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爱风尘,只是入戏深(杜课829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20-01-25

全文共  2061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Q&A


为何去迎合他人审美


黄牧宇


心理学家 Paul Schilder 曾经提出过体像(Body Image)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审美和看法,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符合社会期待和自我期望时,就会产生身材焦虑。我们处在一个胖就是原罪的社会,人们为了减轻体重,减肥餐、减肥茶、健身房无不亲身尝试,更有甚者相信催吐是最高效的减肥法,殊不知给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社会的审美氛围下,许多人,尤其是女性产生了错误的自我期待。更不幸的是,社会潜在“肥胖羞辱”的逻辑,认为只有身材好的人,才能和自控,实力,精英等标签联系在一起,这加剧了这种自我期待的毒效。


心理学博士 David Frederick 认为,那些容易对自己外表焦虑的人,整体焦虑水平会更高,他们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问题。比起想要减肥,其实人们更多的是厌恶不够完美的自己,于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正在于自我接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为何人们宁愿盲目地牺牲健康也要去迎合别人的审美呢?一个社会对身体的审美风尚是如何形成的?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Q&A


不是爱风尘 只是入戏深


杜骏飞


我以前谈过一次关于人的“宾格化”问题。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是“宾格化”的——活在他者的目光里,会习惯于把自己置于一个被观看、被支配、被评价的地位,与此同时,会习惯以他者的价值观来评判自己,渐渐地,他会追求外部评判的最大值。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的功利性也会呈现为最大值,毕竟,他要对尽可能多的观众审美(包括批评意见和交往态度)负责,由此则产生了三重效应:


其一,他期待更多被他人关注——由此触发高烈度的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卢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时的巴黎成了一个大剧场,每个巴黎人在巴黎这个剧场中观剧,同时又主动被动的参与演出。所有人既是观众,又是参与演出的演员。


一个人如果过度处于剧场效应中,难免会左顾右盼,搔首弄姿,时刻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由此则容易失去自我意识,沦为外部目光中无法自主的“物”。


这样的症候,不是爱风尘,只是入戏深。说来可叹,但戏中人往往并不以为然。


其二,期待得到更大众化的赞许——由此陷入价值观意义上的大数定律。


数学上的大数定律,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当我们大量重复某一相同的实验的时候,其最后的实验结果可能会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


所谓“更大众化的赞许”,往往也会导致审美尺度向常人化方向收敛。通俗地说,你越是希望大众喜欢,就越可能流俗——因为你将本能地趋向于他们的审美平均值。


当然,流俗并不一无是处,相反,越俗越可能叫座,你将拥有更多的喝彩,更广泛的共鸣,以及更为广阔的市场。


在那里,你将成为万人迷,也会遭遇烂大街。你将势不可挡,且俗不可耐。


其三,期待与镜像世界保持更多的一致——由此导致传媒对其产生更强烈的涵化效果。


“涵化理论”由格伯纳等人提出,又称培养理论、涵化分析,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合成经验”理论与之异曲同工,2017年,保罗·马斯格雷夫和J·弗曼·丹尼尔研究了流行文化对决策者世界观的影响,以及会如何改变或强化人的观点和结论。他们认为,小说、电影和电视可以产生他们所说的“合成经验”,会“强化、诱导甚至取代影响读者和观众在现实世界中行为方式的意识和信仰”。


当一个受众自认为受外部世界支配、有义务侦测大众意见气候时,他必然要处处保持与媒介审美的高度一致。


譬如,当电视电影画报推出三围苛刻的标准美人、或修长身材的成功人士时,他会立即将其认同为法则、定理或模版,并据此建构起对自己的精神压迫。



你问我,为什么在社会的审美氛围下,女性会产生错误的自我期待,这正是因为她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只是外部观察的对象,看起来,她们是越来越“社会人”了,其实不过是一个日渐宾格化的“社会物”。


那种“只有身材好才是精英”的错觉,是由大众传媒里每一天的视觉巡演,在人脑中逐步涵化出来的偏颇认识,它能触发那些活在外部视野里的审美偏好,也会导致那些甘愿被传媒所“培养”的人,逐步走向宾格化的偏执。


而那种“肥胖羞辱”的逻辑,能羞辱什么样的人呢?也只能羞辱那些情愿被羞辱的人。


对自己外表焦虑,只是自我怀疑的表征之一。实际上,这一部分人群,整体焦虑水平之高,已经谈不上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他们更容易出现的,其实是自我不确定、自我无感。久而久之,他们的自我认知终于沦为自我空洞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去自我”。


你跟我谈到,人们容易厌恶不够完美的自己,其实,哪里有什么完美的自我呢?在外观上追求所谓完美自我,既不可能也不聪明。那些潮人理想中的自己,无非是基于媒体影像作自我拟像罢了。


这种拟像欲,一旦过度表现出来,便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修图,它一步一步地杀死本来面目的自我,一步一步地拒绝那个不完美但真实可靠的自我,最终,也一步一步走向身体的不可能。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甘地说紫色的张伯苓世间已无钱玄同|蓝色的胡适


视频护生六句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读书人怎么不自信了读《夜蛾》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公正笔记


关注 “咪蒙”倒下,但问题依然站立杜骏飞:甘柴劣火又如何|要担心的不是咪蒙|信息愚民是从哪里来的| 重度社交患者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罗嘉珍

责编|江珊 王之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