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手端怎么说?「掇」teq7,常用字vol.007

予安欢喜苏州话 苏白学堂 2022-12-22

总有人认为方言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话”,没有完整的文字系统,也无法用来表达一些复杂的书面内容。其实不然,大多数的方言用字都可以在字典上找到,也可以用来进行文学创作。我们想做的就是把它们一一说给你听。

最近买了个新的笔记本电脑,俗话说新箍马桶三日香,刚拿到手的新家生呢,拿着也不是放着也不是,宝宝仔勒肉肉仔。

苏州人将“双手端拿”这一动作称谓“掇”。

「掇」,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字了,《诗经·周南·芣苢》里就有记载,不过彼时解释为“拾取”。

《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說文》:“~,拾取也。”

而随着词义的衍化,到了明清时期,就慢慢出现了“搬、端”的含义。在明清经典小说里就可以看到其使用的痕迹。

《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掇条凳子,却坐在横头。”

《儒林外史·第四回》:“严家家人掇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

《警世通言》33卷:“洪大工驮到河边,掇块大石,绑缚在尸首上,丢在河内。”

《海上花列传》58回:“见他两手掇著个大托盘,盘内堆得满满的,喊诸十全接来放下。”

吴语的方言资料里也出现了“掇”做双手端拿的含义。

《重修靖江县志》5卷:“以两手移物曰掇,又曰桶(取挪动意)。”

而根据这个动词的意义,吴语中又衍生出了一个名词“掇”,指的是可用双手端的器皿,通常来说是铜锡或瓷制的无柄无梁的小型容器,如锡掇、瓷掇等。

《古今小说》33卷:“那大伯取出一掇酒来开了,安在卓子上,请两个媒人各吃了四盏。”

《光绪常昭合志稿》6卷:“凡可掇之器即名为掇,如锡掇、瓷掇之类是也。或转为平声,则音近端。”

民国时用来储存茶叶的“锡掇”

在如今的苏州话里,“掇”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动词,与一般的拿取不同,说到“掇”必然是双手端、抬,有时候东西还有些分量,如“掇只矮凳”“掇只托盘”“掇只甏”等等。

倷实梗坐末阿吃力葛啦?自家只矮凳过来呐。(你这么坐累不累?自己拿个椅子过来呢)

小囡勒困觉,倷搭我一淘轻轻叫拿只台子起来。(小孩在睡觉,你和我一起轻轻地把桌子抬起来。)

而因为“掇矮凳”的用法非常常用,在词汇的演变中还出现了一个俗语叫“挨门进,自掇凳”,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说的是有人啊舔着脸上门,还自己备好了一个小板凳。

指的就是那种自来熟、不请自来的人,通常是带有贬义含义的,有硬凑上来的感觉。

《海上繁华梦》2集19回:“那短命的上得楼来,我们见了生气,招呼都没有招呼。他挨门进,自掇凳的在楚云身边一坐,问:’你今天什么时候去的?’”

日常世间啊,掇矮凳可以,自掇凳就算了吧。

编辑 | 予安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导读   

隑ge6 | 瀴in5

煠zaeq8 | 滗piq7 | 捘tsen3 | 晏e5 | 夭 ie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