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回顾 | 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国际奇幻论坛 GIFCon 2021

老吕 in UK 科幻研究在伦敦 2021-06-28

这里是老吕的蹭会时间!这次在格拉斯哥大学举办的”格拉斯哥世界奇幻大会“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一共组织了19个专题,而且很多都是同时举行的……我在这里只能和大家分享我旁听的几个专题👇
主旨演讲1:夏笳:Which Future Do You Believe In?
专题:Fantastic Lands 1: Living Landscapes
主旨演讲2:Sourit Bhattacharya: Radical Imaginings: Eco-feminist and Subaltern Utopias in India’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Fantasy
专题:Fantasies Across Media 1: Screen Mirrors Life
专题:Fantasies Across Media 2: Animated Wonders
专题:Fantasy Stages
专题:Fantasies of Celtic-speaking lands
专题:Fantastic Lands 2: Cityscapes and Frontiers

更为具体的会议安排可以请大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若下面相关术语的翻译和大家熟悉的有出入,请以括号内的英文为准。谢谢大家!



老吕前段时间又去蹭会了!这次是格拉斯哥大学“奇幻研究中心”(Centre for Fantasy and the Fantastic, University of Glasgow)举办的2021年度的格拉斯哥国际奇幻论坛(Glasgow International Fantasy Conversations, GIFCon),主题为非英语世界的奇幻文学和艺术创作(GIFCon 2021: Beyond the Anglocentric Fantastic)。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4月28—30日),共有53位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和观点。这是我最近蹭得最爽的会了!奇幻研究与科幻研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旁听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者们收集到的大量史料,来自不同文化的奇幻传统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互相碰撞,交流,让我大受震撼。同以往一样,会议有很多专题是同时举行,但老吕只有一个,所以我只能记录我旁听的专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夏笳(王瑶)老师来做主旨演讲。

格拉斯哥大学的”奇幻研究中心“隶属”批评研究学院“(Shool of Critical Studies),并在2015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奇幻文学“硕士专业
Keynote One
夏笳: Which Future Do You Believe In?
会议第一位主旨演讲的嘉宾是我们人见人爱的夏笳老师!她首先从“超文本”(Megatext)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科幻作品之间显现出的互文性,并且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她从三部作品着手,即布拉德·伯德导演的电影《明日世界》(Tomorrowland,2015),威廉·吉布森的《根斯巴克连续体》(The Gernsback Continuum,1981)以及刘慈欣的新作《黄金原野》(2018),以阿尔都塞的“询唤”概念(interpellation)为出发点,引申出科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与政治隐喻。在阿尔都塞看来,主体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而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是正是通过对个体的询唤实现的。

刘慈欣的《黄金原野》发表于《科幻世界》2018年第12期
在简要回顾前两部作品之后,夏笳将其与历史上诸多其它科幻文本相联系,并强调了彼此之间的顺承关系。她表示,故事中的未来图景实际上可以视为某种“迪士尼景观”,在人们打造理想的、梦幻的未来异托邦的同时,现实世界中也得以形成一种特定的叙事话语。人们相信这种话语所允诺的美好生活,自发形成紧密的身份共同体。她以刘慈欣的《黄金原野》为对照,探讨了中国与美国社会中这种身份共同体的异同,并回应了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的探讨。在夏笳看来,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科幻作品恰恰可以提供一种特殊的“表征”形式,通过对未来和想象的建构,表述了人们在特定意识形态下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和理解。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是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
专题:Fantastic Lands 1: Living Landscapes
在第一个专题中,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的Chloé Buckley讨论了奇幻文学中的万物有灵论(Animism)。她从“泛心理”理论出发(panpsychism),指出在世界上有很多文化都认为意识或经验是所有物质的内在组成部分,而这些“魔法”和“超现实”的元素能够在奇幻文学中显示出独特的活力。她详细解读了尼狄·奥考拉夫(Nnedi Okorafor)的《阿卡塔女巫》Akata Witch,2011)以及马文·柏吉斯(Melvin Burgess)的《消失的女巫》The Lost Witch,2018),前者综合了约鲁巴(Yoruba)、伊博族(Igbo)和其他非洲神话,而后者则将巫术定位在英国的民俗传统中。在Buckley看来,这两个文本都认可万物有灵论的世界观或本体论。虽然在奇幻传统中,“巫术”经常将女性与自然相联系,并以此构建了男性—女性、人类—自然的二元对立,但在这两部作品中,这样的二元对立却受到质疑甚至解构,拒绝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概念,显示出了传统西方奇幻小说的不同之处。

尼日利亚裔美国作家尼狄·奥考拉夫已成为”非洲未来主义“这一题材的代表人物
随后,坎特伯雷大学(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的 Andrew Butler (Extrapolation期刊的执行主编)介绍了挪威艺术家尼古拉·阿斯特鲁普(Nikolai Astrup,1880-1928)作品中的奇幻元素。在挪威两百年的绘画历史中,阿斯特鲁普的作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蕴含着崇高的、不可思议的、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的、幻想的和抽象的艺术表现力,并显示出了他对“挪威身份认同”的理解。Butler指出,阿斯特鲁普经常将他所居住的环境作为创作主题,为约尔斯特镇(Jølster)附近的自然景观赋予了奇幻色彩,召唤出了鬼魂、巨魔、雪女王等各种奇幻形象,并将童话和基督教意象并入他所在的现实环境中。通过融合异教历史、基督教图标和北欧神话,阿斯特鲁普得以从意识形态和审美层面上构建了一种挪威的民族认同。

阿斯特鲁普的创作灵感多来源于其所居住的周围环境,该作品名为《冰女王》(Ice Queen)
专题最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Victoria Bovalino通过“生态怪谭”(Eco-Weird)和俄罗斯自然主义的双重视角来研究卡瑟琳-瓦伦特(Catherynne Valente)的小说《不死鸟》(Deathless,2011)。小说重述了斯拉夫神话故事《不死者科西切》(Koschei the Deathless),述了玛丽亚·莫雷夫娜(Marya Morevna)从一个早熟的年轻人转变为生命女王的过程(Tsarevna of Life)。Bovalino认为,这一变化与生命之国“布扬”(Buyan)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扬模糊了生命与死亡、自然与文化、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界限,使传统的景观概念成为被动的(passive)和惰性的(inert)。通过文本细读,Bovalin指出,瓦伦特的作品可以被视为“新怪谭”(New Weird)作品之一,显示出作者从生态角度出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

”不死者科西切“的传说对东欧奇幻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Keynote 2:
Sourit Bhattacharya: Radical Imaginings: Eco-feminist and Subaltern Utopias in India’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Fantasy
会议的第二个主旨演讲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Sourit Bhattacharya,他首先介绍了奇幻故事在印度悠久而丰富的叙事传统。从《五卷书》(Panchatantra)到《罗摩衍那》(The Ramayana)再到《摩诃婆罗多》(The Mahabharata),所有这些故事都显示出了人们对于“Kalpana”,即梵语中“想象”的期待和理解。他随后将印度奇幻与殖民历史相联系,并强调,印度上世纪初那场抵制英货的“自给运动”(Swadeshi)是整个社会文化语境变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们反殖民、反帝国政治运动与民族想象相结合,并集中体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比如萝琪雅·谢卡瓦特·侯赛因(Rokeya Sakhawat Hossain)的《苏丹娜之梦》Sultana’s Dream,1905)等等。

二十世纪初的“抵制英货”运动(Swadeshi Movement)是甘地领导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部作品中,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根基受到挑战。作者构建了一个替代的、生态上可持续的和女权主义的世界。同时,这一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在Nabarun Bhattacharya的小说《流浪者的战吼》(War Cry of the Vagabonds,2003)中,作者同样以后殖民主义、共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加尔各答为背景,通过各种奇幻元素使城市的受压迫阶级能够对其统治精英发动一场革命战争。Bhattacharya在最后总结道,印度的奇幻作品不应受到学术界的忽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与文化隐喻反映了现代印度幻想中的激进主义和乌托邦倾向。在后殖民世界中,印度奇幻能够继续提出关于知识生产、人权、社会范式和文学风格等诸多认识论和美学问题。

这就是著名印度作家Nabarun Bhattacharya,他主要用孟加拉语写作
专题:Fantasies Across Media 1: Screen Mirrors Life
在此专题中,格拉斯哥大学的Lizanne Henderson首先讨论了北极熊在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呈现。她首先强调了北极熊形象在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等地区的重要性,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包括《阿冬与熊》Audun and the Bear)《北极熊之子》The Polar Bear Son)以及《太阳以东,月亮以西》East of the Sun, West of the Moon)等等。近年来,北极熊传统意象中的奇幻元素在诸多作品中得到保留和传承,最典型的就是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黑暗物质》三部曲(Dark Materials,1995-2000)。Henderson认为,这些作品中的北极熊多数情况下都会被视为“怪物”和“威胁”,对故事主人公来说,是一种来自异域、无法交流的他者。这种“他者”形象,在后殖民与生态批评的视角下,演变成一种值得反思和批判的文学范式、而人们看待、书写北极熊的方式,也显示出人们如何理解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黑暗物质》在2019年由HBO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埃尔切米盖尔·埃尔南德斯大学(Miguel Hernández University of Elche)的Mario-Paul Martínez和Fran Mateu则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分析了西班牙电子游戏中对于神话形象的建构。他们首先指出,大多数游戏实际上都是流行文化与神话叙事的互动,这些神话主要来自北欧、古代日本和英国,并且融合了许多“原住民”的文化传统,包括因纽特人、亚马逊人(the Jaguar people)、撒哈拉人(the Saharawi)等等。他们详细分析了两个游戏,即《被诅咒的卡斯蒂利亚EX》(Cursed Castilla EX, 2016)和《渎神》(Blasphemous, 2019),并探讨了其中蕴含的神话符号和叙事。两位学者认为,这些游戏与西班牙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的奇幻传统紧密结合,显现出强烈的骑士精神和宗教想象。

《渎神》中有很多”特别可爱“的怪物以及令人”神清气爽“的打斗场景,我很喜欢
说起来,老吕我其实也来分享了,不过我原先所在的专题因故取消,组委会便把我安排到了这里(吐槽一句,他们忘了通知我hhhh,我因为找不到之前专题的链接,才发现我换到了另外的地方,不过这不重要)。我主要分析了郝景芳老师的长篇小说《流浪苍穹》,其英文版由刘宇昆翻译,在2020年出版发行。在故事中,郝景芳顺承了厄休拉·勒古恩在《一无所有》(The Dispossessed,1974)中运用的经典叙事框架——两颗星球,两种社会体制,以及在同时融入两个世界之中,却又游离在两个世界之外的主人公。我将《流浪苍穹》与中国自1990年代起所经历的一系列社会、文化上的变化相联系,着重探讨了故事中火星上的“工作室”与中国“单位”体制的变革,并指出郝景芳在其小说中融入了“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观。“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便是为什么主人公洛盈在结尾毅然决然地常驻于往返两个世界的宇宙飞船,不再登上陆地,选择永恒的“流浪”。

郝景芳的《流浪苍穹》的英文版叫做Vagabonds,由刘宇昆翻译
专题:Fantasies Across Media 2: Animated Wonders
在这一专题中,澳门大学的You Chengcheng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吒”形象。通过对《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详细解读,她指出“神魔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流派,表现了对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社会伦理以及“孝道”的挑战。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哪吒在影视动画中的改编获得巨大成功,他模糊了神与魔、生与死之间边界,表现出了强力的艺术张力。她总结道,“哪吒”形象蕴含了浓厚的历史内涵,通过动画改编,“哪吒”在新的时代也获得了新的表述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在她看来,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哪吒的原始形象,塑造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时代英雄。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更喜欢这一版的哪吒
格拉斯哥大学的Sandra Mondejar Revis探讨了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间”文化。在日本文化中,“间”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概念,体现了人们对于空隙、沉默、空虚和间隔的理解,是日本民族神秘精神构造的重要象征。Revis表示,从传统的能剧到日本极简主义的室内设计,再到日常的对话模式,“间”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有着颇具代表性的表现。在着重分析了《魔女宅急便》《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崖上的波妞》三部作品之后,Revis认为,宫崎骏作品中的诸多“无用”特写实际上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动作模拟了人们的触觉、听觉和视觉,真正将宫崎骏的幻想世界带入了生活。这反映在从人物动作到音乐、框架、对话和风景等所有方面。

Revis认为,路西法煎蛋煎培根的特写,就是”间“概念的表现(老吕:我爱煎蛋)
韩国科学技术院(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的Daniel Martin中国当代的“盗墓”电影。他首先介绍了神话与奇幻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悠久历史,并强调了中国当代奇幻电影所取得的商业成就,以及这些奇幻电影借鉴了神话、神兽和冒险叙事。他随后分析了由《鬼吹灯》改编而来的《九层妖塔》和《寻龙诀》,并着重探讨了两部电影对于1970年代中国社会与文化语境的戏仿,其中包含的黑色幽默,也应置于政治化的视角下予以解读。电影中的诸多视觉特效也不仅仅只是为了作品的整体艺术呈现,也蕴含了对于民族主义叙事的呼唤。同时,墓穴洞口也可以被视为“理性世界”与“魔幻世界”的连接点,表现出“历史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纠葛和联系。

由”盗墓“所引申出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冲突,是我们窥探七十年代特定历史语境的方式之一(电影拍得好不好咱们可以另说)
Fantasy Stages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的Sarah Courtis介绍了音乐剧中的多元文化以及奇幻叙事空间。她首先指出,正统的音乐剧和奇幻文化同英语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样也有着跨文化、跨种族的内在潜力。近年来,诸多音乐剧早已接受了“外来声音”,将少数族裔作为目标观众群体之一,并在表演中加入了少数族裔演员。同时,很多剧本也融合了英语之外的其它语言,比如《乐队来访》(The Band’s Visit)以及《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中的意第绪语。她表示,在《新绿野仙踪》(From The Wiz)《小岛故事》Once on This Island)《地狱之城》(Hadestown)等作品中,神话与奇幻元素能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叙事空间,但在这些音乐剧的创作过程中,主创者还是将英语受众作为其目标观众,沿用了许多经典的、来自英语世界的叙事母题,比如《绿野仙踪》以及《小美人鱼》等等。在Courtis看来,这些问题亟需学者与创作者加以改变。

图为《新绿野仙踪》的演员定妆照
康奈尔大学的Lars Johnson讨论了舞台剧《冰雪奇缘》与《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的种族意识。这两部作品中许多重要角色的演员都来自少数族裔,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争议。但Johnson认为,这种选角方式实际上体现了音乐剧产业的“去殖民化”,少数族裔的演员可以为同一部作品赋予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此打破“白人中心论”对音乐剧作品诠释权的垄断。随后,Johnson提到了著名音乐剧《汉密尔顿》,并详细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以及演员招募过程。借此,他呼吁音乐剧产业应注重白人与非白人演员之间的平衡,并且提高后者在产业中的“能见度”。

《汉密尔顿》的海报在伦敦随处可见,可惜我到现在还一直没有去看
专题:Fantasies of Celtic-speaking lands
在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和苏格兰“天空岛”上的大学Sabhal Mòr Ostaig同时任教的Duncan Sneddon分享了苏格兰盖尔语文学作品中的奇幻与科幻叙事。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盖尔语文学的发展历史,指出在过去十年中,盖尔语小说出版有了显著的增长,众多不同的小说类型的相继出现,包括科幻小说、幻想小说、侦探小说和政治惊悚小说等等。在他看来,盖尔语奇幻和科幻小说从未完全脱离英语的影响,毕竟所有的盖尔语作家同时也会出版英语作品。通过对两位作家Iain F. MacLeoid和Tim Armstrong的分析,Sneddon探讨了盖尔语奇幻和科幻作品对盖尔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再现,并为其在当今文学出版产业中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这一段关于盖尔语的科普看得我大受震撼,更让我吃惊的是,盖尔语类型文学作品数量在近些年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与日俱增
奇幻作家Barbara Stevenson则从自己的写作经历出发,介绍了北欧与皮克特文化(Picts)对于奥克尼岛(Orkney)民俗故事的影响。她首先介绍了奥克尼岛自新石器时代以降,一直到1472年归于苏格兰版图之前的历史,并展示了奥克尼岛民俗与传说同海洋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她重点讨论了奥克尼海妖故事中的奇幻/神话形象Tangies(水精灵)、Nuckelavee(海人马)和Taren(风暴之神),并指出了这些形象与芬兰、挪威和皮克特文化的联系和互文。在此基础上,Stevenson认为奥克尼岛作为多种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地,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化多样性,而奥克尼传统民俗与神话叙事,也为当地居民的凯尔特—北欧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根基。

奥克尼岛(黄色方框)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同时受到苏格兰(凯尔特)与北欧海洋文化的影响,岛上大量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Dennin Ellis讨论了英国漫画《斯莱恩》(Sláine)中的后殖民叙事。漫画主角“斯莱恩”身上有着浓厚的爱尔兰印记,是著名凯尔特英雄库丘林Cú Chulainn)和传奇国王柯南(Conan,此柯南非彼柯南)的结合,其冒险故事秉承了许多“剑与魔法”式的幻想套路,发生在一个充满战争部落、恶魔和邪恶巫师的神话般的爱尔兰。英雄斯莱恩遵循了早期“野蛮人”的传统,可被视为某种民族主义的象征,凭借其强大的力量征服任何敌人。但Ellis同时也注意到,斯莱恩虽然可以捍卫自己的族人免受其它超自然力量的侵害,但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正义或责任,而仅仅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Ellis强调,斯莱恩的故事颠覆了英国文化中自亚瑟王以来骑士叙事的光荣性与正义性,这一反英雄形象暗示了后殖民解读的可能性,让读者得以重新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

斯莱恩在漫画中显示出了与传统英雄截然不同的形象
专题:Fantastic Lands 2: Cityscapes and Frontiers
在我旁听的最后一个专题中,葡萄牙米尼奥大学(University of Minho, Portugal)的Ana Mafalda Telhada介绍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虚构城市。她首先从莫尔的《乌托邦》出发,介绍了欧洲殖民者对于“乌有之乡”的想象。他们运用各种乌托邦叙事,将他们的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合理化,并以此塑造了自我—他者、文明—野蛮、先进—落后的二元对立。但是,乌托邦在拉美作者笔下却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Telhada着重探讨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以及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佩德罗·巴拉莫》(Pedro Páramo,1955)中的小镇卡马拉。借此,她探讨了魔幻现实文学中对于乌托邦的塑造,并以此与欧洲中心视角下的乌托邦叙事形成对比,体现出拉美独特的政治与文化认同。

欧洲文化对于”乌托邦“的建构也显示了其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倾向
阿伯丁大学的Leidy Gonzalez探讨了奇幻电影中对于亚马逊丛林的想象。她讨论了2016年电影《蛇之拥抱》(The Embrace of the Serpent),该部电影对于哥伦比亚与秘鲁亚马逊部落的刻画独树一帜,备受好评,并且将丛林建构为一种“域外空间”(Liminal Space)。但是,在Gonzalez看来,电影的叙事仍然没有脱离西方中心的视角,没有从亚马逊自身的角度去理解亚马逊,也没有让原住民群体的宇宙观发声。随后,她提到了Netflix在2019年发布的剧集《不老之域》(Green Frontier)。这另一个以亚马逊森林深处为背景的故事,通过谋杀悬疑和魔幻现实主义元素,亚马逊展现出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挑战了西方凝视下的亚马逊原型,展现出了去殖民化的亚马逊想象。

《不老之域》表现出了亚马逊土著居民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观
格拉斯哥大学的Madalena Daleziou讨论了希腊作家艾利亚斯·委内齐斯(Elias Venezis)的著名作品《伊奥利亚人的土地》(Aeolian Earth),该作品于1943年出版。在书中,作者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重构了一个希腊化的小亚细亚半岛。故事中涉及到大量的神话与童话元素,其中许多故事都与流亡有关,表现了希土战争后“人口互换”过程(1922)中希腊人的流亡历史,也体现了希腊人对重建家园的憧憬。随后,Daleziou引用了托尔金在其文章《论童话》(“On Fairy-Stories”)中的概念“测绘学”(Topography),强调了故事提及的希腊民族身份和地缘政治,并且分析了这部小说在历史重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中描绘的是第二次希土战争(1919-1922)中著名的桑加瑞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Sangarios,1921),这是历史上伤亡率最高的战役之一,双方共有大约70%-80%的士兵和军官在战斗中牺牲
在专题最后,卡迪夫大学的Catherine Butler讨论了日本奇幻作品对于“英国”的想象和建构。她表示,长期以来,日本与英国都有着相似的文化想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日本是莱缪尔·格列佛(Lemuel Gulliver)做造访的唯一真实的国家;而就日本人而言,他们经常通过奇幻作品的棱镜来看待英国,最值得一提的是《爱丽丝》《彼得兔》以及《哈利波特》。随后,Butler列举了日本当代动漫作品中对英国的刻画,并且介绍了《魔女宅急便》《Fate & Zero》《魔法少女小圆》中的魔法元素。她详细解读了《小魔女学园》和《魔法使的新娘》两部作品,二者都将英国设定为一个具有深厚魔法传统的地方,并且都借鉴过英国奇幻和校园文学。她认为,日本奇幻作品中的英国形象显示出“英国”所蕴含的“异国风情”,表现了日本对于英国文化的独特理解。

《魔法使的新娘》中对英国的刻画非常细腻。另外,开完会之后我追了这个番,高甜,治愈,推荐!

 

会议回顾汇总

10. 奥克塔维娅·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研究会2021年度会议

9. 伦敦科幻研究协会:超越边界:帝国、身体与科幻文学

8. 伦敦科幻研究协会 : 进行中的项目 (Work in Progress)

7. 利兹大学:当代中国类型文学及海外接受

6.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生产性未来:科幻小说中的政治经济

5. 兰卡斯特大学:幻想与身体 (Embodying Fantastika)

4.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非洲与亚洲的未来意象

3.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最终章)

2.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二)

1. 牛津大学:科幻中的种族、性别与科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