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 | 为什么要“无求”与“无我”?达摩祖师这样说——《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下)

净慧法师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学处 | 你听过达摩祖师开示的修行方法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上)

学处 | 终日将“随缘”挂在嘴边的你,真的理解“随缘”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中)



3.

无所求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第三是“无所求行”。苦受也好,乐受也好,不苦不乐受也好,一切随缘,不着意追求什么。“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世间的人不明白无我的道理,不明白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处于愚痴迷暗当中,如同处于没有半点光亮的漫漫长夜,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所以处处贪着,对一切东西不是处心积虑追求,就是想方设法抛弃。追求也好,抛弃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乐。


世间人没有智慧,所以不能做到无求。“智者悟真”,一个有智慧的人,既然懂得无我的道理,懂得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就不能再像世间俗人一样,而是要反过来,“理将俗反”,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应该和世间人完全相反。怎么样相反呢?世间人处处贪着,事事追求,一个有智慧的人,就应该一切随缘,随遇而安,不要有执意的追求和目的,要“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与其想要达到何种目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创造条件。一切都是条件的组合,条件不成熟,缘没有到,所追求的目标也就不能实现。



修德、积福,就是创造培育善因善缘。不间断地培植善因善缘,恶缘就停止了。善缘成熟了,恶因就会推迟现报。如果不培植善因善缘,那么恶因恶缘就会提前兑现。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将来自然就会有好的成果。不去耕耘只望收获,或者只作很少的努力就想得到很大的收获,那才是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无所求。修道的人能够做到无所求,离道就会很近很近;也可以说,这本身就是在道中行。


一个人心里面有迷惑,行为上就表现为事事执着与贪求,他所得到的果报也就与他的思想和行为相应。所谓果报,就是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本身的身心状态。一个普通人的身心世界,“功德黑暗,常相随逐。”“功德、黑暗”就是功德天与黑暗女,典出《涅槃经》,代表善业与恶业。功德就是善业,又叫做白业,就是善良的行为和品德,善良的行为和品德,带给一个人好的果报;黑暗就是恶业,或者叫做黑业,就是丑恶的思想和言行,丑恶思想与言行就会招致苦的果报。时时刻刻追逐于人的命运而须臾不离的,就是善恶二业。


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执着于有一个“我”,事事为“我”而忙,不能够明白“无我”的道理,不能够“无所求”,所以就长久地居住在三界里面,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间,或者在三恶道,一直在六道中打滚,在六道里面饱受煎熬。这就像是处于四面着火的屋子里面一样,多苦啊!



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为什么会有种种的苦?因为“有身皆苦。”“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执着自我的心,为满足自我而种种追求的心,就是一切罪恶的根本。执着于有一个我,就会有一个属于我的身体。我们一般人的身体是物质性的肉体,到了无色界的天人,他虽然没有物质性的肉体,仍然还有精神性的身体存在。这个身体,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是由于我执而有的。有这个身体,就免不了有苦有乐,就免不了为它所累,所以说“形为罪薮”,“薮”就是聚集之处,身体就是一切罪恶罪报聚集的处所。


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明白到“我”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明白到为“我”而忙的种种追求会招来种种痛苦,所以要“舍弃诸有”,息灭内心的种种贪求,从而达到无所求的境界。诸有,就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细分可以分为“九有”、“二十五有”等等。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这里我们可以下一个明确地判断,只有无所求,才能真正叫做修道,“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换句话来说,只要你有所求,无论你的行为是善是恶,那都不是在修道,而是在造生死业。所以说修行一定修“无所求行”。



4.

称法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感化众生。亦无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第四行是讲的“称法行”。“”的意思是相称、相符合、相应。“称法行”的意思,就是行为一定要和“法”相称、相应。那么“法”是指的什么呢?就是指的“性净之理”。佛教里边,有时候是把一切的事物称之为法,有时候也把种种修行方法称之为法,达摩祖师在这里特别强调的称之为法的东西,是“性净之理”这一法。


什么是“性净之理”呢?性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自性是本来清净的,不为一切烦恼无明之所染污,所以它是性净之理,也就是真如法身,也就是缘起法。能按照缘起法的规律去做,就是“称法行”。



缘起法、佛性、真如、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是什么样子呢?达摩祖师说:“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我们的真如佛性,一切强加在上面的虚妄不实的东西都不存在,只是原原本本的当下的样子。它不被一切东西所染污,它不会执着于任何事物,它没有自我与他人的差别相,它是平等一味的。


这就像是《维摩经》上所讲的:“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我们的本来面目,没有众生相,也没我相。也就是《金刚经》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执着于有一个“我”,这就是“我相”。有“我相”,为了满足这个“我”而种种追求,这些就是“我垢”。


执着有一个“我”,就会把他人与自我区分开来,这就是“人相”;有了人相,就会把人和其他的生命区分开来,这就是“众生相”。有了这样的差别观念,就会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把别人摆在第二位;就会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利益。有了众生相,就会自视人类为万物之灵,为世界的主宰者、统治者,就会不惜破坏自然环境,以谋取人生虚幻的短暂的快乐;就会恣意践踏其他有情众生的生命,做出种种残暴的行为。


所以要想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必须从“我相”中跳出来,从“众生相”中跳出来,离开“我相”的污垢,离开“众生相”的污垢,那才能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还自己一个清净之身、清白之身。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够“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要让自己的思想言行与我们的本来面目,与真如佛性,与缘起法的道理完全一致。



怎样才能一致呢?在这四行当中,前三行重在止恶,“称法行”重在修善。也可以说前面的三行重在破,“称法行”重在立。立什么呢?立一切善行,立六度万行。大乘菩萨道的修行,可以说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概括起来,六度就可以把一切的法门都包括进去。在六度中,又以布施为菩萨道修行的第一步。《金刚经》讲到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释迦牟尼佛就以布施为例来说明的;《华严经》等大乘经,讲到初地菩萨修行的重点,也是要圆满布施波罗密;在此达摩祖师也是以布施波罗密来说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


修布施和“性净之理”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怎么修布施才能与性净之理相应呢?与性净之理相应,就是与般若波罗密相应。《大般若经》上讲,一切修行的法门,都必须与般若波罗密相应。与般若波罗密相应,就是与大智慧相应。与大智慧相应,才能达到达究竟圆满的涅槃。这也就是达摩祖师讲的“称法行”。


菩萨之所以要修行布施是有它的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性净之理”本来就没有悭贪。为什么是没有悭贪的?因为它是无我的,无自无他的,是平等一味的。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也就是利益他人。所以说“法体无悭”。既然是“法体无悭”,所以应该“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布施有三种,一身布施,二命布施,三财布施。所谓身布施,就是奉献出自己的才能、力量和智慧,以此来利益众生。所谓命布施,就是“将此身心奉尘刹,斯则名为报佛恩”,所谓“为法忘躯”,为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以生命为代价也是值得的。所谓财布施,就是将全部财产都用于利益众生、服务社会的事业。一个大修行的人,应该这样“行檀施舍”,没丝毫吝惜。这样地修行布施,才能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才是称法而行的布施。



称法而行的布施,一定是“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感化众生,亦无化相”的,一定是“三轮体空”的布施。施者、受者、中间物这三者都是缘起而性空,不要执为实有。执为实有、执为实在,认为我是能施,你是所施,我给了多少东西给你,那是着相的布施。着相布施的功德有限。大修行人把行布施当作自己的本份事,有这样的心态,就能够“不倚不着”,既不是为了得到无上的佛果而刻意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也不为贪着布施带来的福报。


修行布施只是为了除掉内心的烦恼污垢,除掉自私、贪着与我执。行布施的时候,应该时时刻刻检查自心是不是有这些污垢。如果有,说明功夫还不到家,还要继续努力。这些污垢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我们修布施,不但能够除掉自己内心的污垢,同时也能感化其他众生,这一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为之。修布施自净其心,其他有情也会受到感化,但要“亦无化相”。


这样行布施,既是“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往往有很多学佛的人,认为度化众生的事情,是在自己修好了以后,开了悟了,成了佛了,然后才开始度化众生的工作。其实不行利他之事,成佛决无可能。我们管好自己,我们行布施也就是利益自己,没有必要把自利利他截然分开。如果把两者截然分开,那么他的自利也不是自利,利他也不是利他,什么都不是。希望每个学佛的人都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修布施是这样,其他的五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如此,目的都是为了“除妄修真”。这样地“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原文: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一、理入


理入者,藉教悟宗。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二、行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为四?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1. 报冤行


一、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2. 随缘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3. 无所求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4. 称法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施舍,心无悭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感化众生。亦无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除妄修真,行于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也。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 | 杭州灵隐寺药师殿抱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学处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学处 | 没钱布施供养怎么办学处 | 如何依《普门品》修学学处 | 弘一大师讲药师法门(后附大师拟定之药师法门修持课仪)
学处 | 你听过达摩祖师开示的修行方法吗
学处 | 终日将“随缘”挂在嘴边的你,真的理解“随缘”吗

☀观照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观照 |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 | 人生在世 佛经不可不读观照 | 放下与放不下
观照 | 因为无常 才有希望
观照 | 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常识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 | 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 | 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 | 纯素、五辛素、奶蛋素、锅边素,带你一次“素”清楚
素食 | 三德六味好好吃
素食 | 一蔬一果皆是禅
素食 | 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素食 | Oh no,不小心吃了荤食怎么办
素食 | 什么是三净肉?

☀分享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
分享 | 心系云林  服务大众分享 | 三支清香
分享 | 我们都是有缘人
分享 | 遇见灵隐
分享 | 此心安处是吾乡

☀赏析赏析 | 灵隐寺祖师契嵩禅师的诗歌意境
赏析 | 杭州佛学院毕业生乾德的工笔画赏析 |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 敦煌壁画里的重阳节赏析 | 敦煌莫高窟历代观音菩萨画像赏析 | 方便风开智慧花

编辑 | 妙声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