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以和平之路,堵点在哪里?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一战以前,英国并不愿意让奥斯曼帝国快速瓦解,那样只会让其他强国机会染指中东地区。这倒不是说中东地区在大英帝国眼中有多重要(那时还未发现油气资源),而是因为这里有苏伊士运河,是通往英国最重要殖民地印度最快捷的航路。

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战争还没结束,协约国就开始商量如何瓜分奥斯曼领土。191511月,英国派出中东问题专家赛克斯,法国派出前驻贝鲁特总领事皮科双方在伦敦首相官邸,赛克斯划出一条斜线,双方默契地瓜分了阿拉伯地区。只有巴勒斯坦地区牵涉各方利益太多,英法决定设为中立区,谁都不要去动它。为了争取到协约国盟友沙俄的支持,英法两国许诺了包括伊斯坦布尔在内的,大片奥斯曼帝国领土给俄国。1916516日,英法俄三国秘密签署《赛克斯-皮科协定》这笔买卖就算这样定了

被“卖”掉还在帮人数钱的阿拉伯人

为缓和欧洲战场的局势,扰乱奥斯曼的后方,英国极力拉拢阿拉伯人起义。当时的阿拉伯领袖是守护伊斯兰两大圣城的侯赛因·本·阿里。奥斯曼帝国也在极力拉拢侯赛因,希望他能支持苏丹的圣战。侯赛因不满奥斯曼统治久矣,他明白加入协约国一方并不能保证战后让阿拉伯地区独立。所以,侯赛因家族在与英国接触时拟了份《大马士革草案》,划定了未来阿拉伯国的领土范围。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给侯赛因画大饼,支持「阿拉伯半岛及其居民的独立事业,待时机成熟承认阿拉伯的哈里发辖地」。

《赛克斯-皮科协定》秘密签订不久,19166月阿拉伯大起义,侯赛因宣布圣城所在的汉志地区独立。这场起义名义上是由侯赛因领导,但英国军官也出功出力。比如,最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他的带领阿拉伯起义军攻城略地,给阿拉伯半岛留下了许多沙漠传奇。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宣布完全放弃沙俄的帝国主义政策,公开了《赛克斯-皮科协定》协定。这让“英国人感到尴尬,阿拉伯人感到沮丧,土耳其人(奥斯曼帝国)感到高兴。”犹太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英国想方设法拉拢犹太人,来增加战争的胜算

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国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地区,这是犹太人复国获承认的第一份国际文件。最奇葩的是,《赛克斯—皮科协定》的起草者赛克斯,同时也支持《贝尔福宣言》。对他来说,建立一个阿拉伯的国家和支持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地区,并不矛盾。

1920年,协约国召开圣雷莫会议,讨论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领土托管问题。此前,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协商建立阿拉伯国的建议被搁置。费萨尔没办法,只能做被托管的叙利亚的国王。1921年,费萨尔又做了英属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的国王,成立了伊拉克王国。

一战前,哈希姆家族沙特家族内斗,双方想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将不太重要的巴勒斯坦地区交给殖民者托管,也是可以接受1925年,伊本·沙特率领内志军队占领汉志,侯赛因被迫流亡,索性势力范围大都由儿子继承。

大儿子阿里,短暂做过汉志的国王;

二儿子阿卜杜拉,担任约旦国王;

三儿子费萨尔,做过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国王。

随着欧洲犹太人不断移民巴勒斯坦,犹太人定居点经济不断发展与繁荣,犹太移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的矛盾不可调和。随着主权国家既事实,以色列自然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公敌,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并于1920年爆发首次骚乱。

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人在欧洲大祸临头,这阶段前往巴勒斯坦的就不是移民,而是难民了。犹太人悲惨的遭遇博得了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同情全世界犹太人组织和欧洲人道团体纷纷伸出援手,帮助犹太难民以各种方式逃亡到巴勒斯坦。

不服,

194711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希望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一个阿拉伯国。让耶路撒冷成为一座国际城市,由联合国来管理。决议通过后,犹太人挺满意,至少他们有地方建国了。可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非常不满,他们控制着巴勒斯坦94%的土地,人口总数占三分之二,凭啥只分到44%的土地?

1948514日英国托管结束,以色列按联合国决议宣布正式建国。第二天,由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外约旦(现约旦)五国组成的阿拉伯联盟军就开始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阿拉伯联盟军气势汹汹,但不全是为了伸张正义,埃及为了吞并加沙,约旦为了吞并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和叙利亚为了获得北加利利,伊拉克则是想要获得一个梦寐以求的地中海出海口。人心隔肚皮,出工不出力就难免了。由于约旦和埃及所谋求的地盘与自己的本土接壤、且不是以色列的本土,所以最后都得手了。以色列则加紧扩大地盘,驱逐、迫害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致使70多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上百个族群人口骤减。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历史上,这一大流亡被称为“大灾难”。

19507月,埃及的法鲁克王朝被军官纳赛尔推翻,同时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控制。新任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泛阿拉伯主义,呼吁阿拉伯世界统一,推翻殖民国家订立的这些边界。不过埃及只是个农业国,很难支撑起纳赛尔“把所有的犹太人通通赶入大海 ”的伟大目标。

约旦和叙利亚指责纳赛尔多年来“干打雷不下雨”,19675月纳赛尔开始实际行动,命令驻扎在埃以边界的联合国部队撤离,做出攻击以色列的姿态。吸取了前两次中东战争被阿拉伯国家围攻的教训后,以色列趁着美苏冷战愈演愈烈、无暇顾及中东的时机,于196765日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及损失惨重,几百架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顷刻间就变成了废铜烂铁。在西奈半岛几万辆坦克和军车一枪未发,就完好无损地弃给了以色列。战后纳赛尔访问莫斯科时,勃列日涅夫对纳赛尔不满“只要你们的每一辆坦克只发一发炮弹,整个战局将有不同的写法 。”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彻底改善了以色列的战略劣势。 1970928日,纳赛尔逝世,阿拉伯世界失去了和以色列叫板的带头大哥,石油经济又让阿拉伯国家贫富分化,中东国家谁也没再把巴勒斯坦的建国大业放在心上。

六日战争后,犹太右翼势力迫不及待地建设他们心中神圣的犹太国。时任以色列劳工部长伊加尔·阿隆提出一个方案,就是在已占的领土上建立为以色列战略目标服务的“定居点”。当时的以色列政府并不同意。政府还发布命令,禁止在被占领土上建房,即使是临时性木板房也不行,只允许搭帐篷。于是早期的犹太定居者们建好临时房,再在外边罩上帐篷。占领区“犹太化”,引起整个阿拉伯世界甚至美苏等大国的强烈反对。早在196711月,安理会就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所占土地并取消定居点,但武力强悍的以色列拒绝执行。

以色列吸引全球犹太人回潮,可被招回来的犹太人不都是有钱人,特拉维夫、西耶路撒冷、阿什杜德等大城市也无法保证这么多人的生计。于是乎,以政府军民两路大大方方修建定居点,不仅在原本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分给巴勒斯坦国的地方上修,连刚刚军事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都出现了大量的定居点。

一些具有战略和水源双重价值的定居点,就像楔子一样分割着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使其永远无法建国。如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共2.7万平方公里土地,以色列占了90%,已经大大超过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份额(55%),在他们看来,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甚至约旦的部分土地都该是以色列人的,犹太教经典《圣经·旧约·创世纪》可是白纸黑字写明: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虔诚信奉上帝,由此得到了上帝的许可,其后裔将拥有流牛奶与蜜之地——迦南地。

枪杆子里出政权

既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缺乏领袖,便有猛士站出来1959年,曾经参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亚西尔·阿拉法特从埃及求学归来后,与战友阿布·杰哈德等人成立了“法塔赫”组织。在阿拉伯语中,这三个字是“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三个词的字首。他们成立了“法塔赫”军事组织,并取名为“暴风部队”。196511日,阿拉法特及其战友领导“暴风部队”游击战士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196923日,阿拉法特被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

巴解组织本身算不上强大,之所以能和以色列死缠烂打这么多年,全因背后各位中东大哥的支持。六日战争法塔赫在失去西岸总部后,搬到了约旦。法塔赫势力增长飞快,在约旦领土建立了自己的国中国。

19706月,巴解组织甚至策划了刺杀约旦国王侯赛因·宾·塔拉勒事件。忍无可忍的约旦国王916日下了逐客令,约旦内战开始。约旦军队获胜后,阿拉法特被迫签订停火协议,将法塔赫搬到有着“中东小巴黎”之称的黎巴嫩。巴解组织一半以上成员被打死,撤退时竟需要黎巴嫩空姐协助抬伤员下飞机。

70年代末,知道击败以色列无望的中东各国相继抽身,放弃了对巴解组织的各种支持。80年代,阿拉法特开始妥协,放弃激进主张,接受联合国倡议,开始考虑以和平解决巴以纠纷。

埃及、叙利亚等国在1973年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复西奈半岛,而叙利亚则是为了收复戈兰高地。但是,战争的结果再一次让阿拉伯国家失望而归。以色列大军不仅成功扭转了战局,还濒临大马士革和开罗。埃及意识到消灭以色列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收复西奈半岛,埃及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向以色列妥协。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访问以色列,承认了以色列政权,签订了和平协议。以色列贝京政府则同意归还埃及西奈半岛,把居民从西奈半岛定居点迁到加沙。

两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加沙是位于以色列西岸、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面积仅仅365平方公里,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数众多,和以色列人不断起冲突。1987128日,一辆以色列军车冲撞一辆接下班后巴勒斯坦工人返回加沙的轿车,导致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方坚称,司机失控,这是一场事故,但许多阿拉伯目击者则认为,撞车是蓄意的行动,是对此前一名以色列人被刺死的报复。

双方各执已见,巴勒斯坦人发起了抵抗以色列的活动,包括游行罢工、抵制以色列货物、拒绝前往以色列,甚至街头冲突等等。这场被称为“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抵抗运动持续了长达六年时间,哈马斯组织就是在这次运动中诞生的。哈马斯是穆斯林兄弟会的极端分支,以「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反对和平解决争端的巴解组织的身份出现。

对哈马斯来说,巴解组织过于软弱,1988年还正式承认以色列主权,不能领导巴勒斯坦人们走向胜利。于是哈马斯把战斗目标改为:反对以色列,反对和平解决争端的巴解组织。尽管有哈马斯的阻扰,巴解组织在美国的协调下,依然于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与以色列和谈,结束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协议承认以色列的国家性质,规定以色列将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撤军,将权力移交给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巴勒斯坦方面则全面停止暴力袭击活动。

正当巴以和平露出曙光之际,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到犹太极端分子刺杀。拉宾去世,临时总理希蒙·佩雷斯无力阻止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政府支持率下滑。1996年的总理直选中,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微弱优势获得大选,成为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并不信任阿拉法特,也不愿意执行《奥斯陆协议》。扩大建设定居点,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导致的住房问题,还可使内塔尼亚胡所属的利库德集团获得宗教势力的支持。据统计,从1967年到2005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修建建了22个定居点,平均每个定居点有四、五百人,占据了加沙地带35%的土地。定居点里的犹太人主要从事农业,控制着大部分的水源。

2000928日,前以军将领、正参加总理选举的沙龙登上耶路撒冷圣殿山,山上有伊斯兰圣物圆顶清真寺。此举被巴勒斯坦人认为以色列在宣示对圣殿山拥有主权,引发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哈马斯,起义者使用枪支火炮,以及自杀炸弹,对以色列军事和民用目标发起袭击。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显然比第一次更为激烈,以色列受到比上一次更大的打击,伤亡上千人。

和平的绊脚石

面对越来越大的人员伤亡,以色列在2003年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达成撤军协议。约旦河西岸当年就撤军完毕,加沙地带是哈马斯的主战场,又有8000名多犹太人需要从定居点撤离,以军直到2005年才全部撤离。以色列前脚走,哈马斯和法塔赫后脚就打起来了。法塔赫是个世俗组织,尽管他们的成员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没有将宗教糅合进政治。世俗的人一般就是比较务实的,所以该和谈就和谈,该干架就干架。哈马斯则是政教一体的组织,成员主要是穆斯林,行事比较极端,所以法塔赫根本不是哈马斯的对手。

由于哈马斯的袭击越来越多地针对以色列平民,并宣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所以美国和以色列在2005年认定哈马斯为恐怖组织,以色列撤军后以反恐为由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封锁。以色列在加沙的所有陆地边境修筑隔离墙,切断了加沙的陆上对外交道,与加沙接壤的埃及也被隔断。而加沙的机场早就被摧毁,邻近海域同样被以色列海军封锁,加沙地带彻底变成了一个孤岛,所有人员和货物的进出都必须经过以色列军队的检查和许可。

以色列原本想用封锁促使加沙民众抛弃哈马斯,没想到适得其反。这种做法加剧了加沙民众的反以情绪,使哈马斯在2006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选举中取得优势,获得了加沙地带的主导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要求哈马斯停止暴力袭击,服从自己的领导,遭到了哈马斯的断然拒绝。双方一度发生内战,哈马斯取得上风,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及其核心的法塔赫赶出了加沙地带。2013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式采用“巴勒斯坦国”的国名,名义上包括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但加沙地带牢牢控制在拒绝服从的哈马斯手里。

哈马斯背后的榜一大哥是伊朗,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他们的目标与哈马斯一致,都是把以色列赶下地中海。出钱,出枪,出火箭筒的伊朗左右了哈马斯的政治主张和斗争行动。距离以色列撤军已17年了,加沙地带的贫困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人口却增至300万以上。粮食自给能力更差,工商业仅能维持在最低限度,需要不断输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才能维持民众最低的温饱。哈马斯呢?势力越来越大。

1991年在马德里,1993年在奥斯陆、1994年在开罗、1995年在塔巴、1999年在沙姆沙伊赫、2000年在戴维营、2001年在开罗和塔巴、2003年在日内瓦、2007年在安娜布利斯、2010年及2013年在华盛顿等,巴以之间无数次的和谈,成果极其有限,进行过无数次和谈,形成过一系列和平协议、方案、计划、路线图等,分歧有三点:

一是边界划分。这是双方矛盾的核心。巴方要求以色列退回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的边界;以色列坚决不同意从所占土地上撤走。

二是耶路撒冷归属。以色列已立法,称耶路撒冷是“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方则强调有权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三是难民回归。历次中东战争,造成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这些难民经过繁衍生息,目前人数已达约530万。巴勒斯坦认为所有难民都有权返回被占领土,但以色列坚决反对。

联合国在处理巴勒斯坦问题上,完全无视当地占多数的阿拉伯人意志,巴勒斯坦只要求回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的分界,并没什么不妥;耶路撒冷是联合国托管,被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侵占,现在巴方只要求得到耶路撒冷的东部,合法合情合理;至于难民问题,被罗马驱逐1800多年的犹太人可以回归,被以色列驱逐几十年的巴勒斯坦人却有家难回?

以色列政局基本被右翼的利库德集团把控,得到了占以色列人口半数以上的瑟法底犹太人和现代犹太教正统派拥护。他们基本理念就是奉行扩张政策,主张约旦河西岸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首都”,同时让巴勒斯坦人永远不能建国,拒绝和巴解组织和谈。

好事都占尽,亏一点不能吃?古希腊历史学家Herodotus(希罗多德)曾说过 “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近年来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做过的违反相关国际法规、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的事情已经大大超出了以色列建国的基本诉求了。

沙特、伊朗这两个国家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刚拉了拉小手,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就公开发文,表示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对以色列正在试图构建的抵抗伊朗真相造成了致命打击,是以色列政府一次彻底的失败,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保证以色列的“安全”了。

以色列有超过五十万的民众涌上街头,抗议以色列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失败,仅仅是在以色列首都,就有超过二十万人参加了抗议游行,甚至就连海外的以色列人,也有数万进行了示威。这些示威者主要想表达的,就是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任由敌对势力扩张”的不满,认为这是以色列政府的重大失败。

以前,以色列还可以靠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势力狐假虎威,利用诸多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拱火”,让中东国家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和内斗,自己再肆无忌惮也没人能够拿它有办法。但现在,时代确实是已经变了,若是以色列依旧肆意妄为,破坏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局势,那么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公敌,而随着美国在中东势力的逐渐衰弱和退出,以色列最大的倚仗也将消失,到那个时候,以色列终将为自己的所有错误行为而付出巨大代价。

对于现在的以色列来说,改变思维,认清世界发展潮流已经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已经难以维持自己的霸权主义,四面环敌、综合国力并不占绝对优势的以色列,若是成为团结一致的中东国家们的“公敌”,又还能够有什么好下场吗?所以,只有同样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入到共同发展、平等互助的队伍中来,以色列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和平和未来。

以往文章:

为生存一搏,TikTok首席执行官出席美国听证会

瑞士,一个童话王国的破灭

“打洋工”的喜怒哀乐

韩国的校园霸凌,真的有韩剧里的那么普遍和严重吗?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下令逮捕普京,希特勒都没享受过这“待遇”

俄罗斯一言不合就要迁都?克宫:那不是真的!

官员财产公示,让权力之花在阳光下绽放

这次,轮到台湾人吃不起茶叶蛋了?

60岁杨紫琼喜夺奥斯卡影后,好莱坞又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总统难当,但尹锡悦的“奖赏”绝对是他应得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