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四:俄军,为5月9日阅兵式而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6-17

橡树原创《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三:第五阶段的战事何时拉开》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四:三个战场异动情况的观察》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五:基辅撤退与布恰事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六:南方陷阱与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七:“鸡肋”的战争和贴牌的“美军”》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八:顿巴斯混合战争的进行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九:俄军的战略调整和乌军的胜利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乌军排名第二”和“乌东大决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一:“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的沉没》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二:俄乌陈兵顿巴斯,是为决战、和谈、撤军》


乌克兰女兵。


4月19日,俄乌战争继续第五十五天


今天,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乌东及顿巴斯战场继续没有太大动静。


4月17日,乌克兰副国防部长安娜·马利亚尔分析俄军布局乌东及顿巴斯战场,认为俄军“吸取了基辅的经验,不急于在乌克兰东部发动进攻”。


她的这个判断,与我在4月10日前后的多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八:顿巴斯混合战争的进行时》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九:俄军的战略调整和乌军的胜利目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乌军排名第二”和“乌东大决战”》


等等文章表述的观点,高度一致。


其实,现在网络到处可见标题非常醒目的“乌东大决战”和“顿巴斯大合围”,实则都是网络媒体的营销呼声。无论视频文章,点开一看,无非就是一些战术规模的激战+鸡血口号的内容营销而已。


实际上,粗通军事的朋友即可发现,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对俄乌双方而言,不仅尚需时间继续布局,同时,乌东及顿巴斯战也将不会升级为俄乌双方的生死决战。


在俄乌战争渐趋“混合战争”发展,随着战争的“非战内容”增多,真正的战场激战,自然也将退而其次,成了这场战争的次要内容。


既然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尚在布局和不会升级为生死大战,于是,俄乌双方的激战方向也就顺势转向了南方战场的两个次要战场:


赫尔松战场,哈尔科夫战场。


观察可见,最近一周,乌军向南线的赫尔松地区、顿巴斯以北的哈尔科夫地区发起多次战术反攻。


在赫尔松方向,驻防尼古拉耶夫的乌军得到了乌克兰西部生力援军,自4月以来,频繁向第聂伯河下游右岸地区俄军各个据点、赫尔松市外围等地,发起至少十多次颇具规模的战术反击。


赫尔松为俄军从克里米亚进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和扎波罗热地区、亚速海沿岸地区的门户。


俄乌战争爆发,俄军在夺得赫尔松以后,即赫尔松为中心,在大约100公里战线,部署有约7个营作战群部队。


目前,这是乌军主要反击方向,俄军兵力显然不够。


——俄军兵力紧张,无力维持乌克兰南方近乎800公里的战线,这是很多的战争观察者和军事网站相关文章的共识。


可见,俄军要顾及顿巴斯核心战场,专注马里乌波尔战事,要往赫尔松增兵显是有心无力。


因此,俄军为了确保赫尔松身后的克里米亚往梅利托波尔、顿巴斯地区的交通线,可能会继续收缩战线,依托赫尔松为中心,在第聂伯河下游两岸城镇、据点形成防守态势。


赫尔松背后的交通线能否稳定,直接关系着俄军南线战场及克里米亚地区与亚速海沿岸地区、顿巴斯地区的战略稳定。


俄军能够守住赫尔松多久?


这可能要取决于俄军是否能够在短期之内,占领马里乌波尔,并且稳定乌东战场局势。


否则,俄军可能在5月9日以前,放弃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地区。


曾经有朋友留言问及,乌军可否从赫尔松方向反攻克里米亚地区。


我的回答是,鉴于俄军为陆军大国,克里米亚本身就是传统的军事要塞的现实,至少三五年内,在乌军没有形成世界超强远程打击力量和突击力量之前,无法进攻克里米亚。


4月19日,ISW发布的乌军在哈尔科夫以西对俄军补给线的作战态势简图。


俄军发射导弹袭击乌克兰纵深。


乌军在赫尔松方向进攻同时,还向哈尔科夫以东、东南地区近100公里战线上,向俄军猬集伊久姆地区的主力侧翼,以及别尔哥罗德往伊久姆的后勤线方向,发起了很有力度的战术反击。


乌军反击力度极大,地面部队突击纵深甚至超过20公里,远火打击更是超过40公里,攻击锋芒直逼俄国境内别尔哥罗德往伊久姆的交通线。


这是目前俄军最为重要的交通线。


然而,俄军地面部队除却后勤机动、以保卫补给线为目的进行战术性防御,此外,俄军继续采取防守态势,应对乌军地面部队战术反击。


同时,俄军集中战机、导弹和火炮等远程火力,继续向乌克兰境内纵深目标进行打击。


从4月14日夜间至19日,俄军乌克兰几乎全国境内的目标予以远火急袭。


于是,俄军、乌军形成相持、相杀、相耗的态势。


ISW发布的4月18日俄乌战争全局战况简图,可作参考。


ISW发布的4月18日俄乌战争全局战况简图及标注双方交战、乌军出击和俄军远火打击的态势图。


这个态势将是俄乌战争后续在“混合战争”进行下去的主要战场态势。


不过,碍于俄乌战争实际上已经转入了“混合战争”轨道,以及受“混合战争”规则所限制,后续的俄乌战争将涉及、兼容更多的核威慑、宣传战、情报战、政治战、外交战、心理战以及刺杀、策反、贿赂等等非武装斗争的对抗内容。


这些非武装斗争的对抗内容大体要占去整个战争的70-80%内容。


因此,俄乌战争的“战场战争”就理论而言,仅不过20-30%。


就兵力部署和战区地域而言,俄乌战争的“战场战争”主战场顿巴斯战场可能占有50%比重,哈尔科夫战场和南线黑海沿岸的赫尔松战场,则可能为各占25%左右份额。


因此,目前无论新闻媒体如何喧哗、炒作、大呼小叫,俄军既无法以其远程攻击和顿巴斯机械化兵团突击一蹴而就荡平乌克兰,乌军也不可能通过赫尔松和哈尔科夫等方向的战术反击,在短期之内重挫俄军,驱逐俄军出境,取得最后战役胜利。


——其中,ISW机构发布综述认为,俄军目前的战略核心,是计划“通过高度集中的火力和庞大的人数来削弱乌克兰在乌克兰东部的阵地”。


同时,ISW机构判断,俄军在乌东及顿巴斯发起攻势,将会遭到极大战损。


这一判断,与我在以前分析顿巴斯战场反复提及的俄军将凭借“兵力和火力的体量和数量的优势,以消耗战冲抵乌军的高科技作战”等内容,观点也是非常相近。


很多专业、业余的军事观察者能够发现这些问题,想必俄军这样布局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其军队高层肯定深知这个道理。


不过,这样布局顿巴斯,可能也是俄军在放弃基辅战场的无奈态势下的可能选择。


俄军不会沿袭基辅及北线战场战法,急欲进攻夺得胜利。俄军这样部署,应该为俄军彻底放弃“特别军事行动”原定宏大战略目标,转而收拢战线,集中兵力,控制战争规模,将原来预定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缩小到乌东及顿巴斯地区部分实现。


而后,俄军争取得到国内民族情绪保护伞的掩护,“胜利”完成局部撤军。


于是,近日,随着俄军向乌东及顿巴斯收拢、集中兵力,俄国在外交、新闻等渠道更是高调声称,俄军将在2022年5月9日举行“胜利日阅兵式”,使得俄军“撤军”这个信号,越发明确。


俄国何以在俄乌战争关键时刻发出这个信号?


须知俄军撤军,大概率并非完全撤军,而是在近日实现局部撤军、部分撤军。因此,俄军撤军并非真正意义的停战,而是俄军鉴于俄乌战争国际化、复杂化态势的公开、肯定地发出的俄军正在“控制”俄乌战争规模的信号。


于是,俄军“撤军计划”很可能已经在桌面下得到了北约及欧美主要国家的默认。


关于这点,我在前两篇文章有所提及。


曾有读者在我的《俄乌战争综述之二十:“乌军排名第二”和“乌东大决战”》里面,谈及俄军美军可能通过保密直通电话交换俄乌战争局势看法,并且可能已经达成了一定的“暗箱交易”等等推测,表示极大的“愤怒”……


挺乌、挺俄的读友、读者通常爱恨分明,往往认为俄美势成水火,互不相容。


然而,势成水火,互不相容的场景,仅是我等草根民众看到的事务表象。


桌面之下,美彼此热线接触、联系、抗议和妥协,这也是必然的事实。


利沃夫,被俄军导弹袭击。


(长按添加流浪的橡树,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关注朋友加友交流。橡树问好。

(长按关注流浪的橡树的长江杂谈公众号,更多精彩与友分享)

欢迎关注朋友加友交流。橡树问好。


其实,从俄乌战争进程就可以大致看得出其中蹊跷。


美国在军事、外交等方面深度介入俄乌战争,对俄乌战争进程形成重大影响。


战争初期,美军投入高科技战争资源助战乌军,使得俄军攻势遭到强大电磁压制,屡屡受挫。同时,乌军得到美军提供全球战略系统、战术系统,直接实施全副“美式”的“滴滴打车”款的扁平式、分散化、不插电作战等等,更是重创俄军进攻


(参考《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而后,随着俄军放弃基辅攻势,开始明确转向乌东、收缩战线、确定5月9日部分撤军以后,美军助战力度随即大幅减小。


如今,看似美军在桌面上继续加大对乌克兰军援,甚至提供“弹簧刀”导弹、榴弹炮等等远程打击武器……


乌军防御能力和战术反击能力得到继续加强


但是,在桌面之下,美军为乌军提供这些精良武器,实际上无论就打击距离、打击烈度和武器数量,都局限在乌军的防御作战范围内,及战术反击规模内。


尤其美军在信息战、智能战、网络战和电磁战等方面,有限度助战乌军。既使得人们在网络上再看不到乌克兰农民拖走俄军遗弃战车的“幽默”战例,同时,更是目前俄乌双方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形成对峙事实的前提。


——俄乌战争折射出来的美军与俄军的真实战力,都需要我们理性去判读、认知。


目前,在俄军放弃基辅及北线战场以后,可以发现,美军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援乌抗俄”的前台。


取而代之,则是美国的铁杆兄弟英国。


在俄乌战争关键阶段,美国在英国的身后,留在二线,这是英美特殊关系的高度默契的必然,同时也是英美与俄国的相互妥协的必然。


并非老牌帝国重新崛起,也不是丘吉尔的“王者归来”。


英国首相约翰逊走向俄乌战争前排的聚光灯下,对俄外交言语如此激荡人心的表象的背后,如果仔细判读,实则就是看似严厉的,实际英美联手的、留有相当余地的、对俄的一种监视、警告和妥协的战略。


比如,英国的绕过北约“单挑”俄国等等外交言论。


这个言论并非英国实际战略,不仅可以在国际面上收获政治与外交的认同,甚至在互联网上,也可以使得诸多自媒体作者、读者为之产生亢奋、舒畅、激动和愤怒等等情绪。


这种情绪对俄乌战争具有“正义”和“流量”的影响。但是这种情绪本身与事实、逻辑和常识等等,完全没有必然联系。


英国发出这样的言论,实际上同样也是发出了英美对俄乌战争的信号:


战争可以继续,但是,战争规模必须得到控制。


近日,俄国防部表示,将在莫斯科阿拉比诺培训11000名军人参加5月9日的红场胜利阅兵式。


其实,俄军顶层人物远比绝大多数自媒体作者智商更高,更聪明。


常识上看,他们非常清楚俄军目前战略失策和遭遇的困境,了解德法等欧洲国家游离骑墙的彷徨情绪,洞悉英美控制俄乌战争规模,不致使俄乌战争升级的战略诉求。


因此,俄军才可能放任相关5月9日部分撤军、局部撤军的消息不断飞满天下,不断得到证实……


——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认为,这是你得到的独家消息。


很多时候得到的类似“独家”消息,不过是有的人希望你得到的消息。


不过,英美、德法和更多的国家却可以凭借这个消息,了解到俄国的近期战略目标。即:


在5月9日前,俄军在专属莫斯科的“战争频道”,以“解放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而宣布赢得了“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实现局部战场的部分撤军的目标


(留此存照)


同时,俄军可能会继续加强对乌克兰全境的远程火力打击,在顿巴斯战场实施有限的局部突击,以及必须要夺得马里乌波尔攻防战最后“胜利”。


这些都是俄军在短期之内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


至于以后,可以预见,俄乌双方会围绕顿巴斯战场,如叙利亚战争那样,在2022年5月以后,继续进行后续的、漫长的、浑浊的较量。


目前,俄军要实现短期之内明确的战略目标的唯一可以量化的前提,就是必须夺得马里乌波尔的胜利。


4月19日,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最后的阵地,Azovstal工厂阵地卫星图。


乌军在马里乌波尔的防御情况图。


马里乌波尔位置图及与俄国、顿巴斯地区、赫尔松、克里米亚位置图。


马里乌波尔得失对乌克兰南方战场的影响评估示意图。红线为俄军联络线,橘色线为俄军可以最快抽调兵力支援的方向。乌军只要坚守马里乌波尔,就可以在俄乌战争全局及南线战场吸引、牵制俄军,使得兵力本来就极为紧张的俄军至少有10个营战斗群的兵力,无法投向其他战场。


4月19日,俄军阵地远眺卡利米乌斯河彼岸乌军Azovstal工厂阵地。


4月19日,位于米乌斯河岸的乌军Azovstal工厂阵地局部。


坊传马里乌波尔地下工事图,尚需验证,仅供参考。


是以,越是临近五月,俄军必然就会对乌军最后的核心阵地Azovstal工厂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


在4月16日至4月19日期间,俄军急欲取胜,以Tu-22M3战略轰炸机、其他战机、大口径重型火炮等等,轮番向乌军最后的阵地发起袭击。


乌军防守马里乌波尔的主力大约包括乌军第36海军陆战旅、国民警卫队第12旅及著名的亚速团第1营等,估计官兵万余人。目前,坚守Azovstal工厂的乌军官兵人数不祥。同时,俄军完全封堵了马里乌波尔所有“安全出口走廊”。似乎一切都到了最后关头。


4月18日,乌军依然传出较准确的讯息,证明乌军依托Azovstal工厂阵地,确实向外围俄军进行了数次规模有限的战术反击。


4月18日,马里乌波尔乌军在网上发布了一段交战的视频。留言为 “防御仍在继续,亚速战士正在进行反击……”


也就在这天,乌国防部发言人高度评价马里乌波尔攻防战战略价值,认为乌军坚守马里乌波尔,成功牵制了俄军,为乌军在其他地方发起反击创造了战机……


同时,乌军海军陆战队第36旅指挥官致电“呼吁美国和欧盟向乌克兰军队提供额外的重型武器”,并且声称“我们已准备好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显然,悲壮属于历史,属于民族,属于文学,属于艺术,却不会属于政治与外交。


——如是战后能够得到系统化资料,我想,这真是俄乌战争最值得书写的一章。


现在,马里乌波尔必须要面对政治与外交的冷酷的现实。


马里乌波尔得失,将直接关系俄国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实现部分撤军、局部撤军,是俄军对乌克兰“局部化”的“去武装化、去纳粹化”的重要的政治楼梯。


俄军能不能得到马里乌波尔这个政治楼梯得以下楼,很大程度不在于乌军的战斗意志和顽强作战,而在于乌克兰和北约、美国、英国等方面基于俄乌战争作为战略核威慑情况下的高科技总体战的现实,与同样忌讳乌军高科技战力的俄军方面,是否能够达成相互的让步与妥协。


很多朋友认为,马里乌波尔类似中国抗战的“衡阳保卫战”,而并非防守、反击、合围、歼灭对手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但是,如果在俄乌战争战略面上去看,马里乌波尔攻防战确属对俄乌战争起着非常重要的转折作用。


就俄乌长远战略而言,俄乌战争持久化将是放血俄国的伤口。


就俄乌战争战略层面,马里乌波尔激战能够持久至今,无疑就已经是放血参战俄军,使得俄乌战争完全走向了持久战的关键战役。


马里乌波尔攻防战将是乌克兰彪炳国史的伟绩,为世界各国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尊重。


不过,正如我在3月27日《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分析,俄乌双方只能在“唯有了马里乌波尔的战场有了明显得失,才会有真正的俄乌谈判的开始”。


最后关头,马里乌波尔面临的,将是悲壮的牺牲……


各位司令官,本文综述结束,还望朋友三点一转,支持橡树继续后面的写作。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4月18日子夜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