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有一个抗战的老兵,名叫汤恩伯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第十八军和第十三军,谁才是真的抗战主力军?

晋商史话:商是什么?晋商又是什么?

跨越2700年的河西走廊及辽西走廊

漫谈日俄战争:日胜何喜,俄败何欣?

日俄战争背后的谍战风云

浅谈甲午战争:当近代化军队遇到了睁眼的瞎子

卫星地图看抗战:平型关会战得失说

军事漫说: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高平战场

文夕悲歌——抗战时期,长沙大火灾始末(上)

宝贝计划,越战最后的拯救与暖色

越战,浪漫法兰西---奠边府之战前说

长崎事件,前十年与后十年(上)

漫谈中原大战及中原大战的汪精卫1;

上海滩往事:光复前后的上海青帮

上海滩往事:刺宋!

详说中条山会战两篇

沿历史长河漫步的我,是谁?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梅香千秋(上)

枣宜会战的抗战神剧:湖阳镇大捷

抗日金融战和日本为何偷袭珍珠港?

最新:心怀谦卑,心怀歉意

南下?北上?——东条内阁和突袭珍珠港

散落在大院之外的晋商往事

抗战:衡阳保卫战——铁血孤城


汤恩伯将军


在长期写作抗战的系列文章中,我非常荣幸得到了汤恩伯汤司令曾经麾下战将、参谋、司机、警卫等部属的后裔们的认同、支持。


去年,王纲将军之子王一况老师去到丽江休假,在他的发起下,汤恩伯集团军后人们不再沉默,他们零零星星给我口述、传来了很多关于汤司令的抗日战场故事。


结合我搜集、分析资料,那段浮沉在历史迷雾里的往事,总是让人唏嘘、动情。


汤恩伯真如坊间口口相传的那么不堪?


1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汤恩伯在军界崛起,始于军事办学。


1928年,汤恩伯被委任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上校大队长。


相比保定系教官,苏军教官而言,日士系教官在军队编制、训练、体制和军事思想上,更趋于现代,也更适合国情。


第六期后,国共分流,苏俄和周先生对黄埔的影响被逐步洗却。


说起汤恩伯进入黄埔,其时和蒋先生并没有太深关系,和人人皆认为汤恩伯老师陈仪的举荐,也是没有太多关系。


汤恩伯能够去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全在张治中力荐。


在张治中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时,汤恩伯中校即在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此间,张治中对汤恩伯军事才华极为欣赏。


在张治中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教育长上任之前,他即在总司令部参谋处点名,亲调汤恩伯到军校担任战术教官。


现在回望历史,早期民国,制度严格、人才济济。纵算汤恩伯有官长、上峰提携,但是,要在军校立足,那也得看同仁、学员们愿不愿意。


事实上,当时并无太多军界、政界背景的汤恩伯,通过教学、治军,在学员和教师里面,赢得了甚高的威望。


后来,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编练国军嫡系野战军的军改,汤恩伯为蒋先生和张治中提携,扶摇直上。


1931年,汤恩伯始任国军最精锐的陆军第2师中将师长。


该师后来再度整编为国军赫赫有名的第89师,在一二八事变中投入淞沪战场,累日与日军浴血奋战,卓有战绩。


当时,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汤恩伯做了两件事情,对其部下和国军嫡系其余部队影响极为深远。


其一,在校期间,汤恩伯根据日本教材及当时欧洲治军理念,体系化写了和教了《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


这本军事论著,顾名思义,主要涵盖了学员由排长、连长到营长等重要阶段的军事、指挥素质养成。


蒋介石和白崇禧等人对此教材极为认同,并由他们广泛推向当时国军嫡系、桂军等部队,作为军官必修之主要战术教材。


其二,汤恩伯开课不限于课堂,任教期间,无论风雨,他皆陪同学员跑操。


在战术演练课上,汤恩伯亲自上阵与学员滚爬于演习场,耐心直接指导学员战术动作和队形。


汤恩伯这个习惯,延续到后来抗日战场的汤恩伯军团。


第13军驻防绥远。


甚至在三年战争末期,汤恩伯在设计金门防御体系之时,多次亲率各部部队长,无视风雨,早出晚归,环岛巡视。


金门战役爆发时,最早的登陆点,即汤恩伯事先准确推测的地点。


正是因为他既能够与部属同甘苦,也能够亲历战阵。相比更多的国军高级将领,汤恩伯尤其深得部下敬重。


七、八十年过后,至今,那些在第13军、第20军团、第31集团军、第3方面军参加过抗战的军人的后裔们谈起汤恩伯,敬重之情油然而出,正可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正是汤恩伯为人朴素、治军严明、指挥卓越,汤恩伯所部由第13军开始,于抗战中越战越强,扩为第20军团、第31集团军、第3方面军。


由此,这些部队有了一个抗战战史研究者认可的,却非正规番号的传奇番号:


汤恩伯军团


现在,网络坊传,汤恩伯多与无能、嗜杀、淫威、腐败等等关联。


可是,平心一想,汤恩伯真是如此,当时日军会把他的部队视为战场上天字第一个强敌?


他的那些为抗日出生入死的部属们,以及这些部属的后人们,会这般敬重于他?



2

三千桃李沾膏泽,百万貔貅跃战场


汤恩伯军纪严明,其实在不少非主流却可信的史料多有记载。不赘述。


军纪严明之外,汤恩伯也是当时军队少有的朴素、清廉、开明的高级将领。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和其他重庆报媒,发表了一篇《伙夫头》报道,主角,便是时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的汤恩伯。


报道说,汤恩伯一年四季,身上多有虱子。司令部的官兵们善意取笑他,不叫他总司令,而叫他“伙夫头”。


伙夫头绰号,由此在汤恩伯军团流行起来。


不过,汤恩伯得知绰号,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前不久,曾经担任汤恩伯将军警卫的一位抗战老军人的孙子,在微信上谈到这一幕,说起汤司令是伙夫头的往事,不禁感叹。


伙夫头,显是汤恩伯军事生涯里,一个清廉、朴素的符号。


多年战争,汤恩伯经常督率重兵驻节一方,所辖各部与地方经济更是多有往来。不过,整个汤恩伯军团上下,却几无爆出财务丑闻。


汤恩伯极为重视炮兵。这是他在视察所部操炮训练。


上海会战期间,汤恩伯指挥、负责转移美钞黄金无数。后来,他身患重病到了台湾,财务拘谨,难以维持治疗。


蒋先生闻讯唏嘘,多次要求蒋经国先生以私款接济汤恩伯的生活、医疗费用。


——坊间,说起蒋先生对汤恩伯在晚年时的态度,多有哄传,说蒋先生疏远汤恩伯,直面埋怨为何不早死,等等。


逻辑上,这类小肚鸡肠的言语,如不是弄堂泼妇,稍微有点教养的人,是断断说不出口的。


何况,蒋先生?


白修德与汤恩伯将军合影。请注意白修德的表情,是否一如书本记载,一位美国友人和十恶不赦的坏人的合影。


至于有朋友商榷汤恩伯将军驻节河南的水、旱、蝗、汤往事,我仅知道,当时汤恩伯命令所辖各部赈灾、救孤、办学。


尤其汤恩伯各部在危亡时代全力挽救卷入战火的幼童、学生,感人至深。


其时,第31集团军王仲廉总司令,代管教育部在太和的国立第21中学。


第28集团军李仙洲总司令,代管教育部在阜阳的国立第22中学。


15集团军何柱国总司令负责界首中学。


此外,汤恩伯军团各主力军,按照汤恩伯命令,均是各办一所随军中学。


办学经费,则由汤恩伯军团上下,在全军伙食、经费中挤出。


办学期间,从鲁苏豫皖冀流入所属边区学院、各中学、童养院、青训团等男女学生近万人


为此,早期同盟会会员、教育家、刘少奇表兄鲁荡平,为汤恩伯在河南驻节政绩感动,曾经赋诗盛赞:


三千桃李沾膏泽,百万貔貅跃战场。

从来革命称汤武,况复将军本姓汤。


可惜,这一段往事,知者太少。


当年为汤恩伯各部赈灾、救孤、办学的受惠者及受惠者的后裔们,更是少有撰文追忆。


于是,时间久远,汤恩伯变成了电影里面的草包汤司令,其时也不意外。


3

大隐于形,知此知彼


历史,总是出其不意的冷漠,拷问我们的智商和良心。


抗战时期的汤恩伯。


其时,汤恩伯变成了电影里面的草包汤司令,可能主要源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三年战争被俘、投降、起义的汤恩伯部属撰写的文史资料。


他们是最初的编剧。


其二,是与汤恩伯素来不和的李宗仁,在回国之后撰写的大量回忆录。



不过,他们笔下近乎弱智的汤恩伯,和抗战时期真实的汤恩伯,完全不是一人。


师长任上,汤恩伯即是日军陆军部重点研究的国军主要将领之一。


汤恩伯率国军第13军驻防察哈尔,是国军最早备战抗日,部署在华北的唯一主力军,主要负责战略监视对伪蒙、满及日军可能的进犯


相比其他国军重要将领,担负这一重任的汤恩伯对日军方面,尤其低调和神秘。


1936年底,抗战前夜,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借口协调伪满洲国与民国边界事宜,专程前往西安,欲图会晤汤恩伯将军。


当时,汤恩伯兼任陕北剿共善后办事处主任,实际率部驻节绥远。


得悉板垣中将登门,汤恩伯即招呼第13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王纲将军(后为国军第19集团军副参谋长),备车走人。


彼时,汤恩伯上车扬长而去。板垣中将尴尬间只好讪讪离去。


王纲是汤恩伯的黄埔六期的学生,后来长期担任汤恩伯的军事秘书,关系亲密。当时,王纲问起汤恩伯拒见板垣原因,汤恩伯意味深长:


敌我不见,我知彼,彼却不知我


由小见大——直到南口会战爆发,日军对他和蛰伏绥远的国军嫡系精锐,终究是一无所知。


第13军老照片。


开战之初,日寇对张学良、宋哲元等华北国军将领、部署了如指掌,对枕戈待旦蛰伏绥远的汤恩伯和他的第13军,却一无所知。


南口会战,第13军血战日军华北重兵。


南口,居高临下扼守华北日军通向西北的门户,兵锋所指,锋芒直逼平津,平汉路侧翼。


在日军企图嚣张南下之时,却没料到第13军如是一颗在日军攻势腰背的战略钉子。


日军惊诧之余,不得不打乱南下、西进战略计划。回头应付。


从而,南口会战为津浦、平汉、平绥三线要塞、要地争取到了22天以上的宝贵时间。


南口会战,被很多抗战史研究者认为,实为抗战取得胜利的前因。


4

大隐于形,知此知彼


抗战八年,汤恩伯部装备并不比其他国内战场的国军精良更多。


他的核心精锐13军,通常时候,75口径火炮不过和日军一个加强的联队相当。


正是善隐兵势,用兵谨慎,这才使得汤恩伯军团能够抗战中,或潜龙勿用,或龙战于野,或飞龙在天,屡屡予以日军以重击,成为日军头痛的头号大敌。


在台儿庄会战中,汤恩伯隐兵势,多迂回,以运动战反手席卷,重创矶谷师团精锐支队,这才奠定了台儿庄会战大捷。


这一用兵典范,其后被讹传多多,尤其让人苦笑。


台儿庄会战当时,李宗仁沿运河南北,处处设防。


徐州战区一马平川,无疑是日军凭借绝对优势的重炮和陆航,强大火力实施机械化平推的杀戮战场。


扼守藤县王铭章部,正是于这样不利战场,在敌军大队级攻击下,受到日军战机、重炮袭击,最终全部殉国。


——直到目前,无一人质疑李宗仁布兵之错误,却几乎人人根据李宗仁回忆去痛恨汤恩伯的私心。


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大致示意图


在如此不利战场,汤恩伯军团以隐兵势展开的运动战,是李宗仁回忆录里指责汤恩伯怯战、畏敌、无能的主要证据。


实际上,日军在徐州战场实施战役对向钳击,主要目标便是围歼、重创汤恩伯军团。


彼时,日军最期望莫过于汤恩伯军团精锐力量彻底暴露,以便其以优势兵力一举歼灭,继而扫清中原抗日精锐。


现在,随着相关资料不断出现,再结合汤恩伯部在徐州战场的机动、攻击路线,很容易证明,所谓汤恩伯在战场上抗命,实则是汤恩伯直接受蒋先生和白崇禧指挥,出于保密关闭电台,短期失去与李宗仁联系而已。


抗战初期,国军第一号主力军,即胡宗南第1军。经过淞沪会战两次激战,伤亡高达80%,该军再力参加后续的作战,直到抗战结束,也无法恢复元气。


假设,汤恩伯军团真的按照李宗仁指挥,正面出击,死战硬拼,无疑正合日军战略、战役目的。


其结果,汤恩伯或为王铭章,或为胡宗南。


所幸,台儿庄会战到后来的徐州会战,并不是只是担负前敌指挥的李宗仁。更多决策,还在于后面的蒋先生和白崇禧。


现在,关于汤恩伯在台儿庄会战的评价,最权威的当属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说法。


然而,李宗仁的政治角度说法,和白崇禧将军于军事上客观的的评论,截然不同。


此外,当年新华日报记者范长江、陆诒等,前往徐州战区火线采访,其相关报道,也可侧见白崇禧对汤恩伯褒奖确属事出有因。


4月5日,台儿庄会战总攻在即,范长江、陆诒等前往汤恩伯司令部。


凌晨,汤恩伯并没有休息。


彼时,汤恩伯谙熟战场地势,尤其擅长图上作业。每次得到日军情报,指挥部队机动,他均亲自地图作业,一丝不苟。


随着作业,汤恩伯开始频繁下达各种真、假不定的作战命令。


是以,汤恩伯在指挥空隙,蓬头垢面,赤足薄衣,在一间简陋农舍接见了记者。


采访中,汤恩伯谈到了运动战。


他认为,打运动战,就是要天天行军,专找敌人的薄弱环节打。


过去我们死守阵地挨打,吃了很大的亏。


现在我们集中全力进攻日军的侧翼,以支援扼守台儿庄正面战场的友军。


这是早期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汤恩伯将军抗日作战的正面报道。


新华日报记者范长江、陆诒等,和当时汤恩伯麾下关麟征将军的合影。想必,他们肯定也有和汤恩伯将军的合影。


目睹会战惨烈,将士“我死则国生”的不惜生死的血拼,新华日报在评论台儿庄会战大捷,无限感怀:


凯旋门系白骨筑成,自由花是热血灌溉


正是汤恩伯军团在徐州战区迂回、机动,漂浮不定,成功躲避了日军空中侦察、电台窃听,使得机械化行动的日军,始终拿穿草鞋行军的汤恩伯军团毫无办法。


日军要完成台儿庄会战的战略、战役目标,歼灭或击溃汤恩伯军团是最大前提。


然而,由台儿庄会战惨败到徐州大突围结束,日军急于决战,却在战场上对汤恩伯军团毫无建树。


徐州战区系列会战直接为武汉会战逆转抗战战略态势奠定基础。


平心而论,和张自忠、王铭章将军一样,汤恩伯同为民族之功臣。


5

日酋哀叹,飞将尤在


由台儿庄会战担负对日军雷霆一击的主力,到徐州大突围中,汤恩伯军团担负各路退却国军的战役掩护,其行踪总是漂浮不定。


每次出现,汤恩伯军团几乎都是出现在日军攻势最为关键的地方。


为何?


汤恩伯善藏兵势。


战事激烈,部队频繁迂回佯动,昼伏夜行。彼时,汤恩伯为指挥、协调部队,专门调集精干官兵和战马,专门组建了看似落后、驿站式的通讯网,辅助完成司令部命令下达。


他频繁下达的作战命令,均是以保密的快马加鞭模式,送达下面的各军、师、旅。


抗战之前的汤恩伯。


当时,日军依仗其科技优势,破译国军密码,继而赢得战场主动。


是以,抗战时期,诸多抗战名将均有在战场上实施电码保密的举措。


戴安澜将军在驻守同古,在血战日军期间,和总部随时变换密码。其余王耀武、孙连仲等亦然。


不过,汤恩伯军团在保密工作上手段更为多样,彼时,其各部电台或工作,或分组脱离主力,四处游弋;甚至,电台经常按照汤恩伯将军指令,发出虚假的作战命令。


真的命令,却由总部骑兵飞马送到。


当时,在汤恩伯总部负责这一具体工作的正是王纲将军——如今,将军之子王一况先生谈到汤恩伯戏弄日军往事,让人不禁佩服。


这是当时积弱积贫的中国的军队无奈之举,不过,也让日军大吃苦头。


在台儿庄会战和后来的徐州会战、徐州突围时,汤恩伯在军团行军、机动和攻击线路多有神来之笔,便是如此。


日军多次上当,以至于日军后来于鄂北、豫南、豫中、贵州数次和汤恩伯交手,每次拿到汤恩伯的情报,总是狐疑不决,迟误战机。


在随枣会战、豫中会战期间,日军以围歼、打击汤恩伯军团发起作战,数次围困汤恩伯所部,却在危急时刻,因为不辩情报真假,迟疑不决间,汤恩伯果断指挥突围,使得日军数次围困变成武装旅行,徒劳无功。


汤恩伯于保全战力突围后,反手顺带重创日军,多有战绩,屡见战史。


由此,无论汤恩伯早期指挥的第13军,还是后来的第20军团、第31集团军、第3方面军,都成为重庆统帅部直接指挥并委以重任的战略机动部队。


当然,汤恩伯军团也是日军咬牙仇恨,欲消灭而后快的国军抗日中坚。


不过,真实历史上这支国军最具战斗力的机动部队,其频繁地机动、聚散,确实是穿着草鞋,转战千里。


看影视剧去学抗战史,会打喷嚏的。


不过,如是不顾抗战时期中日战力差距,不顾抗战实际作战状况,国军穿着草鞋,转战千里,自然也可以经过影视剧渲染,把机动、转战直接描绘成板上钉钉的溃逃、避战。


现在回望抗战,很多事实让人感慨。


日军以围歼、重创第13军、第20军团、第31集团军为战役目的,多次发起会战,这是日军侵华时期绝无仅有的。


然而,这些会战无一成功。


彼时,日军虚耗兵力、粮饷,围绕汤恩伯军团,作无效的武装旅游多次,有很多终未能捕获意志顽强之汤兵团主力,以及“我军之作战目的意图落空等等记载。


抗战八年,冈村宁次也不得不承认,汤恩伯将军实为国军抗战最难对付的对手。


0

往事如风


当然,我们在认同汤恩伯将军抗战的功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个旧时代军人的不足、局限。


比如,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汤恩伯为东路军第5路军第10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给红军造成很大麻烦,并率部最早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


八年抗战,汤恩伯长期驻节河南、鄂北。


他在率部在抗日同时,所部大搞摩擦,客观上阻扰、破坏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实现战略会师,尤其对彭雪枫的阵亡负有直接责任。


在三年战争时期,汤恩伯由指挥鲁苏战区作战,到固守上海,金门,最终拒绝弃暗投明,使得后人更是难以评价其人。


不过,仅是摘取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站在民族角度,我们还是应该认可抗战老兵汤恩伯:


打日本人的汤恩伯将军,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汤恩伯将军


纪念曾经的八年浴血抗战。


往事如风,历史如河。


无论记住与忘却,长风不断,史河不绝。如此流向以后,那些昨天为民族独立奋斗而被忘却的人们,也必将成为民族崛起之明天的亮色。


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注明请加:zksd1222

越战,柬埔寨系列:

西哈努克,1975年,金边胜利

西哈努克,嘻哈哈在北京往事

越战,台湾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下)

越南往事:老大哥老大姐;

越南四大给邻居们带来的麻烦

北部湾事变——越战,在这里升级

越战,两张照片和照片的故事

在越战中的韩国国军

断箭,也许是假象: 德浪河谷之战全解读(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