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色光标洪磊:AIGC在智能营销场景,将实时存在并一直在线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东西精品沙龙系列

本期AIGC与生产力

上期分享

跨界艺术家朱浚侨

点击文末可阅读


2022年下半年以来,NLP技术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完善、多个大模型开源并探索商业化可能,正在加速AIGC与产业结合,更大规模地落地业务与应用场景。这有望推动AIGC从辅助内容创作,向覆盖文本、绘画、音频、视频、游戏、创意营销、数字人、虚拟直播等多个行业的生产力工具转变,并产生价值增量。


在这一背景下,日前东西文娱&东西游戏联合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举行“AIGC与生产力”系列会议,主要探讨AIGC的应用场景与产业化落地方向。下为现场纪要摘要。


(全文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蓝色光标集团销博特总经理 洪磊






创意画廊:一键生成抽象画作,“特色、原创、简单”


在11月左右,我们就发布了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叫创意画廊,可以一键生成一个抽象画作。



它生成画作只需要三步,选择你需要的作画风格,点击风格之后,输入关键词也好、关键句也好,再点击生成的方式,它就会去跑相应的一些任务。整体的任务跑下来大概需要3~6分钟的时间,然后再到广场进行查看。


我们是11月中旬发布的,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网友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去进行从文案到图片的一些转化。在这之后,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在广场浏览的同时也可以下载。


说实话,在做之前我们对于这个产品的定位也进行过很多思考。最初的想法是去做基于卡通类型绘本的视频脚本,因为我们内部对视频脚本的部分比较了解;同时我们也考虑过去生成一些NFT图像。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最后选择了这种产品形式。对于这个我们有几点考虑:


首先,我们希望它具有蓝色光标或者自有AI数据模型相应的一些特色。


第二,我们希望它是相对原创的。目前我们去谈原创的话,基础模型的原创需要大厂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累积和加持,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具备的。但去做一些应用开发或者整体的一些原创特色,而不仅仅是调用token或APIs接口本身,是我们最初设计产品时候的一些想法。


第三,我们希望它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输入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文案,“所见即所得”地去获得一些相应的产出。







康定斯基模型:拆解抽象作品的情绪叙述、构图设定、节奏风格


我们把这个模型定位叫康定斯基,这个名字的命名也好、画风也好都是由我们的产品经理和团队内部的设计师,还有包括创业部的同事来拟定的。康定斯基本人是一位俄国的绘画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抽象派的理论大师。他的作品通过线条和色彩来反映相应的心理状况。


我们选择这个方向的原因就像刚才谈到的,我们要去做出来一些特色。因为我们之前的工作更多是在分析方面,我们会分析人的惰性和对营销活动的一些反馈,在这方面我们是做了一些积累的。这些东西也许可以在我们的产品当中有所体现。所以抽象画派也好,画面颜色也好,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去完善,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部分。


我们将这种类型、抽象风格的作品分为三个维度,尝试使用技术手段和一些展览的方式去进行表达:


第一个维度是情绪叙述。这种情绪表达跟我们目前市场上看见的很写实的、类似照片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它传递的是一种内在的声音,是非明确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需要在这个产品和算法里面要去体现的方面。


第二个就是构图设定,用点线面来表达宏大的或者整体的世界观。举个例子,中国画的绘画风格和和西方的绘画风格是不一样的,中国画的绘画风格很多是强调留白,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用点线面的混合去表现认知和世界观。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西方画作里面有透视法,对远近、间隔的表现会更加接近于真实世界,在国画的风格里面其实也有这种逻辑,但不会把透视法做得那么极致。


第三个是节奏和风格。把绘画的色彩、空间这些融合在一起,变成不同的风格,激起观众内心的震荡。



所以整体而言,我们是在进行拆解,把康定斯基的作品本身定义了三个方向。


这里我再稍微说一个小的插曲。上午我刷了一个视频,介绍的是在深圳那边有一个叫大芬村的油画村。视频里说,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复制油画都是来自于这个村。我查了一下数据,他们在2015年左右,一年的对外的销售额应该就有6,000万美金。里面的一个画工只需要25分钟就能够去复制梵高的一幅作品然后拿去销售。


这里我想表达的观点就是,我们所看见的一些元素也好、套路也好,其实都是可以拆解的。对于画工而言它是肌肉记忆,而对机器而言要如何拆解和转化,可能就是我接下来想表达的观点。


在这里面,我们是如何去做情绪化方面的叙事?说的直白点,AIGC之于图片的话,的确会拘泥于图库、拘泥于标签。之前我们做策划案和海报的时候,已经获得了8万张图片,这里面一个好处就在于我们的图片有“微标签”。什么叫“微标签”?这张图片上之前是有什么样的描述,比如“一朵花”,在“花”背后表达的是“春天”,在“春天”背后是“绿色”,包括它的形状,我们都有相应的微标签。


同时我们利用这些微标签去作了一个机器训练,训练联想工作。就像是从我们刚刚说到的“花”去联想到花在春天的盛开;对树木来说,从“春风吹过”则可以联想到生机与成长。同时对这些过程,我们也把它变成了比较明显的一些风格。它的这种风格跟我们的喜怒哀乐不一样,它更多的是说营销所要表达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这都是之前我们训练和计算的产物


第二个的话,就是刚才谈到的构图。康定斯基的画可以提取出来,我们用类似于测量的方式去做一个点阵的分布,之后我们就把这些基础的模板给提取出来。为什么要提取模板?其实在生成的过程中也是挑取我刚才说联想的元素,然后放到我的图片当中,但是它放在哪,要如何去组合和进行叠加?我知道AI目前很多的生成技术它会去计算实际的过程,但我们这边是想通过模板的方式进行构图,更达到我们所说“热抽象”的方法。


第三部分的话就是风格本身。在这部分我们的做法有点不同,原来我们认为的风格更多是图片风格,但在这里我们是基于之前对大量品牌调性的研究来做的。所以说表面上大家看见的图片生成,它背后都是基于我们对品牌和消费者偏好的罗列,而且这种风格,就像刚才说的,更多地会与对个性的关怀结合起来。


最后的生成逻辑其实更多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基于这种方式的话,我们首先会通过算法,根据用户的情绪提取出非联想性的、但又是连续性的一些图片元素,图片元素基于模板进行整合,整合之后,再以比较风格化的方式进行生成,达到最后的呈现效果。





营销领域的AIGC布局:文本、图像、创意、策略生成


我们刚刚看到的是AI绘画本身,但如果今天我们再去说AIGC的话,我们也会发现人工智能辅助的内容创作这部分,除了图片领域之外,我们也有一些文本型的生成,比如根据品牌调性来撰写slogan;在辅助图片生成这方面,有海报,还有前面谈到的康定斯基模型;创意方面的话,我们接下来还会有一个“创意罗盘”的发布,用户通过人群和卖点来获得创意启发;最后还有我们说的策略生成,用户输入brief,15分钟生成策划案,这部分的专业性会比较强。


我们也在申请相应的一些专利,包括软件著作,它都是基于我们所说的泛AIGC智能营销领域。



对于Web3和和AIGC,整体来说大家都有很多创想,比如它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期、很好的爆发期,我们也这样想。这是为什么呢?


在原来的时代,我们最早做这些辅助生成的过程中,之前有个嘉宾说的很好,现在不管是谁生成的,只要好,这个作品大家就认可。原来人们可能会觉得机器的东西并不能够满足客户的相应需求,但在Web3的时代,AI的内容创作肯定是实时存在,而且是一直在线的,这也给了AIGC,无论是做内容还是作画,有一个很好的前提和相应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这也是一个大方向。


在这部分,我们内部还有一个比较小的尝试,“蓝零壹”是我们蓝色光标的虚拟创意人,底层技术是销博特与蓝标数字创意团队一起来提供,我们是支持它在内部去做一些平台交互,以及去做一些创意和海报的输出。我们销博特在2021年产出的人群画像在5000个左右,然后策划案是1100个,都是通过内部辅助的方式去进行相应的生成。




东西精品沙龙系列

「AIGC与生产力」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