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轻信谣言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朱小葵 新曲线心理 2022-04-17


近一个月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阅疫情的最新消息,盼望疫情早些过去。但相关信息中却夹杂着大量的谣言,它们干扰我们对新冠病毒的正确认识,引发我们的恐慌、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概率低” “板蓝根、熏醋、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等等。这些谣言传播速度惊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全中国,“双黄连可治疗新冠肺炎”的消息一出,一夜之间,全国药店的双黄连口服液全部售空。



这让我们不得不问,人们究竟是如何判断信息真伪的?什么样的信息会让人们觉得真实可靠呢?怎样才能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呢?


纳迪娅·布拉希尔(Nadia Brashier)和伊丽莎白·马什(Elizabeth  Marsh)于2020年发表在《心理学年鉴》(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上的一篇综述性文章回答了上述问题。文章题目为《判断真实性》(Judging Truth)。这篇文章应该算是心理学家对真实性判断这一领域最新、最权威的见解。


我从中归纳了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研究证据,分享给大家。因为全文篇幅较长,所总结内容难免有遗漏或不准确之处,还请读者见谅。欢迎感兴趣的读者去查阅原始文献。


在正式开始前,请大家先来判断一下以下陈述是真还是假。

No.1


骆驼的驼峰储存了大量的水

No.2


爱因斯坦上学时数学不及格

No.3


鱼的记忆只有7秒

No.4


人脑只开发了10%

No.5


拿破仑是个矮子

No.6


在空间站上可以看见长城

No.7


叫醒梦游的人很危险

No.8


市场上有人造假鸡蛋

(答案见文末)

摘要

我们周围充斥着欺骗性言论,它们存在于虚假新闻、广告、政治宣传和谣言之中。人们怎么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 人们依赖三种推断方式做出真实性判断(truth judgment, 对某一客观信息是真还是假的判断):基础比率、感受以及与记忆中信息的一致性。首先,人们偏向于认为自己所读信息为真,因为我们环境中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真的。其次,人们会将感受,如加工的容易性,解释为真实性的证据。第三,人们能够(但不总是)考虑自己所读信息是否与记忆中的事实、来源信息相匹配。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理论框架可以预测特定的错觉(如自以为真的真实、虚幻的真实性),提供了纠正顽固错误观念的方法,并指出了在一个后真相世界中聚合性线索的重要性,在这个世界中,谎言比真相走得更远、更快。


真实性的构建


研究表明,人们对信息真实性所做出的判断是建构出来的,即人们会根据相关线索对信息做出推断,以判断信息是否正确。本文作者认为,人们对信息做真实性判断,主要依赖三种推断方式。第一,真实性判断反应了人们基于基础比率所做的推断,这也是最基础的推断方式。第二,人们根据感受做推断。感受即信息(Feelings-as-information)理论表明,人们会将自己的主观体验解释为真实性的证据。第三,人们根据所读信息与记忆中已有知识和来源信息是否一致来做推断。


从基础比率推断真实性


当读到自己不了解的说法时,例如“在加纳,人们想要离婚的话,必须要穿结婚时穿的礼服”,人们会如何判断它的真实性呢?我们可能会说,认为这个说法为真和认为这个说法为假的人数应该相当。然而,研究结果却显示,人们更可能认为这个说法是真的(尽管它是捏造的),这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基础比率——我们所见的信息大多数都是真的。也就是说,你读到一条消息,它正确的可能性要大于错误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看到自己不懂的信息,判断其为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有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说法必须先被表征为真后才能被理解,随后才能进一步否定它,但这时需要一定的认知资源。不相信某条信息需要做出认知努力,这就使人们容易判断信息为真。


此外,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大多都是真的(眼见为实),所以我们也更容易认为图片是真的。修改过的图片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植入未曾发生的童年事件。图片也可以增加信息的真实性。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参与者判断电脑屏幕上所呈现句子的真假,比如“第一架风车建于波斯”。一半的句子配有图片,比如风车的照片,另一半的句子则不配图片。从理性分析来看,仅仅一张图片并不能证明句子为真。研究者却发现,参与者更倾向于认为配有图片的句子为真。这一效应所带来的自以为真的真实(truthness)能持续数日,并且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大多数参与者均未能意识到图片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感。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zh-cn/


基于感受推断真实性


人们之所以倾向于相信诸如“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普通感冒”之类的信息,部分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听到或看到它们(本文作者认为这个例子为假,且已被科学证伪,但我的大脑却依旧固执地认为这句话是真的)。而重复之所以能起作用,则是因为我们都是认知吝啬鬼,倾向于使用捷径来避免深度思考


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需要判断自己所读句子的真实性,例如“离婚只存在于先进的社会”。一部分句子会向参与者呈现三次(重复),另一部分只呈现一次。结果发现,参与者更可能将呈现过三次的句子判断为真。这一效应被称为虚幻的真实性(illusory truth)。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仅仅看过一些概念(如母鸡的体温),就可以提高与其相关的信息的可信度(如母鸡的体温大约40度)。之前读过某些句子(如鳄鱼睁着眼睛睡觉),甚至可以在一周后可以提高其相反句子(如鳄鱼闭着眼睛睡觉)的可信度。人们忘记了最初详细的信息,转而依据这些概念(如鳄鱼、睡觉)的加工容易度来判断真伪。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会告诉参与者他们所读的句子有真也有假。但在真实世界中并没有人会提醒我们,我们所浏览的信息有可能是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重复看到某条信息时,我们更可能判定其为真。


作者用加工流畅性来解释重复导致的虚幻的真实性——人们在多次看到某个信息后,对其加工会越来越容易,并将这一流畅性视为该信息为真的证据。当信息容易加工时,甚至不需要重复,虚幻的真实性效应也会出现。例如,高对比的文字(如智利的首都是哥本哈根)看起来就要比低对比的文字(如智利的首都是哥本哈根)更真实。


人们为什么会利用流畅性做判断呢?因为在生活中,流畅性与真实紧密相关。平均而言,人们听到某个说法的正确版本(如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的频率要高于其错误版本(如美国的首都是纽约、美国的首都是好莱坞)。通过这些经验,人们习得了流畅通常代表正确。


情感在信息的真实性判断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例如消极心境能够消除重复所带来的虚幻的真实性。


从记忆一致性推断真实性


考察基础比率和感受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人们不太了解的陈述。当判断自己了解相关知识的说法时,人们会提取记忆中的信息来评估某个说法是否正确,且通常会接受那些符合记忆中事实的说法,拒绝不符合的说法。但这种推断真实性的方法并不完美。首先,我们的记忆中有错误信息,会混淆事实与观点。其次,我们会忽略某些信息。例如,在某些研究中,参与者们会回答不可能的问题(如在何处埋葬飞机失事的幸存者),而忽略故事中的错误(如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首都)。所以,人们有时会接受与记忆中的知识只是部分匹配的信息。


那么,当某一说法与人们记忆中的事实相左并重复出现时,会不会出现虚幻的真实性效应,进而改变人们的看法呢?作者在一项研究中对此进行了验证。他们让参与者读与其记忆中知识相反的句子(如牛顿提出了相对论),以及关于鲜为人知事实的句子(如贝尔发明了无线收音机)。然后再让参与者评估这些句子和新句子的真实性。结果表明,参与者倾向于判断他们读过的句子为真,而这与句子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相悖无关。简而言之,当人们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时,有时还会以来流畅性来做判断,以至于重复甚至能提高难以置信的说法的可信度,比如“吸烟有益健康” “地球是平的”等等。


除事实性知识外,情景记忆也为真实性判断提供了基础。例如,记起某个说法出自不可信者之口,会降低该说法的可靠性。同知识储备一样,人们有时也会忽略来源信息,出现虚幻的真实性效应。


在真实生活中,人们在碰到自己不确定的信息时,通常会求助百度、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而不是搜索记忆中的信息。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搜索引擎的算法会基于关键词返回内容,而不是基于事实。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百度一下“吸烟有益健康”“进化论是错的”。


如何纠正根深蒂固的错误信息


人们一旦认为某个错误信息为真,就很难对其进行纠正。即使短期内纠正了某个错误说法 (如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升婴儿智力),时间一长,还是会再次信以为真。因为人们会将正确信息和最初的错误信息存储在一起,但根据乔斯特法则,新的正确信息的遗忘速度要快于错误信息,过不了多久人们还是会认为错误信息为真。不仅日常生活中如此,学术界也存在这一现象:尽管很多研究未能再现最初研究的结论,但最初的研究依旧在被引用。另外,相比于错误信息,辟谣信息的传播面更窄。


对于错误信息的纠正(辟谣策略),作者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

利用人们的基础比率,在正确信息旁配上相关的图片,使其看起来更真实。 

2

在纠正错误信息时,应该避免强化与错误信息有关的感受。对错误信息的否定,例如科学表明疫苗不会导致孤独症,反而可能会加深疫苗与孤独症之间的联系。 

3

将错误信息以不便阅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激活他们的分析性思维。

4

利用众包的方式评估出可靠信息源,然后用社交媒体平台算法分发给用户可靠的信息。但审查和操纵内容可能会激怒用户。


写在最后


春节前,间接接触过武汉过来的人,并且直接接触者还出现了发热症状(万幸无碍),我担心自己会是潜在感染者,就没敢回家过年。爸爸嘱咐我在北京多买点萝卜,并说当年非典的时候,大家就都吃萝卜;有同事推荐大家去买点“维c泡腾片”预防;还有朋友推荐去买醋,熏一熏屋子消消毒;而我自己则是去买了板蓝根。但最终证实,这些全没用!


这段期间,也经常看到有人头天在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第二天就被辟谣。同家庭群的长辈一样,我们在不懂或者似懂非懂的领域,也很容易就成为信谣、传谣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看到的信息为真,此外,重复多次看到某条消息,就可以提高我们对它的信任度,从不太相信转变为比较相信,乃至于非常相信(比如酸碱体质、人体排毒时间表)。


非常时期,面对我们不懂或无法判断的信息,不去转发,减少他人重复见到此信息的可能性,可能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至于不相信,真的很难做到!真正去验证一条信息的真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不知哪里看过的一句话——常识可以用来说服别人,自己却要经常反思。


对了,上面那8道判断题都是错的,你做对了没?



参考文献:

Brashier, N. M., & Marsh, E. J. (2020). Judging trut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71,499-515.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psych-010419-050807?journalCode=psych



抗疫心理支持热线 ●




● 北师大新冠肺炎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热线电话均由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接听,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具体链接:

【针对疫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


● 用“心”抗疫心理热线:010-81400101

(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24小时在线的心理公益热线,服务对象包括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亲友,即将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亲友,与一线医务人员密切接触的确认患者、疑似患者、易感人群,医务人员认为可以支持到的人群。)

具体链接:

【守护一线医务人员的24小时心理热线开通啦】


● 更多心理热线资源点击以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koUa57_-zAlPASTmscuew】



相关阅读推荐

1.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360°无死角攻略

2.恐怖传染病卷土重来︱伪科学传播的致命危害!

3.如果希特勒叫你电击陌生人,你会服从吗?

4.做独立思考的新青年

5.豆瓣9分好书,教你互联网时代如何防洗脑!





    点击 “阅读原文” 可购买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