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战胜印钞机——百年货币史的观察!(海通宏观 姜超)

姜超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2020-10-2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何战胜印钞机——百年货币史的观察!

(海通宏观 姜超)


2020是创造历史的一年,谁也没能想到新冠疫情会突然爆发,而且影响如此之大。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疫情还没有结束,美国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而中美两国的房价也都创出历史新高。

归功于JordaSchularickTaylor等人的贡献,其创建了宏观历史数据库JSTMacrohistory Database ,其中收集了1870-2016年间主要国家的经济、金融和资产价格等历史数据。


本文将以这一数据库为基础,并参考了圣路易斯联储、英国央行等的数据库,将部分数据补充到1800-2019年,通过回顾过去200年间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货币经济史,来寻找资产价格表现背后的答案。

 

1.   金本位时代、货币不多发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全球主导的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当时英国和美国的货币均与黄金挂钩,因而货币增速由黄金的供应量所决定。但由于黄金的产量有限,这使得货币增长受到约束,没有出现明显的超发。


1870年到1931年,英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速为1.4%。在此期间,英国流通中货币增速均值为2.1%,广义货币M3年均增速为2.7%,虽然都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但是缺口分别只有0.7%1.3%


英格兰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其持有的硬币和金条在18701931年间的年均增幅为3.3%,而英国两类货币增速均未超过同期的黄金存量增速。

再来看美国,从1870年到1933年,美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速为3%,同期美国流通中货币增速均值为3.9%,广义货币M2年均增速为5.2%,分别高于同期经济增长0.92.2个百分点。


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显示,其持有的黄金储备在18701933年间的年均增幅为5.4%,这也是同期美国各类货币增速的上限。

现在大家都习惯使用广义货币来代表货币供应量,但在当时最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并不是广义货币,而是流通中的货币。原因在于,广义货币中包含了大量银行存款,在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银行存款也可以随时抵押出来当现金使用。但是在19世纪,金融体系并不发达,当时人们使用的应该主要还是硬币和纸币等现金,因而存款对经济的影响没有现在这么大。


因此,如果我们只是看英美两国的流通中货币,其在金本位时期的增速与同期的经济增长大致相当,可以认为货币基本上没有多发。

 

2.   没有通胀、利息为王


没有通胀、甚至通缩。


而货币不超发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长期都没有通胀。


1870年到1931年,英国的年均通胀率为0.56%。从1870年到1933年,美国的年均通胀率为0.04%,几乎没有任何通胀。

事实上,在金本位时期,通缩才是普遍现象。从1800年到1900年间,英国的年均通胀率为-0.03%,美国的年均通胀率为-0.45%,也就是说整个19世纪英美都在通缩,直到进入20世纪初以后才出现了小幅的通胀。

资产价格涨得很慢。


我们发现,在金本位时期,由于货币不超发,因而各类资产价格几乎长期都不涨。

首先,通胀代表的就是商品价格,因而长期通缩意味着商品价格长期下跌。


甚至连黄金价格也长期不涨。从1800年到1932年,黄金对美元价格从19.39美元/盎司上升到20.67美元/盎司,年均涨幅仅为0.05%;从1800年到1930年,黄金对英镑价格维持在4.25英镑/盎司,价格维持了100多年都没变。

其次,股市和房市涨得也很慢。


在房地产市场上,从1896年到1931年,英国房价年均涨幅仅为1.6%。从1890年到1933年,美国房价年均涨幅也仅为1.2%


在股票市场上,从1870年到1931年,英国股指年均涨幅为1.4%。从1870年到1933年,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年均涨幅也为1.4%

稳定收益为王。


在金本位时代,最佳的投资方式是持有稳定收益类资产,收取固定的利息。


首先是持有现金类资产或者长期国债。从1870年到1931年,持有英国短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3.1%,持有长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3.15%。而从1870年到1933年,持有美国短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5.3%,持有长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4.75%

其次,也可以持有房子和股票,但主要不是靠涨价,而是靠房租和股息,也可以视为一种利息收入。


1896年到1931年,英国房租年均回报率为3.6%;从1890年到1933年,美国房租年均回报率为5.5%。从1870年到1931年,英国股市年均股息率为3.9%,美国标普500指数年均股息率为5.4%

可以看到,美国的长期国债利息、房租回报率、股息率都要系统性的高于英国,前者都在5%左右甚至以上,后者都在3-4%之间。背后的原因是当时美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分别为3%3.2%,均高于英国的1.4%2.3%,美国的经济增长更快,所以各种资产的收益率也更高。

 

3.   纸币时代、货币超发


金本位一直实施到了20世纪30年代,之后在1931年和1933年,英国和美国分别退出了金本位,从而正式进入了纸币时代。


货币长期超发。


而进入纸币时代之后,由于货币发行失去了约束,货币超发成为了长期现象。


1932年到2019年,英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速为2.5%,而同期广义货币年均增速高达8%,货币增速超过GDP实际增速5.5个百分点。从1934年到2019年,美国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速为3.7%,而同期广义货币M2年均增速为7.4%,货币增速超过GDP实际增速3.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日本的货币超发更为严重。日本也是1931年退出金本位,从1932年到2019年,日本广义货币年均增速高达14.1%,同期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速为3.8%,货币增速超过GDP实际增速10.3个百分点。

联手财政印钞。


为何在纸币时代货币容易超发?原因在于货币发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从黄金背书转向国债背书,但与黄金生产受限不同,财政可以批量生产国债,因而央行和财政联手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印钞。


在美国,从1933年到2019年,其国债余额从225.4亿美元升至23.2万亿美元,增长了1000倍,年均增幅高达8.4%。而同期美联储持有的国债规模从24.4亿美元升至2.54万亿美元,年均增幅同样是8.4%


相比之下,在金本位时期的18701933年,美国国债余额的年均增速为3.6%,未超过同期5.4%的黄金储备增速。

在英国,从1931年到2019年,其国债余额从78亿英镑升至1.9万亿英镑,年均增幅高达6.5%,远高于金本位时期1870-1931年间的3.7%的年均增速。


即便是大家印象中长期印钞无效的日本,自从安倍在2012年末上台之后,开始实施其三支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量化宽松与财政刺激两支箭,大幅加大了量化宽松购买国债的力度,其央行持有的国债规模从114万亿日元升至481万亿日元。从2013年到2019年,日本的广义货币M2年均增速也达到3.3%,超过同期1%GDP增速,货币同样是再次超发。

 

4.   长期通胀、资产为王


通胀长期存在。


在货币超发的时代,通胀上升是长期现象。


1932年到2019年,英国的年均通胀率为5%,远超金本位时期1870年至1931年的0.6%。从1934年到2019年,美国的年均通胀率为3.5%,同样远超金本位时期1870年至1933年的年均0.04%

即便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在2013年安培政府实施了大规模量宽之后,从20132019年的年均通胀率为0.8%,也从通缩中走出来,出现了小幅的通胀。

资产价格长期上涨。


在货币超发的时代,我们发现各类风险资产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


首先,通胀的出现就代表着实物类商品价格的长期上涨。


作为实物类资产中最具代表性的黄金,在纸币时代长期上涨。在1931年,英镑和日元均宣布脱离金本位,之后到2019年的88年间,黄金对日元的年均涨幅高达9.9%,黄金对英镑的年均涨幅也达到6.5%。美元于1933年脱离金本位,之后至2019年的86年间,黄金对美元年均涨幅为4.9%

其次,股市和房市也呈现长期上涨。


在房地产市场上,从1932年到2019年,英国房价年均涨幅达到6.4%,加上4%的租金回报率,持有房产的年均回报率高达10.4%。从1934年到2019年,美国房价年均涨幅达到4.3%,加上5.2%的租金回报率,持有房产的年均回报率高达9.5%

在股票市场上,从1932年到2019年,英国股市年均涨幅达到6%,加上4.7%的股息回报率,持有股票的年均回报率高达10.7%。从1934年到2019年,美国标普500指数年均涨幅达到6.9%,加上3.6%的股息率,持有股票的年均回报率高达10.5%

在日本,从2013年安培开始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之后,从13年到19年间,其股市的年均涨幅为12.5%,加上1.9%的股息率,持有股票的年均回报率也达到14.4%。同期6大都市地价的年均涨幅为2.7%,加上5.5%的租金回报率,持有房产的年均回报率也达到8.2%

最后,现金跑输通胀,固定收益类资产长期跑输股市房市。


1932年到2019年,持有英国短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4.7%,持有长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5.6%,同期英国的通胀率均值为5%

而从1934年到2019年,持有美国短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3.5%,持有长期国债的年均利息收入为5.6%,同期美国的通胀率均值为3.53%

可以看出,在纸币时代,持有现金是最差的选择,在英美两国持有短期国债的长期回报率均跑输同期的通胀率。


而持有长期国债资产的长期回报率略高于通胀,接近于黄金,但是远低于同期的股市和房市涨幅,尤其是考虑后两者还有股息率和租金率提供的额外增值。

 

5.   泡沫重来,远离现金


疫情损失巨大,只能印钞救急。


今年的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导致全球大规模的停工停产,IMF预计全球经济损失幅度将仅次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


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应对疫情所导致的损失?从理论上说,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加大征税的力度,让富人多缴税来帮助穷人。但是在疫情期间,增加税收好像不太可能。第二种是减少财政支出的力度,接受经济衰退的现实,但这会加大穷人的痛苦,也不太可能实施。


因而唯一可行的是第三种选择,也就是财政出面借钱,而且不找富人借,直接找央行借,借了钱以后送给穷人花,这样好像大家都能受益,而且没有人反对。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多出来的一大笔钱到底是谁出的呢?其实是所有拿着现金的人一起分摊了损失。

资产泡沫重来,尽量远离现金。


过去央行发行货币是用黄金背书,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而现在央行发行货币用国债背书,其实就是用国家的经济在背书。但是疫情导致经济衰退,而国债发行量又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更少的财富背书了更多的货币,其实就是货币在大幅的贬值。


因此,我们看到纸币时代商品、黄金长期上涨,股市和房市长期升值,其实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纸币长期超发,是纸币的贬值导致了各类资产的长期升值。

例如美国出台了4轮财政刺激计划,其国债总规模已经从年初的23.2万亿美元升至26.1万亿美元,增加了2.9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购买了1.82万亿美元的国债,美联储的资产已经达到7.22万亿美元,比去年末扩张了71%。得益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美国5月份的广义货币增速已经升至23%,创下1944年以来新高。

上周由于担心海外疫情出现二次爆发,美股一度出现了大幅回调。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美国疫情真的出现二次爆发,那么美国是不是要出台规模更大的财政刺激,而美联储又要进一步加大量化宽松的政策力度,那货币岂不是会发的更多,资产泡沫还会变得更大?


因此,在全球放水和货币超发的趋势之下,我们认为要尽量配置黄金、商品、房市、股市等受益于通胀的资产,以对抗货币的贬值风险。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宽松正在起变化——从宽货币到宽信用(海通宏观 姜超)

担心汇率贬值,不如关心货币贬值(海通宏观 姜超)

赤字货币化与货币大贬值(海通宏观姜超)

买黄金,抗贬值!(海通宏观姜超)

货币超增买什么?——理解资产配置变化的逻辑(海通宏观姜超)

如何避免被美元收割——货币政策独立、货币自由兑换!(海通宏观姜超)

全球放水,泡沫重来(海通宏观 姜超)

疫情之下,谁是赢家?(海通宏观 姜超)

比起通缩,我更担心滞胀(海通宏观 姜超)

疫情大流行,全球化的终结还是新生?(海通宏观 姜超)

疫情之下,中国经济靠什么走出危机?(海通宏观 姜超)

哪里有危机,哪里最安全?(海通宏观 姜超)

海外债务危局,中国这边独好——兼论金融危机有多远?(海通宏观 姜超)

疫情只是表象,脆弱才是本质(海通宏观 姜超)

无需大放水,无法强刺激——兼论国内政策如何抗疫!(海通宏观 姜超)

到底行不行,比了才知道(海通宏观 姜超)

思考疫情过后的几个长期变化 (海通宏观 姜超)

遭遇黑天鹅,应对比预测重要(海通宏观 姜超)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