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生箴言(杜课875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20-01-25

全文共 4171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编者按:昨天,杜课推出了“女生残酷物语”的讨论课,并留下了若干问题。今天,让我们看看老师的观点和读者朋友们的讨论。


目录

1、读者讨论

2、杜骏飞:女生箴言



读者讨论

 

@Okaeri

 

大学校园,像是一层天然壁垒。作为一名女生,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庇护。不可否认,这是年龄和性别带给我的。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刘强东辩护律师的女性身份引发网友热议(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偏题);女性试用期期间怀孕面临着辞退风险(女性在工作中的天然性别不对等性);四川女子夜跑案件凶手死刑的新闻中,有不少劝女生不要夜跑的评论(也许是出于好心,但也是潜意识里的限制女性)等等社会现象。才知道社会对于女性,可能不是那么的友好。

 

且不论校园与社会,单从视频网站上看动漫而言,就有无数弹幕有严重的“仇女症”(批判女主的各种行为),而其主体大多数竟还是女生。我也发现,目前小说、动漫或是电影中(主要指面向女生的体裁)的女主人公总是难遂人愿。

 

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别人的歧视,而是深入骨髓的刻板印象与低人一等。女生还是要互相帮助的,不是吗?


@Angela

 

性别失衡的原因既有一直以来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现实,也有社会传统下受儒家思想,特别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对女性的压制。

 

我认为这种性别期待是不合理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女性必须要温柔,成为老师就是最好的出路,但是许多老师都以男性为主;以及优秀的厨师不乏男性,但是在家庭里还是强调女性该做饭。


@H抱着盒子的姑娘

 

除了工作职场上的,抛去婚姻家庭中的,女性的不平等其实还隐藏于方方面面,比如明星出轨,男方出轨受到的谴责远比女方要小的多(参见李小璐等)。

 

我会经常反思,因为自己作为女生,也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这种怪圈。我觉得一个人跳出自己的文化圈层容易,但跳出社会和历史的传统的圈层却很难。



@阿琪


首先我觉得对于女性的地位提升方面,社会的进步还是很可观,这里非常感谢女权主义者的努力。比如说身为潮汕人的我们,家庭里却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这在过去的潮汕家庭里根本不可能出现。

 

但是“社会期待”还是非常明显的,老师和公务员简直是所有我认识的女生,包括我自己,亲戚对她们的期待。他们都认为这两个职业“稳定”、“轻松”,很多女生也因此被洗脑了,这种“出于好意”而罔顾女性自身的意愿,给她们的思想设置牢笼,使之发展方向单一化的行为是对女性非常不利的。

 

显然,达到女性地位理想的状态需要更多的努力,直到如今,还有一大批“教师”自认为幽默,说女生不应该考博士,在研究生之后就应该赶紧结婚生子,还得到一批人的支持。这些“知识分子“在解释一些东西的时候还总是在物化女性、强化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家庭,学校,以及各种意见领袖对于女性的言论真的要谨慎,或许和性教育的普及一样,男女平等的教育也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对于女性自身,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又怎么让他人尊重自己,尊重我们的性别。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世界留给女性的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大的。


@pp

 

第二性是社会和文化养成的,在这种暗示下女性容易自我设限。所谓“能力上限”,最强大的是女性自己的内心。


@清晨阳光

 

人生而平等是指人格上平等,但男女毕竟是有差别的。设立一个标准,谁达到谁上,这才是公平竞争,而不是把女人逼成女强人,非得超过男人不知多少,才能和男性站在一个平台上。



@刘


1.我认为性别失衡,一是由于社会一直以来的偏见和历史遗留思想所造成的;二是男女性别本身被社会所影响,自己给自己规定了条条框框。

 

2.我认为这种性别期待是一种隐性偏见。师范内女性比例高基于社会期待,无外乎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温柔有耐心,适合就职于教育行业等。

 

3.有过性别歧视的经历。进入实验室做项目,带队老师说:我这个部门只要男生。

 

4.虽然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多次努力,弱势群体一直努力,总会推动一小步,总会有一点回报。如果不努力就什么都不会有。


@苏图

 

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不仅仅意味着生理上的差异,还有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区别。女性独立不仅仅是要获取独立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尊重,所要追求的也不应是与男性在社会的平等,而是要寻求性别独立,成为女性,而不是成为一种“生理不同的男性”。我们的尊重不但要做到不歧视和差别对待,还要做到尊重本身。


@素昧平生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从莎士比亚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见女性所面临的现状,更遑论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了多少年。就业,升学,婚姻,家庭性别失衡乃至歧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我觉得这种现象还是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对女性的认知不够造成的。男女两性因为自身原因,当然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也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女性是敏感,认真,细致,善于形象思维的。如何正视女性特点,并尊重,在社会分工等诸多方面发挥女性优势,才是主要的。

 

面对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社会,不抱怨,不彷徨,女性当自强。



@丰之余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他者地位,男性是主体,是绝对,女性即他者,是客体,既然她是客体,她的消极抵抗就不会深刻地改变她的自然底色。而消极抵抗,依然是在原有的秩序中,有时这也会成为对他人的加害,正如这位教授所说的,需要弱者的互相帮助,而不是要变得很强后才有资格有能力去谈论权利与平等。现实的残酷是,部分女性的成功及卓越,并没有改变整个群体的底色,大部分人依旧活在社会拟定的脚本里。社会标榜部分成功女性的独立时,言外之意是不成功就不配谈独立了,而当她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尴尬时,说明她们在内心深处还未走出男尊女卑的脚本。


@小小赖


一、我认为造成“性别失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一般来说,男性身体确实比女性强壮,更能扛住高强度工作。男性没有周期性身体脆弱的经期,也不需要经历恢复时间极长的分娩,身体要更结实一些。


2. 婚后女性对家庭关注度高,对工作的专注比男性更低。有数据表明,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会更为感性,对孩子的关怀程度会更高。这直接导致了婚后女性会花更多经历在家庭而无法集中于工作。


二、“性别期待”大多是父母、亲朋好友,周边的街坊邻居,甚至是老师说多了,鼓励多了(比如送女孩学跳舞,鼓励男孩打篮球,给女孩买洋娃娃,给男孩送变形金刚),就养成了“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性别认知。因此在只知道选这个,周围人都觉得适合,又不知道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周围人认可的路。


社会性别期待:女孩=会做家务+会打扮可爱+文静+做事细心;男孩=男子汉+一家顶梁柱+阳刚+运动(如等号不成立,会遭到不同程度的鄙弃)。


三、在招聘会上得到几个答复,不知道算不算遭遇了性别歧视—— 


“我们这个岗位要跟着项目到处跑,所以只招男生。” “我们这个要倒班到很迟,所以女生不太方便。” “我对性别一视同仁,男生背十五公斤跑,女生也必须一样背十五公斤。” “我们这个很多时候需要随时待命,很多时候是晚上,所以希望男生来做。”


四、有人说,只要你自己做了事情,其实都会被大家默默记住。有人说,没有竭尽全力坚持很久就没资格讲收获、讲结果、讲值不值。也有人一眼可以看见某条路的结局,不想用青春等风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五、对于女生身体、在孩子出生之后精力就是比不过男生的情况会一直存在且无法改变,毕竟生理规律如此。但反过来想想,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只有女生能做而男生不能做的情况,男性到中年的生存危机也存在,女性未必总是处在弱势一方。可能这和鼓励女性坦陈弱点,而不鼓励男性诉苦的“悲惨暴露程度”有关。再想想,要是一个女性有了孩子之后,更注重自己的事业,那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妈妈。


综上,活着真难。


@Dr. Wang


按照讲演中陈述,女生努力程度和成绩都好于男生,但是医科名校升学率却远低于男生,部分原因是不良社会期待阻碍她们报考名校,没有报考就没有录取的可能。“不折断女儿的翅膀”,社会的期待,外界的压力也可能导致翅膀折断,但是如果女性自己真正要振翅起飞,谁又能拦得住。


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如果屈服于社会对女性的所谓价值期待、刻板印象,或者没有坚定的自我价值认同,就会导致对自己价值的不自信,甚至否定,屈服于社会的压力。


男女平等首先是自我认同平等,都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在人格上,在能力上等等。就像讲演者所陈述的,女性也应该可以做披荆斩棘的开路人,应该有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既可以细腻也可以恢弘。但是不能斤斤计较,也不能独断专行。


女性的成长受到天赋、家庭、教育、区域的人文历史、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及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与性别意识的协调。努力是自己能做的,回报是环境赋予的,女性不能左右环境,但可以决定自己是否付出努力。回报也不能只想着回报给自己,女性也应该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帮助别人。


很欣赏讲演者具有的开辟新领域,不断斗争(与旧有的陈规陋习)为后人争取的精神,和拥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进一步抗议,行动和去改变这一切的努力。讲演似乎可以加上一句:你们要像我一样,寻找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并毕生为之付出努力。



女生箴言


杜骏飞


1.性别平等的精微在于:平等不是等同


2.进一步说,尊重也不全等于平等。


3.你也许无法改变女性弱势,但至少你可以不做弱者


4.没有人规定你应该怎样,你的人生,可以选择幸福感,可以选择成就感,也可以选择独特感,或别的什么。


5.迟早你会意识到,女性的弱点,也可能正是优势。


6.关于女生的先入之见,大多是建构之物,而最重要的建构者,则是女生本人。


7.“仇女症”不足为虑,它并不发生在成熟、体面的人群。


8.对女性的轻视,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它的建立,不是靠一代人,它的消除,也不会只靠一代人。


9.在性别歧视面前,愤怒毫无意义,奋斗才是批判的真义。


10.口号是:坚持做自己,但要向异性学习


11.为什么不能有性别歧视?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跨越性别者”,只是光谱有别而已


12.何为成功的女性?——不要问这类问题。


13.不必迷恋别人对你美色的夸赞,同时,也不必抗拒。正确的表现是:礼貌地感谢,但不以为意。


14.女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懂得何时说不。


15.为了不止于做“女生”,要不只和女生交朋友。


16.不要只顾及身边的环境,而要尊重自己的心境。


17.单身并不值得羞愧,草率婚恋才是真卑微


18.不要和别人比你所没有的技能,不要炫耀你所没有的美德,不要艳羡你所没有的财物,特别是,不要和别人攀比你所没有的幸运。你唯一要坚持的比较是:你是否比昨天的你更出色、更美好?


19.你属于自己。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甘地说林清玄说一纸读遍梁任公|世间已无钱玄同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自来熟自我实现者的画像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永恒回归


关注乱世预感王菊现象学妇女、女生与女神|要担心的不是咪蒙|信息愚民是从哪里来的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卢依凡

责编|江珊 王之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