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资银行增持走强,基金持仓大幅减弱——9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姜珮珊、孙丽萍)

姜珮珊等 珮珊债券研究 2022-06-17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摘要:

21年9月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共计111.1万亿元,相比于8月增加了1.22万亿元,增量环比少增6700多亿元。

分券种来看,利率债、信用债和存单的托管量均维持增加但增幅均减小,其中利率债托管量增加9700亿元。二级市场中,7-10年国债主要是大行、股份行、境外机构在买,基金继续净买入但买入规模显著减小;7-10年证金债主要是境外机构、农商行、保险、基金和大行在买,其中除农商行之外其余投资机构边际增持力量均减弱。

分机构来看,境外机构加大持仓、银行增持力度增强、而基金增持力度大减。广义基金增持力度大减,除地方债增持幅度略有增加,其余增持力度非减即弱。商业银行持仓大幅多增,主要增持利率债。券商转为减持、保险增幅略增。境外机构依旧增持、至9月境外机构已连续7个月保持增持且增持幅度大幅增加至695亿元,外资行转为增持存单。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增幅回落,其中基金、保险、券商自营、券商资管虽继续增持交易所债券但增量均下降,社保则转为减持,QFII转为增持;可转债方面,保险和社保转为减持,基金、年金的增持力度也减弱。

杠杆方面,债市杠杆率环比上行。21年9月银行间债市杠杆率为109.9%,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高于19年同期水平、与20年同期杠杆率水平较为接近(仅差0.1BP)。9月回购成交月平均水平仍处于年内中等水平、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为年内第二低。此外,非银回购余额增加。

展望后续债市,我们认为债市短期逆风,但利率上行有顶。一方面,当前债市短期逆风,利空因素有所增多,主要是宽松不及预期、宽信用预期、理财整改担忧。另一方面,基本面拐点或仍未到来(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放缓、服务业和消费反弹,出口超预期,投资增速续降其中制造业超预期、房地产投资如期下行、基建依旧偏弱),央行维持流动性整体平稳,货币不至于收紧,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债市急跌可能还是属于调整而难言反转。当前利率已经逐渐接近降准前的位置,或难大幅突破降准前中枢水平,建议适当关注配置机会。

-------------------------------

以下是正文:
第一,利率债、信用债、同业存单的托管量均继续增加。
21年9月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共计111.1万亿元,相比于8月增加了1.22万亿元,增量环比少增6700多亿元。利率债、信用债和存单的托管量均维持增加但增幅均减小,其中利率债托管量增加9700亿元。
具体来看,利率债方面,9月托管量增加9700亿元,增幅环比减少3500多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增加4724亿元,增量环比略有减少;政金债增加718亿元,增量环比大幅减少2518亿元;地方债增加4258亿元,增幅环比少增近900亿元。
二级市场中,7-10年国债主要是大行、股份行、境外机构在买,9月净买入额均在80亿元以上,基金继续净买入但买入规模显著减小,城商行、农商行、保险、券商均为净卖出,净卖出规模均在30亿元以上;7-10年证金债主要是境外机构、农商行、保险、基金和大行在买,其中除农商行之外边际增持力量均减弱,理财和其他产品类均由增持转为减持。

信用债方面,9月托管量增幅回落。其中,短融超短融减少846亿元,企业债转为增加265亿元,中票增加703亿元。此外,9月存单托管增量也大幅回落,环比少增1490亿元。

第二,广义基金增持力度大减,除地方债增持幅度略有增加,其余增持力度非减即弱。
9月广义基金持仓量增加2563亿元,增量环比少增5632亿元,除地方债增持幅度略有增加以外,其他要么减持、要么持仓增幅显著回落。具体来看,国债环比少增173亿元;地方债继续增持551亿元,政金债则由大幅增持转为减持358亿元;信用债中企业债继续减持49亿元,短融超短融转为减持472亿元,中票增持力度减弱至360亿元;存单增持幅度小幅减少,由8月的增持2243亿元回落至9月的增持2038亿元。

第三,商业银行持仓大幅多增,主要增持利率债。
9月商业银行持仓增量大幅增加,增量环比增加1693亿元。分券种来看,商业银行增持国债3428亿元,地方债和政金债均继续增持;信用债持仓中,企业债转为增持,中票保持增持210亿元,短融超短融转为减持391亿元。

第四,券商转为减持、保险增幅略增。

保险继续增持,9月保险持仓增加了663亿元,增量环比多增171亿元,主要增持利率债和存单,减持信用债,分别增持484亿元、增持24亿元、减持26亿元。券商持仓由8月的增持1196亿元转为9月的减持90亿元,环比减小1286亿元,除政金债持仓增幅增加之外,其余券种大多减持或增幅减弱。其中政府债持仓增量减少1098亿元,信用债减持60亿元,同业存单减持扩大至350亿元。

第五,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增幅回落,基金和保险增持量减小。
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债券托管数据显示,9月交易所债券托管量增幅较8月下降1048亿元,增加2084亿元,基金、保险、券商自营、券商资管虽继续增持交易所债券但增量均下降,社保则转为减持,QFII转为增持。可转债方面,保险和社保转为减持,基金、年金的增持力度也减弱。

第六,境外机构依旧增持、外资行转为增持存单。
至9月境外机构已连续7个月保持增持且增持幅度大幅增加。具体来看,9月境外机构继续增持银行间债券695亿元、回到今年5、6月增持水平,增量环比多增611亿元,已连续五个月增持,其中主要增持利率债,增持规模为940亿元,存单继续减持222亿元,信用债小幅减持15亿元。外资行由8月的减持同业存单63亿元转为增持17亿元,中票持仓小幅多增、短融超短融维持减持。

第七,债市杠杆率环比上行,非银回购余额增加。
21年9月银行间债市杠杆率为109.9%(中债登口径的待回购余额数据自3月起停止披露,因此我们调整为依据质押式回购余额来测算回购余额,再进一步测算银行间债市杠杆率,自此债市杠杆率数据与之前报告的中债杠杆率口径不一致),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处于14年以来同期历史低位,高于19年同期水平、与20年同期杠杆率水平较为接近(仅差0.1BP)。

高频数据来看债市杠杆率下降,回购成交月平均水平仍处于年内中等水平、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为年内第二低。从市场总的质押式回购成交量高点情况来看,机构杠杆率继续上升,高点为4.84万亿元、处于较高水平(仅略低于1月高点水平)。9月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月均水平约4.08万亿元,已连续两个月下降,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均值80%、为今年1-9月以来第二低的水平。
非银回购余额增加。券商、保险、基金及产品、理财和其他产品类是质押式回购市场主要净融入机构,其9月末质押式正回购余额5.28万亿元,回购净融入余额(正回购减逆回购)3.61万亿元,相比8月的3.23万亿元增加近3800亿元,低于今年6月和3月水平,高于其他月水平(至今年9月)。
第八,债市展望
展望后续债市,我们认为债市短期逆风,但利率上行有顶。一方面,当前债市短期逆风,利空因素有所增多,主要是宽松不及预期、宽信用预期、理财整改担忧。另一方面,基本面拐点或仍未到来(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放缓、服务业和消费反弹,出口超预期,投资增速续降其中制造业超预期、房地产投资如期下行、基建依旧偏弱),央行维持流动性整体平稳,货币不至于收紧,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债市急跌可能还是属于调整而难言反转。当前利率已经逐渐接近降准前的位置,或难大幅突破降准前中枢水平,建议适当关注配置机会。
-------------------------------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机构行为
基金缩久期降杠杆——债市情绪高频指标跟踪
房贷集中度略降,配债空间有望提升——债市角度看上市银行中报
理财规模首现小降,增配信用减配利率——21年H1银行理财报告点评
央行投放及时,等待配置机会——央行MLF操作和经济数据点评
杠杆久期双抬升,绩优基金三板斧——21年Q2纯债基金季报
整改初见成效,后续压力仍存 ——以两款案例分析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进度
基本面
制造业投资“后劲”如何?
消费恢复“元气”仍需时日
下半年社融增速的测算与节奏判断
后疫情时代,我国出口韧性能否持续?
从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看利率走势
利率债策略
宽松预期延后,债市短期逆风
小牛市开启或已过半——海通固收四季度策略
十月牛陡可期——兼评“南向通”启航
Q4资金缺口尚可,债牛趋势延续
基建投资回升幅度可能偏小
利率下行逻辑仍未结束——近期路演反馈与思考
美债
美债利率下行能否持续?
美国Taper将至?影响如何?
短期震荡行情,中长期或陡峭化——从供需角度看美国国债市场
美元的在岸与离岸流动——美元流动性系列之二
美国货币市场、金融监管与流动性分层——美元流动性系列之一
流动性与债市供给
三个视角看存单利率下行的持续性
预留额度至年末,Q3供给压力较大——地方债供给点评
存款利率改革——利率市场化再下一城
解析5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异常之处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珮珊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