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在前面的经文中,波斯匿王以十年为一阶段对我们的身体详细分析,发现它一直在渐趋衰朽,后将观察的时间缩为一年、一月、一日,乃至从生至死,这种迁变是念念生灭,刹那不停的。学佛者当心生警策,知道无常迅速,对五浊恶世自然生厌离心。但这段经文是《楞严经》“十番显见”中的“显见不灭”,因此无常只是一个方面,倘若不善观照,就会落入断见,如王引迦旃延、毗罗胝子等,虽知无常,却不知有不生不灭的见性存在,成为断见外道。因此佛陀随后便要为波斯匿王开示见性并无生灭的道理。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波斯匿王受断灭外道影响,认为人死如灯灭,现在佛要开示他,在无常变坏的身中还有不生不灭的体性存在。佛对王说:大王!你见身体变化迁移,念念不止,悟知你身终归灭尽,就在念念生灭之时,你知身中有个不生灭的东西存在吗?波斯匿王合掌,很恳切恭敬的禀白佛说:世尊!我实在不知道。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佛说:我现在要告诉你,身心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体性存在。具体则是以观河之见为切入点: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离恒河不远,恒河流城一带的人都见过恒河,于是佛问:大王!你大概几岁见到恒河水?波斯匿王答道:我出生三岁时,慈母牵我到恒河对岸按照古印度风俗拜谒耆婆天,经过恒河,当时就知道是恒河水了。


佛又问道:大王!照你前面所言,二十岁时和十岁相比,已衰老十岁了,乃至如今六十二岁,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念念迁流变化,步入老境。那么你三岁时见恒河水,与十三岁时见恒河水的见性有差别吗?“其水云何”四字是翻译的文字较为简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问三岁与十三岁时所看的水是否相同,因为三岁看的水早已流走了,所以并不是指水的变化,而是指看水的见性。王答:三岁时能见的见性与十三岁时依然相同,乃至到今年六十二岁,也没两样。


佛说:你刚才自悲发白面皱,容貌必定也比童年衰老,不复细嫩润泽;你现在看恒河水的见性与童年初见恒河水的见性相比,是否也变老了呢?王答:没有差别,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佛言:大王!你的身形相貌虽会衰老,但见精的见性并不受影响,不会跟着变老变皱,会迁流生灭的会变,不衰老更移的不变,见精之性是不皱不变的,意谓真如自性亘古不变。发白面皱有生有灭,彼见精之性本不生不灭,为何会跟着身体受轮回生死?


末伽黎,此云不见道,属断见外道之一,主张一切自然,无因无果,苦受尽便不再受。“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这是批评波斯匿王在提问时还引末伽黎等外道的说法,认为此身死后完全灭却就是涅槃,因他只认识生灭,没体会不生灭之理。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听了佛的开示,了解到此身“舍生趣生”,此即显示有不生不灭的见性存在,以此破外道断见。王知有因有果,身虽生灭,并非就此便了,由今生所造业力牵引,再受果报,大家知道因果不昧、见性常住之理,法喜充满。“踊跃”形容大家欣喜之情,像要跳跃起来般。“得未曾有”指舍生趣生、见性不迁的道理从未发挥得如此详尽,以后便能依据此理,随顺不变,不变随顺,因此才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观照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开示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联灯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素食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分享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阅读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故事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视频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