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十二月,战略角力和乌克兰的抗战决心……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1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舟山群岛战事:血战登步岛
舟山群岛战事:从夺岛大榭岛、桃花岛到登步岛之战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磨盘战争”和俄乌和谈的门缝
《俄乌战争观察:从俄军江左防御战场,推演、解读乌军南方战场的“冬季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战略反攻,正在进行……》
《日俄战争的隐痛:弱小的日本,何以胆敢发起日俄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大战前的空挡,帷幕徐徐拉开》
《俄乌战争观察:漫说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
《俄乌战争观察:冬季攻势和“软肋”之战》 

(图1)2022年12月6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从态势图可见,俄军从11月27日、28日至12月6日,对乌克兰战略轰炸有所减弱。同时,乌军在25日-26日,相继对俄国境内萨拉托夫州恩格斯-2空军基地、梁赞州迪亚捷尔沃空军基地、别尔哥罗德州库尔斯克机场、布良斯克州斯拉瓦工厂,以及乌克兰俄军占领的顿涅茨克市区和马基夫卡变电站,新卡霍夫卡俄军军火库等重要目标实施了远程攻击。

2022年12月6日,俄乌战争持续第286天。

纯属个人习惯,我对抢跑道德高地的说教作文、鸡血作文,确实不感兴趣。对自媒体自媒体流水帐写作更是不感兴趣。

因此,在11月底-12月初,俄乌战争受天气、外交、政治等等因素制约显得平淡沉闷,虽然俄乌双方偶尔也在战场外有精彩博弈,但是,俄乌战场态势似乎没有太多可写之处。

从10月底、11月初至今,俄乌战争进入冬季作战,在战略整体上存在四个特点:

其一,俄乌战争现在为乌克兰战略反攻阶段,俄军处于战略守势,但是俄军开辟了第二战场,即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用以牵制乌克兰反攻和逼迫乌克兰重启谈判。

就此,在俄乌双方均无法展开大规模地面攻势之前,乌克兰以高科技远程精确打击优势,发起“烟头攻势”、“磨盘战争”;俄军以远程战略打击力量的体量优势,发起非对称无差别战略轰炸,即成为目前的俄乌战争冬季作战的基本形态。

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乌克兰后方平民无辜受轰炸威胁,频繁停水停电停暖气;俄乌双方前敌官兵受炮火压制,潜伏泥泞惊惶不安忍耐偷生,都是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苦难。

然而,站在克里姆林宫的战略视角,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苦难,实则为目前俄军走出困局及“不能输掉这场战争”的必然战略代价。

于是,战争还得毫无价值地继续进行。

如此一来,乌克兰要想在冬季攻势继续战略反攻,迫使俄军最终输掉这场战争,就必须要完成反制和遏制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的这个重要前提。

其二,乌克兰战略反攻在进入冬季作战之后,乌克兰战区雨雾交加、地面湿滑、遍野烂泥,气象情况尚未稳定。

据最新开源气象资讯,乌克兰在12月7日受气流影响,出现升温、降水和强风。同时,乌克兰在12月中旬天气也将可能温暖,这样,战区气象条件将继续不适宜作战。

因此,乌克兰要想在冬季攻势继续战略反攻,唯有等待12月中、下旬,再有寒流来临,降温霜冻,使得战区地面、道路完成冰冻硬化,战场气象情况、地理情况基本稳定。

于是,俄乌双方都必须为此耐心等待、预备。

其三,在2022年-2023年冬季作战期间,如果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新卡霍夫卡水库大坝危机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如果乌军无意在俄军唯一的攻势战场,即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巴赫摩特线与俄军对拼消耗,那么,乌克兰在冬季作战的战略反攻的规模将相对缩小,且主要方向只能选择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

其四,就俄乌战争全局而言,乌克兰继续2022年12月-2023年3月的冬季战略反攻,有效作战时间约为120天,既受作战方向限制,更受北约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援助的影响。

乌克兰军民的抗战意志和乌克兰盟友的援助,为乌克兰抗战之基本。

目前,俄军从9月至今连续战败,处在开战以来最为不利、被动局面。乌克兰夺得战略反攻优势,但也受到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牵制、影响。

双方处于战略角力的关键阶段。

斯瓦托夫战场的反坦克堑壕和俄军防线。

12月6日及最近一周,俄乌战争主要战区天气图。据信,12月7日,乌克兰将受气流影响,出现升温、降水和强风,使得战区继续极不适宜作战。

这时,如果北约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不能及时加大援助力度,不能帮助乌克兰解决扎波罗热核电厂等危机问题,就很有可能耽误乌克兰在冬季攻势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俄乌战争延至2023年3月,随着乌克兰进入冻融季节,烂泥堆积使得乌克兰难以继续进行地面攻势。

就此,俄军得到充分的战略调整、修养和补充时间,这样也就使得乌克兰在9月夺得哈尔科夫胜利,10月夺得红利曼胜利,11月夺得赫尔松及第聂伯河右岸胜利堆积出来的战略反攻优势,在2023年夏季来临之时,为数月僵持局面而大幅抵消,甚至完全抵消。


综上四点,乌克兰军队可能比北约、美军更为清楚和敏感。


那么,是维持现状拖下去,最终等靠北约及盟友援助,以期后续?


又或者,为了持己方的战略反攻势,不北约及盟友援助,主动出击,同时以主动出击和促使战局向胜利演进?


显然,乌克兰选择了后者。


12月5日,乌克兰战场天气、地理条件继续不适应作战。

但是,乌军这次的主动进攻,却将目标放在了俄国境内纵深。

是日,乌军以无人机成功袭击了俄国境内315英里的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2空军基地、以及俄国境内285英里的梁赞州的迪亚捷尔沃空军基地。

这两个俄军的空军基地担负俄空天军参加俄乌战争,执行对乌克兰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任务,极具战略价值。

乌军无人机威力有限,袭击造成俄军7人伤亡,可能对俄军至少2架战略轰炸机造成有限伤害,没有对这两个基地造成更大损失。

但是,作为乌克兰在开战以来首次针对俄国境内纵深目标作战,乌克兰既敢大胆出手,无人机突防前进300多公里发起袭击(也有军事专家分析为乌克兰情报组织潜入俄境以无人机攻击),战果虽然有限,在战略层面的效果十分深远。

这对俄军而言,确如当众抽脸。

12月6日,恩格斯-2空军基地今天早上拍摄的卫星图像。至少有一架Tu-95战略轰炸机下面可见消防泡沫,可能因为袭击轻度受伤。

12月6日,俄军迪亚捷尔沃空军基地卫星照片。照片显示至少1架Tu-22M3轰炸机附近有烧伤痕迹。

乌军无人机袭击事件的消息传出,俄国朝野即刻为此哗然。

在第一时间,俄国防部非常“戏剧性”地将这次乌军以无人机袭击俄军机场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更多的事博主民族情绪人士眼见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遇袭,战略轰炸机受创,历来自负全球第二的“军事大国”自尊心应声破碎,纷纷怒骂俄军高层,呼吁加大对乌克兰的战略轰炸。

就此,在12月5日,6日,俄军决意启动海基、空基力量,以百枚导弹规模,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及17个基础设施目标实施大规模的报复性战略轰炸。

其中,俄军仅从里海和罗斯托夫地区即发射了38枚X-101和Kh-555巡航导弹;从克里米亚地区及黑海舰队即发射了22枚口径巡航导弹、6枚Kh-35导弹、1枚Kh-39P导弹……

然而,俄军集中火力气贯长虹发起的大规模报复性战略轰炸,效果却非常尴尬。

12月6日,乌军发布战报,声称在这次拦截作战中,北约提供乌克兰的IRIS-T地空系统、NASAMS系统的作战效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于是,如(图1)所示,可见俄军气势汹汹发起战略轰炸,战果却是相当平淡。

目前,在北约及英美军的情报、信息支持下,乌军仅得到北约及美军承诺转让8套NASAMS防空系统之中的2套,即综合北约和原苏联体系防空力量形成了新的防空体系,作战效率更是得到明显提高。

进入12月,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优势似乎正在快速流逝。

其实,所谓无差别战略轰炸看似剽悍犀利所向无敌,实为过时的粗放、高耗的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典型战法。尤其用在乌克兰这样欧洲国土大国,俄军费事费力费财对广袤战场漫无目的的狂轰滥炸,实属自讨无趣地稀释、消耗了己方宝贵的、有限的远程打击武器和军事资源。

同时,观察从10月9日、10日至今的战况及俄乌战争态势可见,俄军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对称无差别战略轰炸,确实重创乌克兰大量基础设施,影响了乌克兰正常民生、经济,但对俄乌战局到底会形成如何的直接军事影响,却是非常模糊。

此前,我曾在多篇文章质疑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可能正在重蹈希特勒当年轰炸英国的覆辙。战至现在,从开源资讯可见,俄军内部其实也有很多类似质疑声音。

这些来自俄军内部及联邦军事科学院的质疑声音,纷纷呼吁俄军高层,呼吁应将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对称无差别战略轰炸,调整为针对北约国家援助乌克兰的重型武器、弹药的最具军事价值的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等目标的重点轰炸。

然而,想要轰炸北约国家援助乌克兰的后勤线,谈何容易。

早在俄乌战争爆发不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即声称,如果俄军攻击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北约国家车队,将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激起北约可能采取集体军事行动。

因此,俄军纵想转向打击北约援助乌克兰的后勤线,可能也是心有忌惮。

俄军动员兵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防线休整阵地。在现代化战争,将这类在二战时期都算简陋的土木阵地用于实战,实属难以想象。

与往常在收复失地之后前往战场不同,泽连斯基在战略角力关键时刻前往顿巴斯前线,确实颇具单色,也向世界宣示了乌克兰抗战决心。

现在,反而是乌克兰越打越放开手了。

不久前,乌方宣布自主研制了航程达1000公里的攻击无人机并通过电子战测试,将在年底前进行实战测试。

消息真假不论,但是随着萨拉托夫州恩格斯-2空军基地、梁赞州迪亚捷尔沃空军基地遇袭,俄国如果应对疏忽,那么,乌军在理论上即可将莫斯科列为攻击目标。

对乌军而言,不到万不得已,仅为赢得俄乌战争而去攻击莫斯科,存在变数极大的政治、外交隐患,除却刺激战争继续升级,实则没有太大军事价值。不过,如是克里姆林宫在外交、政治和军事上应对失误,让乌克兰真正冒险出手远袭莫斯科,同样也是对克里姆林宫的俄乌战争战略的最大挑战。

克里姆林宫同样也不想冒险。

显然,在短期之内,乌克兰越打越放开手的主要方向,不会选择不切实际的莫斯科及其他非军用目标,而是明确指向与俄国与俄乌战争相关的俄军目标。

就此,在12月5日袭击了恩格斯-2空军基地、迪亚捷尔沃空军基地,有效遏制俄军报复性战略轰炸之后,12月6日,乌军分别以无人机、HIMARS多管火箭炮系统等远程武器,精确打击了俄国境内的别尔哥罗德州库尔斯克机场、布良斯克州斯拉瓦工厂,以及乌克兰境内俄军占领的顿涅茨克市区和马基夫卡变电站,新卡霍夫卡俄军军火库等重要目标。

在1、2日内如此遍地开花打击俄国境内纵深目标及俄军战场目标,实为乌克兰在俄乌战争以来的第一次。

乌克兰能够完成这样规模的反击,固然有其士气、信心和军力大幅提升的因素,更有无畏俄军强大战略力量,战略角力的关键阶段明确抗战到底的决心。


这是战时乌克兰向其友邦和国际展现的一种态度。


其实,在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在每个战争的胶着点或者十字路口,总会展现出这样的血性态度。


12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无视在俄军近期持续猛烈进攻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巴赫摩特战线,亲往顿巴斯战场的中心城市斯拉维扬斯克,为驻军祝贺“乌克兰武装部队日”。 


虽然俄军攻势同样受天气影响,难以组织更大规模、更具效率的地面攻势,但是,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巴赫摩特线毕竟为俄军攻势战场,处在俄军远程火力打击范围。

就此可见,泽连斯基这次亲临前线慰问部队,激励士气,既显其人胆色出众,也让北约、英美等友邦真正看到了乌克兰抗战到底的决心。

那么,在俄乌双方战略角力的关键阶段,北约及英美会加大援助,为乌克兰在冬季作战继续战略反攻创造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战机吗?

想来,十二月份,应见分晓。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综合资料分析、推演,写作辛苦,望朋友点转支持。

2022年12月6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