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 | 如何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总第68期)

2017-01-26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67zgcigj&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南京大学本科生何嘉蓉

如何在阅读时提出问题?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胡园记录整理

提问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源自你的内心。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通常要回溯他的童年时期。如果他的童年时期被教育得不敢提问题,不能有好奇心,不可以批判别人,那他在长大之后就很难再重塑这种能力。所以我们通常会对青少年教育提出这样的建议:一定要保持好奇心,保持饥渴,保持求真的勇气。

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在于你有没有提问的技巧,而在于你有没有好奇心,有没有勇气,有没有批判性,这些其实都是人的本能一个人生而具有这种能力,但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却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把这些能力消除了,这是教育的悲剧。


我们的教育有成功的一面,体现在你有很好的理解力和记诵能力,也会做题目,但它也有失败的一面,体现在你突然不会问问题了。

这一切要回到你的早年,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是不是一直好奇地问东问西,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轻信任何一个权威,对任何问题都有你自己的看法,而且以自己有多样的看法为荣?如果你的童年是如此,你便可以唤醒童年记忆,对待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提问。


“老师,这个杯子是圆的,要是方的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傻,可这正是研究者的第一步。事实上从你对方形茶杯的提问开始,你就有了创意,然后有了思想,有了能动性,最后具备了批判能力。

同样,你还可以问,“哈贝马斯讲我们今天的公共领域有再封建化的可能,那么再封建化是不是人类的必然呢?”可能不会有学生真正问这种问题,但是你如果问了,你就开始走向批判性了。所以请记住,保持好奇心,保持饥渴,保持纯真的阅读感受,保持勇敢的立场,保持个性,做到了这些,你会随时随地问出很多问题。

知识补充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哈氏认为,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摆脱了“公”与“私”的区别,消解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公共领域,这种情形与封建社会晚期有类似之处,因此哈氏称之为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refeudalization”)。

听课笔记

文/胡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小的时候,天地万物都是课堂。抬头看天空,会拽拽父亲的手指,问为什么白云形态不一;低头望大地,会扯住母亲的衣角,问为什么蚂蚁会搬家。那时候,没有一丝窘迫,也没有一丝迟疑,只有无穷尽的好奇。试想曾经,谁的小脑袋瓜里没装着本《十万个为什么》?

长大后,记忆中的学生时代整个变成了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隋唐三审六部制完善的意义、水银的沸点、秦岭淮河线都是哪几个重要分界线……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孩子学得往往比那些仅仅视之为“填鸭式灌输”教育的孩子要快。以我的亲身经验来说,对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我会想方设法去主动提问,积极探索,就像一株荒漠中的草,渴求着甘露。被无知折磨,被好奇怂恿,被勇敢驱使,享受求索得来的结果。


本科时的老师曾在课上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时刻拥有智者的眼光,青年的活力,孩童的好奇,不惧权威,勇于批判,坚守正义。”这不仅仅是我们新闻学子需要做到的,也是每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应该做到的。不知从来都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懂不问或不懂装懂。有不懂之处立马提出,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享受其中的快乐,获得真知灼见。


注:本期知识补充部分参考自百度百科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  (1) (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闲话PX | 面试大屠杀友情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路的禅】(1)  |  (2)  |  (3) |(4)【娱乐新闻】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网络写作】(1)|(2)|(3)|(4)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