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圣严法师 灵隐寺 2024-03-19

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什么是佛事?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


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有广,所谓“佛法无边”,就是广义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胜枚举,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恶,说佛所说的话,行佛所行的事。要做到“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换句话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积极地自救,尚要积极地救人。



因为佛教主张成佛要从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开始,所以先要劝人不杀人、不偷盗、不犯他人妻女、不欺诳、不酗酒,这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信、智,非常相近。进一步要使人成为超出于凡夫之上的圣人。


佛教所说的圣人,是指解脱了人间种种苦恼的人,例如生与死、老与病等等,这些苦恼解脱以后的境界,便是佛教的目的。如何达到解脱生死苦恼的目的,那就要信仰佛所说的方法,照着去实践。看经、诵经、听经,便是看的、诵的、听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的方法。


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自己来做。但是,对于不懂佛法不会修行的人们,遇到他的父母亲友死亡时,在没有办法之中,只有请出家人代做佛事,的确也有用处。我们通常所讲的“佛事”,大部分便是侧重于这种狭义性方面的说明。



请出家人做佛事有什么用处?




出家人是修持佛法的人,也是弘扬佛法的人;是职业的修行者,也是职业的弘法者。因他们做的佛事有功于人也有德于己,你供给他们生活的所需,使得他们安心地做佛事,你也就间接地有了功德。所以佛说出家的僧尼,是众人的功德福田。本来,出家人的职责,并非专为超度亡灵,甚至可说,出家人要超度的主要对象,是活人而非死人,虽然佛法的修行者,的确重视临命终时的补救法门。



谁该做佛事?




一般人以为,做佛事是出家僧尼的事,其实,这仅说对了一半。因为,出家人固然要做佛事,如果你想得到佛法的受用,必须也要自已来做佛事。与其等到死后由亲友们为你做佛事,何不趁活着的时候,亲自做些佛事呢?


佛法的超度对象,主要是活人,如果平时不修行,临死抱佛脚,功效虽也可观,但已不及平时有准备的落实可靠了;如果自己不做佛事,死后由亲友请了僧尼来代做,功效自然又差两层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若由活人超度死人,死人只能得到其中七分之一的功德,其余的六分功德,仍由做佛事的活人所得。



因此,我要劝你,你既来佛寺请出家人做佛事,必定对佛教存有敬意,如果尚未皈依佛教,欢迎你早日皈依,皈依之后,再慢慢地理解佛法,如法修行,岂不更好?


你来请僧尼做佛事,是为超度你的亲友,或为安慰一下你对已故亲友的怀念之心,所以这一佛事的主动者,就是你。佛法讲求诚心,有诚心即有效应,诵经拜忏的出家人,固然要至诚恳切地做,你来请求他们诵经拜忏的心,也要非常地虔敬,要深深地相信他们所做的佛事,必能使亡者得到很大的利益。



佛法讲求感应,感应的动力,就是至诚心,诚意的深浅,可以决定感应的大小。如人撞钟,重重地撞,便大大的响,轻轻地撞,便低低的响。因此,同样的做一场佛事,所得的效果,则因诚心的差异而有大小不同。


佛教主张大家亲自做佛事的原因也在于此,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如果由他人代做佛事,在受用上差得太多,万一自己未及信佛学佛便亡故了,则以有血统关系的亲人代做最好,所谓母子连心,在生时容易相互感应,死亡后的亲情之间,也最能引发至诚恳切之心。



地藏菩萨在过去很远的时劫中,曾经数度为孝女,每次均以至诚心为亡母而做佛事,拜佛、供佛、念佛、求佛,感得佛或罗汉等的指引,而使亡母超度。


如果没有骨肉至亲,或者不是骨肉至亲,那么,与亡者生前有血缘关系的人,要比无关系的人,更容易引发虔诚心,更容易产生感应的效果。因此,我要奉劝你,既来佛寺请僧尼做佛事,做佛事的中心者是你和你的家人亲友,而不是僧尼,僧尼做佛事是他们的日常功课,你做佛事是为了超度你亲友的亡灵。


照理,你和你的家人亲友,都该参加诵经拜忏,如果不会的话,至少要在这天斋戒沐浴,摒除荤腥淫欲,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人鬼之间的佛事




一般人误将做佛事,看成专为死鬼而设的仪式。因此我要再度告诉你:佛法的主要对象是为活人而非死鬼,为亡灵超度,仍是一种补救的办法,不是佛教的中心工作。


所以,做佛事宜在生前,死了人固然要做佛事,结婚、生产、禳灾、袪病、祝寿、谋职、开张、交易、建造、安居、行商等等,也都应该做佛事。修功积德,行善致福,做佛事岂仅为了度亡而已?佛法能致现生之福,能致后生之福;能致人天富贵的世间福果,尤其能致福智圆满的究竟佛果。


民间习俗,以为诵经拜忏,可给鬼魂在阴间当作钱用,又焚烧纸库锡箔及冥票,给鬼魂在阴间增加财富。其实,佛法门中,没有这种观念。诵经拜忏是为亡者超度增福,亡者死了也不一定入于鬼道,鬼道的众生也用不着人间给它们钱用,用钱仅是人间贸易的媒介物。焚化纸钱,也仅是中国大约自汉唐之世流行下来的民间风俗而已。



既然人死之后,若不解脱生死,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所以请你不要确定你的亲友死后就成了鬼,你应以虔诚心祈祷佛法的加护,加护你的亡亲故友,超生西方极乐世界,至少也该盼望他们生于人间或生于天上才是。


在中国大陆,尚有一种风俗,即是男人死了,要请出家人做一场”过渡桥“或”破地狱“的佛事,女人死了,则做一场”破血湖“的佛事。这在佛法中也无根据,佛教既不以为人死之后必堕地狱,何以一定要把新死的亡灵引到地狱中的”奈何桥 “及”血湖“中去走一趟呢?


所以,我要奉劝本文的读者,应当自己来做佛事,并当明白为何要做佛事,当做什么佛事。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云林学处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上)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下)学处 | 蕅益大师誓皈地藏菩萨 发愿回向偈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学处 | 盂兰盆会比一般世间孝行殊胜在哪里?学处 | 盂兰盆节的由来和意义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学处 | 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合集)学处 | 阅读历代祖师故事 体会佛教尊师传统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常识系列常识 | 丛林系列(1)为什么汉传佛教寺院大都被称为“丛林”?
常识 | 丛林系列(2)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常识 | 丛林系列(3)袈裟为何那么殊胜?常识 | 丛林系列(4)除袈裟外,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

常识 | 人为什么会走霉运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 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教的家庭观

常识 | 地藏菩萨的通灵神兽——谛听



作者 | 圣严法师美编 | 慧容摄影 | 一叶 妙莲责编 | 耀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