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新闻教父”沈爱国:“纸”或将死,“报”不会亡 | 深度营专访

深小度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11月8日是第19个记者节,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两周年生日。


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专访了十位新闻人,有卧底暗访的特稿偶像,有新锐媒体的视频先锋,有坚守扒粪的调查记者,也有转换战场的媒体新力量……


他们复盘过往,倾囊相授,为了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为了你们。


今日是第六期,专访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沈爱国。


 文 |  费静怡    微信编辑 | 邓文艳


“发一条朋友圈,就是一个大新闻。”在浙江,这对沈爱国不是难事。


沈爱国,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曾兼任浙江青年报、青年时报副总编。私下里,学生们喜欢叫他“爱国”。


“我的朋友圈,好友已经达到了5000人上限,很多新闻都是通过朋友圈爆料出去的……”即便是在课堂上,爱国也从不惮于“炫耀”他集结了众多媒体人的“强大朋友圈”。


5000名好友,从教过的学生到工作社交结识的朋友,都被统一格式备注,单位、姓名,包括学生所在年级,一清二楚。


7月16日,爱国从朋友圈得知温岭水手龚桂芳不幸患癌病危。龚曾默默资助贫困大学生5年,三年前在浙江大学设立“龚桂方助学金”,累计捐赠4万元,资助了3名浙大学生。爱国立即把新闻线索告诉了新华社浙江分社、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媒体的学生和朋友。


很快,龚桂芳的故事在浙江各大媒体刷屏。一周内,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也报道了这个故事。龚桂芳因患病无力延续的助学金被接力延续。


这样的事,爱国没有少干:2015年的“浙大学生状告铁路局”,2017年的“杭州火车东站‘三元’骗局”,2018年的“浙大六姐妹连续14年的寝室聚会感动无数网友”,这些曾经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新闻报道,最初都是爱国通过朋友圈爆料推出的。


爱国确实很擅长经营自己的朋友圈。32年的教书生涯,加上近10年的兼职副总编经历,他的朋友圈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人才,更是打通了浙江的新闻江湖——在浙江省各级新闻单位里,布满了他的学生,他也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浙江新闻教父”。


“要是你不想留校,就把你分配回湖州”,遥想198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爱国被校方强留在大学教书,这个班里的第一名,当时并不甘心。


从1989年到 1992年,闲不住的爱国成了新华社浙江分社和钱江晚报出稿颇多的通讯员;1995年,所在的杭州大学新闻学院与义乌小商品城合办小商品世界报,他出任副总编,才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报人梦。


而真正让爱国打通新闻江湖的,则是后来他两度兼任浙江青年报、青年时报副总编。在业界的游刃,也使得爱国的课堂鲜活而生动:“前一天晚上和编辑们探讨决定的报纸大样,第二天就可以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上面还保留着每一遍修改的批注呢!”


现在,虽然由于身体原因,爱国退出了新闻江湖,一心一意回到了校园教书,但积累下来的朋友圈却始终活跃着,常常会聚在一起吃个饭喝点酒。推杯换盏之间,爱国又收获了明天课堂上鲜活的新闻案例。


▲ 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  沈爱国


 如何看待10w+?追求流量意味着新闻媒体在走下坡路吗?


沈爱国:众声喧哗之下,其实更加能够体现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价值。大众传播媒介千万不能去迎合受众,而应该是引导和引领,这是社会分工赋予我们这个行业的特殊使命。


迎合很简单,你有意去猎奇,去做狗仔队,去追逐低级趣味,可以大量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实现流量变现。这是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但在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


我们不应该盲目唱衰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新媒体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媒体并不是坐而待毙,他们也在积极求存图变。


传统的语言方式、话语风格、传播方式,在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渐渐落伍,所以要改变。比如新华社的“刚刚体”、“萌语态”的运用,这就是一个表现,它努力想要改变多年来在人们心中严肃刻板的印象,希望更加亲民。这与我们原来对新华社的认知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就因为这一条被圈粉了。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背后还是它的权威性在起作用。


 媒体行业的变化:什么过时了?什么仍然适用?


费静怡:从教32年,从您的角度来看,新闻媒体这些年有哪些变化?


沈爱国:传统媒体当然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发行量大大减少,硬广断崖式下跌。但如果我们把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来说,我一直讲“纸”或许将死,但“报”永远不会亡。所谓“报”就是传播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它的这个传播手段不会消亡。“纸”只是一个介质和载体,它是会改变的,但本质的东西没有变,它可以把内容、人员、管理理念搬到新媒体上。


所以,我认为传统媒体是不会死的,他的队伍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强大的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所以不要对传统媒体盲目悲观。

 

费静怡:您觉得内容为王的时代过去了吗?在您看来,传统媒体里什么过时了?什么在今天仍然适用?


沈爱国: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应该是两者兼顾的。单纯讲内容为王,有点自娱自乐,但内容肯定是立身之本。如果你只有渠道、形式为王,没有可持久性,大家会“审美疲劳”,兴奋过度后出现疲态。其实我们的内容没有变,核心价值没有变,变得是刚刚说的传播载体、表达方式。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


费静怡:您怎么看待大家对传统媒体前途的忧虑?


沈爱国:我们还是应该继续保持原先的沉稳,冷眼看世界,慢慢去挖掘去做选题。社会转型期,人是会浮躁起来的,许多人在梦想着能一夜暴富。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媒体界也不能幸免。所以新媒体娱乐新闻啊这些会很受欢迎,但这不是永久的。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传统媒体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阵地,那就真的崩塌了。所以现在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传统媒体中坚守的那些人。


费静怡:所以您觉得媒体更多的报道趣事而不是社会焦点,是时代焦虑的一种体现?


沈爱国:是的。娱乐不过是社会的“奶头乐”,在人们比较焦虑的时候,用来消解人们内心的那种愤怒烦躁不安,就像小朋友得到了奶头的安慰,暂时不哭闹了。


但是它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暂时的安慰或者说自我麻醉。而真正有价值的报道,给社会带来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通过真正解决问题,从内心消除焦虑的源头,这才是治本的。从根本上来说,这才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良方。


费静怡:在高投入低回报的职业现状下,越来越多的记者选择了转行,您怎么看待?


沈爱国:讲到投入产出回报,我觉得记者职业是一个短时间内快速积累各种资源的好平台,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人脉、学识,还是社会经验的积累。


当下我们这个社会,一夜暴富的神话听得太多了,而记者更多的是投入了智力成本,单纯就工资而言,回报是不够的,所以很多人禁不住诱惑跳槽了。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跳槽?凭什么跳槽?就是凭借在媒体从业过程中积累的人脉和资源。这不就反过来证明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吗?


 何处安放新闻理想?


费静怡:您觉得有新闻理想的人变少了吗?


沈爱国:我觉得新闻理想本来就是少数优秀突出的人,才会具备的,本来就是一个大浪淘沙、自然分流的状态。你如果是内心坚守新闻理想的人,那它足以支撑你在新闻媒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可以这样说吧,未来的新闻学子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更加地趋于理性,不会单纯地凭借一腔热血。但是肯定还会有那么一部分人,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就单纯冲着他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去媒体就业,还是属于最佳的职业选择。因为去互联网公司,你比不过程序员;去移动公司,通讯无线电专业的永远比你发展前景更好;到了银行,金融、经济专业的更有优势。在一个非专长的领域,你很大程度上永远是边缘人群,所以为什么不选一个专业对口的领域呢?

 

费静怡:您刚刚也提到媒体在吸纳新人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具备其他专业背景的同学,那么这时候新闻科班出身的同学该如何自处?


沈爱国:任何一个单位里面,都需要一个学历结构的科学分布。新闻单位里面这几年给你留下一个印象,非常欢迎非新闻专业的同学,恰恰是说明了以前这几年,招收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太多了,他正在进行一个纠偏。


但是同时你必须要注意到,如果拿到一个表格的话,他肯定是有比例的,比如70%新闻专业的,30%其他专业的,会达到一个均衡。


而且记者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当然是一个系统训练,但当你走出学校大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停止。


记者的知识结构是T字型的,大学阶段和工作前五年,我希望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时政的、教育的、财经的、科技的都去涉猎一些。


五年以后,你找到了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钻研下去,成为T的这一竖,最后你就会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以学习能力是很关键的。


更何况,新闻报道不能像专业论文一样艰深,哪怕艰深也要翻译成普通人能看懂的。边干边学其实很快的。


费静怡:您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沈爱国:时间自由、言论自由(等级关系没有这么明显)和思想自由。另外就是看着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行业里的中坚力量,很有成就感。

 

费静怡:做记者该如何克服内心的焦虑?如何面对初入行业的落差感? 


沈爱国:其实这种落差感和焦虑是任何专业都有的。融入一个新环境,无论你是什么专业都会有。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记者、一个将来能够出色的记者,他一定很快就能适应。如果半年之后还是格格不入,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职业。


我觉得做记者无论你跑什么线,你总是能很快地从其中找到乐趣的。不要单纯把它看成谋生、赚钱的职业,这是对记者这个行当看得太低了,太物化、太现实了。做记者能给你带来很多独特的人生体验,这个作为记者行业的一个魅力是会永远存在的。

 

费静怡: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工作思路有哪些变化?您在教学中有所调整吗?


沈爱国:新闻基本的规则、道理和技巧上是没有差别的。变化的是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搞一些音频、视频。再比如语态的变化,老记者会写得比较古板,但是新媒体会比较活泼,我会举一些新的例子,但这些其实是很小的点,年轻人不用教就会的。

 

费静怡:您觉得新闻学子或者新闻人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沈爱国:首先是要有人文情怀,要有对生命的敬畏和观照。


第二个是知识面要广,要不断地去学习。还有就是要学会整合、优化、配置人脉资源。这不是庸俗的关系学,而是一种人脉网络。


记者就像蜘蛛一样,人脉就是蜘蛛网。人脉广了,任何一个节点上有什么动静你都会感知到,这些就是新闻点,是发现新闻的基础。网络也是消息源,但网络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你没有个性的。


费静怡:社交网络成为消息来源,也会有人情牵制,如何解决?


沈爱国:需要有一个均衡。你判断事实本身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但你碍于人情没法报道,那就联手,把消息透露给其他的记者。我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自己出名,而是真的解决这个问题。

 

费静怡:对新闻学子或者刚入行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对新闻学子/新记者的寄语?


沈爱国:沉下心来,要沉住气,不要太浮躁。人生的财富绝对不是你赚多少钱有多少房子,而是你的人生经历,而记者这个行业能够给予你足够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传媒业是大有可为的,值得你去投入其中。



E

N

D

推荐阅读

国际记者孙莹:敢于转型,习惯从零开始 | 深度营专访

短视频“先锋”吴荣奎:“是的,我很快” 丨 深度营专访

“北漂”记者李显峰:天亮前,我们就去“抱火”丨深度营专访

非虚构写作者杜强:时代困境里的“硬核”  |  深度营专访

“藏獒”记者刘万永:如果喜欢,新闻可以做一辈子 | 记者节专访


运营总监 | 何珊珊  视觉总监 | 戴雅婷

活动策划、统筹 | 图图

视觉组 | 戴雅婷、张遥、谢梓君



 记者节系列专访将持续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