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共学实验室 | 社会学让我更多地理解社会

跨界共学实验室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专业分享/


🕐 2021年6月18日


📚 主题:走出混沌的日常,理解社会和人生


✍🏻 整理:胡世鑫



分享人:张蔚婷


读于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

以下为主讲人自述:


我是张蔚婷,来自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这所大学读的。简单来讲,我所在的是一所只有人文社科相关专业的学校,其他理工科专业,是没有开设的。所以学校就特别专注于人文社科,专业性也相对较强。 


那么社会学到底是学什么的?我罗列了一下我们专业的课程。法国和国内的社会学课程设置不大一样,而且所学的课程也相对较少,每学期只有四到五门专业课,同时要修两门外语以及一门选修课程,譬如心理学、人类学等。



虽然这些课程的名字听来特别空泛,但是都是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设置的。例如社会学概论,老师讲的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没有再去重复社会学史的内容。 


关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学,我有一个老师,是英剧Black Mirror的狂热粉丝。他就会经常引用剧情来作为例子来分享。还有社交媒体,像Instagram、 Facebook等,因为他本人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应用,所以主要用这些例子来讲。 


关于微观社会学,老师讲述的是社会控制。因为这门课是去年上的,当时疫情还比较严重,老师就在这门课上讲了社会控制,“封城”其实属于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图源网络)


福柯提出的“全景监狱”其实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全景监狱


“全景监狱”全称为“中央监控式全景监狱”,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是由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圆形监狱”设想而来的。圆形监狱描述了一种环形建筑空间,其四周被分成多个囚室,中间是一座瞭望塔,监视者站在塔上即可监视囚犯。在传统社会控制方式下,囚犯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监视着则在牢房的最顶端位置对不同牢房的囚犯进行监视,监视者的视线可以到达每一间牢房,但囚犯却看不到监视人,因囚犯都被关在不同的牢房中,彼此缺乏信息的沟通。所以,监视人在不在场,囚犯们心中都认为其在场,便会不自觉地接受外在的控制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全景监狱中,观看是一种权力,被观看的人只能选择服从管制,外部的规则便渐渐变成自律性质的约束。


特别有意思的是神话社会学,授课的老师很喜欢研究神奇的东西,譬如她专门研究过共济会,我们听来很像邪教的一种组织。这些封闭式的组织会用一些希腊神话里的形象,或者某些宗教的形象,来对他们的教徒进行洗脑传教,以此提高他们的忠诚度。这样的内容和体验对我来说很不可思议。

 

我们期末考试形式主要以写论文为主,除了要求论文必须现场写之外,老师还严格要求内容不能仅仅出自课堂上的内容,这对于我们课后自主学习的要求会特别高。



我找了一所中国大学社会学专业的课程研究了一下,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分的课程会比我们细很多,授课系统也会更完整一些。而我们的则是根据老师自身的兴趣去讲,可能不会讲得特别全面,可能也有某种局限性。


惯有的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



刚开始在法国上学的时候,我有点迷茫,因为老师说考试不能够光是重复课堂上的内容,所以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自己去课外学习,多去看书、多去思考。那我有必要每天去上课吗?因为课堂内容我也有可能在课后阅读习得。后来才意识到,上课重点其实不在于老师授课的内容,而在于老师的思维模式。我认为这就是社会学的一个特性,当我们学了社会学之后,个人的惯有的思维模式会发生变化。

 

我之前和朋友聊起“洗脑”这个词,他认为“洗脑”一词是不好的,一提起“洗脑”可能就会想到传销组织如何去毒害大众。但对我而言,“洗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它本身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它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人类的活动赋予它的。所以我后来想,其实别的行为也可以是“洗脑”,像我现在和大家说这些话,可能也给大家添加一些新的知识或者颠覆大家的某些认识,那我是不是也在进行一种“洗脑”行为?但是站在我朋友的立场,是不对的,“洗脑”就是一个贬义词。

 

我意识到我学社会学后,它对我改变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完全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的话,它会细分成什么样?我今年的一门课其实是专题形式的,名字叫专题数学,老师挑选了青少年暴力来作为整个学期的主题。以下是课程大纲,右边是教材的原版,左边看我们的目录,首先是介绍暴力,从词源学上来介绍暴力这个词。然后从系谱学的角度来梳理关于暴力思想的演变。

 

再是客观暴力、主观暴力,在社会暴力相关的一些正式研究后,又会细分下来,到底有什么类型的社会暴力是不合理的、失败的?还有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的暴力、关于社会暴力的政治研究、青少年暴力的一些特殊案例等。例如,2005年法国的一次暴力骚动现象。


(图为课程大纲)


在我没有学社会学之前,如果只是提到青少年暴力,我可能想的东西会比较片面。说起暴力,我想到的可能是打架、校园暴力、性暴力等。也有可能会去考虑一下这些暴力的影响或者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不会像老师这样划分到这么细、这么全面地去思考暴力到底是什么。

 

同时,暴力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有不同的定义的。例如,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暴力,就会觉得它是不好的东西,但对于马克思来说,只要是为了解放工人阶级而去做的战争、斗争都不能算是暴力。这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暴力是有出入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暴力其实也是一个很空泛的概念,它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以这个为例,我想说明在学社会学以后,我的发散性思维会更多一些,看到每个事物的时候会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下“它到底是什么”。

 

像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郑爽代孕”事件。说起此次代孕事件,网络争议最大的是她抛弃生命。从抛弃生命到贩卖器官,再到灰色地带,这些都是网友们对于代孕行为讨论得最多的地方。我一开始也比较认同这样的想法,但是当我做了一下资料收集,冷静下来再细想,发现“代孕”的出现是为了帮助那些没有办法生孩子的人去完成这样的一种心愿,它的出发点是好的。

 

为什么后来“代孕”会难以监控呢?它为什么会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呢?我们以后可以怎么做呢?“代孕”是不是一定要被取缔?如果我们要去对它建立一个新的法律的话要怎么去做?要考虑到哪些方面?这些是我后来想到的一些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去做了一些资料搜集。

 

但是我就不细说了,因为社会学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逻辑是通的,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平时上课,老师每次一问问题,你都能听到一个回答是it depends,就是取决于什么。哪怕在上方法论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们做案例研究的时候,研究对象的人数设定在多少比较好?有同学会说,10至25个人。老师问他为什么,同学会举例子说自己之前有做过一个主题的研究,设定这样的人数,发现已经足够了。老师会补充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案例所需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说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社会上发生过的一切人和事都能够成为我们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其实特别有意思,《社会学 | 看见,然后去思考》写的很好,文章确实有起到去污名化的作用。

 

我给大家推荐两篇论文,第一篇是杨玲老师的《撕: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认同建构与性别鸿沟》,它讲的是粉丝在网络上的互掐。还有一篇是盖琪老师的《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 ——从“娘炮羞辱”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男性焦虑”》

 

这两篇论文,我认为可能会颠覆大众印象中的社会学的样子。因为虽然它本质上一篇学术论文,其中有很多学术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实在太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了,所以大家看起来也不会觉得特别枯燥,或者看不懂。


(《撕: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认同建构与性别鸿沟》节选

【原文出处】《文化研究》(京),2020.第40辑春.37~53)


推荐两个b站的账号,一个是沈奕斐教授的个人账号。视频的标语是“万事万物皆可社会学”,沈教授经常会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一些热点事件。



另外一个是复旦通识教育的账号,但是这个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学,还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的讲座也可以在里面找到。



微信公众号的话,我推荐sociological理论大缸706青年空间。706经常会举行社科类的活动,像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关于社会学的污名化。自从学了社会学之后,每一次我都会被别人问社会学是什么?学什么?但我觉得这个是真的很难回答。

 

我一般都会回答说,像心理学它是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动物的心理行为。而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上的一些行为,社会上发生的所有事情。

 

至于社会学有没有用,我认为要看个人选择,或者说个人追求。就我自己而言,社会学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因为它真的开拓了我的视野,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方式,这对我来说已经非常意义非凡。



- END -


运营总监|谢 婵

统筹编辑|陈星萌

值班编辑|杨   抒


特别推荐阅读


跨界共学实验室 | 每个人都应该上一次医学院

跨界共学实验室热点讨论 | 某公司员工猝死之殇的背后
跨界实验室一期组队丨16个不同学科,创造1个共同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