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应该开除你的东北户籍”?——东北话的方言心理二重性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09
语言与文化课的同学,说到方言,一个经常性的话题是东北话。
而引起这个话题的,是大家从各地来到复旦以后,各种家乡方言在寝室和教室里碰撞,东北话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这里说的“人”还包括说东北话的东北同学。

而对于东北话,同学们却有两种貌似相反的感受。

1. 东北话的“传染性”

世界经济系13级小何同学告诉我;

“初来复旦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东北话的感染力特别强。

“我的寝室里有一个东北的同学。初来乍到一个星期,全寝室上海的浙江的福建的,说话都学了东北腔。字正腔圆,大开大合,句尾常常挂了个儿化音。我们都表示,明明想来上海学点吴侬软语,没想到一开口就是北方浓浓的豪爽气。
“东北的同学也很无辜,表示离开家乡之前从未发现东北话有如此的感染力。

“过了几年我们也渐渐习惯了,最终还是融入了上海的大环境。后来我出国交流,遇到了一个来自东北的女生。多年未讲的伪·东北口音又开始兴风作浪。不仅如此,连说英语都带着东北特有的语调。一直到回国好几个星期之后,我的中文和英文才恢复正常。
“为什么东北话的感染力特别强,而其它地区的方言(例如江浙沪)就没有这么容易‘传染’?
“我猜可能是因为江浙方言对于非本地人来说太难学习,而东北话实际就是一种普通话,容易被其他人接受。

“但是身边也有很多人的普通话都带有本地的口音,比如川普nl不分,南方人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这些口音都没有东北话容易传播。所以我也无法确定这个猜测的正确性。”

小何同学说得没错,东北话所属的北方方言区,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区,而东北话和普通话的标准音北京话又同根同源,都发源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燕辽方言,所以说“东北话实际就是一种普通话”虽然“简单粗暴”,但也有一定道理。记得以前电台电视台招播音员,是到东北地区去招的。
彼此距离如此之近,就怪不得东北话的词汇语音特征那么容易在普通话中“传染”。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东北话十分幽默好玩且具有节奏感,东北小品年复一年在春晚舞台上产生巨大影响力,东北话因此成为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国民”方言。

东北话的幽默值高于其他方言,标准音值也高于其他方言,好玩加上容易懂,东北话就带着其他方言跑了。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校园方言“奇景”——

“我黑龙江,室友广西,她半夜说梦话,语气很忧伤:‘这可咋整啊?’”

“我在南方上的大学,宿舍就我一个东北的,呆了四年,他们同学的朋友都以为他们在东北上的学”

“东北人来广西上大学。刚开学的时候,宿舍一个东北七个广西,现在八个东北的”

“给东北同学四年时间,还你一班家乡”

……

2. 东北话的“标签化”
中文系17级小王同学告诉我:

“上个星期在课上站起来用东北话‘朗诵’《再别康桥》的时候,我再次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全网最失败的东北人没有之一。

“上大学以来的这一年半时间,我不仅没能把东北话‘传染’给周围的任何一个同学,反而在日常对话中基本掩藏了全部的东北口音。我和东北同学讲起来这件事情时,他们也和我开玩笑说‘应该开除你的东北户籍’。

“这种改变从我进入复旦大学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可是当我仔细去回顾这一年半多的改变,去思考东北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方言,我产生了一些困惑——

“与语言与文化课上所举的例子不同,我和我的东北同学交谈的时候,大家居然不是开启了东北话十级模式,反而倾向于使用我平时与同学说话时用的那种‘普通话’,似乎上海普通话才是我们的权威方言一样。”
小王同学进复旦以后,她的语言慢慢变成了这样:

不说“我十二点多还醒了一次,坐起来了”,而说“我十二点过还醒过来坐起来一下”

不说“你这样式儿的根本不行啊!”,而说“你这样子根本就不行的呀!”

不说“整得我东北话不会说了都.....”,而说“搞得我都不会讲东北话了耶……”

难怪小王要被东北同学说“应该开除你的东北户籍”。

为什么在上海会对自己的家乡方言“躲着走”?小王同学感觉是因为东北话的“搞笑属性”被标签化了,而这种标签化又是通过夸张东北话粗鄙、难听、俗的方式来实现的,东北话好像有点被丑化了。
小王同学说:

“东北话的这种标签化,至少让身处现在这个语言环境的我,对自己的方言产生了一种自卑感——

“我不愿意在说了一句很正经的话之后听到同学们吃吃的笑声,哪怕只是善意的欢笑;

“上课时老师要我来举例说方言,验证某些语言现象,我会极力逃避老师的目光;

“我不想在出去打车或是买东西的时候被听出来是一个来自很远地方的外地人,因为我怕自己被敲竹杠……
“久而久之我对自己的方言也越来越不敏感,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一种挫败,仿佛自己是一个假的东北人,因此我担心按照这样的趋势,我真的会失去自己的‘文化家园’”

从让人趋之若鹜的“传染性”,到让人避之若浼的“标签化”,东北方言心理的二重性,在文化语言学理论上富于启示。
1. 语言的标签化伴随语言的符号化

语言和文化一样,很容易标签化,即形成刻板印象;而东北话的商业化价值更固化了它的刻板印象。

语言标签化的过程,从另一面看,往往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种语言越是具有通用性,其重复率越高,而我们知道,重复是语言失重、语言世俗化的基本条件。

本来是差异化的耐人寻味的表达,在无数次重复中开启了符号化模式,能指渐渐地所指化,于是语言形式本身的意义(表面上的搞笑和粗俗)遮蔽了内容,离开了修辞立其诚,日益显得无趣起来。

小王同学在东北人中作了一个调查,大部分人认为网络、娱乐节目中呈现出来的东北话,其实并不完全是我们日常交际时使用的方言的真实面貌。东北话在许多场合下被夸张、扭曲了,

接受调查的东北网民说:

“希望不要总是把东北话当成丑角”;

“东北本是工业基地、科教之地、农业重镇,但全国人民对前两者缺乏了解,反而从赵本山等人开始不断强化东北的农村属性、娱乐属性”;

“说东北话会让人想到黑社会,大老粗,给人不好惹的感觉”。

显然,在娱乐文化中形成的东北话“地域刻板印象”,是非常不真实的。

2. 语言的身份认同为方言带节奏
语言的功能一方面是交流和表达自我,另一方面是身份认同。

在寝室这个小社区,随着寝室文化的建立,语言的身份认同功能越来越强。

当这种新的文化认同与个人的自我表达冲突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身份认同,正如小王同学所说:“不想让自己成为这个言语社团中的一个异类,选择了改变自己,融入这个集体。”

网络语言处于虚拟语境,身份识别更为重要。许多网络新词语的出现,正面是表达新概念的需要,打字快的需要,反面却是更重要的身份识别——

用网络词语聊天马上就可以识别年龄段和圈子,从而更好地交朋友,同时也可以屏蔽外人包括家长老师。
在网络上,语言最大的乐趣就是圈地自萌。

但是,新环境中的语言身份认同,会和每个人已有的母语认知和认同产生冲突。环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像小王同学这样的东北同学,在环境的偏见下,会下意识扭曲自己的认知。如她所说:
“或许是我已经默认东北话、东北人在南方人眼中就是那个刻板的样子,即使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和我周围的东北人大部分不是那样的,可我在听到笑声后,开始害怕东北话的标签化会让周围同学对我产生一些偏见,产生地域刻板印象,产生更深的排斥,阻碍我融入这个新的环境,所以我选择极力隐藏。”

3. 学会与另一种方言“美美与共”
同学们长大了,一定会来到新的方言环境中。这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契机。

在一个新的方言环境中,不要陷入这样的迷思:把坚持自己的家乡话特色,和融入新环境本地话,对立起来。

新的方言环境,是认识和体验世界的新的可能,这包括新的意义世界,新的价值世界,新的情感世界。在一种新的文化映衬下,我们对自己的家乡文化,也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成为以母语文化为基础,同时具有宽容、理解并欣赏和融入不同文化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
到一个地方,就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亲近本地人的喜怒哀乐,这不是忘本,而是人格的完善,是成长。
事实上,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很自然的。小王同学在网上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调查对象大部分都是20岁上下的东北年轻人,目前生活在东北以外地区。小王发现,当东北年轻人短暂到新的方言环境中时,有超过半数人的方言发生改变;而那些长期生活在外地的东北人,他们在新方言环境中,语言“发生明显改变”的比重显著增加。

在语言与文化课上,小王上讲台给同学们讲了她的调查和体会,她说:“我觉得在新方言区改变自己的方言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要融入新的环境,也必须融入新的语言环境。
热爱自己的家乡话,也同样热爱在新环境中伴随自己成长的新语言。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小王这位东北同学在复旦校园里,在寝室中,已能够很开心地转换语码:

不说“三sán个”,                                      说“三sān个”;
不说“二楼”,

说“两楼”;

不说“要我把门外的垃圾扔了吗?”,

说“门外的垃圾要我丢掉吗?"

不说“帮我取qiǔ个快递好吗?”,

说“帮我去拿个快递吧好不啦!

在我写此文的时候,小王同学已经毕业考研进入了香港的大学。在新的方言环境中,老师祝福她,祝福所有在他乡遇见新方言的同学们!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公众号

编年目录链接(二十四)

(2022.3)

2022.3.3   都叫Russell,为什么汉字一写,你是“拉塞尔”,而他是“罗素”?——外国人名汉字重写中的文化动机

2022.3.6   欧化“绝绝子”,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中文——一道高中语文题的反其意而用之

2022.3.11   “俺爹想了好久才憋出来”——中文的姓名为什么大多三个字?

2022.3.16   汉字的变形寓意是如何开了挂的?——谈文字与文明的关系

2022.3.20   合作博弈,还是零和游戏?——汉字符号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

2022.3.23   中文的“量体裁衣”为什么要放宽一点?——汉字理解的“纲”“目”之辨

2022.3.27    “学日语,就像一个语文100分的人去向30分的人学习一样”——语言与文化课上的“星移斗转”

2022.3.31   “在微信交接工作,为什么总有人突然不打字,开始发语音?”——微信交流中言文关系的Both Sides Now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