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电影 《目无王法》:现实的利益面前追求正义的人性终将闪光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0-09-18


某电影频道近期播放了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老电影《目无王法》,看完以后令人感触极深。


影片开头,县令告诉刚加入捕快队伍的新人,要以维护社会治安为使命。其中,有三个刚参加捕快的年轻人是好朋友,他们深信县令的训话,以除暴安良而自豪。巡逻中,三人看到有人赌博等违法活动就去抓,结果却是,与给赌场提供保护伞的上司捕头发生冲突,在上司的命令下,只得又放走了那些违法之人。

三人抓到一个因为肚子饿偷白薯吃的小偷,带回衙门,可怜其境遇,给小偷饭吃和钱。捕头来了后,把这个小偷屈打成招,命三人送小偷进牢房。在牢房里,三人又见牢头敲诈犯人,实在忍无可忍,为了这个小偷与狱卒刀刃相见。

影片步入正题,三个捕快行动中合力抓住了一个大盗。大盗用金钱买通捕头,捕头又把钱分给各个捕快,最终,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衙门。三人不收捕头的贿款,并指责冲撞捕头,结下了仇恨。

三人中的一人过生日之际,捕头要他们一起去关帝庙围捕一个武艺高强的强盗。

围捕中,捕头有意拖延后续支援时间,趁机借刀杀人,致三人中过生日的捕快受伤身亡。三兄弟上阵变成两人。

剩下的那两个人,对于局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分歧,一人选择了坚持正义,一人开始选择明哲保身,但都充满了对枉法的憎恨。

秉持正直的捕快,成了捕头和其余同流腐败捕快们的眼中钉。

捕头设下毒计,借故抓了明哲保身捕快的家属,逼其拿着一封伪造的通敌书信和银两交给正直的捕快,进而自己带队一举拿下,人赃并获。


寡不敌众,被逮入牢。有过矛盾的牢头趁机报复,拷打以后把捕快关在被他抓进来的犯人中,让其受尽了折磨,再把其关进专门牢房,准备慢慢折磨致死。

捕快的老婆前来探监,告诉他,有钦差巡按大人来此巡察,自己要去告状;另一捕快之所以陷害他,是因为家人被抓。两人的对话被狱卒听到。捕头派人光天化日下,将要去告状的捕快老婆杀死,又伪造成上吊自杀的现场。

巡按大人就来,县令和捕头商议,为绝后患,要把牢里的犯人杀一批,让自己的贪赃枉法恶行死无对证

牢头利用这个机会,五百两一张出卖免死签,还把杀死这个捕快的机会卖给了在关帝庙里被刺瞎眼睛的那个强盗。


生死攸关之际,信奉适者生存的那个捕快到牢里告诉了被关押捕快他老婆被杀的消息,临走前留下了一把刀给他防身。


大批没有钱买免死签的犯人被杀。强盗动手杀捕快时,被捕快反杀。捕快趁机杀了牢头,又冒充死尸逃了出去。

关帝庙里,越狱出来的捕快穿上了捕快的衣服,镜头里出现了当初三人初做捕快的时光。

捕快前去刺杀县令,在另一捕快的暗中帮助下,一番苦斗之后,杀死了捕头,挟持了县令,躲到了破旧的关帝庙,发誓要找回正义。

与众捕快搏斗对峙之时,钦差巡按大人驾临关帝庙。

巡按大人一身正气,支持捕快的正义之举,斥责县令的贪赃枉法行为,并拿出御赐宝剑要杀县令。

突然,巡按一剑刺入挟持县令的捕快的胸口,笑对县令说,不用此办法如何救你?信奉明哲保身、良心未泯的另一个捕快彻底绝望,跳上前去,杀了巡按和县令,自己也被弓箭手射死。

影片就此结束。

影片中,捕快和家属都寄希望于钦差巡按大人会替天行道,明察秋毫,平反冤枉,可是,剧情揭示的事实是:县令一干人等的目无王法的背后,巡按和县令和捕头和腐败的捕快、牢头、狱卒等,都是一体的。

影片的结局,可以有喜剧和悲剧两种。一是捕快前去刺杀巡按和县令,被当场射死,巡按和县令安然无恙,二是捕快刺杀成功,《英雄本色》里小马哥一样,等着被捕。以现实的眼光看来,两种结局那个更可能呢?导演有意回避了这两个极端的选择,选择了同归于尽的结尾安排,给人一个有点希望的悲剧结尾。


该电影拍摄于香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香港经济腾飞,同时也是警察腐败、正义缺失的年代,曾经出过五亿探长、无警不贪的猖獗状态,一直到后来成立廉政公署彻底好转。剧情不能不说没有现实映射。

忠义神明象征的关帝庙,是三捕快之一被害死亡的地方,也是逃犯捕快再穿捕快衣服发誓除暴安良的地方,更是电影结局善恶终极对决结局的地点。关帝庙的破烂不堪,映射出电影里索要表达的,剧中正义环境的逼仄。

三名捕快初入职场时的匡扶正义豪气万丈,到兄弟遇害的惨痛教训后各自职场道路的选择,最终人性的闪光让两捕快选择了舍身取义、与邪恶同归于尽。捕快三兄弟不同的经历和结局,实则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周边险恶利益环境下的人生抉择,有人不屈现实不幸遇害,有人屈从现实明哲保身,有人坚持本性抗拒到底。尽管选择不同,行为不同,其实内心里,善恶观点都是有的,只是利益面前,是否表达如何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

影片以捕快执法者身份为主角职业,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法律、执法者自身需要具备的正义属性,在周边险恶利益环境下的抉择问题。县令、捕快,作为司法者,本应以追求正义为职业追求,以奉公守法来来取信于民,但影片里的众捕快、狱卒乃至其长官,却以作奸犯科,枉法营私为能事。执法者的职业定位与其违法者的现实行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影片名称《目无王法》由来于此,而影片最后的血流成河,是编剧对这种强烈对比给出的灾难性结局。

正义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法律能否脱离现实实现正义?


电影《刑法典第375条》解释到,法律不等于正义,正义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法律只是达到正义的工具。执法者、司法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离不开现实环境的羁绊,在执法司法时不可避免的要有个人利益的掺杂,具体案件适用法律时带有主观性的理解和取舍。执法环境的现实如此,再好的法律,如何能实现正义?


正义是抽象的,不是唯一的,甚至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每个案件正义的理解;法律是现实的,永远都是参与其中各方基于自身考量后达成妥协的结果。对正义的理解是可以改变的,对法律的适用是可以曲解的,不变的是人性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于真善美的渴望。尽管代价是惨痛的,历时是漫长的,但追求正义的方向绝对是不容改变的,灵魂的身处,谁也不希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生活在一个永远法无定式、人为不确定的环境里。


追求正义的人性,甚至可以超越法律,终将挑战现实的不公,也许,这就是《目无王法》要告诉我们的吧。


注:本文的灵感和电影内容归纳部分来自公众号“倚窗看雪”的《<目无王法>观后感》一文,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往期文章:九个逆向思维小故事,明白了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往期文章:法在火星,律在金星


        往期文章:曾经热闹一时的那些法院人公众号,如今已是曲散人去


        往期文章:最高检:将心比心,如果我们作为老百姓,信访得不到回复是什么心情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