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戴建国:破谜与借鉴 评石钟扬著《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

金学界 金学界 2022-11-26





文学是人学,亦是心学,更是民族的心史。

以中国古典小说(包括精品之外的大量作品)为形象资料写一部中华民族的心史,写一部 中华民族性格的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命题。

石钟扬先生新著 《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由窺测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及其艺术的性格与命运入手,从而引导读者进入思索我们民族性 格的结构与变迁的新、高境界,新颖而大胆、有趣而有益,颇发人深 思。

其灵思慧语如密闪在晨曦时丛林中的晶莹露珠,而著述中那份破谜与借鉴的执著、严谨则更见深刻。





《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

石钟扬     著




《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一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以“什么是性格?这是个谜。什么是命运?这也是个谜。这两者有 何联系?这更是个谜”(第7页)为发端。

破译这一深厚丰富的文化 哲理,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需要,也是重塑民族性格的迫切任务。

石钟扬独辟蹊径,去发现这心灵历程,他强调,中国小说不仅构造着 人们的文化心理,而且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著者从中国小说人 物的性格及其命运的独特角度为我们展示了诸多人物形象及多种、多重性格,

如干将、莫邪的复仇性格,关羽的义士性格,曹操的奸雄性 格,武松、鲁达、李逵的勇士性格,孙悟空的“悟空性格”,西门庆的流氓性格,贾宝玉的“宝玉性格”,林黛玉的悲剧性格及从霍小玉到杜十娘的女性性格。

或横向,或纵向,著者分析、比较小说人物性格及其 命运,从而揭示人物性格的差异与递变、命运的走向与不同。

又由中国小说中破岀中华民族性格之谜,而更具意义的是,由探求艺术形象的民族精神中,警觉地发现中国小说的顶峰上已显示了中华民族性格的某种倾斜,他发出精警之语:


“从干将、莫邪,到三国英雄,到梁山 好汉,……到富贵闲人。这是从社会到个体,从客观到主观,从情感 理性到感觉体验,从阳刚之美到阴柔之美,从奇人到凡人,从英雄到闲人抑或多余的人的历史的变迁么?是人道主义的增进,英雄主义 的沉沦么?”(第26页)


这一反思,正与当今文化、民族性格的重构的 深切呼唤相合拍。

振兴民族精神,重塑民族性格,再展民族雄风,均可从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性格与命运中去发掘、开拓。

这是深一层 的破谜。

中国小说的艺术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相通。
《性格的命运 ——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还从分析中国小说自身的艺术性格及其命运入手,提出“借鉴”的主张,即

“任何艺术更新,都离不开对前人艺术的佳处与陋处的借鉴;或者于精处求胜,走向历史新境界;或者于 绝处求生,实现历史性突破。”(第231页)


借鉴是一种革命。著者指 出,中国小说史上的高峰,都是在它前面高峰所代表的小说观念与写 法进行革命中突起的,

“每次革命都可能诱发一次小说造山运动,一次次革命会使中国小说层峦叠嶂,'杂乱'壮观。”(第245页)


他选出了明代“四大奇书”与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的某一侧面来阐述,并对中国小说的艺术虚构与艺术缺陷进行了论述。







六大名著




在“借鉴”上, 著者很有开阔的眼光,他在穷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佳处时没有沉迷于 思古之幽情而复古自大,他明确提出:

“一般来说,传统的'佳处’,或许只能喂养出二、三流的作家;而历史的'陋处',却或许能激励出第 一流的作家。”(第370页)


这种奋然而卓立的意识、深刻而透彻的思 想,对于文化建设无疑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著者有由此及彼的发现(破谜),更倡导推陈出新的重建(借鉴),其理论指导意义就非同寻常 了。













文章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明清小说研究》,2001,第2期。转发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石钟扬:潘金莲的身体文本

石钟扬:为梦而亡的潘金莲

石钟扬:流氓性格的喜剧——论西门庆(一)

石钟扬:流氓性格的喜剧——论西门庆(二)

石钟扬:流氓性格的喜剧——论西门庆(三)

“金学”三人谈

石钟扬:“虎中美女”与“纸虎儿”——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潘金莲


谢尔金指          点击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