它有旁人无法理解的魅力。她发现,到素食餐厅吃饭的人往往“更有趣、更特别”。这个暑假,素食让肖奕桐交到了更多朋友,有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以前常常犹豫每顿吃什么,现在不用费时间抉择了。肖奕桐觉得,这让时间变得更有效,“素食给了我更多时间去思考、发呆、矫情。

诚然,早在南宋时期,中国就刮起了一股“士大夫素食”之风,陆游就是一个典型的素食主义者。但真正让年轻人感受到素食的“潮流”,来自于近年来欧美国家掀起的素食浪潮。有外媒称2017年是全球素食主义者大幅增长的元年。

25岁的姜晨(化名)是北京的一位教师。她是受在法国留学男朋友的影响开始吃素的。2017年10月,姜晨来到法国,和男朋友一起吃了几天的纯素。“为了以后要长久在一起”,回国后她彻底纯素了。

素食作为一种新兴的饮食方式,还与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软件的风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在博主的精心摆盘和软件滤镜的作用下,素食不再是“只有萝卜青菜”。

▲苏嘉形容妈妈做的素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素菜”

还有不少“网红”宣布拒绝吃肉,将自己改吃素食与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标签联系起来,以“名人效应”带动粉丝了解并尝试素食。一项针对18至24岁青年人的调查表明,44%的受访者认为“素食比吸烟还酷”。

NBA球星欧文两年前在观看过素食纪录片《我们的健康》后宣布开始尝试纯素食。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达2》拍摄片场内明令禁止整个剧组吃肉,并发出号召,“你要与气候变化斗争唯一可以做的大事,就是——停止吃动物。

况且,选择素食还有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理由——利于健康。有研究表明,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概率。素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比食肉者低22%。

从事演艺行业的花花(化名)吃素已有十年。花花认为吃素后自己的新陈代谢更快。27岁的花花保持着不错的皮肤状态,两年前她开始健身后还发现,素食“更容易练出肌肉”。

27岁的北京姑娘杨若思选择素食是因为体检被查出患有胆囊炎。病急性发作时,会引起剧烈的腹痛并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为了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在以牛羊肉食品著名的牛街长大的她,决定尝试蛋奶素。停止服用任何药物后,“胆囊炎基本上没再犯过。

杨若思最喜欢的歌手是齐豫。巧合的是,齐豫也是一名素食主义者。2001年,她收到了来自齐豫的手写回信。现在,她不时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齐豫关于素食的采访,带动更多齐豫的粉丝了解素食。

 

“别人眼中的‘异类’”

 

选择这种新兴的饮食方式,意味着要直面亲友、社会的不解甚至误解。而如何不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也成了他们无法逃避的问题。


大三下学期开学没过多久,苏嘉的三个室友已经一起约着外出吃了三顿饭。“美食”的味道还没散去,回到宿舍的室友对他说:“其实你应该去的,很多东西吃不完都浪费了。

苏嘉敷衍地附和着。他的桌上摆有一口时常冒着热气的小煮锅,煮锅里常有玉米和红薯光临。

饭局始终是苏嘉的“痛点”。怕朋友们觉得他“很麻烦”,苏嘉起初选择隐藏。有朋友把肉夹进了他的盘子,他赶紧找机会夹给要好的其他同学。这不是长久之计,苏嘉发现,有些饭局几乎没有自己能下筷子的菜品。

他找机会告诉了他人:自己是一名素食者。苏嘉的做法很快见效。有很多次,可口的素菜填满了他的胃。但对他的质疑也如影随形。

他不止一次面对朋友的反驳——“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你还吃植物?”苏嘉找不到合适的措辞作答。

“很多时候,别人问你相关问题,不是真的想跟你好好讨论,更多的是一种‘你是异类,我要打倒你’的想法。

有研究报告表明,“来自他人的压力”已经成为素食者放弃素食的第三大原因。压力不仅来自异样的眼光,还来自对素食的“偏见”。比如,只要一生病,家人就容易把原因归咎为素食。

这些归咎也不无道理。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成员吴佳认为,如果膳食组成不合理,蛋白质、维生素B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就会增加,“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不建议纯素食”。

许多人试图通过素食达到减肥的效果,而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明两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事实上,有人在吃素后体重明显下降,也有人体重不减反增。

青少年素食在营养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中国食物与健康》杂志在题为《素食青少年的膳食干预》一文中明确提出,“对于青少年来说,除非处于特殊的疾病情况下,一般不主张素食”。如果吃全素,那么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都需要品种繁多的食材。

28岁的美国女孩Alisha从六年前开始尝试素食,但她现在每顿饭只吃肉和鸡蛋。她本寄希望通过全素,排出医生检查到的体内高剂量的有毒霉菌和其他毒性物质残留。但六年来,Alisha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

▲左图为Alisha于2019年1月拍摄的照片,当时她还在坚持植物性饮食。右图为Alisha于2019年9月拍摄的图片,当时她已经坚持生酮饮食8个月。

2019年2月,Alisha在医生建议下放弃了素食,开始尝试生酮饮食(几乎只吃动物性食品的饮食方式),每顿饭中90%以上都是肉。
 “植物性饮食给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Alisha表示,十几年的植物性饮食带来了许多问题——皮肤干、消化不良、情绪低落、没有能量,“生酮饮食改善了我身体的每个方面,现在我的皮肤更好、记忆更强,心理更健康”。 

 “学会聆听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
 
在大众点评网上把定位切换至南昌,搜索“火锅”显示有1823个相关商户,搜索“烤肉”有3539个,搜索“素食”只有36个。

乘南昌地铁一号线,在谢家村地铁站3号出口下车,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李海军的素食餐厅。店面随处可见的是充满禅意的装饰。店面不大,满台也就能坐40个客人。大多数时候,这里的生意不错,每天能有近百个客人。

客人的构成是多样的。有人常年吃素,有人偶尔来吃一顿。还有约四成顾客是慕名而来的佛教徒。近些年顾客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来店里吃素。

肖奕桐曾经两次光临这家门店。去年深秋,她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店里,点了一碗南瓜羹,撕下了一张“墙上的一碗面”的便利贴,免费吃到了一碗“很香很好吃”的面条。

 “墙上的一碗面”是这家店的创意和特色。来店的顾客可以撕下墙上的一张便利贴,免费吃一碗面,因为之前已有陌生人买了单;也可以选择买单一碗面,把写了寄语的便利贴贴在墙上,送一碗面给下一个未知的顾客。


▲“墙上的一碗面”海报。旁边钉满了形状颜色不一的便利贴,许多人在便利贴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肖奕桐再次来到这家店,是和南昌动保协会的同事们的聚餐。四个菜吃完以后,她找不到别的词语来评价菜品,只一个劲儿地告诉老板“很好吃”。“这家店小小的,让人觉得像避风港,却也给人一种深夜食堂般温暖的感觉。

素食的价格并不便宜,挂在墙上的“春季菜谱”用粉笔写着:黄金干豆角38元,黑腐竹38元,素排骨45元,素三杯鸡26元。素三杯鸡、十八罗汉是很多人去店里必点的招牌菜。

用纯素的原材料做出类似肉菜的观感和口感,这叫仿荤。在李海军看来,仿荤可以吸引平时不吃素的“猎奇者”,成为一个素食者“需要一个过渡”。

2012年,全国各地陆续出现新兴的素食餐厅。34岁的李海军放弃在电视台的工作,开始转型做餐饮。半年内,李海军在南昌和合伙人迅速开起了9家门店。但8家门店相继关停,最后只留下一家门店——这也是南昌至今存活最久的素食餐厅。

在某种程度上,素食是一种“极端饮食”。完全排除某种饮食成分并不容易,许多开始尝试素食的人会在几个月后放弃。期望过高、改变过快是他们放弃素食的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是学会聆听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 Alisha说

-此文系2017级新闻班深度报道课程作业-
-指导老师:梁德学-




点击关键词  查看精彩往期




胡银泉 | 龚岚 | 尹松 | 邓超 | 孙平 | 黄一
罗敏 | 刘世南 | 孟范昆 胡剑云 |田浩然 | 麻卫芳
同志妈妈 林夏羽  | Connie Mom |肖晨帆 | 蓝天救援队
敲钟人 | 师大蚁人 | 阿鹏音乐站 | 传销受骗记 | 抑郁症 
直击高考 | 国际不再恐同日 抗癌厨房 | 师大阅读现状报告
“1925造型”理发店调查 | 考研者纪实 | 15元“买”国家奖
师大体育江湖 | 城中村折叠 | 架空层搬迁博弈 泾口
“梦时代”跳楼少年 非洲猪瘟 | “拯救”保安潘有
盲人高考 |  世界残疾人日|无声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