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与峰会在香港举办——朱永新现场专访;陈一丹开幕致辞……

一丹奖基金会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

与峰会成功举办

原创|一丹奖基金会 

来源|一丹奖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与峰会于12月4日至6日相继在香港举办。


在12月4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朱永新和琳达·达林哈蒙德(DrLindaDarling-Hammond)正式分别获颁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以及一丹教育研究奖,他们在推动教师和学生掌握21世纪所必需技能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评委会的认可。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作为主礼嘉宾出席颁奖典礼。


朱永新获得2022年一丹奖——新教育之光,点燃教师以教育家情怀育人的圣火

专访|一丹奖明师堂成员朱永新教授——拒绝工厂式教育:师者朱永新和他的六百万队友


2022年一丹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办


朱永新自2000年发起“新教育实验”,20多年来探索素质教育的路径,通过提供校园和课外阅读与学习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其团队还通过提供新父母学校等家庭教育课程,以及与学生所在社区的积极互动,营造了更积极的家庭学习环境。


“我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探索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朱永新在一丹奖颁奖典礼上表示。


琳达·达林哈蒙德被授予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奖,以表彰她在改变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能力建设方面的贡献。她的研究显示,通过高效的组织层面的设计及有效的策略,普惠教育的大门可以向每个学生打开。


12月6日的一丹奖峰会以“与教师同行,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为主题,聚焦全球教师的现状及未来,吸引了来自教育、政策制定,以及慈善领域的逾百名专家及学者参与。参加峰会的嘉宾在四场小组讨论中分别围绕“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疫情下教师继续教育如何因势而变”“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学的创新”,以及“协同推动教学创新面向未来”四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表示:“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了蓬勃发展,就必须提供有利条件,肯定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支持教育者取得成功。”


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得奖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及嘉宾在“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主题讨论中发言


教育者居于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方法论积累与创新潜能对教育普惠与教育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小组讨论中,朱永新介绍了为何他推行的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为原点,并分享了新教育实验如何帮助教师成长的思考。


他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也是兴教之源。他和团队通过制作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不断助力教师群体系统拓展优秀教育资源和书目;在教育方法上,他通过教师的生命叙事来进行教育反思;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建立网络师范学院、教师成长学院和种子教师等计划,建立了一个中国教师自我成长的“自组织”,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帮助教师制定生涯成长规划。以上方法论、学习资源、成长平台的三重视角,有助于解决教师成长内驱力和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也在一线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


参与该小组讨论的嘉宾还以“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为例,围绕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发展专业教师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以及如何从教师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展开了充分交流。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通过运用在线直播、教学录播、视频回放、在线研讨、远程交流、在线提交与批阅作业、大数据考核学习结果等功能,可以更好满足老师多元化需求,对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持续跟踪。


中国教育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忽视行动二字的力量!

朱永新:我是行动的理想主义者——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


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奖者琳达·达林哈蒙德及嘉宾在“疫情下教师继续教育如何因势而变”主题讨论中发言


琳达·达林哈蒙德在另一场小组讨论中和其他与会专家一道探讨了疫情时期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达林哈蒙德以中国、新西兰、新加坡和美国等地教育体系为例,分享了利用培养项目帮助教师更好地迎接未来相关的心得体会。包括2020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奖者、PhET互动模拟创始人卡尔·威曼(Carl Wieman)在内的专家参加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学的创新”的小组讨论。


专家们在2022年一丹奖峰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学的创新”主题讨论中发言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慈善与教育话题展开了讨论,陈廷骅基金会和北山堂基金会的代表探讨了与教育界人士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如何为当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多名来自香港当地学校的教师也分享了他们所参与的试点项目所取得的成绩。


香港教师及香港基金会代表于“共同推动教学创新的未来”的专题讨论环节中分享见解


一丹奖于2016年创办,其愿景为“以教育提升人类福祉”。一丹奖每年颁发两个奖项:一丹教育研究奖和一丹教育发展奖,授予对教育贡献卓著的个人或不超过三人的团队。一丹奖由独立慈善信托运作及管理,得奖者将获颁一枚纯金奖牌及3000万港元奖励,其中一半为奖金,如获奖的为团队则奖金由团队平分;另一半为支持教育研究或项目的资金。


2023年一丹奖提名已开启,并将于2023年3月31日截止。一丹奖基金会将于2023年1月18日举办线上提名简介会,分享更多与奖项、提名、评审标准等相关的信息。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朱永新专访:来自香港

“一丹奖”颁奖典礼现场的声音

原创|朱永新

来源|新教育榜样


2022年12月4日,全球最大教育奖项、有教育诺贝尔奖之称的“一丹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
“一丹教育发展奖”得主朱永新教授通过网络连线,接受了现场采访。

(现场采访为英文。以下为翻译的中文)
1、主持人问:得知自己获得 2022 年一丹奖的的消息时,您正在做什么?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朱永新:9月17日早晨,我正在河北北戴河全国政协培训中心。4点50分起床后如往常一样阅读写作。7点约了一位前来参加培训的老朋友跑步半个小时。8点早餐时,接到香港陈一丹基金会马逸灵秘书长的电话,正式通知我已经被评为今年一丹教育发展奖的得主。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被世界看见了!中国教育一线的行动经验,被国际教育专家认可了!第一时间和秘书分享了这个消息。好开心!
2、主持人问:获奖后,最想要感谢的是谁?
朱永新:要感谢的人很多。
首先当然要感谢22年来与我一起奋斗的新教育团队,感谢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毫无疑问,荣誉属于全体新教育人,我只是代表大家领奖而已。我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教育人:我的父亲。他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和校长,一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曾经荣获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父亲的一言一行,把教育理想注入到我的生命之中。
我要衷心感谢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探索的勇气和前行的力量。这个奖记录着中国教育一线行动者的探索,获奖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
我也要感谢中国民主促进会。我们是一个拥有12万名教师会员的“教育党”,让我把本职工作与新教育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我要特别感谢陈一丹先生的慧眼和情怀。一丹奖的设立,不仅填补了国际教育大奖的空白,更为全世界有志于通过教育提升人类福祉的人们,创造了互相发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同时要感谢一丹奖评委会和基金会的信任和鼓励,在全世界的优秀同行中,选择了我们,推荐了我们。
卢志文院长代表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团队参加一丹奖颁奖典礼和峰会,与陈一丹老师等与会嘉宾做深入交流

3、主持人问:新教育实验的 “教师成长模式” 将最新学术研究带给一线教师,并建立起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朱教授可否进一步分享获奖致辞时提到的 “线上学习中心” 计划如何更好地支持教师发展?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有效地提出了教师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把教师成长的三种理论与流派有效整合成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操作方式。我已经决定捐出我的个人奖金1500万和项目经费1500万,建立一个“新教师”专项基金,在线下推进几个重要的教师成长计划,其中有几大板块:一是要建立一个培养未来教师的“实验班”,一是要建立一个探讨在职教师培训方式的“明师班”,一是要建立一个协助培养发展中国家教师的“国际班”,一是要建立一个帮助乡村教师成长的“乡村班”。
这些行动所取得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梳理汇总后,整合新教育原有的教师网络学习项目,成立“线上学习中心”,成为一个教师能够进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自助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向全社会、全世界免费开放,希望为中国以及全球的教师成长做一点探索,也借此向一丹奖、一丹基金会表达我们中国新教育人的敬意和感谢。
4、主持人问:每一位参加今晚 2022 一丹奖颁奖典礼的嘉宾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动教育进步。如果您可以给所有推动教育工作的人一条建议,您会提出什么建议?
朱永新:中国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评价新教育时说:“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在论道,而永新却在行动,而且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很多人在争相指责今天的教育,而永新却在示范明天的教育。很多人提供的是设想和理念,而永新提供的是方案和经验。中国教育也需要前者,但更需要后者,前者供过于求,后者供不应求。”
我们新教育人也有一句话: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所以,我的建议是: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教室、自己的校园、自己的身边做起,我们就能创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5、主持人问:除了上述四条问题以外,有没有想要特别与我们分享的心得或故事?
朱永新:我同时想起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去年也就是2021年7月5日,厦门市同安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梧侣学校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当地20年以来第一位考上世界名校的孩子。这所学校95%的学生是务工人员子女,从2010年建校第一天起,就开展新教育实验。
一个故事发生在2015年的安徽省霍邱县。这个县城也是从2010年开始开展新教育实验。此前,因为地处偏僻、教育资源匮乏,许多父母们纷纷告别故乡,忍受各种不便,到周边城市安家,只为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读书。开展5年新教育实验后,当地教育品质得到父母们的普遍认可,当地一所小学的学生竟从500人增加到1500人。
有的是多年前,有的是近几年;有的是城市,有的是乡村;有的是进取深造,有的是平静美好……这样的教育故事,在新教育教师的教室里,每天发生。每次听到一位位老师告诉我这样的消息,我都觉得:教育,真的可以很幸福。
【美】唐纳德•伯格:心理学胜过教育学——评中国的“新教育实验”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22版)

峰会上,陈一丹谈到了

他人生中的三位老师

原创 一丹奖基金会 来源|一丹奖
2022年一丹奖峰会的开幕致辞中,陈一丹谈到了他人生中的三位老师……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欢迎各位国际教育专家来到香港参与2022年一丹奖峰会,感谢世界各地的嘉宾线上参与我们的讨论。再次见到大家真好。

今天,来自心理学、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创新领域的顶尖专家云集一堂。一丹奖致力于支持他们的创新理念与实践,为教育的未来带来改变。本次峰会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在国际舞台上广泛联结各界专家,扩大教育慈善事业影响力。
今年峰会以“教学和教师”为主题。一丹奖得奖者不仅以学习者为本,也努力确保教育者做好充足准备、得到充分支持,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得奖者——朱永新教授,将分享形成教师身份认同、建立教师共同体的重要性。
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奖者­——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博士则将与嘉宾共同讨论,在疫情影响下,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因势而变。
PhET互动模拟创始人、2020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得奖者——卡尔·威曼(Carl Wieman)教授,将鼓励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并分享成效卓著的 STEM 学习工具如何改变传统课堂。
此外,我们还将聆听慈善基金会和教育工作者对于慈善合作及其角色转变的分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及香港本地教师的鼓舞人心的故事。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了蓬勃发展,就必须提供有利条件,肯定教育者的重要工作,支持教育者取得成功。
我们都会记得那些引导我们踏上深思与发现之旅的老师。而我在人生旅途中,也有幸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趁此机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人生中的三位老师:
第一位老师,是目不识丁的祖母。祖母的教育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父母工作忙,她带着我和弟弟长大。她没有说教和压力,给我们是无条件的关爱和默默支持;对他人是耐心倾听,无私帮助。言行举止之间,她的与人为善、润物无声的包容,给了我成长的安全感和源源不断的力量,直到今天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二位老师是以群体出现的,是学校里的老师。他们除了教学生学科知识,还管理着班级事务,照看我们的学习生活。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小一、初一和转学时的第一任班主任,他们在学生重要的过渡时期,帮助我们融入新环境。巧合的是,多年来我的班主任老师大都是语文或英语老师,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人文思想。
第三位老师是向经典学习,以经典为师。成年之后,自我提升、终身学习不可或缺。除了专业知识,经典让我获益匪浅。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儒佛道经典,日常对照,持行自省,不仅收获古人智慧,不同时期的反复阅读,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深入理解,新的启发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保持开放的心态,继续每天学习,就能让我们实现让所有人共享高质量教育。
女士们,先生们,教学如此重要,远不止传道授业那么简单。教学错综复杂,需多方协作。教学丰盈人生,又裨益良多。我们衷心希望,今天的讨论可以迸发出更多合作的火花。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教育提升人类福祉!
谢谢大家!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
朱永新和新教育人的阅读观——阅读推广实践创新,我们一直在行动
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新教育实验的年度报告——为中国教育探路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白滔滔:新教育运动,能改变教育吗?——透过教育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